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第一课 第2课时 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教案+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 第一课 第2课时 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教案+练习)

资源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的开发》教案
课题 《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的开发》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历史与社会 年级 八年级上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创设情境采用访谈的方式,概括南方经济的表现,提高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能力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让学生初步尝试从不同种类的资料中获得信息,具有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 了解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了解南方经济在发展,概括南方经济的表现。
重点 江南经济的发展
难点 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
学法 通过地图、图片、材料等的分析,学习知识,提升自己。 教法 通过地图、图片、故事等素材来调动学生兴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中国历史纪年表东汉末年出现了军阀混战和三国鼎立,中国进入长达300多年的政权分立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西晋灭亡以后,南北方出现了什么样的不同政治局面?北方政局严重战乱:内迁各族和中原汉族先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统称为“十六国”。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前秦,国王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相,励精图治,势力强大起来,消灭其他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 从西晋灭亡以后,南北方出现了什么样的不同政治局面?这一问题引起学生兴趣。 温故知新,不断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习惯,掌握更多学习历史的方法。
讲授新课 南方政局相对安定: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今南京).(阅读卡)东晋南朝的士族生活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很重要官职。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 世族庄园经济。社会生活: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前秦政权。  前秦王符坚重视人才,励精图治,统一了北方黄河流域。仔细看书,回答问题:说出淝水之战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实力对比和结果。383年;淝水;前秦军队和东晋军队;前秦强东晋弱;前秦败东晋胜(以少胜多)。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淝水之战的成语和典故。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淝水之战后,南北方各又出现了怎样的局势呢(影响)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淝水之战时间: 383年 交战双方:前秦与东晋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结果:前秦大败作用与影响 对北方:前秦的统治土崩瓦解,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对南方:南方地区免遭摧残,为南方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相对安定的环境。 想一想: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从前秦方面看,前秦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其他民族不满于前秦的统治,希望秦军失败,以摆脱氐族贵族的控制此外,前秦军队指挥不当,战线过长也是失败的原因。从东晋方面看,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思想的激励下,士气高昂;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哪几次战争相似?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420年,东晋被其大将刘裕建立的宋取代。此后160多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都城都在建康,历史上总称南朝。阅读课本P79材料,说说江南地区发生了哪些变化,想想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变化:司马迁描述的汉代江南,人烟稀少,耕作方式落后,商品交换很不发达,物质生活水平比较低,但贫富分化的程度也很低。而《宋书》所描述的南朝时期的江南,人口众多,物产丰富,丰收年头,一年收获的粮食能满足几个郡人口的需要。原因:汉代的江南尚未开发,魏晋以来江南已经逐渐得到开发。从自然条件来说,黄河流域农业生态环境在魏晋时期迅速恶化,而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条件;从人口方面来说,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南方,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从技术条件来说,北方人口的南迁,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此外,从社会状况来说,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江南地区的进步与变化。江南地区的开发北民南迁原因:①自然条件优越: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温润,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②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最主要原因)③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④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农业方面:(1)修建水利工程,开垦大量良田 (太湖流域、鄱阳湖流域、洞庭湖流域)(2)水稻栽培技术有了提高。(开始使用粪肥)(3)江南开始种植小麦(4)广泛利用水力加工谷物。手工业方面:(1)养蚕缫丝技术提升。 (丝织品产量激增)(2)冶铸技术进一步改进。 (灌钢法)(3)制瓷业发展迅速。 (青瓷烧制)冶铸业南朝时发明灌钢法用生铁的溶液灌入未经锻打的熟铁中,然后反复锻打,能大大提高钢的质量。 长江中下游一带(太湖流域、鄱阳湖流域和洞庭湖流域)迅速发展,福建、广东和广西一带,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影响: 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基础。 仔细阅读材料,找出关键句子,通过同伴合作交流,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说出淝水之战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实力对比和结果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淝水之战后,南北方各又出现了怎样的局势呢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淝水之战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想一想: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江南地区发生了哪些变化,想想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 江南地区的开发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北民南迁原因: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江南地区的开发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南朝时发明灌钢法举 培养学生的获取、解读、分析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
课堂小结 结合PPT,总结这课主要内容,列个提纲。 结合教师的提点,回顾重要知识点 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查漏补缺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8张PPT)
第一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
第2课时 东晋南朝政局与
江南的开发
人教新目标版《历史与社会》 八年级上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东汉末年出现了军阀混战和三国鼎立,中国进入长达300多年的政权分立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中国历史纪年表
东汉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25
220
221
222
265
304
439
534
581
386
317
420
479
502
557
589

南朝
北朝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西晋灭亡以后,南北方出现了什么样的不同政治局面?
南方政局相对安定: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今南京).
北方政局严重战乱:内迁各族和中原汉族先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统称为“十六国”。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前秦,国王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相,励精图治,势力强大起来,消灭其他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公元317年,皇族司马睿在南方重建晋朝,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史称东晋。
东晋南朝政局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阅读卡)东晋南朝的士族生活
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很重要官职。
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 世族庄园经济。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社会生活: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苻坚重用汉人王猛,统一了黄河流域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前秦政权
  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前秦政权。
  前秦王符坚重视人才,励精图治,统一了北方黄河流域。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淝水之战
时间:公元383年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说出淝水之战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实力对比和结果。
383年;淝水;前秦军队和东晋军队;前秦强东晋弱;
前秦败东晋胜(以少胜多)。
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淝水之战的成语和典故。
仔细看书,回答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淝水之战后,南北方各又出现了怎样的局势呢(影响)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时间 383年
交战双方 前秦与东晋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结果 前秦大败
作用与影响 对北方:前秦的统治土崩瓦解,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
对南方:南方地区免遭摧残,为南方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相对安定的环境。
淝水之战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从前秦方面看,前秦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其他民族不满于前秦的统治,希望秦军失败,以摆脱氐族贵族的控制此外,前秦军队指挥不当,战线过长也是失败的原因。
从东晋方面看,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思想的激励下,士气高昂;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
想一想: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哪几次战争相似?
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南朝政权的更替
南朝
(建康)
420-589

420-479

479-502

502-557

557-589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420年,东晋被其大将刘裕建立的宋取代。此后160多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都城都在建康,历史上总称南朝。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阅读课本P79材料,说说江南地区发生了哪些变化,想想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变化:司马迁描述的汉代江南,人烟稀少,耕作方式落后,商品交换很不发达,物质生活水平比较低,但贫富分化的程度也很低。而《宋书》所描述的南朝时期的江南,人口众多,物产丰富,丰收年头,一年收获的粮食能满足几个郡人口的需要。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原因:汉代的江南尚未开发,魏晋以来江南已经逐渐得到开发。从自然条件来说,黄河流域农业生态环境在魏晋时期迅速恶化,而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条件;从人口方面来说,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南方,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从技术条件来说,北方人口的南迁,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此外,从社会状况来说,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江南地区的进步与变化。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北民南迁原因:
①自然条件优越: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温润,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②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最主要原因)
③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④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表现:
(1)修建水利工程,开垦大量良田
(太湖流域、鄱阳湖流域、洞庭湖流域)
(2)水稻栽培技术有了提高。(开始使用粪肥)
(3)江南开始种植小麦
(4)广泛利用水力加工谷物。
农业方面: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龙骨翻车
水磨模型
水 碓
施 肥 图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北方牛耕
牛 耕
农业
南方牛耕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养蚕缫丝技术提升。
(丝织品产量激增)
(2)冶铸技术进一步改进。
(灌钢法)
(3)制瓷业发展迅速。
(青瓷烧制)
手工业方面:
东晋织成履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红地云珠日天锦
锦质护膊
21世纪教育网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南朝时发明灌钢法
用生铁的溶液灌入未经锻打的熟铁中,然后反复锻打,能大大提高钢的质量。
冶铸业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南朝青瓷莲花尊
南朝青瓷双柄鸡首壶
制瓷业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区域:
长江中下游一带(太湖流域、鄱阳湖流域和洞庭湖流域)迅速发展,福建、广东和广西一带,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影响:
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基础。
21世纪教育网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4世纪后期,统一黄河流域的政权是 ( )
A.西晋
B.东晋
C.宋
D.前秦
D
21世纪教育网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下列政权定都今江苏南京的是( )
①魏②吴③蜀④西晋⑤东晋⑥南朝
A.①③⑥
B.③④⑤
C.②⑤⑥
D.①④⑤
C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统一全国的是( )
A.魏国
B.西晋
C.东晋
D.蜀国
B
21世纪教育网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迅速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 )
A.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B.南方战乱较少
C.南方自然条件好  
D.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
D
21世纪教育网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江南稻田开始使用绿肥,牛耕也得到普遍推广的时期是( )
A.三国时期  
B.西晋后期  
C.东晋时期 
D.南北朝时期
D
21世纪教育网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 南 地 区 的 开 发
东 晋
南 朝
(宋 齐 梁 陈)
刘裕
420年
(原因、表现、影响)
21世纪教育网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试卷
一、选择题
1.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
A.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推动了社会大变革
B.秦朝统一文字--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C.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
D.官渡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版权所有:21教育】
2.曹操在《龟虽寿》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下列战役能够体现曹操这一雄心壮志的是(  )
①牧野之战 ②长平之战 ③官渡之战 ④赤壁之战。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21*cnjy*com
3. 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请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
A.统一天下 B.消灭袁绍 C.废汉称帝 D.建立魏国21教育网
4.“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反映了哪一时期的历史?(  )
A.三国 B.东汉 C.东晋 D.南朝www-2-1-cnjy-com
5.下边不属于以少胜多战役的是(  )
A.官渡之战 B.长平之战 C.淝水之战 D.赤壁之战21·世纪*教育网
6.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
A.商鞅变法--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
B.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C.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D.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1*cnjy*com
7.在下列历史场景中,你认为与史实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东汉时,大臣用纸张书写奏折
B.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用火枪和火炮打败曹军
C.南宋时有人用活字排版印刷《论语》
D.宋代时期人们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8.东汉末年,奠定“三国鼎立”的战争是( )
A.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C.淝水之战 D.巨鹿之战
9.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深处锁二乔“,与这二句诗相对应的战争是()
A.赤壁之战 B.肥水之战 C.长勺之战 D.楚汉争霸www.21-cn-jy.com
10.中国古代历史中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历史特征,下面反映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一历史时期主要特征的是(  )
A.社会大变革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社会危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1.下列人物与事件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始皇--推行郡县、统一文字 B.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曹 操--篡汉称帝、三国鼎立 D.毛泽东--中共一大、开国大典【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2. 下图为我国古代部分朝代更替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
A.蜀 东晋 金 B.蜀 东晋 隋 C.东汉 南宋 隋 D.蜀 西夏 元
13. 曹操、刘备、关羽、诸葛亮,一个个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计,一段段脍炙人口的精彩故事,勾勒出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这部名著是
A.《红楼梦》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西游记》2·1·c·n·j·y
14.文物是会“说话”的历史,长沙简牍博物馆中的某一文物一直在向世界讲述动人的三国故事。该文物是(  )
A.里耶秦简 B.走马楼吴简
C.《九成宫懿泉铭》 D.禹王碑21·cn·jy·com
15.三国之一的吴国,是三国之中历时最久的国家,它的都成建业在今江苏南京,该政权的建立者是(  )
A.孙权 B.刘备 C.曹操 D.曹丕2-1-c-n-j-y
二、材料解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材料二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孔,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请回答:
(1)材料一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壮心”在这里指什么?
(2)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你最喜欢的英雄是哪几位?(至少3位)
(3)材料二中所追忆的是历史上哪次著名的战役?此战役有何影响?
【来源:21cnj*y.co*m】
17.战争是贯穿中国古代史的一条重要线索。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战争是改朝换代的一种方式】商朝末年,由于商纣王在位时统治残暴,荒淫无道,最后被西周取代。
(1)请问,“武王伐纣”时通过一场什么关键性战争灭亡商朝,建立西周?
【战争是争霸称雄的一种手段】春秋时期,由于周王室衰微,诸侯为了称霸,在军事上付诸战争,出现了“春秋五霸”。
(2)请问春秋时期晋文公通过哪场战争一跃成为中原的霸主?后来晋国被一分为三,分裂为韩、赵、魏三个国家,史称什么事件?
【战争是实现统一的一种形式】如图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李白写诗称赞他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3)李白的诗称赞的是谁?称赞的是他的什么功绩?
【战争是奠定局势的一种因素】东汉末年,东汉王室走向衰落,出现了军阀割据,连年混战,群雄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4)为了控制和统一北方,曹操和袁绍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进行了一场什么战争?后来曹操又与南方的孙权、刘备展开了一场激战--赤壁之战,它对当时的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出处:21教育名师】
1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既是我国的大分裂、大战乱时期,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民族融合时期。阅读下列有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屯田数载救黎民”,官渡一战挫傲军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曹操取得官渡之战胜利的原因。官渡之战是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还有哪个战役是以少胜多的?
材料二 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税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两畴美拓,吐吠相望,连宇高花,叶陌如绣,一派甜美土肥之象。”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3)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了什么重要的举措?他还采取了那些汉化举措?
(4)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即使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存在的有利于统一的因素。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试卷答案1.D 2.C 3.A 4.B 5.B 6.D 7.B 8.A 9.A 10.C 11.C 12.B 13.C 14.B 15.A
16.(1)曹操;统一全国.
(2)刘备、关羽、张飞.
(3)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17.(1)牧野大战.
(2)城濮大战;三家分晋.
(3)秦始皇;灭掉六国,完成统一的功绩.
(4)官渡之战;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8.(1)原因:招募流亡农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挟天子以令诸侯;重用人才.赤壁之战、淝水之战.
(2)南方政权采取了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措施;江南地区相对和平稳定;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自然环境比较优越.
(3)迁都洛阳;使用汉语,穿汉服,采用汉姓,与汉族联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礼法.
(4)局部统一的完成;江南经济的发展;北方的民族大融合.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