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四 回顾近代中国的百年历程(课件+教案+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综合探究四 回顾近代中国的百年历程(课件+教案+练习)

资源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 回顾近代中国的百年历程》教案
课题 《 回顾近代中国的百年历程》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历史与社会 年级 九年级上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阐述历史事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感受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
能力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让学生初步尝试从不同种类的资料中获得信息,具有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 了解百年历史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说出重要时间点发生的历史事件及其意义。
重点 整理百年历史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
难点 辨析观点,说出自己对历史的理解。
学法 通过地图、图片、材料等的分析,学习知识,提升自己。 教法 通过地图、图片、故事等素材来调动学生兴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关于人民英雄纪念碑你了解多少?我们今天一起走近它,去了解了解。 通过关于人民英雄纪念碑你了解多少?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阅读课本,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新课新的主要内容有所了解。
讲授新课 纪念碑概况:①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是为纪念近代以来在中华民族奋斗历程中牺牲的无数先烈而兴建的。②它于1958年5月1日落成,通高37.94米,占地约3000平方米。纪念碑碑身:①正面镌刻着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背面是毛泽东撰文、周恩来书写的碑文。②碑身两侧饰以五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花环浮雕。纪念碑碑身底层浮雕:①画面内容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和胜利渡长江。此外,还有两块装饰性浮雕:支援前线和欢迎人民解放军。②浮雕高2米,总长40.68米,共雕刻180个人物,概括地表现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争取独立解放的历史。结合课本P114页内容,阅读碑文,根据碑文撰写时间,以“三年”、“三十年”和“一千八百四十年”为节点,说明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三年:持续三年的解放战争。如渡江战役。三十年:自1919年“五四”运动起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如“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一千八百四十年: 自1840年鸦片战争起,中国开始遭受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抗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如金田起义、武昌起义。 运用所学知识,简单描述浮雕所表现的历史事件并制作年代尺。虎门销烟发生在1839年6月;金田起义发生在1851年;武昌起义发生在1911年10月10日;“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5月4日;五卅运动发生在1925年5月30日;南昌起义发生在1927年8月1日;抗日游击战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胜利渡长江发生在1949年4月21日至1949年4月23日。 在1840~1949年长达百余年的历史发展中,发生了很多历史事件。想一想,为什么会选取这几个历史事件作为浮雕的主题? 因为这几个历史片段所体现的历史事件不仅是历史的转折点,而且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综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关系的演变国民大革命时期:①时间:1924~1927年。②关系:合作。③原因: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这为统一战线的建立创造了客观条件;孙中山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屡屡失败后,接受了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也遭遇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就必须建立稳固的革命联盟。④结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给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以沉重打击。国共十年内战时期①时间:1927~1937年。②关系:对抗。③原因: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推行反共政策。④结果:国共合作破裂,使国民大革命失败,为日本进一步侵华提供了可乘之机。抗日战争时期:①时间:1937~1945年。②关系:合作。③原因: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日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④结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解放战争时期:①时间:1946~1949年。②关系:对抗。③原因:抗战胜利后,美帝国主义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④结果: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内战中取胜,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反动统治,但国民党退守台湾使祖国至今未能完全统一。启示: 从上述国共两党关系发展演变的历史来看,“和则两利,分则两伤”。如今国共两党更应以民族利益为己任,再次携手合作,为祖国统一作出贡献。 回顾这一百年的历史,让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请举例说明并给出理由。洪秀全他领导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和外国入侵者。回顾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历史,你有什么感想?落后就要挨打!中华民族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我们要居安思危,只有顺应历史潮流,才不会落伍。要重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从这段历史中,我们有哪些收获和启示? 落后就要挨打;中华民族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我们要居安思危,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不会落伍;要重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等。 仔细阅读材料,找出关键句子,通过同伴合作交流,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纪念碑概况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纪念碑碑身底层浮雕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以“三年”、“三十年”和“一千八百四十年”为节点,说明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简单描述浮雕所表现的历史事件并制作年代尺。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为什么会选取这几个历史事件作为浮雕的主题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关系的演变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关系的演变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关系的演变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关系的演变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关系的演变启示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回顾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历史,你有什么感想?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从这段历史中,我们有哪些收获和启示。 培养学生的获取、解读、分析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
课堂小结 结合PPT,总结这课主要内容,列个提纲。 结合教师的提点,回顾重要知识点 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查漏补缺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 回顾近代中国的百年历程》试卷
一、选择题
1.虎门销烟的壮举却成为西方列强挑起战争的借口。这场战争就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俄战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初三(1)班准备组织同学观看以下反映晚清历史的影视作品,如果按照历史发展进程观看,正确的先后顺序是(  )
①《鸦片战争》 ②《末代皇帝》 ③《火烧圆明园》 ④《甲午风云》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④②①③ D.④③②①21教育网
3. 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2016年9月8—9日,在新疆石河子举办2016年全国科技交流中心主任座谈会暨“一带一路”技术合作培训班,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新疆地区的重视。清朝时,认为“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毅然率军从沙俄手中收复新疆的将领是
A.左宗棠 B.李鸿章 C.林则徐 D.谭嗣同21·cn·jy·com
4.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裁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反映的是
A.洪秀全定都天京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关天培广州抗英 D.林则徐虎门销烟www-2-1-cnjy-com
5.青中九年级(2)班意鑫同学为深入了解收复新疆的“民族第一功臣”,在百度中搜索“若无他中国领土仅八百万平方千米”后,搜到如下界面。请问此“民族第一功臣”最可能是(  )
A.李鸿章 B.曾国藩 C.左宗棠 D.张之洞21*cnjy*com
6.黄遵宪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诗人,其诗很多反映了近代中国备受列强侵略的历史, 如诗歌《悲平壤》《哀旅顺》《哭威海》《马关纪事》《台湾行》.请问这几首诗反映的是 近代列强对中国的哪一次侵略战争?
(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1-c-n-j-y
7.图片是形象的历史。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反抗外来侵略 B.寻求救国之路 C.掀起民主革命 D.推翻清朝统治
8.下列人物属于在日本侵略面前涌现出的英雄人物的是(  )
①林则徐 ②邓世昌 ③杨靖宇 ④佟麟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1cnjy.com
9.鲁迅说过:“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身上,中国自己是很难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就是狠狠抽在中国身上的一鞭,使中国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于是开始了(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新文化运动【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0.2016年1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发表了“继承孙中山精神,为振兴中华继续奋斗”重要讲话。孙中山曾在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誓时说:“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这段誓词最能体现孙中山(  )
A.推翻清朝专制统治的决心 B.革除弊政,革新习俗的决心
C.忠于祖国、谋划民生幸福的决心 D.推行“实业救国”理想的决心【来源:21cnj*y.co*m】
11.“公车之人散而归乡里者,亦渐知天下大局之事,各省蒙昧启辟,实起点于斯举。” “1895年以后,中国官绅产生普遍醒觉,行动日渐积极,并扩大方向。”这说明甲午战争(  )
A.唤醒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 B.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D.导致了实业救国的热潮【版权所有:21教育】
12.以下正确反映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的是(  )
A.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北伐战争
B.新文化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C.五四运动--北伐战争--解放战争--抗日战争
D.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3.2015年11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和马英九在新加坡举行了历史性的会面,这是1949年以来的首次。习近平说,这次会面翻开了海峡两岸关系的新篇章。在中国近代,国共曾有过兄弟般的合作。下列图片对应的历史事件中能体现这种合作的有(  )
A. B. C. D.
如图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的历史要素,叙述正确的有(  )
①背景:七七事变的爆发 ②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地点:陕西西安 ④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出处:21教育名师】
15.毛泽东评价道:这个会谈纪要,第一个好处是采取平等的方式双方正式签订,这是历史没有过的。也就是说,中共取得了与国民党的某种平等地位。“这个会谈纪要”最终(  )
A.实现了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 B.满足了人民对民主、和平的愿望
C.得到了全面的贯彻和落实 D.在全面内战的枪炮声中被撕毁www.21-cn-jy.com
二、材料解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间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 --《复兴之路》(上)材料二:

材料三: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1年后,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复兴之路》请回答:
(1)材料一中“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指的是什么运动?
(2)材料二中,把图1、图2的主张变为实践的政治运动分别是什么?孙中山把图2中“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
(3)根据材料三,写出这场“文化启蒙运动”的名称。这场文化运动高举的旗帜是什么?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些运动反映的共同主题。
17.图片、影像资料不仅是历史呈现的方式,也是获取历史信息的有效途径。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2·1·c·n·j·y
问题:从图一到图二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共两党的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21·世纪*教育网
《回顾近代中国的百年历程》试卷答案
1.A 2.B 3.A 4.B 5.C 6.C 7.A 8.B 9.B 10.C 11.A 12.D 13.C 14.C 15.D
16.(1)洋务运动.
(2)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辛亥革命; 三民主义.
(3)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
(4)近代化探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3张PPT)
综合探究四 回顾近代中国的
百年历程
人教新目标版《历史与社会》 九年级上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关于人民英雄纪念碑你了解多少?
我们今天一起走近它,去了解了解。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纪念碑概况:
①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是为纪念近代以来在中华民族奋斗历程中牺牲的无数先烈而兴建的。
②它于1958年5月1日落成,通高37.94米,占地约3000平方米。
纪念碑碑身:
①正面镌刻着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背面是毛泽东撰文、周恩来书写的碑文。
②碑身两侧饰以五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花环浮雕。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纪念碑碑身底层浮雕:
①画面内容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和胜利渡长江。此外,还有两块装饰性浮雕:支援前线和欢迎人民解放军。
②浮雕高2米,总长40.68米,共雕刻180个人物,概括地表现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争取独立解放的历史。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结合课本P114页内容,阅读碑文,根据碑文撰写时间,以“三年”、“三十年”和“一千八百四十年”为节点,说明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
三年:
持续三年的解放战争。如渡江战役。
三十年:
自1919年“五四”运动起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如“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自1840年鸦片战争起,中国开始遭受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抗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如金田起义、武昌起义。
一千八百四十年: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虎门销烟发生在1839年6月;
金田起义发生在1851年;
武昌起义发生在1911年10月10日;
“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5月4日;
五卅运动发生在1925年5月30日;
南昌起义发生在1927年8月1日;
抗日游击战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胜利渡长江发生在1949年4月21日至1949年4月23日。
运用所学知识,简单描述浮雕所表现的历史事件并制作年代尺。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840
1850
1880
1890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860
虎门销烟
金田起义
武昌起义
“五四”运动
“五卅”运动
南昌起义
抗日游击战
胜利渡长江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在1840~1949年长达百余年的历史发展中,发生了很多历史事件。想一想,为什么会选取这几个历史事件作为浮雕的主题?
因为这几个历史片段所体现的历史事件不仅是历史的转折点,而且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919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49
1840
鸦片战争
新中国成立
五四运动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
重温百年奋斗历程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不同时期的中国政局
1840
1911
1927
1937
1945
1949
清政府统治时期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民国时期:1912-1949)
十年内战时期
十四年年抗战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1931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中华民族的屈辱史
鸦片战争(1840—1842)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局部侵华1931—1937;
全面侵华1937—1945)
中国近代史
中国人民的抗争探索史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中国人民的抗争探索史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派):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
激进民主主义者:新文化运动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
无产阶级(中共):新民主主义革命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一百多年来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
时间 项目
1840— 1859 事件
人物
1860— 1879 事件
人物
1880— 1899 事件
人物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林则徐;关天培;洪秀全
洋务运动
奕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甲午战争;戊戌变法
邓世昌;康有为;梁启超;张謇;严复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900—1919 事件
人物
1920—1939 事件
人物
1940—1949 事件
人物
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同盟会成立;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
孙中山;袁世凯;
陈独秀;蔡元培;胡适;鲁迅
中国共产党成立;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红军长征;“九一八”事变;思安事变;“七七”事变
李大钊;陈独秀;孙中山;张学良;杨虎城
抗日战争;重庆谈判;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毛泽东;蒋介石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综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关系的演变
国民大革命时期:
①时间:
1924~1927年。
②关系:
合作。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③原因:
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这为统一战线的建立创造了客观条件;孙中山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屡屡失败后,接受了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也遭遇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就必须建立稳固的革命联盟。
④结果: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给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以沉重打击。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国共十年内战时期:
①时间:
②关系:
③原因:
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推行反共政策。
④结果:
国共合作破裂,使国民大革命失败,为日本进一步侵华提供了可乘之机。
1927~1937年。
对抗。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抗日战争时期:
①时间:
②关系:
③原因:
④结果:
1937~1945年。
合作。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日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解放战争时期:
①时间:
②关系:
③原因:
④结果:
1946~1949年。
对抗。
抗战胜利后,美帝国主义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
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内战中取胜,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反动统治,但国民党退守台湾使祖国至今未能完全统一。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从上述国共两党关系发展演变的历史来看,“和则两利,分则两伤”。如今国共两党更应以民族利益为己任,再次携手合作,为祖国统一作出贡献。
启示: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民族的脊梁”人物廊
历史功绩:领导虎门硝烟,主张学习西方,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禁烟英雄林则徐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民族的脊梁”人物廊
历史功绩:
领导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和外国入侵者。
农民领袖洪秀全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历史功绩:
洋务派代表人物,领导洋务运动,自强求富,创办近代军事、民用工业和新式学堂,虽没有使国富民强,但客观上学习了西方先进技术,培养了人才,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来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晚清重臣李鸿章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光绪皇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
邓世昌及其将士壮烈殉国后,举国上下一片悲愤,山东威海百姓自发出海打捞英雄们的尸体。
1996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命名新式远洋综合训练舰为“世昌”号,以示中国海军风骨。
甲午军魂邓世昌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马关条约》签定后,主张变法改革弊政,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
改良领袖康有为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变法先锋谭嗣同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为民主共和贡献毕生精力。1894年11月,从上海去檀香山,组织兴中会, 1905年8月,在东京创建中国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宗旨和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
阶级共和国,后不断与封建复辟势力斗
争,1912年改组国民党,1924年与共
产党合作,领导国民革命。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清末民主革命者,浙江山阴(今绍兴)人。 1905年加入同盟会,任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省主盟人。1906年因抗议日本取缔中国留学生而回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女报》,宣传妇女解放,倡导民主革命。1907年主持绍兴大通学堂,任督办,组织光
复军,与徐锡麟策划皖浙同时起义。7月
清政府派兵包围大通学堂。秋瑾遂于14
日被捕。15日在绍兴轩亭口就义。
革命女侠秋瑾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杨靖宇:头颅可断腹可剖
日本军官狠狠地说:“算他是支那的一条好汉!”并在烈士殉难处破例举行了一个祭奠仪式和对躯体的葬礼,以杨靖宇的顽强为例训戒部属。
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决定,将其牺牲地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人民领袖毛泽东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回顾这一百年的历史,让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请举例说明并给出理由。
他领导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和外国入侵者。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回顾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历史,你有什么感想?
落后就要挨打!
中华民族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我们要居安思危,只有顺应历史潮流,才不会落伍。
要重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
21世纪教育网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从这段历史中,我们有哪些收获和启示?
落后就要挨打;中华民族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我们要居安思危,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不会落伍;要重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等。
21世纪教育网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从鸦片战争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程,中国人民从长期的奋斗历程中得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是( )
A.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B.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C.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D. “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C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在重庆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学生运动是(  )
A. “四二一”学生运动
B. 重庆学生反美抗暴大运动
C. “一二一”学生运动
D. 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斗争
A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某中学举行“重走长征路”活动课竞赛。小明同学准备在演讲活动中再现下列历史场景。其中取材不当的是(  )
A. 红军四渡赤水河
B. 召开遵义会议
C. 三大主力会宁会师
D. 开辟井冈山根据地
D
21世纪教育网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反抗外来侵略
B. 发展资本主义
C. 救亡图存
D. 反对专制统治
C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某网站进行“红色旅游”的推介活动。请你按时间顺序对下列旅游项目按相关事件的时间顺序
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
①英雄的城市--诞生了八一军魂 ②红色的小船--见证了党的诞生 ③革命昀摇篮--开创了革命新路 ④七大的会场--指明了光明前途。
A. ①②④③ B. ②①④③
C. ①④③② D. ②①③④
D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古老的中国在隆隆炮声中步入近代。面对强敌,英勇的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在反抗外来侵略的同时,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浪高过一浪。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彻底结束了近代以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耸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通过浮雕和碑文的方式,表达了对这一百多年来在中华民族奋斗历程中牺牲的无数先烈的怀念。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综合探究四
回顾近代中国的百年历程
感怀人民英雄纪念碑
重温百年奋斗历程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