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杠杆是怎样工作的》教案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作出猜想,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杠杆原理,并能运用杠杆原理认识一些变形杠杆工具。21cnjy.com2.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人只有了解了这些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重点 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杠杆的作用。教学难点 运用杠杆原理认识变形的杠杆工具。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教学准备:1.实验记录表格2.小木棍、石头、字典、直尺、橡皮、杠杆尺及支架、砝码、剪子、镊子、羊角锤、带有钉子的木板。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教师举起一根棍子,学生猜测棍子的用途。2.教师:“别小看一根棍子,它可具有神奇的力量。下面我们就一起看一看。”3.学生演示撬石头。其余学生说出看到的内容。4.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杠杆。一根棍子,当我们用它撬重物时,它就是一个简单机械—杠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杠杆,解开杠杆撬动石头的奥秘。21·cn·jy·com二、学习新课1.认识杠杆上的三点分组实验1(用直尺撬重物)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撬石头装置。学生利用字典、、橡皮、直尺等材料制作一个杠杆。学生先用小拇指抬起重物,然后组装好撬棍用小拇指撬起重物。教师提问:撬重物时,哪些地方在起作用?(学生可能回答用手压的地方,下面垫橡皮的地方,压着字典的地方在起作用。)21教育网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解释并板书三点:力点、支点、重点。在小组中每人指出杠杆上的三点。2.认识杠杆的作用讨论:通过以上的实验,你知道了杠杆有什么作用?(省力)谈话质疑,使用杠杆是不是一定能省力?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省力呢?分组实验2(用直尺撬重物)移动支撑小木块的位置,改变支点位置或改变力点位置,再用小拇指用力压杠杆有什么感觉?实验后讨论:使用杠杆一定能省力吗?什么情况下省力?分组实验3(杠杆尺定量实验)讲解:为了准确地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1)出示杠杆尺实验装置。(杠杆尺左2格处挂2个钩码,教师手压杠杆尺的右端。)提问:请同学指出这个杠杆上三点的位置?(个人思考,小组讨论,指名演示)(2)分组实验按教师演示的方法组装好杠杆后,,学生在右侧1—5格处用力,使杠杆平衡,感觉一下用力有什么不同?(1格处费力,2格处不费力,3—5格处省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3)谈话:为了更准确地测出力的大小和杠杆省力的规律,我们在力点上悬挂钩码使杠杆尺平衡,来测定力的大小。www.21-cn-jy.com讲解:距离以厘米为单位计量,力的大小按钩码数量计量。实验次数物重(钩码数量)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拉力(钩码数量)力点到支点的距离123456(4)讨论:①6次实验可分成哪三种类型?(个人思考,小组讨论,汇报)A.支点到重点的距离 = 支点到力点的距离B支点到重点的距离 > 支点到力点的距离C支点到重点的距离 < 支点到力点的距离②三组实验的结果:A支点到重点的距离 = 支点到力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力B支点到重点的距离 > 支点到力点的距离 费力C支点到重点的距离 < 支点到力点的距离 省力③根据以上的分析,谁能找出使用杠杆工作的规律?小组讨论后,交流。3.认识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1)学生根据杠杆原理解释木棍撬石头的奥秘。(2)一学生用羊角锤拔钉子,根据杠杆规律解释省力的原因。(3)分组观察剪子。思考:剪子是由几个杠杆组成?找出三点的位置,分析剪子工作时力的关系。(4)分组观察镊子。思考:镊子是由几个杠杆组成?找出三点的位置,分析镊子工作时力的关系。(5)生活中你还知道有哪些工具是利用杠杆原理设计的?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三、总结拓展不只是我们生活中会用到杠杆,人体在许多活动中也会用到杠杆,课下同学们找一找人体中的杠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