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1)考点: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地理(必修1)考点: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资源简介


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
○○○○○
 气压带和风带的判读
1.读纬线,辨气压带和风带
(1)0°纬线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
(2)30°纬线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3)60°纬线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4)90°纬线附近为极地高气压带。
(5)0°~3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信风带。
(6)30°~6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西风带。
(7)60°~9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东风带。
2.读风向,辨南北半球
(1)风向右偏为北半球,如甲、丙两图。
(2)风向左偏为南半球,如乙、丁两图。
3.读气压带位置,辨节气
(1)若各气压带分别被0°、30°、60°纬线平分,则为春秋分。
(2)若各气压带位置偏北(赤道低气压带全部位于赤道以北,副热带高气压带全部位于30°纬线以北,副极地低气压带全部位于60°纬线以北),则为北半球夏至。
(3)若各气压带位置偏南(赤道低气压带全部位于赤道以南,副热带高气压带全部位于30°纬线以南,副极地低气压带全部位于60°纬线以南),则为北半球冬至。
4.读风向,辨气压带高低和名称
(1)风由中间向两侧吹的为高气压带。如上图中甲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乙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2)风由两侧向中间吹的为低气压带。如上图中丙为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丁为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单一气压带、风带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气压带、风带
形成的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炎热,干旱少雨
常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
冰原气候
全年严寒,降水稀少
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多雨
2.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下图示意1月、7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m/s)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的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地理现象与图中风向、风速纬度分布规律相似的是(  )
A.气温分布 B.降水分布
C.地势起伏 D.洋流分布
【答案】(1)B (2)D
地球上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盛行西风环流。下图为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风速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中纬度地区西风(  )
A.风速纬度差异北半球比南半球小
B.风速北半球比南半球大
C.最大风速冬夏变率北半球比南半球小
D.纬度范围北半球比南半球广
2.造成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强弱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北半球海面狭窄,地转偏向力强
B.南半球海面宽广,海面温度偏高
C.南半球海面宽广,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D.北半球海面狭窄,季节性高低气压系统缺少
【答案】1.A 2.C
【解析】第1题,读图可以看出,风速纬度差异北半球比南半球小。第2题,南半球西风强度大于北半球,主要是因为南半球西风带海面宽广,摩擦力小,风力大;并且由于气压带呈带状分布,风力更强。
3.下图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读图,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比较M、N两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
【解析】N所处的海域全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多阴雨天气,风浪大。M所处的海域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与N地相同;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海面风浪小。
下图为某月某风带控制的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有关该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风带的风来自赤道低气压带
B.受该风带控制的地区不易形成降水
C.图示地区常年都能受到该风带的影响
D.该风带目前的位置偏南
2.图示季节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是(  )
A.该风带南侧的气压带被印度低压切断
B.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C.亚欧大陆上的高压势力强盛
D.印度半岛的风向与该风带风向相同
【答案】1.D 2.C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该风带位于30°N~40°N之间,是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目前位置偏南,它来自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其控制下降水较多。第2题,由图可知此时正值北半球冬季,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亚欧大陆上形成了强盛的亚洲高压,即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
图甲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图乙为图甲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读图回答3-5题。
3.图示气压带位置反映的时段里( )
A.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B.我国东北地区昼短夜长
C.密西西比河进入枯水季节 D.北印度洋驶向亚丁湾的船只顺风顺水
4.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带草原气候受甲气压带和丁风带交替控制
B.受乙风带的影响,欧洲西部全年温和湿润
C.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总是高温少雨
D.受丁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
5.关于图中甲地、丙地的近地面气温、气压分布状况分别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答案】3.A 4.B 5.D
【解析】
4.图示甲乙丙丁分别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西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东北信风带。热带草原气候受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的交替控制;受乙风带的影响,欧洲西部全年温和湿润;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如果在大陆东岸,受 海洋的夏季风影响夏季降水多,所以C选项“总是高温少雨”,错误;南亚地区夏季多雨是受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偏转形成的西南季风的影响而成,并非丁风带的影响。
5.等压面上凸为高、下凸为低。结合上题,甲丙均为动力作用形成的气压带,并非热力作用形成,所以,甲丙对应的等温面弯曲方向和等压面的弯曲方向一致。①为甲,④为丙。
考点:本题组考查气压带和风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