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1.内容标准内容要点: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原始农业。认知提示: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解读: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是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两种不同风格的农耕文化。半坡的半地穴式房屋和河姆渡的干栏式房屋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我国发现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栽培粟,这些都体现了原始农耕文化的丰富内涵。原始农耕文化的产生,是人类向文明社会过渡的重要里程碑。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人的生活特点,知道原始农业的兴起及其重要意义。初步学习对具体历史资料进荇归纳、概括、分析、比较,得出历史结论的历史思维方法。过程与方法:识读《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和《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复原图》,.形象地掌握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房屋的特点;通过概括、比较,弄清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生活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表现出来的智慧与取得的成就,产生崇敬之情,从而达到对祖国悠久历史的认同和尊重。知识结构2.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本课主要有三部分内容:半坡居民的生活、河姆渡人的生活、原始农业的发展。前面两个子目与第三子目之间,是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概括关系。前两个子目之间是并列关系,半坡居民的生活、河姆渡人的生活分别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讲述半坡居民的生活、河姆渡人的生活,是为讲述原始农业的发展作铺垫。原始农业的发展是半坡居民的生活、河姆渡人的生活的落脚点。半坡居民住着半地穴式房子,会制作精美的石器、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主要种植粟、白菜等,饲养猪、狗等家畜。河姆渡人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人工栽培稻;他们住着午栏式房子,过着定居的生活;已会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由点窥面,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都已经开始了原始农业生产,我国原始农业逐渐形成。这就使人类有了比较稳定的食物来源,为人类生活进一步发展到文明社会做好了充分的准备。3■本课突破点【半坡居民、河姆渡人的农耕生活】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农耕生活,是本课的重点和核心内容。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通过观看教材插图、列表比较的方法,把握好两种原始农耕生活的异同特征。第二,通过对大量考古资料的解读,明确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出不同特点的原始农耕类型,如半坡居民生活在北方,北方干燥的气候适宜于粟等旱地作物生长;河姆渡人生活在南方,湿润的气候适宜于水稻生长。又如,河姆渡人住在长江流域,因为那里气候潮湿,所以为了防潮,就建干栏式住房,而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燥,住半地穴式房屋,能够防寒和炊煮。第三,要让学生知道考古是一种科学探索,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本课关于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的生活特征,都是根据考古发现推断出来的。【原始农业的发展】原始农业的发展,是本课的难点。教材主要从水稻、粟等农作物的种植,家畜饲养,农业生产工具等方面,简要呈现了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要明确以下三点。第一,关于农作物的种植,要让学生知道我国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同时,要知道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由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悠久历史的尊重。第二,要从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等方面,引导学生理解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同时结合教材插图《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了解自然地理条件对原始农业形成的影响。第三,关于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教材没有展开,只用一句话“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一带而过。教学时可从两个角度处理,一是充分使用教材中的各种图片,让学生充分感知物质形象;另外,要简单地向学生交代一下文明社会的含义。在蒙昧时代,人类还没有所谓的文明。一般认为,金属工具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国家的形成,是促使人类跨人文明社会的三大标志。由此为导人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做好必要的准备。1.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案例1导入新课部分的设计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早期人类的历史,了解了他们是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但大家想想,单纯地依靠采集和狩猎来获取食物,会有哪些不足之处?生1:冬天食物匮乏。生2:会经常挨饿。生3:有时为了获得食物要走到很远的地方。师: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让原始人的生活有保障呢?生1:种地、储存粮食。生2:将一时吃不了的动物饲养起来,留到食物短缺的时候再吃。师:是啊,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进行农业生产,饲养家畜,是解决食物来源不稳定问题的最好办法。农耕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充分利用考古发现,掌握学史常用方法案例2出示历史材料材料一1965年5月,考古学家在云南元谋上那蚌村发现了两颗170万年前的人类牙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石器人工痕迹非常清楚。材料二1952年发现的半坡遗址中,先后发现粟的遗存和蔬菜軒粒,以及家畜和野生动物骨骸化石。同时还发现粗砂罐、小口尖底瓶和钵等各种彩陶。彩陶十分出色,红地黑彩,花纹简练朴素。材料三1973年发掘的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丰富的栽培稻谷和大面积的木建筑遗迹、捕猎的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骨骸等遗存。结合以上材料,可设计这样几个学生活动:第一,请结合材料一,观察下面示例:发现:一些粗糖的石器,人工痕迹非常清楚。推论:元谋人已经会使用打制的粗糙石器。请你根据这一思路,结合材料二、三的内容,完成有关推论。材料二:材料三:发现:〇发现:〇推论:〇推论:〇第二,你知道了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什么重要方法?第三,通过上述活动,你认为作为一名考古学家,应该具备哪些素质?结合教材插图,引导理性思维案例3观看教材〈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图,说说骨耜与石制工具相比,有哪些优点?引导学生分析:南方土质很黏,如果用石制工具,工具上必然粘上大量泥土,不利于耕作;而骨耜既锋利,又不粘泥土,用它挖土,既可降低劳动强度,又能提高劳动效率。师生互动,充分探究,尊重学生自主学习案例4探究原始农业的发展师:同学们看教材《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在图中标出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的位置,了解原始农业兴起的地理环境。生:看图,动手标注,识记地理位置。师:依据《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指出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所处地理环境:半坡遗址主要位于黄河流域,气候较为干燥,雨水稀少;河姆渡遗址位于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师:因为这样的自然地理环境,所以他们分别种植什么农作物?生:河姆渡人种植水稻;半坡居民栽培粟。师:根据考古发现可知,江西万年仙人洞一吊桶环、湖南道县玉蟾岩等遗址发现的古栽培稻,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对此,你有什么感想?生:为祖国悠久的历史感到自豪。师:因为农作物的种植,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有了固定的食物来源。他们渐渐地走出洞穴,搭建住所,过上了定居的生活,形成了原始聚落。农作物的种植、聚落的出现,标志着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大家结合前面学过的知识思考一下,你认为还有什么与原始农业的兴起有关?生:出现了家畜词养;还有石器、骨器等磨制工具。师:对,这些也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原始农业的兴起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至关重要,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这么说?生1:人类从此有了固定的食物来源,避免了随意迁徙、到处流动的生活。生2:人类在原始农业兴起的过程中,发明了很多有用的生产工具,今天很多生产工具的雏形,其实在这时已经出现了。生3:……师:总之,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为古代人类文明社会的到来准备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一直非常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因为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四、板书设计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1.问题思考河姆渡人与半坡人在生活上有什么不同?河姆渡人与半坡人的不同之处在于. 处于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一个在长江流域,一个在黄河流域;两者的房屋建筑样式不同,河姆渡人是干栏式房屋,半坡居民是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的主要作物不同,一个是水稻,一个是粟;河姆渡人会挖井,半坡人会使用弓箭;他们制造的陶器艺术风格也不同。2 课后练习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请在□内画V。农作物的出现;E]家畜饲养;M聚落;[3磨制工具;I~~I城市的出现。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是用于什么劳动的?如果让你来使用骨耜,应在上面添加什么?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主要用于挖土。如果我们使用骨耜,要在骨耜上加一个木柄。使用时,手持骨耜上的木柄,用脚踏插人横孔的木棍,推耜人土,然后手腕—翻,就能掀起土来。1.课堂活动建议(1)通过列表对所学知识归类:完成下表,比较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的生活特征。项目半坡居民河姆渡人所在地区距今年代住房样式生产工具粮食品种通过网络、图书室等途径,搜索教材未提及的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的其他考古发现,一方面开阔历史视野,培养历史兴趣;另一方面,尽可能地展开探究,培养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如在网络上搜索到半坡尖底瓶,并进行仿制,然后做取水实验,借此分析它的设计原理,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2.学业评价建议评价目标:学生独立完成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生活特征的比较表,加深对原始居民生活特性的了解,培养比较能力,从而进一步理解原始农业的兴起。评价方法:自评、小组评、师评相结合。评价方法: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先各自独立完成表格填写,完成后对照教材自评;然后小组交流,进行小组成员间的互评;在此基础上,教师随机抽查各个小组代表,进行师评。根据其独立完成表现、纠正表现等环节,按照优秀、良好、合格三个标准对各小组进行评价。评价总结:要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历史教学效果作出科学的解释,使评价不仅能了解学生历史学习各方面的发展水平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评价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灵活采用,不能把这些方法割裂开来,实际操作中应将几种评价方法结合起来加以使用。二、教材分析半坡居民的生活半坡遗址的发现河姆渡人的生活原始农业的发展原始农业的兴起北方黄河流域半坡居民南方长江流域河姆渡人广房屋建筑:半地穴式农业:种植粟、白菜等;使用石器、骨器等生产工具畜牧业:伺养猪、狗等家畜手工业:彩陶、纺织等房屋建筑:干栏式建筑农业:种植水稻,使用骨耜畜牧业:词养猪、狗、水牛手工业:象牙雕刻,使用天然漆>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