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问题学习指南:城市是怎样形成的? 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城市的防御设施是早中期城市建设的重点,城市的扩展、社会的改变、建造技术的发展和军事技术的进步对城市内部结构和防御系统建设有着重大的影响。 一、城市化与城市化进程1.城市化一般是指人口向 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 的过程。2.城市化含义的不同理解:(课文P14阅读)城市化是指人口向 集中, 人口增多的过程;城市化是 数量增多, 规模扩大的过程;城市化是 景观的推进过程;城市化是 的转化过程,即 活动部分地向 活动的转化过程;城市化是 生活方式文化价值观向 扩散3.城市化的标志:________人口增加;_______人口在总人口比重增大;________数目增加,出现城市群、城市带; 用地规模扩大; 结构变化; 性质的变化最重要指标是 (一)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有差异:1.差异原因:各国的 水平 背景 等方面的差异2.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反映了其 程度和 发展水平,从与工业化发展关系角度看,城市化分为 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和 城市化四种.3.差异的表现:国家类型起步时间目前速度目前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原因后果发达国家为后期;工业化 发展水平高,城市化随着生产力发展而发展城市空洞化 城市化 城市化发展中国家农村经济发展慢,农村人口 ,城市基础设施滞后,就业相对不足郊区城市化城市问题严重经济畸形发展4.阅读课文P15表1.2 部分国家城市化与经济指标对比(2002年),总结世界城市化三类情况:(1) 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化水平,如 三国 (2) 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化水平,如 三国(3) 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化水平,如 (二)不同国家所处的城市化阶段也不尽相同: 1.两类国家的比较国家类型城市化阶段城市发展趋势主要原因城市问题发达国家城市化时间 ,生产力水平 ,工业化与社会经济水平 ,环境不断改善;营造良好的 发展中国家农村经济发展慢,农村人口 , 基础设施滞后, 相对不足;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交通拥挤、 恶化、住房紧张、 过剩、 城市化2.城市化进程水平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象被拉平的 形曲线3.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阅读课文P16,回答)阶段水平与速度城市地域发展趋势主要原因初期发展阶段小幅不断扩大工业化发展, 岗位多;农村经济发展慢,剩余劳动力不断 中期加速阶段迅速扩大,出现 现象,人口产业向 迁移城市不断膨胀,中心区 上升,交通 ,住房紧张,环境 ,私车普及,后期缓慢阶段城乡界限模糊,出现了 现象人们对 质量要求提高, 条件完善,乡镇基础设施完善,重视营造良好 二、城市环境问题及其成因1.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根源:大量 涌入城市,城市 改变剧烈,城市 脆弱主要诱因(直接成因): 、 及不合理的 方式2.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主要表现:自然环境问题: 、 社会环境问题:交通 、 条件差、就业 、 混乱(1)环境质量下降。主要污染:①大气污染污染源:家族炉灶、工矿企业、交通工具污染物:煤烟、 、 、 、碳氢化合物危害:城市空气污浊,有时出现 和 烟雾,危害人们健康②水污染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污染现象:水体 化、赤潮、水体 污染产生公害病危害: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的 变坏,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和生物生长③噪声污染污染源: 、 、建筑施工和社会生活活动危害: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损害人体健康④固体废弃物污染污染源: 、城市建设、居民 危害:占用城市用地、影响市容、造成二次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⑤光污染污染源:各类灯光、建筑材料对光线的反射 危害:影响生物钟、危害眼睛⑥电磁波污染:污染源:各类电器危害:危害人类正常生理活动、干扰电信设备正常运行(2)交通拥挤(浪费时间、能源);居住条件差(增大压力、降低生活质量); (3)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4)影响社会治安,带来贫困、内城衰落、教育等问题三、城市环境问题治理对策1.依据 ,加强城市 将 手段、 手段和 手段结合起来治理城市环境,建立健全 、 、 的制度和机构等;制订科学完善的 2.依靠 力量,完善城市 在城市建设中尽量保留原有的 、 、 等,维护自然生态环境;加大 的使用比重,完善城市 处理设施;利用新型的 处理设施,不向自然界排放毒素。3.加强 ,提高 意识【思考5】阅读课文P23案例5,完成相应的任务【例证题目】读某地理事物空间结构的变化图回答:(1)这反映了 过程;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2)这种地理过程通常会产生哪些问题?【形成性练习】 读“某地理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示意图”,回答第1~2题。( )1.该地理事物的发展过程反映了 A.城市地区转变为乡村地区 B.某地区城市化的过程 C.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的分散 D.城市的人口由多变少( )2.下列说法与在此过程密切相关的是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②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③城市人口向郊区迁移 ④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读“城市化的发展阶段示意图",回答第3~4题。 城市人口比重(%)( )3.有关城市化不同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早期阶段,城市化保持在较高水平B.城市化中期阶段,人口和工业向市中心区迁移 C.城市化成熟阶段,生态城市建设得到高度重视 D.城市化中期阶段,许多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4.目前,我国的城市化处于 A.早期阶段 B.中期阶段C.成熟阶段 D.停滞阶段 读“1998年部分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图”,回答第5-6题。( )5.世界上城市化发展最早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6.该图反映出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 A.城市化起步早 B.城市化速度快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城市化水平高.20世纪初期,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出现逆城市化现象;20世纪后期,逆城市化进一步加剧。回答第7--8题。( )7.逆城市化现象表现为 A.郊区和乡村人口向城市中心迁移 B.城市中心人口向郊区、乡村迁移 C.城市中心区迅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 D.工业和商业迅速向城市中心集聚( )8.逆城市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有 A.城市人口减少和工业发展减慢 B.城市中心商业和工业迅速发展 C.人们追求生活质量和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 D.城市中心人口出生率降低( )9. “虚假城市化”现象最突出的国家是 A.阿根廷 B.中国 C.印度 D.马来西亚( )10.“滞后城市化”现象最突出的国家是 A.印度尼西亚 B.巴西 C.墨西哥 D.阿根廷读“亚洲四个国家城市化趋势图",回答第11~l3题。( )11.四个国家共同的城市化特点是 A.起步晚,水平低 B.起步早-,水平高 C.起步晚,水平高 D.起步早,水平低( )12.1990~2000年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国家是 A.中国 B.印度C.马来西亚 D.印度尼西亚( )13.与其他三个国家相比.马来西亚城市化的不同之处是 A.城市化水平总是最低 B.城市化水平总是最高 C.城市化速度总是最快 D.城市化速度总是最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