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9课 用太阳计时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用日晷记时的道理。2.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的重要性;能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出解释;能制作简易日晷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迷信权威;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意识到生活是发明创造的源泉。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用日晷计时的原理。教学准备:1.了解古代人是如何计时的。2.古代计时工具的图片、纸板、牙签、手电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师提出问题:古代没有钟表,人们是怎样计时间的呢? 学生自由讲述古代人计时的方法或小故事。(沙漏、打更、看太阳、看天色、燃香、燃绳……)二、讨论交流,解决问题1.了解古人计时的几种方法。 (1)交流学生搜集到的古人计时的资料。 (2)展示古人几种主要的计时工具,如日晷、沙漏、水钟等。 (3)对这三种计时工具,你有哪些了解?(小组交流)(4) 汇报交流:(5)师展示日晷、沙漏、水钟的图片(可投影或制成课件)并作简要介绍。(重点介绍日晷的组成和计时方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6)小组讨论:古代的计时工具与现代的计时工具相比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吗?2.了解资料卡的知识让学生自学23页资料卡,了解我国人民从古到今的三种计时法。3.整理观察记录,发现用太阳计时的方法。 (1)提出问题:古人是如何利用太阳来计时的?(2)猜想假设:小组交流(利用影子)(3)制定方案:引导学生整理分析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观察记录,看能发现什么?(4)实施探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上一节课中的观察数据,进行整理。 (5)汇报交流:分析学生整理的图表,引导学生发现:把影子和时间对照,图表类似一个钟面或像日晷。 (6)师小结:古人就是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发明了日晷。 4.制作日晷。师:怎样制作一个日晷? 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制定方案,再让小组长选取材料小组合作制作日晷,展示时比一比哪个小组制作的最好。 三、拓展创新1.以小组为单位,制定用自己制作的日晷进行长期计时的活动计划。 2.到校园中选择摆放“日晷”的恰当位置,学生开展观察活动。 3.一段时间后交流所发现问题。4.你知道圭表吗?它是怎样计时的?课下查阅资料。5.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