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学习目标定位] 1.认识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了解水资源危机的主要表现。2.掌握水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具体措施,并能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加以说明。自学导引一、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1.表现(1)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_______,__________矛盾突出,影响人类生存、工农业生产、____________保护等。(2)水资源的_____________不均,造成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的水资源危机。(3)人类不合理利用导致_________________2.我国水资源问题(1)_________ 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2)水资源分布________________。(3)供需___________,农业和城市缺水状况严重,成为制约人们生活和_____________的严重问题。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1.地下水的利用与保护(1)地下水要_____________,保持地下水位不下降,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2)要综合考虑,把____________、地下水等多种水源_______运用。(3)要做好____________,保护地下水资源。2.海水淡化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大力发展海水淡化可以增加淡水总量,为内陆地区节省更多可利用的水资源。3.重视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1)农业:推行____________,提高灌溉效率。(2)工业:调整___________,推行___________,提高用水效率。(3)社会:倡导公民遵守《水法》,保护水资源;提高全社会的__________意识。4.加强对污水的处理和利用加强对水质和水环境的保护,重视对污水的处理,实施水资源化,这样可取得净化环境和减少洁净水需求量的双重效益。5.注重水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1)生态效益:____________、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全面改变江河断流、_______萎缩、__________干涸的现象。(2)开源节流:只有在______________的前提下,才能发挥有效作用。要点梳理要点一 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1.世界水资源危机的表现(1)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减少,供需矛盾突出,直接影响到与水有关的人类生存、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2)水资源本身特有的时空分布不均匀也造成了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的水资源危机,某些国家因争夺水资源发生纠纷甚至战争。因此,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造成水资源危机的原因。(3)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的水资源污染,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的水资源危机。因此,要树立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树立环保意识及可持续发展观念。2.我国的水资源危机(1)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为28124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较低,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2)我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目前全国有将近一半的耕地得不到有效灌溉,许多城市工业和居民生活用水严重缺乏。缺水已经成为制约人们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严重问题。(3)水资源浪费、污染严重。【例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材料2:有关专家分析,目前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人口数将近5亿,到2025年,随着人口增长,面临此问题的人口数将达到28亿。(1)漫画中反映了哪些问题?会产生怎样的后果?(2)分析材料2所反映问题的产生原因。【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题,由漫画可知其所反映的水资源问题是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第(2)题,材料2主要反映水资源短缺问题,其原因要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答案】 (1)水资源污染,水资源短缺。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危及人类和生物的生存。(2)自然原因:地球上淡水资源有限,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人为原因:由于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发展,导致用水量增加;水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要点二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因此必须合理利用,并加强保护。缺水问题主要通过开源和节流逐步解决。1.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措施如下图所示:2.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具体措施(1)地下水的利用与保护(2)海水淡化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淡水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大力发展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可以增加淡水总量,为内陆地区节省更多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3)重视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通过采取行政、经济和技术手段,提高水的利用率。各领域的措施有所不同,如下表所示:用水领域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措施农业生产 推行生态农业,提高灌溉效率工业生产调整产业结构,推行清洁生产,提高用水效率居民生活倡导公民遵守《水法》,保护水资源;提高全社会的水忧患意识,在社区、学校、家庭生活中节约用水(4)加强对污水的处理和利用加强对水质和水环境的保护,重视对污水的处理,实施污水资源化,这样可取得净化环境和减少洁净水需求量的双重效益。人口和工业多集中在城市,城市污水的排放量大而且复杂,因此,要在最大限度减少排污量的基础上,建成健全的城市污水管道网。处理后的废水,应尽可能回收利用,以节约水资源。(5)注重水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水不仅是资源,同时也是环境要素。为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要因地制宜地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全面改变江河断流、湖泊萎缩、湿地干涸的现象。【例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据专家预测:水资源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中国将面临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双重压力。因此,保护水环境已成为我国的当务之急。材料2:2011年中国七大水系水质类别比例.材料3:中新网8月5日电 在今日举行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新闻发布会上,湖南省省长周强表示,要确保湘江水质保持在Ⅱ类,打造中国的“莱茵河”。(1)由材料2可以看出,我国南北方河流水质有何差异?(2)试分析造成我国南北方水质差异的主要原因。(3)结合材料3水质类别和我国实际,你认为采取哪些措施才能缓解我国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的双重压力?【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河流水质的区域差异。河流水质的好差与本身的自净能力与污染物排放量有直接关系。我国南方河流流量大,水质较好。而北方重工业多,污染物多,导致水质较差。解决水资源短缺要从工程措施、观念转变入手。【答案】 (1)南方河流水质较好,北方河流水质较差。(2)①南方河流流量大,自净能力强;②北方重工业发达,排放污染物多。(3)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增强节水意识,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加强环境管理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