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锦华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深圳市锦华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资源简介

锦华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60分)
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惨败
C.中英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D.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2.香港特别行政区隔深圳河与深圳相望,是近代最早被西方国家割占的中国领土,它在历史上是通过三个条约被英国殖民的,其中割占香港岛是通过哪个不平等条约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辛丑条约》
3.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黄海沉没的致远舰
D.北京东郊民巷
4.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指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A.取得约定关税主权
B.掠得圆明园大量珍宝
C.获得中国大量赔款
D.割得中国大片领土
5.“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诗中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A.左宗堂主张放弃西北
B.左宗棠外交收回伊犁
C.左宗棠在新疆设立行省
D.左宗棠收复新疆
6.“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是光绪皇帝为民族英雄写的挽联,这位民族英雄就是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的:
A.岳飞
B.林则徐
C.邓世昌
D.康有为
7.如果让你担任历史纪实片《1911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在反映当时的北京东交民巷时,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A.各国使馆林立
B.某国使馆举行舞会
C.驻扎外国军队
D.居住大量北京居民
8.《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这三个不平等条约表述,不正确的是
A.巨额赔款,加重了人民负担
B.都有割地、赔款、开口通商的内容
C.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D.都损害了中国人民的利益
9.下列历史事件中,与列强侵入北京城有关的是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10.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类似之处有
①侵略者组成联军
②清朝皇帝出逃,北京城被攻陷
③均导致大片国土被割让
④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下图是2003年保利集团以3千多万港币的价格拍下的圆明园故物——猴、虎、牛三铜首。致使它们流散国外的侵略者是
牛铜首
猴铜首
虎铜首
A.俄国
B.英国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12.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3.2012年9月25日上午,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正式交接入列。航母入列,对于提高中国海军综合作战力量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那么,中国海军最早兴建于什么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A.戊戌变法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洋务运动
14.它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以下对这场持续了30多年的运动表述正确的是
①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
 ②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③是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的一次自救运动 
④实现了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统治的目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5.下面三幅图片中的历史人物都曾英勇抗击外来侵略,他们为国立功的先后顺序是
①林则徐
②邓世昌
③左宗棠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16.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其活动不包括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创办一批新式学堂
D.筹建中国近代海军
17.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维新派发动和领导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B.光绪帝颁布颁布《明定国是诏》,实行变法
C.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又称为“百日维新”
D.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
18.在一次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学习归纳了近代中国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相关知识,并对下列人物进行了分类。其中搭配错误的是
A.林则徐、魏源——新文化运动
B.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
C.李鸿章、左宗棠——洋务运动
D.孙中山——辛亥革命
19.19世纪末,出现瓜分中国的狂潮,形式已发展到“瓜分豆剖”
、“揭杆斩木”的地
步,这时,表示不做“亡国之君”的皇帝是
A.咸丰帝
B.同治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20.把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地区。割给沙俄的不平等条约是
A.中俄《瑷珲条约》
B.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C.中俄《改订条约》
D.中俄《北京条约》
21.某班历史兴趣小组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放在一起研究,其依据是
A.
思想解放运动
B.
民主与科学
C.
近代化的探索
D.
自强维新
22.
下列报刊中和北京大学一起被称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的是
23.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先后顺序表述正确的是:
A.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B.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C.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
D.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
24.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破坏
B.孙中山没有自己的军队
C.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D.没有明确的纲领
25.下列关于洋务运动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B.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C.学习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维护了清朝的统治
D.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6.“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共同点不包括:
A.都主张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B.促进了中国近代化
C.都在资产阶级领导下进行
D.都向西方学习
27.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拥护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
A.民主与科学
B.民主与法制
C.民主与自由
D.博爱与人权
28.“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对此作出突出贡献的是
29.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推翻了清朝统治
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30.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B.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C.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二、材料解析题(共40分:第31小题14分,第32小题11分,33题15分)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致拉本特函》。英国资产阶级政府发动这场战争,除了保护鸦片走私以外,其实还有着更深层次的意图。对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材料二: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春愁
材料三:漫画“洋人的朝廷”,如右图
问题(1):根据材料一“林大人禁烟”指的是哪一事件?(1分)这场战争“还有着更深层次的意图”指什么?(2分)为什么说“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2分)(2):材料二中“四百万人同一哭”是指哪一场战争?这次战争签订了什么条约?(2分)该条约与以往清政府同列强签订的条约有何不同(2分)(3):材料三的漫画出现在哪次战争之后,这次战争签订了什么条约?(2分)该条约的哪一项内容最能说明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1分)
(4):结合材料,近代中国历经屈辱的历史留给我们哪些启示?(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毕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材料二: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造之器。
――李鸿章
问题(1):指出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2分)兴起于何时?(2分)代表人物有哪几位?列出三位即可(3分)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洋务运动的看法。(4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和几幅图,回答问题。(15分)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几幅图:
材料一:
图1
“师夷长技”
图2变法图强
图3
孙中山
图4
陈独秀
材料二:……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谈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
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借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新青年>罪案之答辫书》
问题:
(1)依据上面的四幅图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4分)
(2)图3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革命,这次革命的革命纲领是什么?(2分)这次运动最大的功绩是什么?(3分)
(3)材料二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2分)回顾这场运动,有人说它是一场成功的革命,但也有人持否定态度,说是一场失败的革命。你如何看待上述两种观点?(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