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一轮)考点: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地理(一轮)考点: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

资源简介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
★★★★
○○○
1.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可归纳为下面的模式图:
代码
原物质
地质作用
生成物质

岩浆
冷却凝固作用
岩浆岩

岩浆岩、变质岩和已生成的沉积岩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沉积岩

岩浆岩、沉积岩和已生成的变质岩
变质作用(温度、压力)
变质岩

各类岩石
重熔再生作用
岩浆
2.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和用途
类型
形成
常见岩石
有用成分举例
岩浆岩
侵入岩
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
花岗岩
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多种金属矿是工业生产的原料
喷出岩
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凝而成
玄武岩
沉积岩
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坏,碎屑物质被搬运到低处沉积、固结而成岩石
石灰岩、砂岩、页岩
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钾盐是化工原料;煤、石油是当前世界最重要的能源
变质岩
岩石受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影响,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使原来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新岩石
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
大理岩是建筑材料;铁矿石是钢铁工业的重要原料
1.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以下图为例)
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
(1)岩浆:三进一出。
(2)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
(3)岩浆岩:一进三出。
注:沉积物指向的一定是沉积岩,沉积岩一般含有化石并具有层理构造。
2.判断箭头含义
(1)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
(2)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
(3)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
(4)指向岩浆的箭头——重熔再生作用,是内力作用。
下面的图1为某地地质剖面和植被分布示意图(Ⅰ—Ⅴ代表不同岩石),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1所示岩石与图2中a、b、c、d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Ⅱ-c B.Ⅲ-d C.Ⅳ-b D.V-a
(2)自然界中,植物也参与了岩石的形成过程。图2中包含植物作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D (2)B
下图中a图是香港西贡国家地质公园滨海地带火山海蚀地貌玄武岩石柱群景观,图b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图中的岩石,按成因分类可能属于b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变质岩
2.导致a图玄武岩石柱断面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B 2、C
【解析】
1、根据材料,a图中是玄武岩,是岩浆岩的一种。根据b图中的箭头方向,变质岩与沉积岩可相互转化,所以乙是岩浆岩。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甲是岩浆。B对。
2、读右图,①是冷却凝固作用,②是变质作用,③是外力作用,④高温熔化。材料中点明,景观是海蚀地貌,是海浪侵蚀形成,属于外力作用,C对。
考点:三类岩石的转化关系,地质作用类型。
3.波浪岩位于澳大利亚西部城市帕斯以东340公里处的沙漠中,完全由花岗岩构成,它的形状像一排即将破碎的巨大且冻结了的波浪(如左图),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形成波浪岩奇特形状的主要原因是(  )
A.岩浆活动 B.风力浸蚀 C.海浪侵蚀 D.流水溶蚀
(2)构成波浪岩的岩石属于右图中(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B (2)B
【解析】
(2)根据材料,构成波浪岩的岩石是花岗岩,应属岩浆岩。读右图,1处有一个箭头指出,应是岩浆。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2是岩浆岩。碎屑物指向沉积岩,4是沉积岩。3是变质岩。花岗岩属于岩浆岩,B对
考点: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地质作用类型,三类岩石转化关系。
每道试题4分,共32分
岩石物质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为另一种形态。读图,回答1-2题。
1.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①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  )
A.温度升高,压力降低 B.温度降低,压力升高
C.温度升高,压力升高 D.温度降低,压力降低
2.图中能够反映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
A.② B.③ C.④ D.⑤
【答案】1.C 2.C
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3~4题。
3.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  )
A.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B.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C.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D.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4.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  )
A.变陡了 B.变缓了 C.无变化 D.无法判断
【答案】3. 4.A
下图为桂林象鼻山景观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岩石类型属于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6.形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
A.④—⑦—③ B.②—③—④ C.⑥—①—③ D.③—④—⑤
【答案】5. C 6.A 
【解析】第5题,桂林象鼻山是由石灰岩受溶蚀作用而成的喀斯特地貌。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知,丙为沉积物通过固结成岩作用而成的沉积岩,石灰岩为其中一种。第6题,象鼻山是沉积物形成沉积岩后,经过地壳隆起,在地表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