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41张PPT。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句话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第1课时三国鼎立西晋的统一 关于东汉时期的简介西汉末年,外戚王莽废掉西汉皇帝,王莽自己当了皇帝,改国号“新”,是为“新朝”,也称“新莽”。新朝在历史上的时间很短,影响不大,但它是西汉和东汉的转折点。王莽实行的“改制”,激化了社会矛盾,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绿林、赤眉起义。王莽的新朝被推翻。在群雄逐鹿,争夺皇位的战争中,汉室宗亲刘秀战胜群雄,夺取皇位,建立东汉。史称“光武中兴”。汉朝得以继续延续了200年,但已开始衰落下去。2、东汉时期(公元25年—220年) 末期:农民战争爆发(184年,黄巾起义),豪强并起,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1、西汉灭亡:公元9年(1)东汉建立:(2)早期:社会安定,经济好转。 ——史称“光武中兴” 中期:朝政日益黑暗。(3)东汉灭亡:公元25年,刘秀称帝(光武帝)定都洛阳。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国号魏三国、两晋、南北朝 ——封建社会的不断发展 从东汉瓦解到589年隋朝统一的300多年间,中国长期处于分裂混战的局面,历史上称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南方经济的开发是这个时期的积极成果。曹操统一北方和北魏孝文帝改革是这个时期的重大事件。一、东汉末年军阀割据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军阀混战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在黄巾大起义的沉重打击下,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各地豪强地主、官吏趁机扩大军事力量,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军阀割据势力。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曹 操袁 绍 乌巢 三、四万人十万人官渡之战 袁绍曹操官 渡 之 战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公元200年以少胜多官 渡 之 战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以少胜多曹操胜利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许攸 )重视贤才 (如出迎许攸)以诚待人、能宽容人袁绍:自恃兵多粮足骄傲轻敌,刚愎自用不听别人意见(如许攸)指挥失当 看图说成语 三顾茅庐隆中对策三分天下曹刘孙孙、刘联军刘刘刘刘赤壁之战曹军曹操刘备孙权孙、刘联军赤壁之战五万二十万曹操和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曹操失败公元208年赤 壁 之 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孙、刘曹 操1.组成联军,战略得当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战术失误2.采取火攻,战术得当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议一议: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的原因?(提示:可以从战争双方去找原因)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何会失败?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惯水战。曹操骄傲自满。孙刘联军战术正确。当时统一全国的条件不成熟。(根本)曹操惨败——无力南下孙权—— 巩固江南刘备—— 攻占四川夺得汉中 赤壁之战后三方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三国鼎立赤壁之战(公元208年) 赤壁之战后,曹操逃回北方,一时间无力再南下,其势力局限在黄河流域,孙权保住了江东、江南地方,而刘备则取得荆州,并进而取得四川一带,最终确立了三国鼎立的局面。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pī)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 不是。曹操生前并没有称帝,他的儿子曹丕建立了魏以后才追封他为魏武帝。到这时候,东汉的政权才真正结束。所以,曹操是生活在东汉后期,而不属于三国时期。开动脑筋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吗?孙吴开发江南造船业先进发达,通夷洲 (今台湾)曹魏重视农耕修水利 广屯田诸葛亮治蜀丝织业兴旺,蜀锦非常有名三国生产的发展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曹魏重视农耕魏国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的生产明显恢复和发展起来, “家家丰足,仓库盈溢” 。翻车2、三国的治理与开发屯田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蜀国的治理与开发吴-青瓷羊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吴国的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吴国船只孙吴开发江南 观点一:三国鼎立导致了其后三百多年大分裂局面的出现,毫无积极意义,是一种历史的退步。 观点二:三国鼎立结束了东汉末年众多割据势力混战的局面,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有积极意义,是历史发展的进步。探 究(3)三国鼎立是进步还是退步?东汉疆域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三国鼎立形势从大规模的分裂和局部统一的角度看三国鼎立结束了……混战局面,是局部统一,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后来大统一奠定基础,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从统一和分裂的角度看,三国鼎立导致其后三百多年大分裂局面的出现,不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是一种历史的退步;评说 在京剧舞台上,曹操的脸谱一直是个代表奸臣的大白脸,或者说,曹操成了奸臣的代名词。 从历史事实来看,曹操能谋善断,唯才是举,志向远大,他以统一大业为己任。“挟天子以令诸侯”,他重视农耕,大兴屯田,统一北方并发展了北方经济,为西晋的统一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是一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魏灭蜀 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利用蜀国内部混乱的机会,派邓艾、诸葛绪、钟会率大军分三路攻蜀。后主刘禅出降,蜀亡。●司马炎建晋 266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帝曹奂,自立为帝,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西晋的兴亡晋伐吴图●晋灭吴,统一中国 279年,晋大举伐吴,步骑二十余万分五路直指建业、夏口、 江陵等地。王浚率水军自巴蜀顺江而下,直逼吴都建业。 280年,吴主孙昭向晋将王浚投降,吴亡。经过多年年的分裂混战,至此中国又重新统一。五、西晋的建立和统一1、背景司马懿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266年,司马炎2、建立3、统一280年,灭吴●西晋的灭亡六、西晋的灭亡1、 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2、灭亡316年,内迁的匈奴人266年~316年 (1)、统治集团奢侈腐化,晋惠帝智力低下。(2)、八王之乱,耗竭了西晋的国力。(3)、内迁的少数民族起兵反晋。东汉崩溃 军阀割据袁 绍曹 操官渡之战统一北方(曹操)孙刘联军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吴魏蜀西晋国家分裂局部统一全国统一课堂小结中国历史纪念表280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 A.赤壁之战 B.昆阳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 A.赤壁之战 B.昆阳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3.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时间是 ( ) A.220年 B.208年 C.221年 D.222年4.下列事件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东汉结束 ②刘备称帝 ③赤壁之战 ④孙权割据江东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④③①② D.②④③①学以致用ABCA的建立者是:B的都城在:C的国号是:曹丕成都吴D学以致用4.读下图,回答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