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2单元第4课4.1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2单元第4课4.1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

资源简介

4.1传统文化的继承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对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在现代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延续及其影响的,了解文化的继承性。21cnjy.com
分析传统文化的特点,明确传统文化作用的两重性。
坚持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2.能力目标
培养分辨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能力,学会用全面的、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树立正确正确的文化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教学难点: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与讲授,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学提纲
1.传统文化的含义是什么?
2.传统文化的继承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3.传统文化具有哪些特点?
4.传统文化的作用是什么?
5.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是?
情境导入:
你知道中国的三大国粹吗?
展示图片:针灸??? 京剧??? 书法和绘画?
一、传统文化面面观
师问:我们能否运用以上事例,进一步探讨传统文化有哪些特点??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传统文化是:?
1.历史上沿传下来的民族文化,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2.本土文化,是人们长期共同生活的积淀,带有自己民族的特色,?
3.既存在于历史中,也存在于现实中;?
4.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师设问:通过以上事例的分析,能不能概括出“传统文化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探讨,可以分小组讨论)?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并保留在一个民族的现实生活中。其形成过程说明文化具有继承性。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从传统文化的多方面影响,我们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继承性。?21·cn·jy·com
结论:文化具有继承性。?
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是广泛的,下面我们从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方面,一起来感受我们生活中的传统文化。?2-1-c-n-j-y
1.传统习俗?
师问:我国传统习俗你知多少?你知它们的由来和演变吗?
? 学生举例: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
师设问: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中秋节的由来呢?
(学生发言)?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节。时在夏历八月十五日,正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它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三大传统佳节。两汉时已具雏形,时在立秋日。唐朝时出现观月、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北宋太宗年间,始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八月是作物收获季节,庆丰收、贺团圆,“花好月圆人寿”便成了中秋节的主题。中秋节阖家团圆,月亮升起时,献月饼、瓜果以祭月,这一习俗延续至今。?【来源:21cnj*y.co*m】
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总是在潜移默化感染和熏陶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出处:21教育名师】
2.传统建筑?
请同学们看图片:北京的四合院和菊儿胡同,故宫,福建的客家土楼,陕北的窑洞,江南的水乡,蒙古的毡房等。?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问题探究一:?有人说,传统民居占用了太多的土地资源,在人口日益增多的今天,我们应该将其彻底抛弃。你认为呢??21*cnjy*com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蒙古族的蒙古包,哈萨族、藏族使用的毡房,易建易拆,是移动的,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不占用土地资源;有些传统民居确实占地过多,但传统建筑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予以适度保留,不可全部抛弃。?www.21-cn-jy.com
3.传统文艺?
展示图片:《诗经》、四大名著、京剧、传统书法和绘画等。
?4.传统思想?
师设问:你们知道中国有哪些影响深远的传统思想??
学生讨论举例:儒家思想中的“和”、民本思想、诚信、中庸、“大同思想”等。?
师归纳总结:儒家思想等中国传统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在我们现在生活中仍然可以感受到它的影响,更详细内容且听下一个探究活动详解。?21·世纪*教育网
以上只是从多个不同方面看传统文化,当然传统文化还有很多其他不同的表现形式,这里我们没办法一一列举,就像奥运会开幕式上因为时间的关系,张艺谋导演也没办法将中国全部的特色文化都搬到舞台上。所以传统文化的其他表现形式就留着同学们课后再去探究。?
师:既然传统文化存在于现实中,那么,今天的传统文化是怎样的呢?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
问题探究二:
材料一: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医药战略研究课题组调?查数据显示,民国初年,我国有中医80万人,1949年为50万人,现在只有27万人。有数据表明,75%的在校大学生不知道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药学的奠基经典《黄帝内经》。中医药战略研究课题组曾调查估计,全国中医院中,中医药的收入与西医药的收入之比为3:7。很多中医院走上了“中西医结合”的道路。?
材料二:中南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张功耀在其博客上撰文称,中国应该取消中医中药,彻底停止中医中药的研究,在媒体上引起轩然大波,国家卫生部的官员辟谣。?2·1·c·n·j·y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1:中医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什么特点????
问题2:应该取消中医吗?说说你的理由。?
1.传统文化的特点
(1)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会徽中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学艺术和习俗,是在世代相传过程中一直保留着其基本特征,而延续到今天的。因此,我们说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但是,也应看到这种稳定是相对的,它的具体内容也会因时而变,会徽就是将保留至今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使传统文化具有了时代感。所以,传统文化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民族性的特点,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传统文化会起着怎样的作用呢??
传统文化的作用
(1)顺应社会发展的传统文化,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如果传统文化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内容能够与时俱进,就会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的作用。?
(2)一成不变的传统文化会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
传统文化如果一成不变,就会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哪位同学能列举这方面的事例呢?
(学生自由发言)?
既然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既可能起积极作用,又可能起消极作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呢?如何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呢?
3.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的、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个人才能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国家与民族才能兴旺发达。
课堂小结:
设问: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你能够归纳出我们今天学习“传统文化的继承”这一框,应该形成哪些基本理念吗??www-2-1-cnjy-com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在了解传统文化形成的基础上,感受文化的继承性。?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所起到的作用: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在现实生活中,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内容与时俱进的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一成不变的传统文化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们成长的消极作用。?21*cnjy*com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如何让传统文化在继承过程中得到发展,是我们下一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当堂训练】
1.放鞭炮是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近年来,很多地方相继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其中有环保、安全等因素,但很多人觉得不放鞭炮,便没有了年味,传统在被淡化。让春节在新时期下,用新的方式与传统韵味相结合,这样过年才会变得有意义。春节放鞭炮是(  )
A.对传统习俗的继承B.一种封建迷信活动
C.对传统思想的继承D.需要全盘否定的过节方式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过节燃放烟花爆竹属于传统文化中的传统习俗,故A项正确,B项与题意不符,C、D两项理解错误。21教育网
2. “微课”依托新兴媒体,以“短小精悍”的风格,正迅速成为发达地区的学校教学活动;“微店”同样依托微博等新兴媒体,迅速走入公众生活。这说明(  )
①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②大众传媒是以互联网的推广为标志的 
③新兴媒体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  ④网络文化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解析】“微课”“微店”依托新兴媒体获得发展,体现了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以及新兴媒体的文化传递、沟通、共享功能,所以①③符合题意。大众传媒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所以②错误;网络文化有先进健康与落后腐朽之分,只有健康的网络文化才是大众需要的文化,所以④错误。【版权所有:21教育】
3.龙舟竞渡百舸争流,精致香囊纳福辟邪,大街小巷粽香四溢,巡游方队载歌载舞。端午节热闹非凡,节庆场景异彩纷呈,两千多年来这一风俗一直延续至今。这一事实说明(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①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端午节赛龙舟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延续至今表明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故B②③符合要求,①④不符合题意。
4.2017年3月全球汉语学习者已超过1.68亿人,汉语热持续升温。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兴起了汉语热。这表明(  )
A.中国文化通过商业贸易实现了传播 B.各国用汉语消解英语的影响
C.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 D.中国注重推动民族文化向世界传播
[解析]当今世界,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此题材料表明中国积极推动民族文化的广泛传播。
5.2017年是中国约旦两国文化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两国将举办文化交流年,在此框架下一系列高水平的文化创意活动将在两国集中展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在于(  )
有利于吸收各国文化,发展自身的文化
B.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C.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一致发展
D.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趋同
[解析] 选项A说法错误,应该是吸收各国优秀的文化。选项C说法错误,因为要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而不能促进世界文化的一致发展;选项D说法错误,因为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但不能趋同。故选B。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