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一轮)考点:等高线和地形剖面图判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地理(一轮)考点:等高线和地形剖面图判读

资源简介


等高线和地形剖面图判读
★★★★
○○○
1.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特征
含义

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同

同图等距
一般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相邻的两条等高线相对高度是一个定值(等高距)

闭合曲线
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

一般不相交,重叠为陡崖
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

疏缓密陡
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两条等高线之间间距愈大,等高线愈稀疏,表示坡度愈缓;反之坡度愈陡

凸低为高
等高线向低值弯曲的中心部位比两侧海拔高,地形为山脊
凸高为低
等高线向高值弯曲的中心部位比两侧海拔低,地形为山谷

高于高值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海拔不在两条等高线的数值之间,如A海拔高于200米,而B低于100米
低于低值
2.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应用
(1)选点
水库
坝址
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其次还应避开地质断裂地带,并要考虑移民、生态环境等问题。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
港口
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即陆域平坦、水域深阔的避风港湾
航空港
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还要地质条件好;注意盛行风向并保持与城市适当的距离等
气象站
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
疗养院
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
(2)选线
公路、铁路线
一般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选择坡度平缓、线路平稳、距离较短、弯路较少的线路,一般要遵循沿等高线修筑的原则,避免通过陡崖、沼泽、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尽量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并保证运行安全。
引水线路
路线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
输油管线
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3)选面
农业生产布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畜牧业
工业区、居民区选址
一般选在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势平坦开阔处
2.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判读地形剖面图,主要抓住以下“三看”:
(1)看形状:可粗略地观察剖面线及其所经过的大的地形部位(如山峰、鞍部、陡崖)与剖面图是否一致。
(2)看关键点的海拔:观察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中的一些关键点,如起点、中点、终点等,看这些点在等高线图上的高程与剖面图上的高程是否一致。
(3)看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海拔:分析剖面线穿越的最高等高线、最低等高线与其在剖面图上的高程是否相符(剖面线与最高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程应该小于最高等高线的高程与等高距之和,而与最低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程应该大于最低等高线的高程与等高距之差)。
3.应用——通视问题
对于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通视情况,可先做简单判定,然后再画剖面图证明。如图2-9所示:
(1)根据坡度陡缓情况判断。如果是先陡坡后缓坡(凹坡),则可以通视;如果是先缓坡后陡坡(凸坡),则无法通视。如左图和中图所示。
(2)根据是否穿越沟谷判断。如果穿越沟谷,由于后半部分地势会升高,即使之后地势再降低,也会因为地形阻挡而无法通视。如右图所示。
1.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
(1)地形类型判读
等高线图
判读
山地
山峰(顶):四周低,中间高;山脊:等高线由山顶向低处凸出的部分,成为分水岭;山谷:等高线向山顶凸出的部分,一般发育河流;鞍部: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的部分,呈马鞍形;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合的地方
盆地
从图中等高线数值看出,四周高,中间低,根据经纬度和比例尺大小可确定该图所示地形区为我国的四川盆地
丘陵
数值一般在500米以下,多闭合曲线,反映出该地地形起伏不大,海拔较低
高原
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不同的高原等高线差距较大,高原面一般较平坦,边缘陡峻,如内蒙古高原和云贵高原等
平原
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
(2)河流的判读
①河流位置的确定
a.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脊线),由此可确定河流的流域范围。
b.山谷常有河流发育(山谷线),由此可画出河流的位置。
c.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由此可确定河流流向。
②水文特征
a.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流速大,水能丰富,在陡崖处形成瀑布。
b.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迎风坡、背风坡有关。
c.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
(3)判断气候特征
气候特点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水热状况变化)、坡向(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污染空气的滞留等因素进行判断。
2.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可视问题
直视问题可以通过作地形剖面图进行判断,在地形剖面图上由观测点的投射点向目标点的投射点绘直线,若直线没有被任何地物所切断,表示直视良好,否则不能直视。如下图所示,由点s′向点c′绘直线,直线没有被任何地物所切断,表示直视良好。而图中b′位于阴影区,说明s点不能直视b点,所以村落b对于s点为不直视。
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
3.数值计算和数值规律
(1)同线等值,邻线可等值也可相差一定值。等高距全图一致。
(2)两点间的数值差,有如下三种情况:①两点都在等值线上,则两点数值确定,数值直接相减;②如果一点在线上,一点不在,则在线上的点数值确定,不在线上的点数值不确定,为一范围,则求出的数值差也是一范围;③如两点都不在线上,则数值都为一范围,则求出的数据差也为一范围,且两个范围相减时,其中一个范围的大值减另一个范围的小值,前者的小值减后者的大值。
例:如图甲,A点的海拔为100米,B点的海拔为100米~200米,C点的海拔为200米~300米,D点的海拔为400米,则A、B两点的差值为0~100米;A、D两点的差值为300米;B、C两点的差值为0~200米。
注:若有等值线重合如等高线的陡崖处,计算数值差与此方法相同,也可由此得出以下公式:
①陡崖顶部的绝对高度(H)计算公式为:M≤H<(M+d),M为陡崖处会集的等高线最大值,d为图中的等高距。
②陡崖底部的绝对高度(h)计算公式为, (m-d)③陡崖的相对高度(ΔH)计算公式为:(x-1)d≤ΔH<(x+1)d,x为陡崖处会集的等高线条数,d为图中的等高距。
如图乙中陡崖顶部(a)的绝对高度为400≤H<500,
陡崖底部(b)的绝对高度为100陡崖(E)的相对高度为200≤ΔH<400。
(3)局部范围闭合等高线的判读
可依据“大于大值,小于小值”规律来判断。例: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较低海拔,此地可能为小盆地,如图,A区域海拔低于400米,为小盆地;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于较高海拔,此地可能为小山峰。如图,B区域海拔高于600米,为小山峰。
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
A.先向东,再向东南 B.先向西南,再向南
C.先向北,再向东北 D.先向西北,再向西
(2)该区域的东面临海,区域内有一个村庄夏季能看到海上日出,而冬季看不到,这个村庄可能是图中的(  )
A.甲村 B.乙村 C.丙村 D.丁村
【答案】(1)C (2)C
图1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2为图1中甲、乙两点间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1-3题。
1.陡崖M最大落差为(  )
A.198米 B.290米 C.380米 D.450米
2.图中等高线P的数值为(  )
A.300 B.400 C.500 D.600
3.图中王村位于乙地的(  )
A.东北方向 B.正东方向 C.正西方向 D.西南方向
【答案】1.C 2.B 3.B
每道试题4分,共32分
下图为我国亚热带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2题。
1.山峰M与①地的高差可能为(  )
A.840米 B.760米 C.580米 D.180米
2.关于河流沿岸②③④⑤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地水运优势最明显 B.③地为河流的侵蚀岸
C.④地的河水流速最慢 D.⑤地易受洪涝的影响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标注的四条粗线中,最可能为分水岭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图示区域内河流水系特征最有可能是(  )
A.呈放射状 B.支流很少 C.汇聚西北 D.干流向东流
【答案】3.A 4.D 【解析】第3题,分水岭是指将地表水分开的山脊。据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四条粗线中只有甲为山脊(等高线凸向低处),故A项正确。第4题,据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甲线与乙线之间、丁线左侧及丙线处都有山谷分布,可以形成河流,支流大致向西南流,不属于放射状水系,故A、C项错误;支流较多,故B项错误;干流可能向东流,故D项正确。
下图为某山峰周围情况示意图,假若积雪边缘气温为0 ℃。读图,完成5~6题。
5.此时,c点的气温大约为(  )
A.0.6 ℃ B.1.8 ℃ C.2.5 ℃ D.4.6 ℃
6.沿图中a-b剖面线所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  )
下图为某地区地形示意。读图,完成7~8题。
7.M湖湖水外流时,其湖面高程可能处于(  )
A.1 150米至1 200米之间 B.1 200米至1 250米之间
C.1 250米至1 300米之间 D.1 350米至1 400米之间
8.沿图中登山线路行进,能仰看百米飞瀑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7.C 8.D 【解析】第7题,当湖水外流时,湖面高度应高于鞍部的最高高度。第8题,③④之间有一处闭合等高线,因为有河流经过能形成瀑布,经过④处时,可以抬头看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