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GPS的基本工作原理【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了解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基本概念。2.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工作原理。2.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组成。【活动过程】活动一:阅读课本44页,了解全球定位系统的基本概念。1.什么是全球定位系统?其简称什么?2.全球定位系统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活动二:读GPS空间部分,思考。1.空间星座由多少颗卫星组成?2.GPS导航定位时,可以为用户提供那些信息?全球任何地方至少可以收到几颗GPS卫星的信号?3.GPS空间星座中24颗卫星均匀分布在几个轨道上?相邻轨道之间夹角有多大?【课堂反馈】单项选择题1.全球定位系统的空间部分由分布在距地面20200千米的6个轨道面上的多少颗卫星组成()A.3B.4C.12D.242.全球定位系统由3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即()A.空间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和用户设备部分B.空间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和地下设备部分C.空间部分、电视、电话系统和用户设备部分D.行星和卫星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和用户设备部分3.GPS的全称是()A.地理信息系统B.文字处理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地球卫星系统4.要想获得地面某点的经纬度和高程至少需要几颗卫星()A.3B.4C.5D.65.全球定位系统最初应用于()A.探险B.交通C.军事D.找矿6.目前,GPS的主要功能是()A.定位和导航B.定位和找矿C.天气预报D.地质测量二、判断题7.GPS由24颗卫星组成,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上绕地球运转。()8.GPS可以提供经度、纬度、海拔高度。()三、综合分析题9.根据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市彩色红外遥感图像时,发现外环线周边地区的红色块状区域面积越来越小,而蓝灰色区域面积越来越大。据此可判断,该地区_____________用地面积在缩小,而_________________用地面积在扩大。(2)根据GPS三颗卫星提供的资料,运用数学原理就可以计算出地面______________物体的位置。有四颗卫星提供资料,除可进一步提高定位的精准度外,还可以迅速计算出___________物体的空间位置。(3)下列活动中,可以应用我们所学的地理信息技术的有______________(多项选择)A.导弹发射的精确制导B.珠穆朗玛峰高程的精确测量C.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计算D.人口密度与商业网点布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