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67张PPT。第一课时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东汉多少帝外戚和宦官轮流干政黄巾起义,中央无力征讨起义军,东汉政权名存实亡。东汉末年,各地募兵镇压起义军。一、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州郡长官和地方豪强)黄河以北大部分地区,兵势最强。黄河中下游以南地区,借助天子(汉献帝)号令诸侯。曹操迎献帝,迁都许昌 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曹 操袁 绍 乌巢 三、四万人十万人官渡之战 袁绍曹操官 渡 之 战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公元200年以少胜多作用:曹操统一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官 渡 之 战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以少胜多曹操胜利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夜袭乌巢思考:曹操为什么能打败袁绍?资料1说明什么?1)袁绍刚愎自用,失于谋略,不肯听人建议资料2说明什么?3)袁绍强而曹操弱,以少胜多资料3说明什么?4)曹操以诚待人,能宽容人2)曹操精于谋略,从善如流5)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看图说成语 三顾茅庐隆中对策三分天下1.刘琮降曹,刘备败走汉津口2.赵云单骑救主,张飞大战长坂坡,孤身喝退曹兵百万。曹刘孙刘刘刘刘曹操刘备孙权孙、刘联军赤壁之战3.吴国内部战和不定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4.鲁肃吊丧5.诸葛亮舌战群儒6.孔明智激周瑜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曹刘孙孙、刘联军刘刘刘刘曹军曹操刘备孙权孙、刘联军赤壁之战五万二十万7.草船借箭8.群英会蒋干中计蔡瑁及张允被曹操误杀赤壁之战中失败埋下伏笔9.庞统巧授连环计 锁战船北军用武: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10.七星坛诸葛祭风,周郎火烧赤壁。曹刘孙孙、刘联军刘刘刘刘赤壁之战曹军曹操刘备孙权孙、刘联军赤壁之战五万二十万11.曹孟德败走华容道,关云长义释曹操曹操和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曹操失败公元208年三、赤 壁 之 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孙、刘曹 操1.组成联军,战略得当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战术失误2.采取火攻,战术得当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议一议: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的原因?(提示:可以从战争双方去找原因)曹操惨败——无力南下孙权—— 巩固江南刘备—— 攻占四川夺得汉中 赤壁之战后三方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三国鼎立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pī)四、三国鼎立220年221年222年曹丕刘备孙权洛阳成都建业(南京)政权名称建国年代创建者都城(今名)魏蜀吴三 国 鼎 立 蜀221,成都 吴222,建业 魏 220,洛阳曹丕刘备孙权 不是。曹操生前并没有称帝,他的儿子建立了魏以后才追封他为魏武帝。到这时候,东汉的政权才真正结束。所以,曹操是生活在东汉后期,而不属于三国时期。曹操是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评说 脸谱上曹操用白抹脸,勾本眉、细眼窝及脸纹,代表人物性格奸诈、狡滑。 在京剧舞台上,曹操的脸谱一直是个代表奸臣的大白脸,或者说,曹操成了奸臣的代名词。思考:舞台上所见的曹操是白脸的奸臣形象,这公平吗?根据刚才我们所学的知识,你如何评价曹操?方法:我们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应该看其大节,看其对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有何作用和贡献,而不应该抓其一点、不计其余。 曹操字孟德,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精通兵法,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写有《蒿里行》《观沧海》等诗篇,他用诗抒发了自已革新政治、统一全国的抱负。 从历史事实来看,曹操能谋善断,唯才是举,志向远大,他以统一大业为己任。“挟天子以令诸侯”,他重视农耕,大兴屯田,统一北方并发展了北方经济,为西晋的统一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是一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魏不是曹操建立。曹操不是三国时期人。从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看,魏、蜀、吴三国从220年开始,到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前后60年,实现的是“三分天下”之势,是政权的分立。温馨提示孙吴开发江南造船业先进发达,通夷洲 (今台湾)曹魏重视农耕修水利 广屯田诸葛亮治蜀丝织业兴旺,蜀锦非常有名五、三国生产的发展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曹魏重视农耕 曹操和他的后继者一直重视屯田,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翻车诸葛亮治蜀蜀锦 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同时也说明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对三国鼎立要学会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一方面从统一与分裂的角度看,三国鼎立是一种历史的退步,因为它导致了其后三百多年分裂局面的出现,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从大规模分裂与局部统一的角度看,三国鼎立又是一种历史发展的进步,因为它结束了汉末年众多割据势力混战的局面,实现了魏、蜀、吴三地的局统一,有利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并为以后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魏灭蜀 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利用蜀国内部混乱的机会,率大军分三路攻蜀。后主刘禅出降,蜀亡。●司马炎建晋 265年,司马昭子司马炎废魏帝曹奂,自立为帝,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六、西晋的兴亡263年,后主刘禅出降,蜀亡。晋伐吴图●晋灭吴,统一中国280年三月,吴主孙皓向晋投降,吴亡。经过九十年的分裂混战,至此中国又重新统一。●西晋的灭亡八王之乱少数民族乘虚而入,剑指中原东汉崩溃 军阀割据袁 绍曹 操官渡之战统一北方(曹操)孙刘联军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吴魏蜀西晋国家分裂局部统一全国统一课堂小结①一种局面:②两大战役:③三国鼎立:④四个人物:⑤五个时间:三国鼎立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魏蜀吴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 200年、208年 220年、221年、 222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