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 旅游景观的观赏1.了解旅游景观观赏的不同方法。2.理解不同旅游景观的景观特点。(难点)3.针对不同的旅游景观说明其观赏方法。(重点、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 了解景观特点 精选观赏点位阅读教材P24~P26,完成下列问题:1.了解景观特点对于旅游者来说,事先对所要游览景观的了解越多,在旅游活动中获得的体验也就越多。尤其是有些人文景观,如果不了解设计者的美学构思,观赏效果就会大打折扣。2.精选观赏点位(1)位置和角度①同一景象因观赏位置和角度的不同,造成视野范围、纵深层次的差别,也就产生不同的美感。②水边观景不要忽视“低位”。③观赏山水景观不要吝啬“半步”之劳。(2)距离观赏者与观赏对象之间需要一定空间上的距离;远观势 ,近观质。填空:(1)泰山天下________,黄山天下________,华山天下________,峨眉天下________,青城天下________。(2)文津阁造景使用的太湖石具有________的特点。(3)观赏点位包括观赏的位置、________、距离等。(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________的重要性。(5)云南石林岩溶的阿诗玛,必须行至特定的________观看才最为逼真。(6)北京西山的红叶,观其________,确有“漫山红遍,层林尽染”之感。【提示】 (1)雄 奇 险 秀 幽 (2)皱、漏、瘦、透 (3)角度 (4)观赏位置 (5)角度 (6)全景教材整理2 把握观赏时机阅读教材P26~P27,完成下列问题:1.就观赏对象而言,各自然胜景都有其最佳观赏时间。2.观赏变幻不定的景观要把握住恰当的时机。3.许多观赏对象只有在特定的季节和时间才会出现或者才最为典型。4.一些景观只有在某些条件相宜时才会出现。填空:(1)各自然胜景都有其最佳观赏时间。如杭州西湖以________为最好,北京西山以________为最佳。(2)“钱塘观潮”的最佳日期为农历八月________至________,杭州西湖“断桥残雪”只能在________时才能领略到。【提示】 (1)春季 秋季(2)十五 十八 积雪半融教材整理3 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提高审美素质阅读教材P27~P29,完成下列问题:1.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1)对人文景观历史文化地位的了解不同,被激发出的想象力和情感体验不同。(2)观赏人文景观重在了解其历史文化内涵。2.提高审美素质(1)审美素质主要包括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2)审美能力包括感受力、理解力、创造力三个方面,在旅游景观的欣赏方面尤其需要感受力和理解力。审美能力提高方法感受力经常欣赏一些名家的绘画和摄影作品,可提升审美感受力理解力主要途径是经验和知识的积累,经常阅读前人的山水诗文,可提高审美理解力创造力审美的高层次能力,表现在意境的开拓和创设方面填空:(1)人文景观是历史文化的________和见证。(2)审美能力包括________、________、创造力三个方面。(3)经常欣赏名家的绘画和摄影作品,可提升审美________。【提示】 (1)物质载体 (2)感受力 理解力(3)感受力[质疑·手记]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疑问1: 解惑: 疑问2: 解惑: 疑问3: 解惑: 不同的旅游景观观赏方法有所不同,有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位置,有的需要把握合适的时机。只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领悟景观的特点,欣赏到最美的景色。探讨:上述四幅景观其观赏方法是否相同?为什么?【提示】 不同。苍山云海需把握合适的时间;女神司春、山水交映、珠帘挂川需选择正确的观赏点位。探讨:要取得对上述四种景观的最佳观赏效果,具体的做法应怎样?【提示】 观赏女神司春要选择特定地点才能感知其形象;看苍山云海一般要选择在雨过天晴时最佳;对于山水有机组合的景观,乘船沿水路观赏两岸风景,水流、船动、山移,”方能体会“人在画中游”的意境;珠帘挂川则需站在瀑布前仰视,才可兼收其形、色、声、动之美。1.旅游景观的观赏点位观赏点位旅游景观观赏效果远望远眺峰峦雄伟、俊秀、奇特丘陵地区的梯田高低错落,弯曲流畅,形成线与面的完美结合俯瞰远望江、河、大海观其旷景,体会远望情趣近看平视城市中的湖泊沿湖建筑物越多越高,湖面则显得越小、越美低看较小的湖沼池塘临廊、榭观水中倒影,体验天地之美妙乘船沿水路观赏两岸风景山水组合景观水流、船动、山移,如游画中,心旷神怡特殊特定观赏点地貌酷似造型只有在特定观赏点才能获得某种形象置身其中山中的峡谷、洞、一线天近观方知其妙仰视瀑布适当距离仰视,以兼收其形、色、声、动等美感2.旅游景观的观赏时机观赏自然美景要把握季节、时间及气象变化,体验大自然的色彩美、静态美和动态美。景观类型景观举例及其最佳观赏时机随季节而变化的自然景观清明踏春、重阳登高、秋赏红叶、冬观腊梅;杭州西湖——春季最好(那时桃花盛开,嫩柳披金,苏堤春晓,桃柳间杂,美不胜收);北京西山观红叶——金秋时节最佳;“冰城”哈尔滨——冬季;松花江、太阳岛——夏季;海南岛——每年的11月前后(气候犹如春末夏初);黄山、庐山——夏季观赏(因为夏季雨水多,山中多云雾,景致富于变化,且兼收避暑之效)随气象和时间而变化的自然景观日出、落霞之美;溪泉的水汽蒸腾,林间的浓绿欲滴,山石的云雾缭绕,奇峰的霞光照耀——朝暮观赏特定时间和条件下出现的自然景观浙江的钱塘江大潮——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山东蓬莱的海市蜃楼、四川峨眉山的佛光——特定的气象条件下出现;青海湖候鸟——五月1.“断桥残雪”、“平湖秋月”是西湖十景之二。结合下面两幅图,完成(1)~(2)题。(1)欣赏“断桥残雪”时最重要的是( )A.选择观赏位置B.把握观赏时机C.以情观景D.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2)欣赏图中“平湖秋月”中的“月”时应该( )A.平视 B.俯视C.远眺 D.仰视【解析】 第(1)题,“断桥残雪”景观只能在积雪半融时才能领略到,否则就不会看到一座完好的桥是怎么“断”的。第(2)题,凭临湖水,登楼眺望秋月。欣赏远处的月亮应远眺。【答案】 (1)B (2)C探讨:材料反映的主要自然现象是什么?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现象?【提示】 材料中描述的是鸿雁的季节迁飞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季节变化导致栖息地生存环境的变化引起的。探讨:材料“歌词中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留恋与欣赏,请指出欣赏该自然景观的方法?【提示】 歌词中提到的时间应为秋季,欣赏鸿雁南飞应把握好观赏时间;同时也要注意领略与自然的和谐,做到以情观景;注意体会雁队变换的美感。体验景观的意境景观类型如何体验景观的意境举例自然景观自然景观的意境是人们把握旅游景观的本质所在,主要表现在其成因和象征意义上,把握其成因和象征意义很重要桂林山水是石灰岩形成的峰林,属喀斯特地貌;幽兰象征清雅,松、竹、梅寓意君子的气节等人文景观了解其历史文化背景,并善于将相关的历史典故、文学名篇等联系在一起,体会其历史和文化特征,以及所表现出的风情美、意境美北京圆明园遗址的残垣断壁,正是因为凝结着我国近代兴与衰、荣与辱的历史沧桑感,才有如此的震撼力;不了解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就难以体会为什么苏州寒山寺能名扬天下了解建筑的目的、特色及相关地理、历史和人物背景北京天坛规模宏大、豪华尊贵,以显示威严的皇权至高无上,体现了崇高、雄伟的美学意境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结合把握自然风景的文化内涵和体现出来的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内在美。了解各地区的民风民俗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清明祭扫黄帝陵的习俗,内蒙古草原风光与蒙古族风情等2.把握景观的美感景观欣赏过程中,旅游者的审美感受主要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声音美和朦胧美等,其中形象美是最为显著的美感特征,只有优选欣赏角度,把握观赏时机,才能在景观欣赏过程中充分感受。美感特征美感的形成举例形象美不同地貌形态展示出各不相同的形式美感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洞庭天下旷色彩美色彩由树木花草、江河湖海、岩石土壤、烟岚云霞及光照构成随着一年之内季节变化,一日之内时间变化,以及阴雨晴雪等天气变化,自然景观的色彩变化无穷,给人们带来赏心悦目的美感动态美自然景观中的动态美,由波涛、飞瀑、溪泉以及烟岚、云雾飘动等引起山为水动、水回山转、流水飞瀑、飞禽走兽、风吹林动、流云飘烟、烟波浩渺、渔帆竞流声音美大自然中的各种声响,赋予游人以听觉之美溪流山涧、瀑落深潭、泉泻清池、雨打芭蕉、风起松涛、鸟语幽林、虫鸣寂夜等特定环境,给人以音乐般的享受朦胧美大自然中的云雾、烟岚变幻所致云海、海市蜃楼2.壶口瀑布是黄河中游流经晋陕大峡谷时形成的一个天然瀑布,是中国仅次于贵州省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滚滚黄河水至此,300余米宽的洪流骤然被两岸所束缚,上宽下窄,在50米的落差中翻腾倾涌,声势如同在巨大无比的壶中倾出,故名“壶口瀑布”。中国古籍记载“盖河漩涡,如一壶然”。据此完成(1)~(3)题。(1)观赏壶口瀑布,要想收到“盖河漩涡,如一壶然”的美感,最适宜( )A.在两边的山坡侧视 B.在两边的山顶俯视C.在适当距离仰视 D.在适当距离俯视(2)事先了解黄河壶口瀑布的成因及相关的诗文,有助于提高观赏效果,不是因为( )A.了解景观特点 B.把握观赏时机C.提高审美素质 D.洞悉文化定位(3)“今日畅游壶口瀑布真正感受到了‘黄河在怒吼’‘黄河在咆哮’。也不由使人发出感叹,粗犷的黄河、深厚的黄河、庄严的黄河、豪放的黄河,你永远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这体现了审美过程中的( )A.审美感受力 B.审美理解力C.审美创造力 D.审美情趣【解析】 第(1)题,黄河壶口瀑布处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河底石岩上冲刷成一巨沟,深约50米,滚滚黄河水奔流至此,倒悬倾注,若奔马直入河沟,波浪翻滚,惊涛怒吼,震声数里可闻。其形如巨壶沸腾,故名壶口。因此要想收到“盖河漩涡,如一壶然”的美感,需在适当位置俯视。第(2)题,事先了解黄河壶口瀑布的特点,阅读经典诗文,洞悉文化内涵,提高审美素质,有利于提高观赏效果。第(3)题,畅游黄河的感受和感叹体现了审美理解力。【答案】 (1)D (2)B (3)B[课堂·小结]对点训练1 精选观赏点位、把握观赏时机1.下图是桂林的梯田(左图)和月亮山(右图),如果要比较好地观赏它们,最佳方位是( )①梯田:宜在适当的位置俯瞰 ②月亮山:应在视野开阔的近点平视 ③均宜在适宜的距离内平视 ④均应选择观赏位置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解析】 两幅景观均应选择观赏位置。梯田景观宜在适当的位置俯瞰,才能见其整体的美;月亮山属于地貌的酷似造型,要在特定的观赏点观赏,方能感知其妙。【答案】 C雾凇又称“树挂”,是雾气和水汽凝华在枝叶上形成的冰晶。据此回答2~3题。2.从旅游资源的属性来看,雾凇属于( )A.水文景观 B.天象与气候景观C.人文景观 D.水域风光3.吉林有“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看落花”的说法,这说明观赏雾凇要( )A.选择观赏位置 B.选择观赏角度C.把握观赏时机 D.把握观赏季节 【解析】 第2题,雾凇是水汽凝结形成的,属于天象与气候景观。第3题,“雾”、“挂”、“落花”是特定时间出现的,因此欣赏需要把握观赏时机。【答案】 2.B 3.C对点训练2 体验景观意境、把握景观美感4.北京圆明园曾号称“万园之园”,某中学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北京旅游,学生们游览圆明园时应该注意( )圆明园A.了解其历史文化背景B.注意观赏角度C.查阅其建筑风格D.把握欣赏时机【解析】 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凝结着我国近代兴与衰、荣与辱的历史沧桑感。游览圆明园主要给游客以强烈的历史冲击感,学生们只有对其历史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在游览时才能做到“以情观景”。【答案】 A2015年3月9日,丹江口市旅游和外事侨务局共同举办“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丹江口水文化之旅”推介会。旅游发展公司将以做优做好旅游业为宗旨,积极做好与丹江口地方旅游业的对接,围绕坝区环境整治和坝区旅游规划,精细做好景区美化、绿化工程,倾力打造“源头之旅”品牌。据此完成5~6题。5.丹江口大坝从旅游景观审美形态上看属于( )A.人工美 B.自然美C.自然美和人工美 D.没有美的享受6.丹江口水库水面荡漾,波光粼粼,体现了自然景观的( )A.形象美 B.色彩美C.动态美 D.朦胧美【解析】 第5题,丹江口大坝是人工建筑,属于人类创造的景观,具有人工美。第6题,丹江口水库水的波动,给人以动感,体现出自然景观的动态美。【答案】 5.A 6.C我还有这些不足:(1) (2) 我的课下提升方案:(1) (2) 学业分层测评(四)(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在欣赏景观时要选择( )A.最佳时间 B.最佳位置C.最佳心情 D.最佳天气【解析】 诗的含义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观赏庐山,会得到不同的观赏效果。【答案】 B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反映了此类景观欣赏时( )①宜动态欣赏 ②把握好观赏时机 ③体会“人在画中游”的佳境 ④抓住景观特点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 对于山水有机组合的景观,乘船(筏)沿水路观赏两岸风景,水流、船动、山移,方能体会“人在画中游”的佳境。【答案】 C3.以下景观与其主要美感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①泰山雄、黄山奇、华山险、峨眉秀 ②香山红叶 ③烟岚云霞 ④飞流直下三千尺 ⑤疑是银河落九天 ⑥松涛亭 ⑦听泉亭A.①—朦胧美 B.③④⑤⑥⑦—动态美C.②③⑤—色彩美 D.⑥⑦—声音美【解析】 ①中的地貌特征显示的是形象美,②③体现了色彩美,④主要体现了动态美,⑤是将瀑布比喻成银河,体现了色彩美,⑥⑦主要是供游人来感受自然美的地方,并不是松涛亭和听泉亭有声音之美。【答案】 C4.“洛阳牡丹甲天下”。诗人刘禹锡在《赏牡丹》一诗中写到“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蓉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观赏洛阳牡丹需要注意( )A.了解景观特点 B.精选观赏点位C.把握观赏时机 D.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解析】 牡丹一般在4月中旬到5月上旬之间开放,最好在此期间观赏。【答案】 C5.在江苏省连云港市有一旅游胜地——花果山,山上有一块半身似猴的石头,名叫猴石,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问题。(1)要想观赏到图中猴石的酷似造型,应该选择______才能获得。(2)此景观中地貌的逼真形态具有________美,四周风起松涛、虫鸣鸟语构成________美。(3)若要在此处建人文景观,特别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4)花果山之所以知名,另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第(1)题,该地貌造型需特定位置观赏。第(2)题,地貌形态属于形象美,风起松涛属于动态美。第(3)题,人文景观要与自然景观相协调。第(4)题,神话传说可对自然景观起到渲染的作用。【答案】 (1)特定观赏地点 (2)形象 动态(3)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避免对旅游景观背景环境的破坏。(4)吴承恩的《西游记》[能力提升]6.英国人汤姆想到中国旅游,但不知何时旅行最好。当地旅行社向汤姆提供了一幅中国山水风景区最宜欣赏季节与纬度关系图,帮助汤姆确定旅行的时间。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从欣赏南、北方山水风景的角度考虑,汤姆应选择的季节是________。(2)从感受地域辽阔、气候差异显著的角度考虑,汤姆应选择的季节是________。(3)在30°N附近,欣赏季节变短的原因是( )A.纬度低 B.地势高C.雨季长 D.气温高(4)汤姆若想观赏松花江雾凇要把握________。【解析】 由图可知,我国不同纬度地区山水风景最宜欣赏的季节集中在6~9月份,即夏季。总体上看,从低纬到高纬最宜欣赏的季节越来越短,这主要是由夏季时间的长短造成的。30°N附近欣赏季节变短的原因,应考虑该处可能是气温受其他因素影响发生了变化,导致温暖的季节变短造成的。松花江雾凇一般出现在气温较低的冬季,欣赏时要注意把握观赏时机。【答案】 (1)夏季 (2)冬季(3)B (4)观赏时机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图。材料二 景观图。甲 乙 丙(1)景区甲、乙、丙分别对应区域图中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这三个景区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旅游资源?(2)乙景观在观赏时如何才能收到如图效果?(3)景区B从成因上看主要是________(地质作用)的产物。景区B以“雄”著称天下,怎样才能感受其雄伟的气魄?【解析】 我国地域广阔,旅游资源丰富,既有自然旅游资源,也有人文旅游资源。甲、乙和丙图分别是我国黄河上的著名的壶口瀑布、青岛的石老人和五岳名山泰山天门云梯,其中著名的壶口瀑布、青岛的石老人是自然旅游资源,泰山天门云梯属于人文旅游资源。对于独特的旅游资源,观赏时都要注意空间的差异和时间的变化。石老人造型要在特定的观赏点观赏;泰山雄伟的气魄要远望俯览。【答案】 (1)C A B 甲、乙属于自然旅游资源,丙属于人文旅游资源。(2)特定地点观赏。(3)断层作用 远望俯览。8.从地理学的角度出发,下列旅游景观应如何欣赏,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1)为达到最佳效果,图中旅游景观的欣赏,需要置身其中近观的是________。(填A、B、C、D代号,下同)(2)为达到最佳效果,图中旅游景观的欣赏,需要在适当距离仰视,以兼收其形、色、声、动等美感的是________。(3)为达到最佳效果,图中旅游景观的欣赏,需要选择适当的天气的是________;需要选择适当时间的是________。【解析】 不同景观有不同的欣赏要求,观赏钱塘江大潮要选择高潮位和东南风盛行时可达到最佳效果;黄果树瀑布宜选择适当距离仰视,感受其自然美;松花江雾凇需要一定的天气条件;一线天需置身其中,方可体验其奇观。【答案】 (1)D (2)B (3)C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