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常山县共同体四校联谊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学期期中素质检测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常山县共同体四校联谊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学期期中素质检测试题

资源简介

浙江省常山县共同体四校联谊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学期期中素质检测试题
选择题(共25小题 2分 /题,共50分)
(温馨提示: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认真审题,祝你考试顺利。)
1.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古丝绸之路跨越的“两河流域”诞生了
A.埃及文明 B.巴比伦文明 C.印度文明 D.中华文明
2.“当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英国历史
学家约翰?利这段话中的“她”位于
A.亚平宁半岛 B.印度半岛 C.阿拉伯半岛 D.希腊半岛
3.下列人物与其历史贡献组合正确的是
选项
人物
历史贡献

牛顿
开启了“科学革命的开端”

墨子
儒家学说对中国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卢梭
三权分立学说美国最先实践

伯利克里
推动雅典民主政治达到全盛
A. ① B. ② C.③ D. ④
4.下列属于古代罗马政治体制的有
①元首制 ②君主立宪制 ③共和制 ④城邦民主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围魏救赵”“立木为信”“百家争鸣”,这些成语典故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夏朝 B.汉朝 C.西周时期 D.战国时期
6.某中学课题组搜集到下列信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百家争鸣” 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大变革的时代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
7.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兴修水利 B.阶级变动 C. 改革变法 D.铁器与牛耕
8.以下主张突出体现朴素民本思想的是
A.礼法并施 B.清静无为 C.民贵君轻 D.为政以德
9.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A.农民阶级 B.封建贵族阶层 C.市民阶层 D.工业无产阶级
10.某活动课上学生研讨的内容涉及到孝德天皇、大化改新、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伊斯兰教 等。据此判断这节课探究的内容应该是
A.上古亚非文明 B.上古欧洲文明 C.亚洲封建国家 D.欧洲封建国家
11.伊斯兰教由穆罕穆德创立,纪元开始于公元622 年。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地发展着,成为21世纪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其主要教义集录在
A.《古兰经》 B.《道德经》 C.《天方夜谭》 D.《圣经》
12.中古欧洲社会发展过程中,催生了市民阶级和早期的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的是
A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B.西欧城市的兴起C.新航路开辟 D.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3.下列能反映欧洲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特点的语句是
A.条条大路通罗马 B.城市的空气是自由的
C.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D.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14.“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句诗主要评价的是秦始皇哪一历史功绩
A.首创皇帝制度 B.统一全国 C.抵御匈奴 D.开发南疆
15.从出土文物“秦印封泥”(如图)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①周朝实行分封制度 ②秦朝实行丞相制度
③封泥上文字是小篆字体 ④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公元前209年,邯郸人去集市买米,要用的货币是
A. B. C. D.
17.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的演讲引起热烈反响。为丝绸之路开辟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是
A.张骞 B.班超 C.卫青 D.霍去病
18.中国是世界上几个独立的文明发源地之一,西部的高原与沙漠使古代中国与其他文明间交流极少。中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与中亚、西亚文明进行交流发生于
A.商周时期 B.两汉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19.图中,政府在标★号的区域设立的管辖机构是
A. 伊犁将军 B.安西都护府
C.西域都护府 D.宣政院
20.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其重要的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构成(形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一历史时期为
A.西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21.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政权,加强思想控制的是
A.建立皇帝制度 B.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C.地方推行郡县制 D.焚书坑儒 
22.下面是某同学的笔记片段,其试图探索的历史主题是(  )
利:避免了因王权更替而导致的混乱,确保了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弊:无法保证继承人的才能、品德及政策正确与否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王位世袭制 D.科举制
23.伯利克里时期,根据雅典民主制度,下列四位人物中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的是

A B C D
24.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重视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也曾提出类似主张,他的主张是
A.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D.顺其自然,无为而冶
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是学习历史的必备能力之一。春秋时期楚庄王“问鼎中原”反映了
A.废除了贵族特权 B.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
C.分封制遭到破坏 D.打破了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
二、非选择题(50分)
26.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天下完成,出现了从未有的新的政治局面。在此前,周室中央对于诸侯国的内政是无法过问的,到此集权的中央政府建立……没有任何人或任何势力敢与中央对抗……到此“中国“二字有了具体的表现,它代表一个庞大帝国和它的土地人民。 ﹣﹣﹣﹣摘自《中国通史》
材料二:大一统的时代背景,使汉朝政治文化呈现出博大雄浑的气候,这体现为各种政治制度的建设全面成熟,民族融合与国家统一的与时俱进,思想文化创造的生机勃勃,高度繁荣。﹣﹣﹣﹣﹣纪宝成《汉唐盛世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请回答:(11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朝从未有的新的政治局面出现了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实现统一的秦统治者是谁?(3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融合分析汉朝政治文化呈现博大雄浑气候的原因。(6分)
(3)综上,你认为国家繁荣昌盛的前提条件是什么?(2分)
27.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17分)
(1)中国第一个王朝是什么?由谁建立?(2分)文明诞生的标志是什么?(2分)
(2)材料一中,“天下为家”的“家”指的是什么?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制度的开始?从此中国进入什么社会(性质)。这一性质的社会包括那几个朝代?(6分)
材料二:见右图:
(3)材料二图片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材料二反映的这种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3分)
材料三: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史记?周本纪》
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使得整个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2分)
材料四:见右图:
(5)为了解决春秋时期诸侯操纵国家政治的局面,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其中最能体现中央集权这一理念的是什么?(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变成新教的工具,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制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材料二:“我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我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来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 请回答:(14分) (1)中国的“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三项伟大发明”是经过哪条中西贸易要道、通过什么人传到欧洲的?(2分) (2)中国三大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具体地说,“印刷术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所指的是哪两个历史事件?(2分) (3)三大发明在中国遭到冷遇甚至来搞封建迷信,在西方却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对于相同的科学技术却带来不同的命运,谈谈你对科技发明的看法。(4分)
(4)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中国又给世界带来了新的四大发明,极大的提影响力和方便了人民的生活。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6分)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穆罕默德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材料二 :《一千零一夜》以第六世纪波斯文的《一千故事集》为蓝本,吸收印度、阿拉伯、埃及、希腊等地童话、传说、传奇等,以插叙手段连缀成书。
请回答:(8分)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穆罕默德最重大的历史贡献是什么?(2分)
(2)材料集中说明了阿拉伯人的什么特点?(2分)
(3)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起了什么作用?举例说明。(4分)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期中答题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2分 /题,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选项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项
26、
(1)
(2)
27、
(1)
(2)
(3)
(4)
(5)
28、
(1)
(2)
(3)
(4)
29、
(1)
(2)
(3)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2分 /题,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选项
B
D
D
B
B
A
D
C
C
C
A
B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项
B
C
A
A
B
C
B
D
C
A
C
C
26、(1)变化: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权力由分散到中央集权.统治者:秦王嬴政.
(2)成就:政治:颁布“推恩令”、建立监察制度。(刺史制度和司隶校尉);经济:把货币铸造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民族融合:昭君出塞;思想文化: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思想,在全国大力推行儒学教育,设立太学、官学。(3)实现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社会安定(稳定)等.
27、(1)夏朝 禹. 文字、国家(城市)的出现。
(2)指统治者把国家政权据为己有,把国家当作一家的私产.世袭制,奴隶社会,夏、商、周三个朝代.(3)分封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4)处于诸侯各自为政、相互攻伐、国家分裂割据状态.(主要意思相近可得1分)
(5)建立一整套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郡县制
28、(1)丝绸之路;阿拉伯人.(2)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 (3)一方面,科技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另一方面,如果对科技发展的利用不当,有时又会产生消极的影响等.(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4)中国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启示:我们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意思相近即可)
29、(1)创立伊斯兰教. (2)善于学习,吸收、借鉴各地优秀文化成果.
(3)起到了中间桥梁的作用.如把阿拉伯数字从印度传到欧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