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34张PPT。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一、秦朝的残暴统治1.繁重的徭役 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三分之二)之赋,发闾[lǘ]左之戍(兵役)。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澹[dàn]其欲也。海内愁怨,遂用溃畔(叛)。 ——《汉书·食货志》 董仲舒“(秦朝)田租、口赋(人头税)、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汉书·食货志》 秦始皇好大喜功、奢侈无度,还在统一战争中,每灭一国即仿效其宫室,在咸阳修筑相同的宫殿,并将“所得诸侯美人、钟鼓,以充入之”;后来,更“营建朝宫”,其“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2.残酷的刑法 按照国家规定:国家的法令…。先是黑京面(即在脸上刺字,是秦朝的一种侮辱刑),然后劓(即割鼻子,也是秦的一种酷刑),砍断左右趾(即砍掉左右脚),又腰斩(拦腰斩断),最后是醢(音海,即剁成肉酱)…。一人有罪,家族和邻里都要受罪…。秦朝法律告示束颈的铁钳铁桎(zhì 脚镣) (秦)始皇为人,……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上(始皇)乐以刑杀为威。 ——《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朝刑罚严酷,以至)赭[zhě]衣塞路,囹圄[líng yǔ]成市(穿囚衣的犯人堵塞了道路,监狱多得像市场一样),天下愁怨,溃而叛之。 ——《汉书·刑法志》3.秦二世对暴政的延续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于沙丘平台(今河北平乡东北)。小儿子胡亥与赵高、李斯勾结,阴谋夺得皇帝位置,称为秦二世。秦二世昏庸残暴,使秦朝加速走向灭亡。秦朝的暴政大兴土木徭役繁重严刑峻法秦二世更加残暴秦末农民起义二、秦末农民起义1.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大泽乡陈胜、吴广根本原因:直接原因:起义军被镇压下来,陈胜、吴广被杀害。秦朝的残暴统治戍边遇雨误期(1)时间:(2)地点:(3)领导人:(4)原因:(5)结果: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6)影响:2.项羽、刘邦领导的起义公元前207年,项羽“破釜沉舟”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 。 ——巨鹿之战(1)项羽 项羽采取这种做法,破釜沉舟,激发了将士们的斗志,要么胜利前进,要么战死疆场,没有任何退路。兵书上就有“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说法。项羽运用这种特殊做法,应该说是高明的。 (项羽)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楚战士(项羽)无不以一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史记·项羽本纪》破釜沉舟项羽 秦末反秦义军重要领袖、名将、楚军统帅。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领导农民起义军,取得了巨鹿之战的重大胜利,为推翻秦朝统治做出了杰出贡献。后与刘邦争夺天下,兵败自杀。刘邦 汉高祖刘邦,生于前256年,出身布衣,早年任亭长。后响应陈胜,吴广起义,自称“沛公”,后先项羽入关,攻克咸阳,项羽怒,欲杀刘邦,刘邦巧赴鸿门宴,被封于巴蜀。养精蓄锐,拜韩信为帅,暗渡陈仓,反攻项羽,后经4年大战,最后打败项羽,项羽乌江自刎而亡。刘邦统一全国,建立汉朝。 “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应该从全面来看问题,应该从他的大节上来权其轻重,特别要看他对于当时的人民有无贡献,对于我们整个民族的发展、文化的发展有无贡献。”评价秦始皇评价: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功大于过的政治家、军事家。其功劳:A.秦王完成统一大业,结束了分裂局面,有利于国家发展,符合人民的意愿。B.政治上:确立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国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监察;地方推行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C.经济文化上: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文字;开发东南、岭南地区,兴修灵渠,有利于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国家的巩固。其过失:A.焚书坑儒,禁锢了思想,摧残了文化;B.统治过于残暴,引起人民不满,导致秦朝衰亡。3.秦朝灭亡 项羽先是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巨鹿之战)与此同时,刘邦率兵西攻咸阳。公元前207年,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三、楚汉之争与西汉的建立1.楚汉之争:项羽刘邦为了争夺帝位,进行了将近四年的战争,历史上称为“楚汉之争”。大肆杀掠、火烧秦宫“约法三章”得民心设鸿门宴机智借口上厕所逃走狂妄自大、不善用人养精蓄锐,拜韩信为帅,暗渡陈仓,反攻项羽乌江自杀四面楚歌刘邦胜西楚霸王沛公“得民心者得天下”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2.公元前202年,刘邦彻底击败项羽,项羽自杀,楚汉之争结束。刘邦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秦朝汉朝秦末农民起义汉朝的建立楚汉之争1.汉初修养生息政策的原因四、汉初休养生息政策与“文景之治” 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国家贫穷。统治者吸取秦王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来恢复经济。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人相食,死者过半。 ......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2.休养生息的措施汉高祖刘邦总结秦亡经验,减轻赋税和徭役,开始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规定田租十五税一。 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文帝减轻赋税和徭役,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 汉景帝刘启汉景帝认为:农业是天下的根本。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 3.文景之治:文景两朝重视发展耕织生产,努力减轻人民负担,并且注意法纪,因此社会比较安定。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汉书?食货志》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吸取秦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减轻刑罚;奖励耕作;提倡节俭;“以德化民”。 为什么会出现“文景之治”呢? 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平淮书》)大泽乡起义巨鹿之战秦朝灭亡楚汉之争西汉建立按时间顺序归纳下列年代所发生的大事课堂小结1、秦朝的残暴统治(1)繁重的徭役(2)残酷的刑法(3)秦二世对暴政的延续2、秦末农民起义(1)陈胜、吴广起义(2)项羽、刘邦领导的起义(3)秦朝灭亡3、楚汉之争与西汉的建立(1)楚汉之争:项羽刘邦为了争夺帝位,进行了将近四年的战争,历史上称为“楚汉之争”。(2)公元前202年,刘邦彻底击败项羽,项羽自杀,楚汉之争结束。刘邦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4、汉初休养生息政策与“文景之治”(1)汉初修养生息政策的原因(2)休养生息的措施 ①汉高祖 ②文帝 ③景帝(3)文景之治:文景两朝重视发展耕织生产,努力减轻人民负担,并且注意法 纪,因此社会比较安定。课堂练习1.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太平天国运动2.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高祖建的政权称西汉。被称作高祖的是(C )A.陈胜 B.吴广 C.刘邦 D.项羽3.秦朝的暴政表现在(C ) ①繁重的徭役 ②沉重的赋税 ③残酷的刑罚 ④外戚专权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4.下列对秦末农民起义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 )A.徭役繁重 B.杀死押运的军官 C.赋税沉重 D.法律严酷A5.贾谊的《过秦论》中以“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记叙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发动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有(C )①陈胜 ②吴广 ④项羽 ④刘邦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6.最后推翻秦朝的是(C )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D.刘邦、项羽的农民军7.仔细观察右图,它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C )A.城濮之战 B.巨鹿之战 C.大泽乡起义 D.牧野之战8.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传承历史变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A )A.秦→西汉 B.西汉→东汉 C.东汉→三国 D.三国→西晋9.“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泰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B )A.春秋和战国 B.秦末和春秋 C.战国和三国 D.秦初和汉初10.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朝就有“族诛”和“连坐”,这反映了秦的(C )A.徭役繁重 B.赋税沉重 C.刑罚残酷 D.可怕的殉葬11.“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中提到的两件大事件是“焚书坑儒”和( B )A.统一中国 B.秦末农民战争 C.麓汉之争 D.修筑长城12.中国象棋上楚河、汉界的划分与下列哪些历史人物有关(D )①陈胜 ②吴广 ④项羽 ④刘邦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那时候,到处一片荒凉景象。牧畜奇缺,皇帝出门都找不到四匹毛色一样的马来拉车,将相只能乘牛车。大城市户口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二三。汉高祖路过一个县,先前有三万多户,现只剩下五千户,他还称道这个地方繁盛。(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何种状况???(2)针对这一状况,汉高祖实行了一种怎样的政策???(3)这一政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有何作用?反映了西汉初期社会经济一片萧条的社会状况。实行了休养生息政策。具体内容:让士兵复员从事生产,免除若干年的徭役;让战时逃亡在外的人回乡,发还原有的田宅;释放一些奴婢为平民;将田租定为十五税一。 作用:这些措施促使汉初经济迅速恢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