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1)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地理(必修1)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资源简介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
○○○○
1.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1)水系特征
①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②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③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脊线)。
④山谷常有河流发育(山谷线)。
⑤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
⑥等高线在山脊处向低处弯曲。
(2)水文特征
①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流速快、水能丰富,在陡崖处形成瀑布。
②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有关。
③河流流出山口处常形成冲积扇。
2.河流流向及流域面积
(1)流向:由海拔高处流向低处。发育于河谷,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2)流域面积:根据山脊线作为河流的分水岭,确定河流的流域面积。
3.判断气候特征及差异
(1)判断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坡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
(2)气候差异及判断
①气温差异:求出高度差,再用气温垂直递减率0.6 ℃/100 m计算温度差,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②降水差异: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
③光照差异:阳坡多于阴坡,同一种植被在阳坡的分布上界高于阴坡。
4.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1)选点
水库建设
坝址
应选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其次还应避开地质断裂地带,并要考虑移民、生态环境等问题
库区
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洼地、小盆地
港口
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即陆域平坦、港阔水深的避风港湾
航空港
①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②地质条件好;③注意盛行风向且保持与城市适当的距离等
气象站
应选在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
疗养院
应建在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
(2)选线
①公路、铁路线
选线要求:选择坡度平缓、线路平直、弯路较少的线路。
注意事项:避免通过陡崖、沼泽、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尽量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并保证运行安全。
②引水线路:线路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
③输油、气管线:线路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3)选面
①农业生产布局
②工业区、居民区选址
一般选在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处。
1.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
(1)地形类型判读
等高线图
判读
山地
山峰(顶):四周低,中间高;山脊:等高线由山顶向低处凸出的部分,成为分水岭;山谷:等高线向山顶凸出的部分,一般发育河流;鞍部: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的部分,呈马鞍形;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合的地方
盆地
从图中等高线数值看出,四周高,中间低,根据经纬度和比例尺大小可确定该图所示地形区为我国的四川盆地
丘陵
数值一般在500米以下,多闭合曲线,反映出该地地形起伏不大,海拔较低
高原
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不同的高原等高线差距较大,高原面一般较平坦,边缘陡峻,如内蒙古高原和云贵高原等
平原
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
2.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应用
(1)选点
水库
坝址
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其次还应避开地质断裂地带,并要考虑移民、生态环境等问题。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
港口
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即陆域平坦、水域深阔的避风港湾
航空港
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还要地质条件好;注意盛行风向并保持与城市适当的距离等
气象站
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
疗养院
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
(2)选线
公路、铁路线
一般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选择坡度平缓、线路平稳、距离较短、弯路较少的线路,一般要遵循沿等高线修筑的原则,避免通过陡崖、沼泽、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尽量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并保证运行安全。
引水线路
路线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
输油管线
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3)选面
农业生产布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畜牧业
工业区、居民区选址
一般选在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势平坦开阔处
5月初,几位“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下图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①~⑥处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读图,回答(1)~(2)题。
(1)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  )
A.③ B.④ C.⑤ D.⑥
【答案】(1)B (2)D
下图示意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分布状况。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a、b、c、d四处村落冬季采光较好、气温较高的是(  )
A.a B.b C.c D.d
2.下列河段最利于泥沙沉积的是(  )
A.①—②河段 B.②—③河段 C.③—④河段 D.④—⑤河段
3.图中陡崖(  )
A.最大相对高度可能为120米 B.底部海拔可能为11米
C.易形成落差较大的瀑布 D.下方地势平坦,适合布局交通线
【答案】1.A 2.A 3.B
【解析】第1题,结合图中等高线和指向标可判断出a位于山地的阳(南)坡,冬季采光较好;a位于山脊的东侧,受冬季风的影响最小。b位于西侧山坡上,光照较差,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较低;c位于山顶,海拔高,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低;d位于北侧山脊上,受冬季风影响大,海拔较高,气温低。
第2题,①—②河段位于河口地区,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水流最缓慢,最利于泥沙沉积。
第3题,根据图中陡崖处有三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为30米,底部海拔在0~30米之间等信息,可知陡崖的最大相对高度小于120米;底部海拔有可能为11米;陡崖位于山脊附近,没有河流发育,不能形成瀑布;陡崖处多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下方不宜建设交通线。
每道试题4分,共36分
下图为“中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河流ab段流向为
A. 自东南向西北 B. 自东北向西南 C. 自西北向东南 D. 自西南向东北
2.甲乙河流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A 2.C
5月初,几位“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下图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①—⑥处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读图回答3-4题。
3.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 )
A. ③ B. ④ C. ⑤ D. ⑥
【答案】3.B 4.D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5-6题。
5.图中隧道
A. 穿过等高线密集区,选线不合理 B. 隧道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
C. 出入口受地质灾害影响较大 D. 应建成“之”字形,以减小坡度
6.图中M、N、P、Q四点高差最大的一组是
A. MN B. PQ C. MQ D. NP
【答案】5.C 6.C
【解析】
5.图示隧道穿过地形区为鞍部,为减小坡度而修建隧道,布局合理;隧道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结合图中经纬度位置,可判断出该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出入口处坡度陡,受地质灾害影响较大,C正确。
6.结合图中等高线数值可读出,P点和Q点海拔为200米到300米之间,N点海拔为300米到400米之间,M点海拔为600米到700米之间,高差最大的一组是MQ,C正确。
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完成7-9题。
7.图示区域最高处与乙村的高差可能为
A.600 米 B.900 米 C.1000 米 D.1200 米
8.下列地点位于①处视野范围的是
A.③镇、乙村 B.Ⅰ山山顶、②镇
C.④镇、Ⅱ山山顶 D.甲村、Ⅰ山山顶
9.为了将⑤地的铁矿运到③镇附近加工出口,图中M、N、P、Q四条公路线设计合理的是
A.M线 B.N线 C.P线 D.Q线
【答案】7.B 8.D 9.B
【解析】
9.为了将⑤地的铁矿运到③镇附近加工出口,图中M、N、P、Q四条公路线中的N线与等高线大致平行,线路相对较短,是最合理的线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