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海洋空间及其开发 学案情境导入课程目标填海造地是澳门扩展土地的主要方法。澳门由于山多平地少,除了历史上先后把城市的范围扩展至关闸,占领青洲、氹仔、路环,又向清政府索要横琴岛、对面山,澳门亦在1863年进行第一次填海工程。截至2011年时,澳门半岛的面积在填海工程下已超过9.3平方千米,比1840年的2.78平方千米增大了2倍以上。我们对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还有哪些?1.知道海洋空间的构成,开发利用的领域及主要方式。2.了解海洋运输和生活、生产的海洋空间利用情况。一、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海洋空间包括海上、海中、海底三个部分。人类对海洋空间的利用正在从海上向海中、海底发展。海洋空间利用已从传统的交通运输,扩展到生产、通信、输电、储藏、文化娱乐等诸多领域。利用范围海上、海中、海底利用方式交通运输:海港码头、海上船舶、航海运河、海底隧道、海上桥梁、海上机场、海底管道等生产:海上电站、人工岛、海上石油城、填海造陆、海洋牧场通信和输电:海底电缆储存:海底货场、海底仓库、海上油库、海洋废物处理场文化娱乐设施:海洋公园、海滨浴场、海上运动区二、海洋航运在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和利用中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是海洋运输。也为海洋是全球的通道。海洋航运是人类利用海洋空间最早、最主要的形式之一。海洋航运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海洋运输,另一个是港口建设。海洋运输的优势:海洋运输运载量大,成本低,最适宜长途运输廉价而笨重的大宗货物,世界沿海国家和地区几乎都有海洋运输。海洋运输是当今世界贸易的主要运输方式,世界上有80%以上的贸易是通过海洋运输完成的,其货物周转量在世界各种贸易运输方式中居首位。港口是海洋航运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是船舶停泊、中转和装卸货物的场所,有配套的设施,如码头、装卸设备等。建设港口时要考虑其航行、停泊、筑港等自然条件,还要考虑港口依托的城市及经济腹地等社会和经济条件。如鹿特丹港和上海港等,建港条件都很优越。随着船舶的大型化,许多港口正在向深水大港的方向发展。三、填海造陆 填海造陆是人类利用海洋空间的古老方式。早在l3世纪荷兰人就开始填海造陆,目前荷兰国土的1/5是由填海造陆得来的。我国的香港和澳门也通过填海造陆,获得了大片城市发展用地。除了填海造陆,一些国家还建造人工岛,在岛上建设海上城市,如日本神户的人工岛。填海造陆、建设人工岛虽然可以增加土地,减缓用地紧张的状况,但也应充分考虑到它对海岸环境与生态带来的影响,因此,此类建设需要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练习:1澳门围海造陆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A.人多地少,经济实力雄厚 B.沿海有许多淤积的浅滩C.围海造陆历史悠久 D.风浪小2海上工厂与陆地工厂相比,所没有的优点是( )。A.不占陆地面积 B.工厂主体小C.离加工原料地近 D.建造和管理费用低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对开发海洋工程具有充分实力的“日本海洋开发建设协会”,在充分估计了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可行性后,提出了一个“21世纪向海洋索取空间”的计划,计划中的某些部分已经在实施中。2010年,全部工程大功告成。(1)日本在实施该计划的过程中,将面临的海面难题是( )。A.风浪 B.高压 C.缺氧 D.低温(2)在该计划中,海底仓库是计划中的一部分,海底仓库具有哪些优点?(3)日本实施该计划有何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