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8小小气象员一.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1.能够了解气象工作者关于天气预报前的工作量。 2.认识一些常见的气象符号。知道150年前人们预报天气的一些方法。 3.知道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如气温、湿度、风向、风力、降水量、气压等)。(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够交流讨论天气现象,获取有关天气的信息。 2.学生能够设计富有个性的符号记录天气情况。(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意识到天气的变化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2.愿意像气象工作者那样观察研究天气。3.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及合作学习善于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懂得天气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二)教学难点:认识气象符号,用气象符号记录天气变化。三.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天气符号的课件,反映不同天气的图片、谚语、歇后语课件。(二)学生准备:彩笔。四.教学过程:(一)猜谜激发兴趣,引出话题:1.谈话:同学们都喜欢猜谜语吧!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两则谜语,咱们一起来猜猜!A“千根线,万根线,掉到河里都不见。”猜猜这是什么?(雨)B“你见过它吗?你没见过,我也没见过。但我知道,当树枝摇晃的时候,它正从那里经过。你见过它吗?你没见过,我也没见过,但我知道,当湖面泛起波纹的时候,它正从那里经过。”(风)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小结:刮风和下雨是最常见的两种天气现象。(板书“天气”)(二)感受不同天气,产生问题:1.课前,同学们有没有了解今天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模仿气象预报员到前面汇报。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将学生汇报中的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板书如:气温、风向、风力等。2.今天的天气到底怎样呢?请大家看一看气象员是怎样对今天的天气情况进行预报的。教师播放气象员预报天气的录像。3.观察天气,还应观测哪些内容?老师将天气的其他内容板书在黑板上(如降水、云量、空气湿度等)。4.谈话:关于天气,你还想知道些什么?想研究些什么?(三)自主发现,获得天气预报的途径:1.过渡:提问:同学们,老师今天接到了一条天气预报的手机短信,阅读短信内容,你们是通过哪些途径获取天气信息的?(设计意图:创设情境,直接揭示获得天气预报的途径有哪些。)21教育网2.归纳:天气预报的途径。3.引导:同学们回忆一下,天气预报时,播音员常从那几方面描述天气呢? 生;气温、风力、风向、未来几天气温、人们注意什么?……(四)自主发现,获得和创新气象符号:1.天气预报时,大家一定注意到一些气象符号,这些气象符号表示什么呢?我们来认识认识。2.认识和发现气象符号。3.这样设计气象符号有什么好处呢?4.过渡:我想,同学们一定也想设计一些自己喜欢的气象符号来记录天气变化情况,我们来试一试,请同学们看书43页。21cnjy.com5.说明设计要求:(1)设计要简单、易记、方便。(2)小组交流,看谁最有创意。(3)汇报、展示、评议。(五)对比教学,现代和古代获得气象信息的途径:现代科技非常发达,我们很容易知道天气的变化,但是,气象工作者丛中做了大量工作,请同学们看书43页。讲解:1.百叶箱的功能。 2.气象工作通过那些方式获取信息——分析资料-----做出预报。(1)海、陆、空——-获取信息。 (2)卫星——-自动地面站——-分析资料。 (3)地面站——--做出预报。强调:天气预报准确率还是有差异的。讲解:如今,我国天气预报的水平居世界前列。我国先后自主研制了风云1号、2号气象卫星,并在全国建立了许多观测站,大大提高了预报的准确率.21·cn·jy·com过渡:150多年前,古代人没有现代的高科技,他们又是如何预报天气的呢?书44页有几条谚语请同学们读一读。www.21-cn-jy.com(六)开拓视野,强化学习和生活的密切联系:1.你在生活中关心天气吗?在什么时候你特别关心天气?2.还有哪些人关心天气呢?为什么?3.我国西南部的干旱天气当地人们的生活影响有多大?(七)小结:谈一谈学完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28.小小气象员途径↑关心← 天气 →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