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2征税和纳税高中政治备课素材1、纳税人纳税人是本课的基本概念,理解掌握这个基本概念是实现本课教学目标,认识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的前提和基础。掌握这个基本概念,要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纳税人的含义。纳税人是纳税义务人的简称,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也称纳税主体。纳税人分为自然人和法人,前者指居民个人,后者指依法成立并能独立地履行法定权利和承担法定义务的组织,如企业、社团等。无论是自然人还是法人,只要直接负有纳税义务,都应自觉履行纳税的基本义务。其二,区分纳税人和负税人区别和联系。正确把握二者的区别联系,才能正确理解纳税人的概念。负税人是实际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不一定是负税人。某服装厂在织布厂购买布料,所付款既包括原料款还包括一定比例的增值税。这里织布厂将这笔增值税款上缴税务部门。此例中的纺织厂是纳税人,而服装厂则是这笔增值税款的实际承担者,是这笔增值税的负税人。纳税人和负税人也有一致的时候,这就是指当纳税人所缴的税款是由自己承担的时候,纳税人和负税人是一致的,如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获得的纯收入征税,企业上缴此项税款如果完全是自己承担的,那么,这个企业既是纳税人又是负税人。2、增值税增值税是在我国目前影响最大的税种之一,也是我们在教学中重点讲解的税种。掌握这个税种的知识,要注意掌握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增值税的征税对象和纳税人。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个税种。从含义中可以认识到,增值税的征收对象是增值额。它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增值税征收范围包括:货物;应税劳务;进口货物。其二,增值税的计算方法和税率。在增值税的征收中,采取先按商品销售收入全额乘以适用税率计算出“销项税额”,再从中扣除掉企业用于销售而购进的商品或者生产商品所购进的原材料等投入物所交的增值税税款(也就是上一环节所交的税款,称为“进项税款”,通常以购进发票上署名的税额为准),余额交给政府。 增值税税率分为三档:基本税率17%、低税率13%和零税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结合书上实例,学会增值税的计算方法。其三,实行增值税的优点。实行增值税的优点:第一、有利于贯彻公平税负原则,避免重复收税,防止偷漏税行为;第二、有利于生产的专业化的发展,促进生产经营结构的合理化;第三、有利于国家普遍、及时、稳定地取得财政收入。其四,国内外实行增值税的情况。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增值税制度。我国是从1994年开始实行增值税制度的。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12月25日,财政部下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1994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增值税制度。3、个人所得税这是我国目前影响最大的税种之一。个人所得税是与公民直接相关的税种。特别是中学生可能通过储蓄、购买彩票等途径接触这个税种,引导学生理解掌握这一税种,对学生认识依法纳税的问题具有直接的现实教育意义。对于个人所得税,主要掌握五个方面问题。其一要了解个人所得税的含义。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额征收的一种税。个人的所得额是个人的纯收入。其二要了解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它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居住满1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不在我国境内居住或者居住不满1年的个人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其三要了解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个人所得应税项目是: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企事业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财产转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等。其四要掌握个人所得税实行的是累进税率。这个税率体现了“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的显著特点。要注意工资薪金所得要减去800元,再用适用税率分段计算应税额才是工资薪金应税的数额。个体工商户则扣除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生产、经营收入总额减除与其收入相关的成本、费用、损失以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照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应纳税额,其五要掌握国家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意义。个人所得税,不仅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而且是调节个人收入、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这里可以与我国当前的分配制度联系起来认识。4、违反税法的案例北京地税局查获从1996年开始刘晓庆公司采取不列、少列收入,多列成本进行虚假纳税申报等手段不交所得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各种税种,总金额196万元。(偷税)郴州市华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裁觉得上交税款没有回报,因而自1998年10月至2003年9月以来迟迟不交税款总计达490万元。(欠税)葆祥河北进出口公司假借一般贸易方式和委托加工方式假报出口,骗取国家税款1.93亿元。(骗税)福建省连江县税务干部张某到东沃面包店征收税款,店主妻子蒋某大喊大叫,拒不缴纳并拿起刀向张某连砍二刀。(抗税)5、税、警、军合作,青岛破获重大偷税案件偷税罪是指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违反税收法律、法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或者其他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或者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行为。近日,青岛好军嫂食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翁某某涉嫌逃税一案在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法院开庭。由于该案涉及军事单位,审判机关不公开审理了此案,翁某某最终被以偷税罪等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60万元。2011年年初,青岛市国税局稽查局得到线索,青岛好军嫂食品有限公司有重大偷税嫌疑,遂与公安部门联合成立专案组进行调查。由于涉及军事单位,青岛市国税局稽查局的检查人员协调公安部门与部队进行了多次交涉,最终部队配合并提供了相关业务的供货、收款情况。经查,青岛好军嫂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与解放军某部供应站签订肉类、水产副食品购销协议,结算货款共计609万元。供货期间,翁某某采取账簿记录不实、隐匿大部分销售收入的方式,使该公司在国税部门申报销售额几乎为零,2007年、2008年偷税比例分别达到95%和99%。鉴于该企业恶劣偷税行为,青岛市国税局稽查局在依法对其作出补缴税款94万元、罚款94万元处理处罚决定的同时,移交司法机关进行处理。该案的顺利破获,是在国税、公安、军队三方的密切协作下实现的,其中由涉案企业供货的解放军某部在查实偷税案件的过程中提供了关键佐证,最终使偷逃税款的犯罪分子依法得到惩处。8.2征税和纳税【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要理解和掌握税收的含义、基本特征及其关系;了解我国的税种分类,理解和掌握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2.能力目标通过税收及其基本特征的学习,培养自己分析、理解基本原理的能力,提高自己理解事物内部联系、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各种具体税种的学习,提高自己运用比较的方法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认同我国税收的性质,拥护社会主义国家关于税收的法律和政策;牢固树立纳税光荣的信念,并自觉遵守税法,依法诚信纳税;以主人翁的态度监督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同偷税、欠税、骗税和抗税等违反税法的行为作斗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难点: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区别四种违反税法的行为。【教具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方法】师生对话,及启发式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在学习了财政及其作用后,我们今天来学习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以及同税收相联系的依法纳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8—69页内容,思考问题:税收的含义是什么?二、进行新课(一)税收及其特征1、税收的含义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依靠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如何理解?(学生回答)主体:国家凭借:国家的政治权力依据:税法目的:保证国家实现政治职能特点:无偿取得地位:是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2、税收的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设疑)税收需要国家凭借政治权利来征收,这体现了税收的什么特征?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强制征税。(展示)列宁说:“所谓赋税就是国家不用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东西。”体现了税收的什么特征?无偿性——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税收具有强制性和无偿型,是否意味着国家可以随意征税?固定性——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的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三者关系:三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无偿性要求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强制性和无偿性要求其必然具有固定性。(二)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1、违反税法的行为:屏幕展示相关案例,让学生判断是哪一违反税法的行为。小结: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对违反税法行为要严加处理。2、依法纳税的必要性:(1)从特征看:税收具有强制性(2)从性质来看:我国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3)从作用来看: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税收为物质基础(4)从法律规定来看: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项服务时,也要承担义务增强“纳税人”意识。增强义务意识:我们要依法纳税,自觉诚信纳税。权利意识:增强监督意识,关注税收的征管和使用,批评和检举。三、课堂总结:公民应根据税收制度依法纳税,每个公民都应具有主人翁意识,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这也是本课的教育目的之所在,同时也是通过对整个第八课的学习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又是学生通过学习应当具有的思想觉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 8.2征税和纳税 备课素材.doc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 8.2征税和纳税 教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