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7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社会期中测评卷首语:? 同学,当你走进考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你尽可以全面展示自己的学识与才华。要坚信:只要心境平静,只要细心认真地阅读、思考,你就会感到试题并不难。开始吧。你是最棒的!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此会议的前身是A.南昌起义 B.五四运动 C.中共一大 D.中共二大2.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表格反映了英、法、德、美四国实力的对比变化。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项 目 英 法 德 美 1870年-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 1.3倍 1.9倍 4.6倍 8.1倍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置 第三 第四 第二 第一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殖民扩张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3.中国作为笫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之一,在巴黎和会上要求收回一战前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利。结果《凡尔赛和约》却将这些权利转交给日本。这表明( ) ①一战后中国仍处于被宰割地位 ②德、日在巴黎和会上处于主导地位 ③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列强分赃的会议 ④《凡尔赛和约》无视弱小民族的利益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4.下图是中国和外国公司在中国煤矿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百分比变化示意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戊戌变法的推动C.欧洲列强忙于一战 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5. 历史兴趣小组为下列图片拟一历史主题,最贴切的是 ( ) 6、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过程中,毛泽东提出的思想是( )A、工农武装割据 B、遵义会议 C、长征胜利 D、开辟敌后战场7、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以独立的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上的事件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祖国大陆的基本解放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8.右边的两幅图所反映的史实源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A.北伐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9.与俄国十月革命相比,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突出表现为( ) A.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走城市中心的道路 C.坚持工人阶级的领导 D.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10.口号、民谣、诗词等往往有着明显的时代气息,具有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下列口号、民谣、诗词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②“振兴中华” ③阿婆苦了几十年,红军来后分了田 ④“路存与存,路亡与亡”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③① C. ③②①④ D. ④②①③11.毛泽东曾指出:“从1937年7月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下列事件能体现这一说法的是( ) A.南北战争 B.对红军进行“围剿” C.百团大战 D.血战台儿庄12.小明的爷爷今年(2017年)恰好满九十大寿,即1927年出生,他平时总强调自己出生于民国。寿宴上,一位历史老师问小明:你爷爷出生于民国多少年?小明的正确回答应该是 A. 民国十三年 B. 民国十四年 C. 民国十五年 D. 民国十六年13.“洪荒之力”是今年8月以来出现的流行语之一,意即特别有力支持、有利于促进事物朝着充满希望的方向发展等。纵观中国近代一百多年来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下列最令中华民族“洪荒之力”的时间是( )A.1911年10月10日 B. 1937年7月7日 C.1945年8月15日 D.1949年4月23日14.在军事术语中,D日经常用作表示一次作战或行动的那一天。迄今为止,最著名的D日是1944年6月6日。历史上的这一天打响了二战后期的( ) A.莫斯科战役 B.太平洋战争 C.凡尔登战役 D.诺曼底登陆战役15.下边是关于某次战役的资料卡片,根据卡片信息推断它是 ( )卡 片信息一: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信息二:苏德战场 信息三:苏军胜利信息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A.珍珠港战役 B.诺曼底登陆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柏林会战16.“九一八”事变后最早奋起抗日的 ( )A.东北抗日联军 B.八路军 C.中国工农革命军 D.东北抗日义勇军 17.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小明对这场战争概况进行了如下列表,归纳正确的是 ( )①战争起因根本原因是塞尔维亚青年刺杀了奥匈帝国继承人②战场组成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③战争性质是一场法西斯侵略和反法西斯侵略的战争,是正义与邪恶的战争④战争后果使轴心国集团被彻底打败,美苏两大国崛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8.右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按照毛泽东“先打两头,后取中间”指示,攻克新保安、张家口的示意图。请你判断该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19.“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尘土飞扬旌旗舞,浩浩荡荡出国门。出师打通滇缅路,确保援华命脉存”诗词描述的抗战场景是( )A.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B. 中国空军轰炸东京 C.中国军队开辟驼峰航线 D.中国守军昆仑关大捷20.1915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A.在农村的革命任务已经完成 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完全变化C.中国社会性质已完全变化 D.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 共60分)21、下列 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张海鹏教授在《中国年代通史》(第一卷: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材料二 本党郑重向全国民众宣言曰:中国人民的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中国人民之唯一需要,在建设一人民的统一政府,而过去数年间之经验,已证明帝国主义及其卖国军阀实为和平统一之障碍,为革命势力之仇敌 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材料三 北伐战争是在共产党提出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口号下进行的,在北伐进军的过程中,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农群众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支援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北代战争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大的成功,是国共两党全作结出的硕果材料四 廖承志认为:国共合用,对国家、民族作出了巨大贡献。(1)材料一中的B段,中华民族进行了救国救 民的探索,请列举两例史实。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由“底谷”到“上升”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于何时?它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4分)(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的目的是什么?(2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北伐战争能迅速取得胜利的国内因素。(2分)(4)以北伐战争的成果或意义,说明材料四中的观点。(2分)22.2016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毛泽东主席逝世40周年。他们在近代风云变变幻中,尽显伟人风采。请阅读下列卡片,按要求完成问题。(10分)至1925年孙中山逝世,“大总统誓词”中什么内容已经实现?(1分)以后的哪些史实可以证明“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3分)结合材料,概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为“图谋民生幸福”、实现“平均地权”的历程。(4分)从以上信息中可以领略两位伟人怎样的风采?(2分)23.九年级某班同学开展班级活动,回顾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革命的历程,请你也参加进来完成下列任务。(10分)任务一 填表忆史(1)根据下表中的提示语,将有关的历史事件写在表格内(2分)提示语历史事件开天辟地军旗升起的地方星星之火生死攸关任务二 读文析史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就在华夏大地上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从南湖红船到军旗升起的地方,从星星之火到长征壮歌,从北伐风云到合作破裂……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中国式”的革命道路。(2)“从南湖红船到军旗升起的地方”,结合课本知识说说,这军旗升起的地方给革命历程带来了怎样的希望。(2分)(3)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中国式”的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它是如何开创的?(4)任务三 感悟历史(4)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华民族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感悟和体会?(2分)24. 一百多年前,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右图为陈天华《猛回头》内容摘录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法兰西,占广州,窥伺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这中国,那一点,我还有分?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据材料一,概括辛亥革俞前中国的社会状况。(2分)材料二: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辛亥革命后,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一《中国近代历史》据材料二,“新纪元”是指什么?(2分)辛亥革命为“新纪元”的到来创造了哪些条件?(2分)材料三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 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3)指出材料二中“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事件的性质,这一事件在思想上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材料四:同盟会提出决断性民族主义的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显然,最初同盟会已把满族排除在帝国之外,同时也把关外的满洲土地排除在帝国之外……孙中山很快就认识到这是个问题,并且发生一定程度的转变。1906年,孙中山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武昌起义后口号从“驱除鞑虏”改为“五族共和”的原因。(2分)?25.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材料二 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在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摘编自《内战百科》材料三 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材料四 1945年中共公开表示,“承认蒋先生的领导,承认蒋先生在全国的地位”。但是,在1946年到1949年期间,中共将蒋介石斥之为“人民公敌”“独夫民贼”。还有大众流传的“蒋该死”“蒋匪帮”之类,就是那个时期出现的。材料五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垮台并败逃台湾。10月1日新中国诞生。至此,海峡两岸“骨肉分离”,台湾问题由此形成,这一湾浅浅的海峡成为最大的民族之殇。(1)材料一中的军校是指哪所学校?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3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一八”事变的严重后果(2分)(3)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2分)(4)对历史人的的评价摆脱不了政治环境的影响,结合1945――1949年的主要史实,简要分析中共对蒋介石评价变化的原因(3分)26.探索“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中华民族的英勇抗战]材料一 为落实中央关于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斯战争胜利70周年相关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教育部组织历史专家进行了认真研究,对教材修改进行了全面部署。从2017年春季教材开始,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全面反映日军侵华罪行。材料二 如下表所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是否有军事行动输出20多万华工上前线坚持长期对日作战,中国远征军两次赴缅作战中国战场与整个战争的关系无关紧要是世界反法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与主要大国的关系不平等走向平等中国在战后国际组织中的地位参加国际联盟联合国创始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惨痛的教训]材料三 席卷全球的二战,先后有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约20亿人口卷入其中,法西斯实行了种族灭绝政策,屠杀平民与战俘,使用生化武器等……战争以反法西斯同盟国的胜利宣告结束。材料四 二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被完全打破了,国际关系发生变化: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被彻底打败,曾经是一流强国的英、法受到严重削弱,美、苏大国崛起,世界进入美苏争霸的两极对峙阶段……(1)结合材料一,“14年的艰苦抗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当时国共两党的态度又如何?请你分别简述。(3分)(2)研读上表,并分析中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地位的变化。(2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艰难历程](3)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其过程也是极其复杂,请你将下列二战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按时间进行排序(1分)1、德国突袭波兰 2、斯大林格勒战役 3、一列颠之战 4、诺曼底登陆 5、轴心国集团正式形成 6、太平洋战争爆发(4)上世纪30年代有这样一次会议,它最早提出对战后处置日本的安排,确立了中国在世界的四强地位。根据所学的知识,这指的是哪一次会议?再写出该会议的其他两条内容。(2分)(5)根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的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哪些影响。(2分)2017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社会期中测试 答题卷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小题,共60分。)21.(1)(4分) (2)(2分) (3)(2分) (4)(2分) (1)(4分) (2)(4分) (3)(2分) (1)(2分) (2)(2分) (3)(4分) (4)(2分) (1)(2分) (2)(4分) (2分) (4)(2分) 25.(1)(3分) (2)(2分) (3)(2分) (4)(3分) (1)(3分) (2)(2分) (3)(1分) (4)(2分) (5)(2分) 2017学第一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CDCCBACAA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DCDCDCBAD非选择题(60分)21、(1)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任选两例2分)1921年。(1分)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1分)(2)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2分)(3)中国共产党发挥了巨大作用,国共两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2分)(4)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形式上“统一”了全国(2分)22.(1)实现:倾覆满洲专制政府。(1分)史实:1942年1月,美苏英中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一员;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在埃及开罗举行会议,发表《开罗宣言》;1945年7月又发表《波茨坦公告》;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常任理事国。(任选3点每点1分)(2)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广泛开展土地革命,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2分)1947年,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2分)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坚持不懈的革命精神;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等等。(2分)23、(1)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 南昌起义 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遵义会议(2分)(2)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开始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地方(2分)(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2分)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探索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2分)(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要坚持党的正确领导等(2分)24.(1)瓜分狂潮使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2分)(2)新纪元:新民主主义革命。(2分)条件: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2分)(3)资产阶级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2分)(4)推翻清王朝后,中国面临分裂割据的危险;(1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有利于维护民主共和。(1分)25、(1)学校:黄埔军校。(1分)成果:创办黄埔军校,培养大量军事人才;北伐取得巨大成功。(2分)(2)背景:中国的内战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1分)后果:东北三省沦陷。(1分)(3)标志:西安事变和平解决。(1分)胜利原因:全民族一致抗日。(1分)(4)1945年因为蒋介石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战后又促成国共重庆谈判,所以,中共从民族利益出发,对蒋介石予以肯定;1946年-1949年,蒋介石挑起内战,成了国家和民族的大敌,所以中共对蒋介石予以否定。(3分)26、(1)1931年9月18日,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1分)当时国民党主张“不抵抗”;共产党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2分)(2)由受列强支配、国家利益被任意践踏的弱国转变为初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国。(2分)(3)1-3-5-6-2-4(1分)(4)开罗会议 讨论三国在缅甸配合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的问题,会后发表《开罗宣言》(2分)(5)二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战争浩劫,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与灾难;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格局,世界历史在战后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