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课题 《经济重心的南移》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历史与社会 年级 八年级上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了解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能力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让学生初步尝试从不同种类的资料中获得信息,具有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目标 了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知道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时间、标志。重点 南方商业的繁荣。难点 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学法 通过地图、图片、材料等的分析,学习知识,提升自己。 教法 通过地图、图片、故事等素材来调动学生兴趣。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提到宋代,特别是南宋,首先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多半是一幅“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的柔靡景象。但学术界对宋代社会文明却给予了高度评价。现在就让我们来者看,宋代社会经济究竟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从宋代社会经济究竟发展到了什么程度?这一问题引起学生兴趣。 温故知新,不断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习惯,掌握更多学习历史的方法。讲授新课 什么是“经济重心”呢?经济重心:是指经济、技术最发达,对国家提供主要财政支持、对整个国家产生较强影响的地区。在中国古代,衡量一个地区是不是经济重心,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看该地区的粮食产量和人力资源是不是在全国名列前茅,其次是看该地区的手工业和商业是否发达。阅读以下史料,分析不同时期江南的特点。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衣覆天下。(《宋书》) 材料三:朝廷……实仰东南之财赋,……语曰“苏湖熟,天下足。”(宋·高斯得《耻堂存稿》) 说明西汉时期南方落后;到了南朝,南方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逐渐赶上北方;到了宋代,南方经济已相当发达,超过北方,国家的财政收入依靠南方。 这实质上就意味着南宋时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已从北方黄河流域移到了南方长江流域(由北到南)。说说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到宋朝时南方人口是北方的两倍。金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和平 ; 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工具;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方政府重视经济发展。阅读课本P108页,根据上述资料,归纳总结“苏湖熟,天下足”的原因。重视水利,为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灌溉条件;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提高了粮食产量;新稻种的推广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政府对农业的重视推动了农业发展。宋朝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①南方丝织业有了很大发展,蜀地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②棉纺织业已经发展到了东南沿海地区。 ③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陶瓷制造业发达,景德镇后来发展为瓷都。 ④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罗盘针开始运用于航海。宋朝商业繁荣的表现? ① 城市居民区、商业区之间的界线消除,店铺集中的地方出现了繁华的商业街区。 ②商业的繁荣带来了许多新事物。如纸币、商标、广告。③城镇的发展:商业城市最大的是东京和临安,苏州、泉州等中等城市迅速发展。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交子 随着商业的繁荣,商品交易的扩大,金属货币越来越不便于贸易的往来。北宋时期,在成都地区出现了可代替铁钱流通的纸币“交子”。 从我们现代生活的需要来看,纸币、商标、广告的出现各有什么意义? 纸币比以往的金属货币更方便携带和交换;商标可以让消费者容易分辨商品的来源,生产者有效保护自己的权益;广告可以引导消费者的选购,同时也有利于商家的经营活动。总之,纸币、商标和广告的出现,说明了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商业的发展,宋朝的城市周围和农村的交通要道附近,出现大量贸易集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定居者,逐渐发展成为城镇。 仔细阅读材料,找出关键句子,通过同伴合作交流,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经济重心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宋朝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宋朝商业繁荣的表现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北宋交子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从我们现代生活的需要来看,纸币、商标、广告的出现各有什么意义? 培养学生的获取、解读、分析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课堂小结 结合PPT,总结这课主要内容,列个提纲。 结合教师的提点,回顾重要知识点 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查漏补缺板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6张PPT)第三课 宋元第5课时经济重心的南移人教新目标版《历史与社会》 八年级上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学目标导入新课提到宋代,特别是南宋,首先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多半是一幅“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的柔靡景象。但学术界对宋代社会文明却给予了高度评价。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宋代社会经济究竟发展到了什么程度。教学目标新课讲解什么是“经济重心”呢?在中国古代,衡量一个地区是不是经济重心,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看该地区的粮食产量和人力资源是不是在全国名列前茅,其次是看该地区的手工业和商业是否发达。经济重心:是指经济、技术最发达,对国家提供主要财政支持、对整个国家产生较强影响的地区。教学目标新课讲解阅读以下史料,分析不同时期江南的特点。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史记·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衣覆天下。(《宋书》)材料三:朝廷……实仰东南之财赋,……语曰“苏湖熟,天下足。”(宋·高斯得《耻堂存稿》)教学目标新课讲解说明西汉时期南方落后;到了南朝,南方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逐渐赶上北方;到了宋代,南方经济已相当发达,超过北方,国家的财政收入依靠南方。这实质上就意味着南宋时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已从北方黄河流域移到了南方长江流域(由北到南)。教学目标新课讲解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到宋朝时南方人口是北方的两倍。金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说说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教学目标新课讲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和平 ;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工具;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方政府重视经济发展。21世纪教育网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宋朝的农业,有哪些新的发展?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苏湖熟,天下足”);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南方麦田面积迅速增加,许多丘陵山地种上了麦、粟、豆等作物。教学目标新课讲解棉花、茶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区域不断扩大,甘蔗、柑橘和荔枝等生产也很兴旺。21世纪教育网教学目标新课讲解《插秧图》《灌溉图》教学目标新课讲解《耕获图》《耕织图》教学目标新课讲解阅读课本P108页,根据上述资料,归纳总结“苏湖熟,天下足”的原因。重视水利,为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灌溉条件;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提高了粮食产量;新稻种的推广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政府对农业的重视推动了农业发展。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宋朝手工业发展的表现?①南方丝织业有了很大发展,蜀地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②棉纺织业已经发展到了东南沿海地区。③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陶瓷制造业发达,景德镇后来发展为瓷都。④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罗盘针开始运用于航海。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南方丝织业有了很大发展,蜀地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号为冠天下”的蜀地丝织品21世纪教育网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南宋棉毯棉纺织业在南方兴起,成为我国古代手工业中的一个重要行业教学目标新课讲解青影观音坐像缠枝牡丹纹梅瓶青白磁水注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陶瓷制造业发达,景德镇后来发展为瓷都。教学目标新课讲解钧窑瓷花盆官窑瓷瓶汝窑薰炉哥窑瓷盘定窑梅瓶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北宋的战船罗盘针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罗盘针开始运用于航海。教学目标新课讲解① 城市居民区、商业区之间的界线消除,店铺集中的地方出现了繁华的商业街区。 ②商业的繁荣带来了许多新事物。如纸币、商标、广告。③城镇的发展:商业城市最大的是东京和临安,苏州、泉州等中等城市迅速发展。宋朝商业繁荣的表现?21世纪教育网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北宋东京城繁华的商业街区教学目标新课讲解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交子随着商业的繁荣,商品交易的扩大,金属货币越来越不便于贸易的往来。北宋时期,在成都地区出现了可代替铁钱流通的纸币“交子”。教学目标新课讲解会子、关子(南宋)纸币使用范围更广。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商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枚商标。上方标明店铺的字号,中间会有店铺的标志,商标的下部写有:“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家饶,请记白”。济南刘家针铺商标教学目标新课讲解 从我们现代生活的需要来看,纸币、商标、广告的出现各有什么意义?纸币比以往的金属货币更方便携带和交换;商标可以让消费者容易分辨商品的来源,生产者有效保护自己的权益;广告可以引导消费者的选购,同时也有利于商家的经营活动。总之,纸币、商标和广告的出现,说明了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商业的发展,宋朝的城市周围和农村的交通要道附近,出现大量贸易集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定居者,逐渐发展成为城镇。城镇的由来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宋代《货郎图》两宋时期城市外围有很多小型的贸易场所—— 草市 ,一些草市后逐渐发展为一种新兴的城市——镇市,成为新的商业中心和城乡联系的重要纽带。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南宋都城临安临安商肆遍及全城,“自和宁门杈子外至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梦粱录》),这正是御街的景象。这里属于中心综合商业区,其中有特殊商品的街市,如金、银交易,也有一般商品的市场。此外还有“瓦子”多处,其中包括了茶楼、酒店、演杂技的场所。临安官营手工业作坊多集中在城市北部武林坊、招贤坊一带。瓷器的官窑在城南凤凰山下,称内窑。私营手工业则遍布全城,丝纺业多为亦工亦商的作坊,集中在御街中段官巷一带。御街中段的棚桥是临安最大的书市,刻版作坊就在棚桥附近。教学目标巩固提升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南方生产环境和条件比北方优越B.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稳定C.南方统治者为壮大实力,重视发展经济D.南方的生产技术、工具比北方先进D教学目标巩固提升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①“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③“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 ④“苏湖熟,天下足”。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C教学目标巩固提升北宋时期,在四川地区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A.会子 B.交子 C.银票 D.铜钱B21世纪教育网教学目标巩固提升两宋时期,我国著名的瓷业生产中心是( )A.景德镇 B.扬州 C.定州 D.杭州A21世纪教育网教学目标巩固提升南宋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是( )A.汴京 B.临安 C.成都 D.中都B21世纪教育网教学目标课堂小结经济重心南移原因:含义:时间:南宋完成表现南方战乱较少,相对安定;北方人南迁,增加了劳动 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统治者的重视。全国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农业:水稻、棉花、茶树手工业:纺织、制瓷、造船商业:城市、纸币商标广告谢 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经济重心的南移》试卷一、选择题1.两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座顶峰”。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经济重心南移,太湖流域成为全国重要的粮仓B.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C.商品经济发展,交子出现D.海外贸易兴盛,市舶司的设置2-1-c-n-j-y2.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A.“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东晋 陶渊明)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唐 杜甫)C.“苏湖熟,天下足.”(宋 谚语)D.“无徽不成镇.”(明清 谚语)【版权所有:21教育】3.《陆游集》有语曰“苏湖熟,天下足。”这种现象出现于我国( )A.元代 B.西汉时期C.三国两晋南北朝 D.宋代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4.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 )A.蕃市 B.蕃学 C.蕃坊 D.市舶机构5.宋代的手工业发展迅猛,当时( )的冶炼技术达到世界最高水平。A.冶铁 B.治钢 C.瓷器 D.铁和铜2·1·c·n·j·y6.宋代经济取得卓越的发展,当时农业应用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当时的占城稻大面积的推广,使粮食产量大大提高;占城稻原产于( )A.欧洲 B.朝鲜 C.越南 D.波斯21·世纪*教育网7.反映北宋商业繁荣的表现是( )A.交子的出现 B.植棉淮河流域C.引进占城稻 D.景德镇成为瓷都【出处:21教育名师】8.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纷乱的割据时期,后周世宗励精图治,大力改革。这一时期最明显的发展是( )A.人口的增长 B.战乱较少C.政治清明 D.经济重心南移态势明显9.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主要国家,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是( )①广州 ②连云港 ③泉州 ④天津港。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10.2017年3月15日,第十五届全国百强县名单公布。从上榜名单上看,浙江有26县、江苏有17县(大多在苏南),福建有5县。这表明南方依然是我国经济的重心。我国古代经济中心的南移最后完成是在( )A.东晋、南朝时期 B.唐朝中后期C.北宋中期 D.南宋时期21*cnjy*com11.全国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是在( )A.魏晋南北朝时期 B.唐朝C.北宋 D.南宋12.“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这一经济格局完成于( )A.南北朝 B.五代十国 C.北宋 D.南宋21·cn·jy·com13.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市舶机构 B.城管机构 C.枢密机构 D.按察机构【来源:21cnj*y.co*m】14.两宋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是( )①扬州 ②广州 ③泉州 ④莱州。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15.关于中国古代外交,错误的说法是( )A.张骞通西域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起来B.贸易、互派使节、宗教人士往来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C.南宋时水陆两条丝路并进,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要位D.对外贸易促进了民族融合,如回族的形成二、材料解析题16.材料 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宋代手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商业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21*cnjy*com请回答:(1) “南方形成天下闻名的‘粮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两宋时期,成为全国最重要粮仓的地区具体在什么流域?(3)“两宋手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至少写2个)(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名称叫什么?它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17. 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利弊兼得。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结束了中国境内长期割裂的局面,重建了大一统国家。阅读材料,完成题后相关要求。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材料一 史书记载:双方盟约以后,边境贸易兴旺,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西夏与宋议和后,西夏设太学,译汉文书,积极吸取中原文化。(1)请写出材料一中“双方盟约”的名称,然后依据材料,概括宋与辽、西夏的议和产生的积极作用。材料二注解:上述经济繁荣的重要地点分布在苏州、广州、四川等南方城市或地区,国家的财政收入也主要来自这些城市和地区。21cnjy.com(2)材料二中的图片反映了两宋时期经济领域哪些方面的发展?材料中的“注解”说明了宋代存在的经济现象是什么?www.21-cn-jy.com材料三 元朝疆域图(3)材料三图中设置的,将哪一地区变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18.阅读下列材料: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活跃…… 21教育网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请回答:⑴新的手工行业是指什么?⑵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南宋时,发行的纸币称为什么?⑶著名的对外贸易海港有哪些?政府设置的管理机构是什么?《经济重心的南移》试卷答案1.B 2.C 3.D 4.C 5.A 6.C 7.A 8.D 9.A 10.D 11.D 12.D 13.A 14.B 15.D 16. (1)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秩序安定;北方人大量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许多劳动力。 www-2-1-cnjy-com(2)太湖流域。(3)丝织业、棉织业、制瓷业、造船业。(4)交子;北宋前期。17. (1)“澶渊之盟” (2分) 加强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或边境贸易的兴旺;积极吸取中原文化等)(2分) 【来源:21·世纪·教育·网】(2)农业、手工业、商业(3分) 经济中心的南移(2分)(3)西藏(2分)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5课时 《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doc 第5课时 经济重心的南移.pptx 第四单元 第三课 第5课时 经济重心的南移 同步练习.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