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1)考点:热力环流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地理(必修1)考点:热力环流

资源简介


热力环流
★★★★★
○○○○
1.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
2.常见热力环流形式及其影响
(1)海陆风
形成
白天陆地比海洋增温快,近地面陆地气压低于海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
夜晚陆地比海洋降温快,近地面陆地气压高于海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
影响
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2)山谷风
形成
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升温快,气流上升,气压低,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
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温快,气流下沉,气压高,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山风
影响
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在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形成
由于城市居民生活、工业和交通工具释放大量的人为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在城市与郊区之间形成热力环流
影响
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及城市热力环流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在城市热力环流之外
1.热力环流的形成——“一个关键、四个步骤”
(1)“一个关键”是确定近地面两点的冷热。
热容量大的地球表面,白天气温较低,夜晚气温较高;热容量小的地球表面,白天气温较高,夜晚气温较低。
(2)“四个步骤”
①热上升、冷下沉——近地面热空气上升,近地面冷空气下沉。
②热低压、冷高压——近地面冷的地方形成高压,近地面热的地方形成低压。
③近地面和高空气压性质相反——近地面为高压,其高空为低压;近地面为低压,其高空为高压。
④水平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
2.等压面图的判读
(1)判读气压
①由于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不同高度的大气所承担的空气柱高度不同,导致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即PA>PC,PB>PD。
②因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进而等压面发生弯曲,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处气压高,下凹处气压低,即PC>PD,PB>PA。
③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区类型相反,若近地面为高压,高空则为低压。
(2)判断下垫面的性质
①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者为陆地、上凸者为海洋(湖泊)。冬季,等压面下凹者为海洋(湖泊)、上凸者为陆地。
②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
③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者为城区、上凸者为郊区。
(3)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
等压面下凹者,多阴雨天气,日较差较小;如上图中A地;等压面上凸者,多晴朗天气,日较差较大,如上图中B地。
拉萨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下图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有关拉萨7月降水日变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
B.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
C.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D.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答案】C
【解析】图中显示,拉萨7月份的夜雨多,白天降水少。根据题干材料,拉萨位于拉萨河谷的北侧,容易形成山风,白天,两则谷坡气流上升,谷中气流下沉,不易形成降水。
1.甲、乙两图示意两种常见的热力环流,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所示的热力环流(  )
A.出现在白天 B.出现在夜间
C.此时陆地近地面为低压 D.此时海洋高空为低压
(2)乙图中(  )
A.市区气温高于郊区 B.市区气压高于郊区
C.在①地建设绿化带比在②地更合理 D.在②地布局水泥厂比①地更合理
【答案】(1)B  (2)A
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下图为我国某大湖(东西宽约90 km)和周边湖岸某时刻实测风速(m/s)垂直剖面图。读图,回答2~3题。
2.影响湖泊东西岸风向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
A.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
C.季风环流 D.热力环流
3.在夏季,此时最可能为地方时(  )
A.0点 B.5点
C.15点 D.20点
【答案】2.D 3.C
第3题,在夏季,白天会出现图中所示的热力环流。根据备选项,15点符合题意且热力性质差异较大、更典型,故选C项。
下图为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读图回答1-3题。
1.与M地相比,N地(  )
A.气温高、气压低 B.气温低、气压高
C.气温高、气压高 D.气温低、气压低
2.若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则M、N两地间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3.M、N两地的天气状况是(  )
A.两地都多云雨天气 B.两地都多晴朗天气
C.M地多有阴雨天气 D.N地多有阴雨天气
【答案】1.B 2.A 3.C
【解析】第1题,图中M地等压面向下凹为低压,则N处气压较M地高;根据题意,图中气压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故近地面M地是由于气温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的低压,则M地的气温高于N地。第2题,水平方向的气流是从高压流向低压,在北半球向右偏,故水平方向的气流由N地流向M地,向右偏转为东南风。第3题,根据热力环流原理M地垂直方向的气流上升,N地气流下沉;气流上升,气温降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出现阴雨天气;气流下沉,气温升高,天气晴朗。
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4~5题。
4.该城市可能位于(  )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B.40°N附近大陆西岸
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D.40°N附近大陆东岸
5.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  )
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 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
【答案】4.D 5.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