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第二课 新中国的诞生 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 第二课 新中国的诞生 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中国的诞生》试卷
一、选择题
1.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诗歌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A.解放战争后台湾与大陆分离 B.鸦片战争后香港被英国占领
C.16世纪中叶澳门被葡萄牙占据 D.1895年后日本占领台湾【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 新中国建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资料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21·世纪*教育网
3.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同志这首著名诗作的写作背景是
A.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B.平津战役取得胜利
C.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www-2-1-cnjy-com
4. 下列文学艺术作品直接反映标志着解放战争胜利结束的事件是
A.电影《甲午风云》
B.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C.诗句“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急”
D.诗词“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2-1-c-n-j-y
5.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在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当温家宝深情地朗诵这首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诗作时, 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诗歌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21*cnjy*com
A.解放战争后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守台湾 B.鸦片战争后香港被英国占领
C.16世纪中叶澳门被葡萄牙占据 D.20世纪90年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6.1950年,败退台湾的蒋介石在反思失败的原因时曾说,此次战争的失败实在是国民党自己打倒了自己!国民党失败的自身原因有 ( )【来源:21cnj*y.co*m】
①政治上失去人民的支持 ②经济上陷入崩溃
③武器装备过于陈旧落后 ④军事上指挥不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出处:21教育名师】
7. “乡村包围城市的时期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必须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这是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一次重要会议上的讲话。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B.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十二届三中全会21·cn·jy·com
8.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的内容不包括( )
A.通过《共同纲领》 B.接受《共同纲领》为政府的施政方针
C.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北京 D.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版权所有:21教育】
9. 毛泽东生前写了不少诗词,每一首背后都有一件甚或数件中国近现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下列诗句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发生在解放战争期间的是( )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C.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D.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0. 关于渡江战役叙述正确的是( )
A.使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迅速崩溃
B.国民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C.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
D.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战略大反攻21*cnjy*com
11.使中国结束了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独立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中华民国的建立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新中国的成立
A.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B.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C.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D.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13. 柳亚子赠毛泽东诗云:“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据相关史实推断此诗创作于( )
A.武昌起义期间 B.北伐战争期间 C.抗日战争期间 D.重庆谈判期间
14. 下图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某战役的局部形势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军队进攻的方向。该战役发生于
A.北伐战争时期 B.南昌起义期间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15. 近代史上,成为中华民族步入历史新纪元,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的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新中国成立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二、非选择题
16. 某校以“缅怀革命先辈,追寻革命足迹”为主题开展爱国主义电影观摩周活动,以下是三部入选的电影作品,请你参加他们的活动。21cnjy.com
A.《建党伟业》 B.《我的1919》 C.《渡江侦察记》
【活动一】我当电影放映员
(1)请排列电影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只填字母序号)
【活动二】我为电影来宣传
(2)为了让同学更好地了解电影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请给以上三部电影配上解说词。
举例:
《建党伟业》:悠悠长夜下终于熬出了一盏绚丽的灯塔,指引着行进的方向,中国革命从此焕然一新。
我来写:
《我的19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渡江侦察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我寻电影之联系
(3)请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三部电影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17. 从1945-1949年,中国经历了两种命运的决战。
材料一:
材料二:
(1)据两则材料,找到与历史事件②③④相匹配的地点,将相应的字母填入表格。
材料一 A
材料二 ① ② ③ ④
(2)1945年8月底,毛泽东从F地飞往A地参加谈判。已知空中飞行距离约为1000公里,量得A,F两地图上距离为2厘米,那么材料一地图的比例尺是____ ____。
(3)根据材料二,分别写出国共两党“两种命运的决战”结果。
(4)选择其中一个结果,以所学史实为依据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国民革命歌》 图二《十送红军》
(1)材料一中的两首歌分别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相关。
材料二:2017年1月3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发布了《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根据在教材中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教育部要求对各级各类教材进行修改,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要求全面落实。请你们对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进行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并视情况修改与此相应内容,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按教育部要求,中国14年抗战开始于哪一年什么事件。请你列举相关史实加以证明。
材料三: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举行。新中国的诞生,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3)指出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标志事件及其对国家和人民的意义。
《新中国的诞生》试卷答案
1.A 2.B 3.C 4.D 5.A 6.B 7.B 8.B 9.B 10.A 11.A 12.D 13.D 14.C 15.C
16. (1)B A C
(2)B:能写出五四运动的意义(工人阶级从此登上政治舞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 C:能写出渡江战役的意义(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21教育网
(3)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条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渡江战役的胜利。
17. (1)E, C,D
(2)1:500 00 000(或者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
(3)国民党: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府垮台,残余势力退守台湾;共产党: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进入历史新纪元。 www.21-cn-jy.com
(4)启示:示例1:从国民党溃败谈启示的评分标准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选择内战、坚持独裁,不得民心;国民党主动挑起内战,违背了《双十协定》;爆发后,国民党在国统区所采取的政治、经济政策,使老百姓大失所望;三大战役后,国共双方在北平谈判,国民党最终拒绝在谈判协议上签字,失去了最后的机会。国民党失去民心、失去统治权。 2·1·c·n·j·y
示例2:从共产党取胜谈启示的评分标准
抗日战争胜利后,共产党决定赶赴重庆谈判,表示了争取和平、民主的决心与诚意;内战爆发后,共产党战略战术运用得当;土地改革解决了老百姓的土地需求,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支 持,尤其是淮海战役与渡江战役,均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新中国成立,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真正走上迈向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战争见证了“民本是胜利之本”;新民主主义的胜利表明民族独立、解放才能赢得民心。(注:言之成理,注重逻辑表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