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4课.自然选择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1)、能解释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含义。(2)、了解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2、科学探究(1)、提高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2)、运用模拟使用的方法验证推测。3、科学态度(1)、认同生物进化过程中“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观点。(2)、培养尊重客观事实,探索自然生命奥秘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1.掌握“适者生存”和“自然选择”的含义。2.能用模拟实验的方法验证推测。难点:理解“自然选择”并能解释其含义。教学用具1.制作多媒体课件。2.模拟实验材料:回形针、小纸片、电吹风。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大家去过动物园玩么?那么,见过动物园里的长颈鹿没?生:去过,见过!好,下面老师考考大家的观察能力,观察一下图中的长颈鹿那种跟动物园里的一样呢?生:高的、脖子长的那种!其实,图中的长颈鹿是远古时期的长颈鹿,但是现在只剩下,高的、脖子长的,想知道为什么吗?生:想!其实,现在看到的长颈鹿就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第14课、《自然选择》。(板书课题)21教育网2、活动1:强风与翅膀(一)、阅读课文,思考问题1、550多种昆虫,200多种不能飞行,其他翅膀非常发达,为啥呢?2、大家都知道台风是从海边吹过来的,因此海岛是会经常收到强风的吹袭的,那么这个强风吹袭的现象是否跟昆虫的翅膀有关呢?21cnjy.com(二)、 模拟实验下面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验证一下刚才大家的推测,好不好?生:好!下面,大家来看看实验要求:准备三种模拟昆虫:翅膀大带回形针的代表翅膀强大的昆虫、翅膀小的不带回形针的代表翅膀正常的昆虫、不带翅膀带回形针的代表没翅膀或者翅膀退化的昆虫。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模拟实验一:不带回形针的和带回形针的昆虫的风吹后果;模拟实验二:带翅膀带回形针的跟不带翅膀的昆虫比较;模拟实验三:三种昆虫的比较。活动小结:海岛上的强风,就是大自然对生物生存呢选择的手段,通过模拟实验大家都知道了,能适应强风的昆虫才能在海岛上生存,这种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自然现象我们称为“自然选择”。www.21-cn-jy.com3、活动2:大自然的“选择”(一) 、观察图片中的桦尺蛾大家说说图中的桦尺蛾有啥不同?生:颜色不同,左图很清晰,右图很难看清桦尺蛾。看来同学们的观察能力真的很强,那么大家想想,这两种桦尺蛾都栖息在长满苔藓的树干上容易被小鸟发现么?不容易!(二)、思考、讨论工业革命后,那种桦尺蛾不容易被鸟发现呢?为什么?看来大家的分析能力也很棒,不错,由于工业革命后环境发生了变化,树干的颜色都变成了黑色,这样黑色的桦尺蛾在树上就不容易被鸟发现,而颜色较浅带有斑点的就容易被鸟发现,也就是说这些颜色浅色的桦尺蛾就很快会被小鸟吃光,因此黑色的桦尺蛾就更容易生存下来。这个就是“自然选择”的另一种现象。思考:如果这时我们要想使曼彻斯特地区的浅色桦尺蛾重新恢复为常见类型,你认为有没有可能,如果有应该怎样做?21·cn·jy·com4、活动3:海龟与“自然选择”了解了两种不同的“自然选择”的现象,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关于海龟与“自然选择”的现象。首先大家观察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生:第一幅看到了海龟生好多的蛋,第二幅看到黑色的小海龟在沙滩上爬非常显眼,第三幅是海鸥吃掉小海龟。也就是说小海龟孵化出来后很容易会被海鸥发现并吃掉,那么岂不是很容易会被吃光,然后就灭绝,就被大自然淘汰了?说说你的看法?2·1·c·n·j·y海龟是通过数量来寻找生存的方法的,是通过大量小海龟孵化后,同一时间爬向大海,海鸥也没办法全部吃光小海龟,所以就生存下来不会灭绝。5、总结:回顾本课活动,巩固“适者生存”和“自然选择”的含义,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板书设计14、自然选择 翅膀一般的昆虫活动1、强风与翅膀 翅膀强大的昆虫 翅膀退化的昆虫 活动2、大自然的“选择” 活动3、海龟与“自然选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