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或自然灾害防御监测方面的应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或自然灾害防御监测方面的应用

资源简介

桂林农业遥感技术应用令人“大开眼界”
农业遥感技术的应用真是令人大开眼界。4月15日,桂林市农业区划办公室技术员在电脑上引导记者打开资源县的卫星地图,中峰乡具体到哪一块田种了葡萄,车田苗族乡哪一块地种了西红柿都能一目了然。www.21-cn-jy.com
据悉,去年桂林市被农业部确定为广西唯一的市级“广西农业遥感技术应用示范点”以来,市农业部门以创建广西农业遥感技术应用示范点为抓手,以加强农业遥感技术应用及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提高农业资源调查监测效率为目标,切实组织开展农业资源调查监测工作,全面完成了桂林、贺州两市的早、晚稻种植面积动态变化遥感监测和恭城瑶族自治县柑橘类水果种植面积遥感本底调查,启动了兴安、资源两县葡萄种植面积本底调查等一系列工作。
据了解,农业遥感技术是一项运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并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对野外样方实地测量、内业绘图,对样方数据进行整理、校核、分析,最后完成监测报告的编写,实现在卫星地图上对大宗农作物种植面积常态化遥感监测。农业遥感技术的应用,可做到田地里种植什么作物、面积多少,专业技术人员打开卫星地图就可尽收眼底。
河北成为首个实现天地一体化环境监测的省份
长城网7月17日讯(陈家玉)17日,河北省环保厅与环保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在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签订了《环境遥感监测与综合应用合作协议》。这也标志着河北省成为全国首个实现环境“天地一体化”立体监测省域全要素全覆盖的省份。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环境遥感是根据电磁波的原理,应用各种传感器对远距离目标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最后形成信号和图像,从而实现对地球表层系列中可探测的环境要素、生态系统特征探测和识别的一种综合技术。遥感监测技术具有快速、实时、动态的特点,具有整体性和宏观性,目前在大气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等众多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应用。
河北省环境保护厅与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合作,计划在环境监测领域全方位开展环境遥感技术应用,重点开展大气环境、水环境、重大工程实施区域、自然保护区、重要水源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等方面的卫星遥感监测。为进一步完善全省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全面提高环境监测能力,尽快提升环境质量,河北省计划在环境监测领域全方位开展环境遥感技术应用。21教育网
据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2002年以前,河北省环境监测手段为人工实地采样然后带回实验室分析,2003年后,部分项目监测如空气环境、水环境等,开始实现设备自动监测,监测主要采用基于地面布点采样的分析测量方法进行。而地面监测手段有一定不足,以石家庄为例,石家庄市区范围共有8个监测点,对石家庄周边农村地区则无法具体监测,只能大致估算当地的环境情况。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环境监测,在地面监测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维度,实现了大尺度连续监测,填补了地面监控的空白。
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厅长陈国鹰说,此次河北省与环保部环境应用中心进行合作,弥补了该省环境监测、监管工作的短板,为全面掌握环境污染物的时空变化规律,尽快改善全省空气环境质量,提供了积极的帮助。是河北省以科技手段推动全省环境监测转型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实现河北省环境质量改善、建设美丽河北,必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对地观测技术将增强湖北省自然灾害防治能力
人民网湖北视窗5月7日电 拥有世界一流对地观测技术的武汉大学正与湖北省气象部门合作进行灾害预防研究。武汉大学还正加强对长江流域的环境监测,其对地观测技术已在湖北水务管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这将大大增强湖北省的自然灾害防治能力。5月5日,在武汉开幕的国际卫星对地观测委员会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大会执行主席、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院士透露了这一消息。21cnjy.com
李德仁院士介绍,我国已建成了较完备的对地观测系统,我国的对地观测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武汉大学拥有国内最大的对地观测和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研究和培训基地,拥有该学科领域最强的研究团队,在中国对地观测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1993年,武汉大学(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的专家利用对地观测技术成功地预测了1996年2月在我国云南丽江发生的7.0级大地震,国际地震学界为之轰动。武汉大学(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的对地观测技术在1998年的长江抗洪抢险斗争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2002-2003年的黄河凌讯监测、2003年黄河防汛演习中,武汉大学的对地观测技术都发挥了巨大作用,黄河水利委员会还给武汉大学专门写来感谢信。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