资源简介 7.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高中政治备课素材1、平均主义与共同富裕、按劳分配平均主义与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相背离,在现代社会中无法被普遍接受;共同富裕原则作为发展目标有历史规律可循,是可追求的社会理想。平均主义导致人们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和不干一个样,必然会扼杀效率;把共同富裕作为理想追求,会产生精神动力,促进效率。从道德境界看,平均主义具有狭隘性和落后性,而共同富裕的目标则具有崇高和远大的境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平均主义与按劳分配原则迥然相背。它否认以劳动作为分配的根本尺度,否认劳动者在劳动复杂程度、劳动熟练程度、劳动强度、劳动技能、劳动态度和劳动成果等方面的差别,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劳动报酬的差别。2、同富不同路,大步奔小康如今,象牙山的能人们在发家致富的路上真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村主任长贵已经调到县水利局工作,除了工资以外,奖金和补贴也不少。双休日,他还要在谢大脚的超市里帮忙,两口子虽然累点儿,可钱也不少赚。 赵玉田和刘英承包了村里的100亩地种花,兼营鲜花的运输和销售。 王小蒙的豆制品加工厂越办越红火,已经在附近几个村开了三四个连锁店,一下解决了几十个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镇长亲自为她颁发了“带头致富先进个人奖”。 谢永强的事业也是蒸蒸日上,王大拿和王木生父子投资200万成了最大的股东;大学生陈艳南以技术入股,是公司的技术骨干;谢永强是总经理,负责公司日常管理。除了按劳分配,象牙山的人们还通过那种分配方式获得了收入?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对于象牙山的发展有什么积极意义?3、奇瑞的分配政策奇瑞创业史:奇瑞于1997年在安徽注册成立1999年第一辆奇瑞轿车下线2007年奇瑞的第100万辆车下线2008年奇瑞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创新性企业的称号”奇瑞成功营销世界70余国:遍布全球15个生产基地;6000余人的研发团队;近200万全球用户;美国《财富》杂志高度赞赏的中国企业。奇瑞“瑞麒G5””作为民族工业汽车的代表上国庆花车,展现中国60年工业成就。2010年,奇瑞公司连续第5次被《财富》杂志评为"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2010年,奇瑞继2007年后再次入围罗兰贝格公司发布的"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中国公司TOP10"。2011年,奇瑞汽车首次跻身胡润中国品牌榜100强。2012年,据J.D.Power亚太公司中国汽车销售满意度(SSI)和售后服务满意度指数研究(CSI)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奇瑞汽车服务满意度指数大幅提升,分别达到841分和854分,再创历史最好成绩,超过了众多外资品牌。2013年,奇瑞累计销量突破400万辆,连续12年蝉联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年度销量第一位;产品远销80余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已超过80万辆,并连续10年成为中国最大的乘用车出口企业。应用链接:奇瑞为什么能创造出如此辉煌的业绩?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奇瑞实行正确的分配政策。奇瑞的分配政策:奇瑞集团用灵活的薪酬机制激励人,将工资与员工的工作绩效相结合,员工收入与销量直接挂钩,销量高工资高。在奇瑞,高素质,高技能获得高报酬,人才的价值在工资分配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4、合理分配5、打破铁饭碗6、打破大锅饭9、多劳与“多得”7.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及客观必然性。理解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因和意义。把握按生产要素分配的重要性。区分财产性收入、劳动收入和合法收入。2.能力目标:能准确把握我国实行按劳分配制度的内涵、必然性及地位的理解能力;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析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然性和积极意义的分析能力。3.情感目标: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适合我国国情,使学生树立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增强其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学生关爱社会,促进公平的意识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习重点:(1)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必然性。(2)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3)如何坚持兼顾效率与公平。2、学习难点:(1)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和我国现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教具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方法】调查法、举例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来自生活的报告】请分析张某一家人的收入分别属于哪种分配方式?张三是国家水利局职员,每月除工资、奖金、津贴外,还炒股,赚了不少钱。他妻子在马路边开了个小店,收入还不错哩!女儿在外企上班,每月工资2600。我还利用双休日为一家私营企业当技术顾问,也有一份丰厚的报酬。他的母亲将祖屋租出去后,每月有300块房租收。材料中有哪些分配方式?我国是怎样的分配制度?二(进行新课)(一)按劳分配为主体1.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注意:(1)按劳分配这种分配方式存在的前提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非公有制经济中不可能实行按劳分配。(2)“各项必要扣除”是指扣除成本、企业留成和上缴国家财政的部分,也就是指个人生活消费品部分,而非企业全部的生产总值。(3)这种分配方式的依据是劳动,即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而不是资本、技术或其他生产要素。(4)“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是指现在的劳动,劳动者离开公有制经济或退休人员的退休金不属于按劳分配,退休金属于社会保险中的养老保险。(5)公有制企业或事业单位的福利性分配,不属于按劳分配,不体现劳动质量和数量的差别。2.必然性由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分配制度是生产关系的重要方面,一个社会的分配制度直接取决于生产关系,取决于基本经济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是所有制结构的主体,因此决定了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第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产品采取什么样的分配方式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直接联系,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没有实现高度发达,劳动产品没有达到极大丰富,还不能实行按需分配。第三,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在当前的生产力状况下,我国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别,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因此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必须体现人们劳动的差距。3.意义提问:请大家想想,在公有制经济中如果实行平均主义、平均分配会出现什么后果?1958年,我国提出了“大跃进”口号,组织人民公社,实行平均分配制度,吃“大锅饭”。当时顺口溜说得好:上工一窝蜂,干活闹哄哄,放工往前冲,苦了想干的,累了实干的,便宜了捣蛋的。如果实行平均分配,必然导致“懒汉”的出现,劳动者的积极性不能很好地调动起来,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整个社会的发展必然缓慢,最终导致共同贫穷。意义:(1)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3)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4.地位: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李某一家三口一百万收入分别属于哪种分配方式?内容分配方式承包枣园获得的收入按劳分配国企技术员的工资奖金按劳分配经营快餐店的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转让十亩责任田的收入按生产要素(土地)分配炒股所得按生产要素(资本)分配(2)我国现行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答: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②由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2)具体形式:主要有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分配。①按劳动要素分配:一般是指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收入。②按资本要素分配:包括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等。③按技术要素分配:是指科技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取得的收入。④按管理要素分配:是指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图文展示:海尔的薪酬管理制度:科技人员——科研承包制营销人员——年薪和提成工资制生产人员——计件工资制辅助人员——薪点工资制2、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的意义,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各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从才、创造的尊重。这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三、总结提升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区别提示: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区分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判断标准,就是看其收入是属于从事何种生产资料所有制中所取得的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是指在个体、私营和外资经济中劳动者凭借劳动要素所取得的收入。(但它们都属于合法的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所取得的收入包括:(1)国有、集体企业及公有制控股企业中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补贴等;(2)农村经济中的“联产计酬”;(3)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中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补贴等收入。生产资料公有制(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发展水平(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 7.1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备课素材.doc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 7.1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教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