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资本主义改革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美国的资本主义改革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29张PPT。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美国的资本主义改革说 课 流 程(一)教材地位及作用(二)学情分析(三)教学目标(四)教学重难点(一)课堂导入(二)课堂导学(重难点突破)(三)课堂导结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开辟新的发展道路第三课内容。“美国资本主义改革”是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调整,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本课主要两部分内容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两者互为因果关系,经济危机是实施罗斯福新政的原因,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的原因,罗斯福新政则是美国拯救经济危机的结果。学习本课知识点,有助于学生了解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了解制度的自我完善对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性以及二战爆发的原因。(一)教材地位及作用一、说教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学习历史的能力,但本校为农村初中,接触的知识面较窄,同时学生初次接触这些内容,特别是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比较抽象,不太好理解,需要耐心指导和采取形象直观的历史情境,帮助理解相关的知识点。(二)学情分析一、说教材知识与能力﹙1﹚理解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掌握经济危机的表现及影响
﹙2﹚掌握新政的措施;明白新政的特点及影响。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学生体会罗斯福身上的顽强意志、进取精神和创新思维。 (1﹚通过材料和图片分析探究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
力。
(2)通过自由讨论和自主阅读整理出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三)、教学目标一、说教材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罗斯福新政的实质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一、说教材(四)、教学重难点二、说教学策略

(一)设计思路: 罗斯福本人的经历对学生就是很好的情感教育资源,本课以罗斯福是美国这艘巨轮的“船长”做为主线,然后分三个部分:掌舵之前(经济危机的背景)、掌舵之时(罗斯福新政内容)和掌舵之后(新政的影响)。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罗斯福临危不惧,正视并解决困难的勇气和智慧,学习他不断进取、改革创新的精神。(二)本节课我采用以下教法:(三)指导学生采取以下方法学习:自主学习,讨论探究,材料研习材料解析 图片分析 问题探究 教师讲授三、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以图片的形式引起学生的注意也让学生知道年轻的罗斯福是阳光而帅气的。◆环节一:新课导入 问:这个时候的罗斯福给你什么印象?设计意图:以此图片引出反差,激起学生的兴趣,瘫痪的罗斯福为什么能成为美国这艘巨轮的船长,由此引出掌舵之前的背景——经济危机。轮椅上的富兰克林·罗斯福 Q:这时的罗斯福怎么了?
为什么会做在轮椅上呢?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繁荣”20年代美国街头的宣传画“世界最高水准的生活。”
“美国方式,独一无二!”一战后,美国经济腾飞,社会繁荣。 到1924年,美国掌握的黄金总额已达世界黄金储存量的1/2,控制了国际金融市场,被称为“世界金元帝国”。◆环节二:掌舵之前——美国经济从“繁荣”到大萧条探究:“繁荣”背后隐藏的问题
假如你生活在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又是一位汽车制造大亨,你会如何让自己的公司赚更多的钱?(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
你的公司这一年赚了5000万?你打算多少分给你的工人?
除了自己消费外,做为一名一心只想赚更多钱的资本家,余下的钱打算如何处理?(继续投入工厂,扩大生产,争取赚得更多)
思考:做为资本家分给工人的钱肯定比赚来的钱少而且是少很多,为了赚更多的钱,又都不断的扩大生产,这会造成什么现象?(整个社会的生产多,而消费少)
设计意图:通过假设来让学生理解“繁荣”背后隐藏的问题,生产多于消费,进而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帮助理解难点问题。◆环节二:掌舵之前——美国经济从“繁荣”到大萧条探究:“繁荣”背后隐藏的问题

材料一: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26%。 1929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史上最高,同年,美国财富的3/5掌握在占全国人口的2%的人手中。
贫富悬殊,购买力低,市场萎缩(生产能力>消费能力)设计意图:用材料中实际的数据说明当时存在的生产能力大于消费能力的问题◆环节二:掌舵之前——美国经济从“繁荣”到大萧条材料三:1928年8月底,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价格相当于5年前的4倍。1929年夏季的三个月中,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由268上升到391,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美元上升到258美元。股票投机过度,股票暴涨,虚假繁荣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的泛滥探究:“繁荣”背后隐藏的问题材料二:当时美国的流行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据统计,1924~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那时,农民贷款购买土地、化肥和农用设备;城里人贷款买汽车、收音机、洗衣机;投资者贷款买股票。1926年约有70%的汽车,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购买的。设计意图:再加上通过材料分析让学生理解为了刺激消费提倡分期付款造成过渡消费,以及投机股票,造成经济泡沫,理解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从而突破难点。◆环节二:掌舵之前——美国经济从“繁荣”到大萧条Q:1929年10月24日
这一天纽约华尔街发
生了什么事?之后整
个美国出现了什么问
题?
◆环节二:掌舵之前——美国经济从“繁荣”到大萧条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1930年美国银行前的挤兑人群一半以上银行破产企业倒闭 工人失业农业生产破坏设计意图:通过这些图片,直观反映经济危机造成整个美国经济的大萧条以及危机在金融业、工业和农业等方面的表现。生活贫困◆环节二:掌舵之前——美国经济从“繁荣”到大萧条 经济危机持续近三年时间,1932年美国的国民收入下降不足1929年的一半,半数银行都已经倒闭,破产的企业高达13万家,完全失业的人口约1300万。Q:面对如此严重的经济危机,当时政府采取怎样的态度面对的? 1933年,罗斯福以绝对的优势成为美国这艘巨轮的掌舵人,他能成为一位出色的“船长” 吗,美国这艘巨轮是否又能安然渡过呢?1932年1934年这位“船长”,两次荣登《时代》风云榜,是因为其哪一个重要贡献?设计意图:通过罗斯福两次成为时代周刊的风云人物,引出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与炉边谈话 一位虽然肢体残疾但是精神坚毅的总统,在黑夜,在微弱的炉火边,透过无线电波,娓娓地向自己的选民倾诉国家的艰难、需要和希望……。 设计意图:罗斯福的炉边谈话给予美国人信心和希望,并引出新政的措施◆环节三:掌舵之时——尽心尽力,挽救危机 “从来没有哪一个总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叫人觉得满怀希望。……炉边谈话获得巨大成功。 ”
——《纽约时报》1933年中的评论◆环节三:掌舵之时——尽心尽力,挽救危机◆环节三:掌舵之时——尽心尽力,挽救危机设计意图:结合罗斯福四次炉边谈话的资料文字和课本上的内容,学生自由讨论后整理出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本课的重点内容。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复兴银行业:罗斯福宣布银行歇业整顿,国会通过相关法案,开始实行国家对银行、货币等的控制与管理。联邦政府规范股票市场及公司发行股票的程序调整工业:政府通过相关法律,对工业进行调整,制定了有关劳工权利的社会立法,给与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限制的保护整顿农业: 政府帮助农民减少粮食产量以提高价格。解决失业: 政府以提供工作机会代替赈济,大力兴建公共工程建立社会保障:政府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从新政的措施中,你能发现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吗?设计意图:根据措施具体内容得出新政特点,从措施的主语都是“总统罗斯福,政府” 很容易得出新政的特点就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环节三:掌舵之时——尽心尽力,挽救危机1933美国生产恢复柱状图1933美国失业率下降图美国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环节四:掌舵之后——走出危机,经济发展 “二战后,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和日本……
虽然发展模式各不相同,但政府干预都是这些国家
经济发展中的共同之处” 。
——华师大版《世界历史》 “新政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像德、
日、意那样走上法西斯道路,因此,有人说‘新政挽
救了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 ” ——《大国崛起》 材料:“1933年金融恐慌基本结束……1939年,经
济形势完全扭转,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农民收入增加”。
——华师大版《世界历史》经 济 方 面:政 治 方 面:对世界的影响:材 料 二:设计意图:用图表、材料说话,以生产恢复、失业率下降为切入点,得出新政在经济、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对美国的影响,有利于培养学生解读史料等综合分析能力。◆环节四:掌舵之后——走出危机,经济发展◆环节四:掌舵之后——走出危机,经济发展材料:
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逊在罗斯福传记中写道:“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砸烂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真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然而正是他最深切地相信,美国这座建筑物从整个来说,是相当美好的”
“有人把‘新政’叫做‘法西斯主义’,有人又叫做‘社会主义’,把本来很简单和很实际的事情搞得十分复杂和理论化,而我只相信实际的诠释和奉行实际政策”。 —《罗斯福演说选》
“我认为,我一直这样认为,而且我仍将认为私人企业是美国健全经济的主心骨” —《罗斯福演说选》

请回答:“然而正是他最深切地相信,美国这座建筑物从整个来说,是相当美好的”和“罗斯福认为私人企业一直是美国经济的主心骨”,这说明罗斯福新政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罗斯福认为新政的实质很简单,你知道新政的实质(性质)吗?
(新政的实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设计意图:用这几则资料帮助学生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实质,突破难点。请同学们根据对罗斯福的了解,展开讨论:
你觉得他的哪些优秀品质支撑起他的成功?或许这正是我们实现梦想所需要的。感悟历史设计意图:设置“感悟历史”环节,让学生通过对罗斯福个人及其改革的了解,学习罗斯福身上可贵精神,让学生体会优秀人物身上的品质对于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行情感教育。 1945年4月13日,这位掌管美国这艘巨轮长达12年的船长被繁重的政治和战争事务拖垮了。他曾经带领美利坚合众国这艘巨轮渡过严重经济危机、走向繁荣、赢得战争、成为超级大国的最出色的“船长”。美国的资本主义改革罗斯福新政原因表现影响经济危机的爆发新政措施 (金融、工业、农业、社会就业、社会保障)及特点新政的影响 及评价本课知识归纳新政背景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比较多,对于一些知识点的取舍问题,对于简单的,课本上明明白白有的内容课上就不作解释了,如经济危机的特点课本文字中明确有的,就不在课堂上再进行讲解了,对于罗斯福和胡佛竞选及竞选结果也是简单带过。对于一些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在经济危机爆发原因和罗斯福新政的实质上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通过假设和资料的补充帮助学生理解,进而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不足之处,还望各位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