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知道大众传媒的作用;列举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熟练使用大众传媒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做中外文化交流友好使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大众传媒及其作用2.难点:如何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教学方法:本课以学案导学为主,辅以案例教学法以及概念、原理教学法。四、教学过程预习思考(1)什么是文化传播,其主要途径有哪些?(2)传媒的含义及发展阶段各是怎样的?(3)大众传媒指的是什么?其优点有哪些?(4)文化传播的作用有哪些?(5)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我们应该怎样做?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故事一19世纪,雅安运茶的背夫,每次肩扛300斤茶袋,穿山越岭,不仅将茶叶贸易带到印度,也打开了欧洲茶文化的序幕。探究一:故事中的人们在进行一种什么活动?板书:1、文化传播的含义。教师提问:什么是文化传播呢?文化传播是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大家仔细观察这个概念,传播是对应概念里的传递,那么文化呢?生: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师:那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文化是个抽象的概念,当我们提到文化传播时,其实传播的是体现文化的各种具体的形式。大家还记得在第一单元我们学过文化的表现形式都有哪些呢?请大家翻开课本第8页回顾一下。生: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师:没错,理解了这一点,对于文化传播这一概念的理解也就顺理成章了。故事二19世纪,武夷山八位茶工带着茶种和精湛的制茶技艺前往印度,终其一生种植出大吉岭红茶,而这些无名茶工,最后都没能回到故乡。故事三北京女孩张南揽十七年前去日本学习茶道,现为职业茶道师。她通过茶道课堂,向国人展示日本茶道的严谨与仪式之美。探究二:故事中的人们,通过什么途径实现了文化的传播?板书:2、文化传播的途径生(思考):课本中提到了三种重要途径,分别是商业活动、人口迁徙以及教育。商业活动创设教学情境: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师:提起古代的商业贸易,我们很容易联想到著名的丝绸之路,它作为一条商业路线,连结了古代亚洲、欧洲和非洲。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本上的材料可以知道,中国通过丝绸之路向国外输送的是什么? 生: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丝绸织品、茶叶、瓷器等。师:那么,国外通过丝绸之路又向中国输入什么呢?生: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熬糖法、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器制作技术、天文学、数学等。海上丝绸之路,是指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海上交通的路线。中国的丝绸除通过横贯大陆的陆上交通线大量输往中亚、西亚和非洲、欧洲国家外,也通过海上交通线源源不断地销往世界各国。因此,在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横贯东西的陆上交通路线命名为丝绸之路后,有的学者又进而加以引申,称东西方的海上交通路线为海上丝绸之路。后来,中国著名的陶瓷,也经由这条海上交通路线销往各国,西方的香药也通过这条路线输入中国,一些学者因此也称这条海上交通路线为陶瓷之路或香瓷之路。 2005年在福建平潭这一带海域,发现了一艘清代康熙年间的沉船,沉船上满载着远销海外的景德镇青花瓷。2006年9月考古队员发现了一艘满载浙江龙泉窑青瓷的元代商船。这是继2005年同样在平潭附近海域发现的“碗礁一号”沉船之后,中国水下考古界的又一重大发现。 总结: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促进了东西方的物质往来,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人口迁徙 创设教学情境:闯关东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堪称是中国历史上三次规模宏大的人口大迁移,而其中尤以闯关东所历经的时间最长,人数最多。闯关东,大批的山东、河南的原居民,迁徙到了东北三省各地,而这些移民闯关东不仅是内地民众到山海关以外的东北地区谋生,也是一个文化传播的过程。以山东人为多数的闯关东者,他们所传播的主要是泰山文化,为数众多的闯关东民众中,大多是泰山的崇拜者,他们把泰山信仰和泰山香社的习俗带到了东北地区。例如:供奉泰山石敢当的习俗。人们在房基、门口、桥头要竖立刻有泰山石敢当字样的石碑,用来辟邪。教育前面我们学过,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教育通过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把知识传递给下一代。创设教学情境:日本遣唐使参观大明宫唐朝时,日本共派遣唐使近20次。遣唐使全面学习了中国的经学、佛学、医学、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建筑、手工艺术以及政治、法律制度和风俗习惯,吸收了中国的先进文化。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师小结: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师(过渡):上面我们就文化传播的一般途径进行了大体介绍,那么,同学们知道古人是通过什么媒介来进行文化交流的吗?(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生(思考回答):烽火台、鼓楼、信鸽、驿站、口头叙述、各种印刷等。师:对了,我们通过看电视或者学习历史可以知道,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都是古人常用的交流方式,那么,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又是通过什么手段和方法进行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的呢?同学们可否举些例子?生:口述、书籍、广播、报刊、电视、网络等。师:同学们归纳得很好,也很全面,综观整个传媒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1、大众传媒出现的标志—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2、大众传媒的形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3、大众传媒的作用——依托现代信息技术, 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4、大众传媒的地位——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古往今来,为了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各种仁人志士用自己的行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学们能够举出此类例子吗?情境一:古代文化传播的事例。情境二:现代文化传播交流的事例。设立孔子学院。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全球兴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为了满足国外学习汉语的需求,中国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孔子学院,向全世界介绍中国的语言和文化。目前,全世界已有83个国家建立了268所孔子学院和71所孔子课堂。同学们领悟得很好,刚才列举的人都称得上非常出色的文化使者,他们为中华文化与外域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2017年9月15日,“金砖国家芭蕾之夜”在厦门艺术剧院璀璨登场,为期一周的金砖国家文化节也由此拉开序幕。芭蕾是国际性语言,此次既有古典芭蕾,又有民族芭蕾。浓缩于方寸舞台之间的一个个精彩节目,让观众充分领略金砖五国文化艺术的别样魅力,更紧密的人文交流将金砖五国人民凝聚在一起,拉近金砖国家民众之间的情感距离。金砖五国艺术家同台演出,展现了彼此相互交流的良好愿望,通过合作增进了彼此的理解和友谊,也扩大了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此外,金砖五国的合作为加强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沟通交流注入了更多“正能量”。合作探究: 举办金砖国家文化节有什么意义?对我们有什么启示?1.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作用)①可以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②使外域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2.做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板书设计3.2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1.文化传播的含义2.途径(方式)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1.传媒的含义2.传媒的发展阶段3.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1.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2.做传播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