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1.地球自转的方向2.地球自转的周期时间旋转角度意义恒星日23时56分4秒360°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360°59′昼夜交替周期3.地球自转的速度(1)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分布规律: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两极为零。(2)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分布规律:除两极为零外,其余各地均为15°/h。(3)影响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的因素:①纬度因素: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反之越大。②海拔高低: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反之越小。自转方向的确定是解决地球运动及意义问题的关键性突破口,在不同的图形中判断方法不同,具体分析如下所示:1.侧面图定向主要有两种类型2.极点定向图也有两种3.局部图结合经度确定法4.晨昏线定向法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回答(1)~(2)题。(1)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C.北极附近 D.南极附近(2)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A.1个多小时 B.3个多小时C.5个多小时 D.7个多小时【答案】(1)A (2)B读地球自转等线速度分布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据此完成1~2题。1.该区域所在的位置是( )A.南半球低纬度 B.北半球中纬度C.南半球中纬度 D.北半球高纬度2.R点地形最有可能是( )A.丘陵 B.盆地C.山地 D.高原【答案】1.A 2.B3.读图,如果该图是从极地上空俯视地球,则甲点位于乙点的 ( )A.东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西北方【答案】B【解析】由图中的箭头可以判断,该图是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根据图中的位置,可判断甲点位于乙点的西南方。每道试题20分,总计100分读“地球自转等线速度分布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据此完成1-2题。1.该区域所在的位置是( )A.南半球低纬度 B.北半球中纬度C.南半球中纬度 D.北半球高纬度2.R点地形最有可能是( )A.丘陵 B.盆地 C.山地 D.高原【答案】1.A 2.B【解析】1.在地球表面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图中线速度数值越向南越小,说明越向南,纬度越高,所以该地在南半球。赤道的线速度为1 670 km/h,30°纬线的线速度为1 447 km/h,图中线速度数值介于二者之间,位于低纬度。2.纬度和海拔高度是影响地球表面线速度大小的两大因素。同一纬线上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海拔越低,线速度越小。R点比同纬度的T点线速度小,说明R点地势较低,地形类型应为地势较低的盆地。有甲、乙、丙、丁四架飞机以同样的速度沿所在纬线自西向东飞行(如下图),据此回答3-4题。3.四架飞机运动角速度最慢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C【解析】赤道是周长最长的纬线图,以同样的速度沿所在纬线飞行的飞机,角速度最小。4.在乙飞机上空俯视地球绘制的地球运动的投影图正确的是( )【答案】A5.读图,与②地相比,⑤地 (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C.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小 D.角速度小,线速度相等【答案】C 【解析】⑤地纬度比②地高,所以线速度小于②地,角速度与②地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