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2张PPT)第三课 宋元第6课时社会生活与文化人教新目标版《历史与社会》 八年级上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学目标导入新课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元日》诗中,人们正在庆祝什么节日,宋代还有哪些习俗?这些习俗今天还有吗?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新课吧。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宋朝科举取士国家用人之法,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两宋三百年间,共取士约11万人。初期进士每年二三十人,宋真宗景德三年(1005年),一榜取士达3000多人,创造了历史最高记录。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宋代御前殿试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司马光士人地位提高的原因:宋代采取崇文抑武的策略,士人受到社会普遍尊重。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农民:种地为生的人,有自耕农、半自 耕农 和无地的农民。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南宋)范成大:《蝶恋花·春涨一篙》“农”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宋律规定:地主和佃农签订的租佃契约到期,租佃关系结束,农民可以另租土地,地主可以另佃;契约未到期,禁止佃户逃离,也不允许地主私自处置佃农,不得随意撤佃。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农:种地为生的人。宋代大部分是自耕农、半自耕农 ,他们拥有少量的田产,承担着宋朝主要的赋税。另一部分是租种地主土地的佃农。根据宋朝法律,说一说佃户和地主的关系。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工:各种手工业者,按契约获得工钱,相对自由。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商:商人,行商坐铺之人。宋代颁发“恤商”法令,宽待商人,鼓励商业发展。宋代商人还同士大夫甚至皇室通婚。宋代商人政治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商人照章纳税,宋代鼓励经商贸易, 宋代商人还可以同官员、皇室通婚。教学目标新课讲解日常生活发生巨大变化①城市居民的活动不再受坊、市分割和“日落闭市“等时间、空间限制。②逢年过节吃饺子,燃放烟花爆竹。③使用桌、椅、櫈等高起高坐的家具。21世纪教育网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宋代前宋代生活用品日常生活的巨大变化教学目标新课讲解—— 端午节——中秋节——春节传统节日活动教学目标新课讲解说说宋代城市概况(1)城镇大量涌现,城市人口大幅度增加。南宋都城临安等大都市人口超过百万。(2)城市居民的主体是非农业人口。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娱乐项目:说唱、舞蹈、杂技、戏剧等体育活动:武术、相扑、蹴鞠等说说宋代有哪些娱乐项目和体育活动?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娱乐兼商业的场所瓦子演出勾栏勾栏勾栏教学目标新课讲解木偶戏说书皮影杂剧猴戏斗蟋蟀瓦舍,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也叫做“瓦子” ;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宋代的瓦子有什么特点?教学目标新课讲解议一议瓦舍出现的原因?经济的繁荣;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宋蹴鞠像铜镜《宋太祖蹴鞠图》宋蹴鞠复原图教学目标新课讲解你能说出这首诗反映了哪些北宋过年的习俗吗?在现在还保留这些过年的风俗吗?元日指什么?现在的春节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教学目标新课讲解这首诗歌中提到北宋时期的三种过年习俗:现在很多地区还保留或部分保留这些过年习俗。此诗歌也说明了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①燃放爆竹(爆竹是火药发明后的产物)②喝屠苏酒辟邪(一种药酒)③大门上更换新桃符(桃符是刻画有门神形象的桃木板,用来驱鬼辟邪、后世张贴门神和春联都是由此演化来的)教学目标新课讲解春节过后还有哪些传统的节日,它们都有哪些习俗?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灯会、猜灯谜、吃汤圆上坟(扫墓)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赏月、吃月饼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唐代诗歌作品的特征——侧重抒情;宋代诗歌作品的特征——富有哲理。宋元文化——宋词元曲教学目标新课讲解词是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句子长短不一,适于歌咏吟唱。起于五代与唐,流行于宋。常用的词牌有《念奴娇》、《满江红》等。很多宋词中都体现了关心民族屈辱、抒发爱国情感的主题。宋词教学目标新课讲解豪放派苏 轼:豪迈奔放、雄浑壮观《念奴娇 赤壁怀古》辛弃疾:慷慨激昂、气势雄壮《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婉约派李清照: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自然《如梦令》21世纪教育网教学目标新课讲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教学目标新课讲解“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教学目标新课讲解该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无前人沙场征战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热烈。词中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抒发了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怀。结句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如梦令宋·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21世纪教育网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宋代文人的特点渗透着浓郁的文人气息,多才多艺,情趣风雅,注重哲学思考和内心修养。说一说你的体验和感受教学目标新课讲解①宋代统治者推行的崇文抑武国策②经济繁荣、科举制完善、印刷术的改进宋文化繁荣原因:宋代文人的特征:多才多艺,情趣风雅、注重哲学思考和内心修养宋词的特点:词是文人用来抒发情感的新式诗歌体裁,句子长短不一、适于歌咏吟唱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元曲宋元时期文人开始关注民间文化,并从中发掘创作的素材,有的还直接投身于民间文艺的创作。在宋、金两朝戏曲产生、发展的基础上,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元杂剧和元散曲合称元曲 。21世纪教育网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但历史上还有部分人认为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和白朴。21世纪教育网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天净沙·秋思——元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散曲教学目标新课讲解杂剧源于宋金时代,元杂剧已经是一种成熟的戏曲艺术。它融合诗歌、音乐、舞蹈、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来演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元杂剧最杰出的代表作家是关汉卿,《窦娥冤》是他的代表作。元杂剧关汉卿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宋代文化繁荣的原因统治者“崇文抑武”的策略经济的繁荣科举制度的完善印刷术的改进21世纪教育网教学目标巩固提升穿越时空隧道,神游北宋东京。看耍杂踢球,厅说书唱曲,赏古玩字画……我们来到的场所是( )A.交子B.瓦子C.市舶司D.会子B教学目标巩固提升宋朝的农民包括( )①手工业者 ②自耕农③半自耕农 ④工商业者 ⑤佃农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C教学目标巩固提升宋朝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是( )A.马球 B.赛马C.蹴鞠 D.秋千C21世纪教育网教学目标巩固提升在宋代有较高社会地位的是( )A、 商人B、士人C、军人D、艺人B21世纪教育网教学目标课堂小结社会生活的变化宋词:文人用来抒发情感的新式诗歌体裁,句子长短不一、适于歌咏吟唱元曲:元杂剧和元散曲社会阶层的变化:士农工商城市的娱乐场所:瓦子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谢 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社会生活与文化》教案课题 《社会生活与文化》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历史与社会 年级 八年级上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在感受宋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体会两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增强民族自豪感。能力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让学生初步尝试从不同种类的资料中获得信息,具有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目标 了解宋代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理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重点 宋元时期传统生活方式的形成以及盛极一时的宋词元曲难点 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形成原因学法 通过地图、图片、材料等的分析,学习知识,提升自己。 教法 通过地图、图片、故事等素材来调动学生兴趣。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元日》诗中,人们正在庆祝什么节日,宋代还有哪些习俗?这些习俗今天还有吗?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新课吧。 从宋代还有哪些习俗?这些习俗今天还有吗?这一问题引起学生兴趣。 温故知新,不断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习惯,掌握更多学习历史的方法。讲授新课 宋朝科举取士 两宋三百年间,共取士约11万人。初期进士每年二三十人,宋真宗景德三年(1005年),一榜取士达3000多人,创造了历史最高记录。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司马光士人地位提高的原因:宋代采取崇文抑武的策略,士人受到社会普遍尊重。 农民:种地为生的人,有自耕农、半自 耕农 和无地的农民。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 ——(南宋)范成大:《蝶恋花·春涨一篙》 宋律规定: 地主和佃农签订的租佃契约到期,租佃关系结束,农民可以另租土地,地主可以另佃;契约未到期,禁止佃户逃离,也不允许地主私自处置佃农,不得随意撤佃。 根据宋朝法律,说一说佃户和地主的关系。农:种地为生的人。宋代大部分是自耕农、半自耕农 ,他们拥有少量的田产,承担着宋朝主要的赋税。另一部分是租种地主土地的佃农。工:各种手工业者,按契约获得工钱,相对自由。 商:商人,行商坐铺之人。 宋代颁发“恤商”法令,宽待商人,鼓励商业发展。 宋代商人还同士大夫甚至皇室通婚。 宋代商人政治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商人照章纳税,宋代鼓励经商贸易, 宋代商人还可以同官员、皇室通婚。日常生活发生巨大变化①城市居民的活动不再受坊、市分割和“日落闭市“等时间、空间限制。②逢年过节吃饺子,燃放烟花爆竹。③使用桌、椅、櫈等高起高坐的家具。说说宋代城市概况 (1)城镇大量涌现,城市人口大幅度增加。南宋都城临安等大都市人口超过百万。 (2)城市居民的主体是非农业人口。说说宋代有哪些娱乐项目和体育活动?娱乐项目:说唱、舞蹈、杂技、戏剧等体育活动:武术、相扑、蹴鞠等宋代的瓦子有什么特点? 瓦舍,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也叫做“瓦子” ;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议一议瓦舍出现的原因?经济的繁荣;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这首诗歌中提到北宋时期的三种过年习俗:①燃放爆竹(爆竹是火药发明后的产物)②喝屠苏酒辟邪(一种药酒)③大门上更换新桃符(桃符是刻画有门神形象的桃木板,用来驱鬼辟邪、后世张贴门神和春联都是由此演化来的)宋元文化——宋词元曲唐代诗歌作品的特征——侧重抒情; 宋代诗歌作品的特征——富有哲理。词是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句子长短不一,适于歌咏吟唱。起于五代与唐,流行于宋。常用的词牌有《念奴娇》、《满江红》等。很多宋词中都体现了关心民族屈辱、抒发爱国情感的主题。豪放派 苏 轼:豪迈奔放、雄浑壮观 辛弃疾:慷慨激昂、气势雄壮婉约派 李清照: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自然 该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无前人沙场征战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热烈。词中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抒发了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怀。结句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宋代文人的特点说一说你的体验和感受渗透着浓郁的文人气息,多才多艺,情趣风雅,注重哲学思考和内心修养。宋文化繁荣原因:①宋代统治者推行的崇文抑武国策②经济繁荣、科举制完善、印刷术的改进元曲宋元时期文人开始关注民间文化,并从中发掘创作的素材,有的还直接投身于民间文艺的创作。在宋、金两朝戏曲产生、发展的基础上,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元杂剧和元散曲合称元曲 。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但历史上还有部分人认为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和白朴。元杂剧 杂剧源于宋金时代,元杂剧已经是一种成熟的戏曲艺术。它融合诗歌、音乐、舞蹈、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来演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元杂剧最杰出的代表作家是关汉卿,《窦娥冤》是他的代表作。宋代文化繁荣的原因统治者“崇文抑武”的策略经济的繁荣科举制度的完善印刷术的改进 仔细阅读材料,找出关键句子,通过同伴合作交流,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士人地位提高的原因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佃户和地主的关系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 宋代商人政治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日常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宋代的瓦子有什么特点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瓦舍出现的原因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这首诗歌中提到北宋时期的三种过年习俗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宋词元曲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宋词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土地革命目的、内容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宋代文人的特点说一说你的体验和感受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元曲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元杂剧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宋代文化繁荣的原因 培养学生的获取、解读、分析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课堂小结 结合PPT,总结这课主要内容,列个提纲。 结合教师的提点,回顾重要知识点 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查漏补缺板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社会生活与文化》试卷一、选择题1.宋朝时期,在城市中兴起一种可供市民游乐的游戏它是( )A.踢毽子 B.打球 C.蹴鞠 D.骑马21·cn·jy·com2.下列有关宋代社会风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各种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发展 B.饮茶之风开始盛行C.士人受到社会普遍尊重 D.有专门的娱乐场所21·世纪*教育网3.宋代民间传统节日很多,其中最受百姓重视的有( )①立春②元旦③寒食④清明⑤冬至⑥端午。A.②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⑥www-2-1-cnjy-com4.宋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的涌入,( )成为世界第一大城市。A.南宋的临安 B.兴庆 C.开封 D.北宋的汴京2-1-c-n-j-y5.宋代社会当中存在着各个阶层,当时的阶层包括( )①地主②士③农④工⑤商⑥官僚。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②③ D.①②③④⑤⑥【来源:21cnj*y.co*m】6.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宋代江南某大户人家做客,你不可能遇到( )A.主人家桌子上摆着景德镇瓷器 B.主人带你去夜市喝酒C.主人告诉你宣政院任职经历 D.主人读柳永的词作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7.“瓦子”是古代娱乐兼营商业活动的场所,它出现于( )A.隋朝 B.唐朝 C.五代十国 D.北宋21*cnjy*com8.《水浒传》中有这样的情节:鲁智深曾逛到东京某个地方,这里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他到的这地方应该是当时的( )A.专营商业的“市” B.食客盈门的酒楼C.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 D.好汉比武的擂台9.“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写的是宋朝的( )A.元旦 B.春节 C.中秋 D.清明10.《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天族太子夜华下凡到宋代寻找渡劫的妻子白浅,他会看到她( )①在夜市的勾栏欣赏演出 ②用交子买来自浙江的冰裂纹瓷器③到市舶司看海外商人 ④到船坞看郑和下西洋所使用的船。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假如你是宋朝时期一个富贵人家的女儿,那么,下列情况和史实相符的有( )①你家有一大片稻田 ②你有一些矜贵的瓷器③你哥有机会在宣政院工作 ④你一家有时可以坐船出外观光⑤元旦当年闻见爆竹声声。A.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④⑤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12.“市井经济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反映的现象发生在( )A.秦都咸阳 B.唐都长安 C.陪都长安 D.宋都东京www.21-cn-jy.com13.南宋临安专供人们娱乐的场所是( )A.勾栏 B.瓦房 C.瓦舍 D.团、行21*cnjy*com14.吴自牧在《梦梁录》卷十九中说:“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北宋“瓦舍”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A.文官集团的扩大 B.皇帝的喜爱C.农民的需要 D.市民阶层的壮大2·1·c·n·j·y15.宋代民间传统节日很多,下列节日属于宋代民间传统节日的是( )①元旦 ②寒食 ③端午节 ④冬至。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出处:21教育名师】二、材料解析题16.材料研读: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说明宋朝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此政策出台的原因是什么?这种政策的正面影响和弊端各是什么?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赵匡胤称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材料二“国家用人之法,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 【版权所有:21教育】 --魏泰《东轩笔录》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初期治国方略。(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二中的现象与宋朝实行的哪一国策有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南方由于战乱少,大批北方人口涌入,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到北宋后期,已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说法。南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超过了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南宋时期,苏州、湖州发展为主要的稻米产区,产量居全国首位,故有“苏胡熟,天下足”的谚语。材料二: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宋代商业经济呈现繁荣局面。在北宋都城开封,商业活动打破了“坊”、“市”和昼夜的界限,随处可以开设商铺,还出现了夜市和晓市,城内一些重要街道还形成前所未有的商业街。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十分兴盛。当时,中国同亚、非、欧地区50多个国家有贸易往来。宋政府保护贸易往来,在广州、杭州、泉州等地设有市舶司,负责管理海外贸易。同时海上丝绸之路发达,造船业、航海技术为海上贸易提供了技术条件。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宋朝经济发展趋势和商业发展特点,指出经济发展趋势形成的原因以及宋代商业发展特点。(趋势出现的原因和宋代商业发展特点任选一个论述即可)【来源:21·世纪·教育·网】《社会生活与文化》试卷答案1.C 2.B 3.A 4.D 5.B 6.C 7.D 8.C 9.A 10.A 11.B 12.D 13.C 14.D 15.B 21教育网16.宋朝采取重文轻武政策,原因: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正面影响: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转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弊端:导致军事实力较弱,最终宋朝被少数民族政权所灭.17.(1)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内患.(2)重文轻武的国策.18.(1)宋代经济发展呈现重心南移趋势,其原因:北方战乱,人口南迁,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生产工具;南方战乱少,社会稳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气候适宜;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采取一系列经济发展措施;南方人与北方移民共同开发等.(言之有理有据即可) 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6课时 社会生活与文化.pptx 第6课时 《社会生活与文化》教案.doc 第四单元 第三课 第6课时 社会生活与文化 同步练习.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