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一轮)考点:锋面气旋的判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地理(一轮)考点:锋面气旋的判读

资源简介


锋面气旋的判读
★★★★
○○○○
锋面气旋的判读方法
 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它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更多见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温带气旋,其结构图(北半球)如图所示:
解读上述锋面气旋结构图时,应主要抓住以下几点:
(1)锋面的位置: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如图中的M、N线。
(2)锋面的类型与移动
①锋面类型:在锋面气旋中,位置偏左的一定是冷锋(如图中的M锋),位置偏右的一定是暖锋(如图中的N锋)。原因是左侧锋面由高纬地区向低纬地区运动,是冷气团推动暖气团的运动,图中M为冷锋;右侧锋面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运动,是暖气团推动冷气团的运动,图中N为暖锋。
②锋面移动:锋面气旋中,锋面移动方向与气旋的旋转方向一致。北半球呈逆时针旋转,南半球呈顺时针旋转。
(3)锋面附近的风向: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图中①处为偏北风、②处为偏南风、③处为偏南风。
(4)锋面气旋的天气特点:由图可知,气旋的前方由暖锋N控制,故在锋前③处附近出现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的后方由冷锋M控制,故在锋后①处附近出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
锋面气旋(以北半球为例)
(1)形成:在中高纬地区,一般气旋和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气旋的水平气流是向中心辐合。在槽线,如图中AB线、CD线,两侧冷暖气流易相遇形成锋面。而反气旋的气流呈辐散状,在脊线两侧气流不可能相遇,故不能形成锋面。
(2)结构:(如右图)气旋东部偏南风来自较低的纬度,气温较高,当它向北移动时, 遇到较高纬度的冷空气就形成了暖锋(CD线附近)。而西部气流是来自北方高纬度的偏北风,南下时会遇到低纬度的暖空气而形成冷锋(AB线附近)。
(3)天气状况:北半球的气旋是一个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旋涡,它同样带着已生成的锋面随气流呈逆时针方向移动。这两种系统结合而成的锋面气旋,将辐合成更强烈的上升气旋,天气变化将更为剧烈,往往会产生云、雨甚至暴雨、雷雨、大风等天气。
(4)雨区的确定:冷锋降雨发生在锋后,雨区比较狭窄;暖锋降雨发生在锋前,雨区比较大。
(5)锋面类型的判读
判断步骤:
①找槽线:图中PM、PN为两条槽线
②定半球:图中气旋是一个按逆时针方向流动的漩涡,即是北半球
③定冷暖气流:判断出是北半球后,则从偏北方吹来的冷气流(冷气团),从则从偏南方吹来的暖气流(暖气团)
④定旋转方向(知冷暖气流谁主动向谁移动)
⑤结合旋转方向判出锋面类型:从图中可知A是冷气团向主动向南运动,即PM为冷锋,则PN为暖锋。
洗车指数是根据过去12小时和未来48小时有无雨雪天气,路面是否有积雪和泥水,是否容易使汽车溅上泥水,是否有沙尘等天气条件,给爱车族提供是否适宜洗车的气象指数。洗车指数共分为4级,级数越高,就越不适宜洗车。读2016年3月1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回答(1)~(3)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洗车指数数值最低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自驾游汽车从②地经③地到④地,天气变化可能是(  )
A.气温:暖—冷—暖 B.气压:低—高—低
C.降雨:晴—雨—晴 D.风向:西北风—西南风—东南风
(3)图示虚线范围内该天气形势下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冷气团过境,气温骤降 B.冷锋锋后,带来强降水
C.冷锋过境,风力强劲,扬起沙石 D.高压系统控制,降水偏少
【答案】(1)A (2)D (3)C

读近地面等压线(单位:hPa)天气形势图,完成1-2题。
1.图示时刻,下列四地平均风浪最大的是(  )
A.辽东半岛西岸 B.台湾岛东岸
C.朝鲜半岛东岸 D.本州岛西岸
2.图示时刻的天气状况是(  )
A.①地吸热慢,气流冷却下沉形成高压 B.本州岛此时天气状况为阴雨
C.黄海海域气流上升,此时为阴雨天气 D.②地天气晴朗,利于出海捕鱼
【答案】1.D 2.B 
气流下沉,天气晴朗;②地处于暖锋锋前,此时可能出现阴雨天气,不适宜出海;而本州岛位于冷锋锋后,也是阴雨天气。
3.下图为2016年9月14日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地的气压值范围。
(2)判断B地所处的天气系统名称并说明理由;若该天气系统加强,可能引发的气象灾害及目前应采取的主要预防措施有哪些?
(3)与D地相比,判断C地的风力大小,并简述判断理由。
(4)判断图中字母E代表的锋面类型名称;描述当锋面E移到甲地时,甲地的天气现象。
【答案】(1)1 010~1 015百帕。
(2)气旋(或低压)。从图中可以看出风向(气流)从四周吹向中心(向中心辐合)。
台风。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营造沿海防护林;加固堤坝。
(3)C地的风力小于D地。 C地等压线(较)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风力(较)小。
(4)冷锋。 雨雪、大风、降温。
回答即可。(3)比较C、D两地的等压线疏密情况,C地的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所以风力小。(4)E是位于低压槽内的锋面系统,根据锋面两侧的风向判断,北侧的冷气团主动向南侧的暖气团移动,所以此天气系统是冷锋;受冷锋的影响,甲地的天气现象是雨雪、大风、降温。
每道试题4分,共48分
下图示意2015年11月29日14时地面天气形势(单位:百帕)。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  )
A.①地比②地的气压低 B.①地比③地的风速小
C.②地比④地的云量多 D.③、④两地风向偏南
2.即将出现大风、降温天气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答案】1.C 2.C 
【解析】第1题,读取图中等压线数值,①地气压为1 040~1 045百帕,②地气压为1 015~1 020百帕, A错。图中①地等压线密集,③地等压线稀疏,故①地风力强于③地,B错。图示范围为北半球,图中锋面气旋伴生两个锋面,②与③之间为冷锋,另一条为暖锋。②地位于图中冷锋锋后,为阴雨天气,④地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晴朗,C正确。根据等压线图上画风的方法可判断③地吹西南风,④地吹东北风,D错。第2题,图中③地位于冷锋锋前,即将迎来冷锋过境天气,C正确。
下图为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该天气系统正以每小时50 km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移动。读图,完成3~4题。
3.此时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的地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4小时后,甲地天气状况的变化是(  )
A.气温升高,风速增大 B.气温升高,风速减小
C.气温降低,风速减小 D.气温降低,风速增大
【答案】3.D 4.C 
团控制,气温下降。根据风力符号判断,风速减小,C对。
下图为某地锋面气旋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此时(  )
A.甲、丙两地多阴雨天气 B.乙地气温高于甲地
C.丙、丁两地气流下降 D.丁地风力大于乙地
6.甲地当前的风向可能为(  )
①东北风 ②西北风 ③东南风 ④西南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5.D 6.D 
据此可判断甲地当前为偏西风。
读图,完成7~8题。
7.图示天气系统为(  )
A.北半球气旋 B.北半球反气旋 C.南半球气旋 D.南半球反气旋
8.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可能为(  )
A.大风区 B.阴雨区 C.高温区 D.锋后区
【答案】7.A 8.B 
【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该天气系统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故为气旋,且该天气系统的气流呈逆时针辐合,故为北半球的气旋。第8题,图中阴影部分的风向是从海洋吹来的,可能带来丰富的水汽,故可能形成降水。该处风从海洋吹来,不能形成高温区;该地应该位于暖锋的锋前,故不是锋后区;该地区也不能形成大风区。
谚语“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形象道出了天气阴晴、气压、风向之间的影响与联系。下图中的虚线为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一低气压的两条槽线。读图完成9~10题。
9.用上述谚语来预测未来天气变化趋势,最适用的一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受③、④之间槽线影响,③处将可能出现(  )
A.晴暖天气 B.台风 C.连绵阴雨 D.寒潮
【答案】9.B 10.C 
下图为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1 000百帕等压面上的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对图示区域天气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P地的风向为西南风 B.N地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
C.M地为阴雨天气 D.M地为高压中心
12.影响Q地的天气系统和天气特征分别是(  )
A.暖锋 晴朗 B.冷锋 阴雨
C.气旋 阴雨 D.反气旋 晴朗
【答案】11.D 12.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