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 旅游景观的观赏 山东济南的趵突泉公园是典型的北方山水园林。趵突泉泉水从3个地下溶洞中喷涌而出,势如鼎沸,常年水温保持在18℃左右,每至严冬,水汽沸腾,似轻丝缥缈。泉畔建有观澜亭、来鹤桥和泺源堂等古建筑。来鹤桥东有金线泉、漱玉泉、柳絮泉等名泉。园内回廊画栋,名花异木繁茂。历代文人墨客如曾巩、苏轼、张养浩、王守仁、蒲松龄等都有吟咏趵突泉的佳作。游赏趵突泉时,怎样才能取得更好的审美效果?提示 在亭中或临廊、榭近观,可以很好地领悟趵突泉的“势如鼎沸”之美。课前导学学习要求1.明确旅游景观的描述和欣赏是多角度的。2.旅游过程是审美感受的过程,为了达到旅游目的,要事先了解景观特点、精选观赏点位、把握观赏时机。3.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素质。一、了解景观特点对于旅游者来说,事先对所要游览景观的了解越多,在旅游活动中获得的体验也越多。尤其是有些人文景观。二、精选观赏点位观赏点位包括观赏的位置、角度、距离等。1.即使同一景象,因观赏位置和角度的不同,造成视野范围、纵深层次的差别,也就产生不同的美感。2.观赏者与观赏对象之间需要一定空间上的距离。青岛海滨的石老人应该怎样观赏?【提示】 在特定位置远眺,发挥想象,只有与想象中的事物或景象合二为一时,才会顿觉天工造物的奇妙。三、把握观赏时机1.就观赏对象而言,各自然胜景都有其最佳观赏时间。2.观赏变换不定的景观要把握住恰当的时机。3.许多观赏对象只有在特定的季节和时间才会出现或者才最为典型。4.一些景观只有在某些条件相宜时才会出现。观赏黄山、庐山景观应选择什么时间?为什么?【提示】 夏季。因为夏季雨水多,山中多云雾,景致富于变化,且兼收避暑之效。四、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观赏人文景观重在了解其历史文化内涵。观看圆明园时怎样才能体验景观的意境?【提示】 要了解其历史文化背景,并善于将相关的历史典故、文学名篇等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体会到它的历史和文化特征。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凝结着我国近代兴与亡、荣与辱的历史沧桑感。五、提高审美素质1.审美素质主要包括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2.审美能力包括感受力、理解力和创造力三个方面。课堂互动一、旅游景观的观赏点位观赏点位旅游景观观赏效果远望远眺峰峦雄伟、峻秀、奇特丘陵地区的梯田高低错落,弯曲流畅,形成线与面的完美结合俯看远望江、河、大海观其旷景,体会远望情趣近看平视城市中的湖泊沿湖建筑物越多越高,湖面则显得越小、越美低看较小的湖沼池塘临廊、榭观水中倒影,体验天地之美妙乘船沿水路观赏两岸风景山水组合景观水流、船动、山移,如游画中,心旷神怡特殊特定观赏点地貌酷似造型只有在特定观赏点才能获得某种形象置身其中山中的峡谷、洞、一线天近观方知其妙仰视瀑布适当距离仰视,以兼收其形、色、声、动等美感 从地理学的角度出发,下列旅游景观应如何欣赏,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1)为达到最佳效果,图中旅游景观的欣赏,需要置身其中近观的是________。(填A、B、C、D代号,下同)(2)为达到最佳效果,图中旅游景观的欣赏,需要在适当距离仰视,以兼收其形、色、声、动等美感的是____。(3)为达到最佳效果,图中旅游景观的欣赏,需要选择适当的天气的是________;需要选择适当的时间的是________。【解析】 不同景观有不同的欣赏要求,观赏钱塘江大潮要选择高潮位和东南风盛行时可达到最佳效果;黄果树瀑布宜选择适当距离仰视,感受其自然美;松花江雾凇需要一定的天气条件;一线天需置身其中,方可体验其奇观。【答案】 (1)D (2)B (3)C A二、自然旅游景观的观赏时机观赏自然美景要把握季节、时间及气象变化,体验大自然的色彩美、静态美和动态美。景观类型景观举例及其最佳观赏时机随季节而变化的自然景观清明踏春、重阳登高、秋赏红叶、冬观腊梅;杭州西湖——春季最好(那时桃花盛开,嫩柳披金,苏堤白堤,桃柳间杂,美不胜收);北京西山观红叶——金秋时节最佳;“冰城”哈尔滨——冬季;松花江、太阳岛——夏季;海南岛——每年的11月前后(气候犹如春末夏初);黄山、庐山——夏季观赏(因为夏季雨水多,山中多云雾,景致富于变化,且兼收避暑之效)随气象和时间而变化的自然景观日出、落霞之美;溪泉的水汽蒸腾,林间的浓绿欲滴,山石的云雾缭绕,奇峰的霞光照耀——朝暮观赏特定时间和条件下出现的自然景观浙江的钱塘江大潮——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山东蓬莱的海市蜃楼、四川峨眉山的佛光——特定的气象条件下出现;青海湖候鸟——五月 英国人汤姆想到中国旅游,但不知何时旅行最好。当地旅行社向汤姆提供了一幅中国山水风景区最宜欣赏季节与纬度关系图,帮助汤姆确定旅行的时间。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从欣赏南、北方山水风景的角度考虑,汤姆应选择的季节是________。(2)从感受地域辽阔、气候差异显著的角度考虑,汤姆应选择的季节是________。(3)在30°N附近,欣赏季节变短的原因是( )A.纬度低 B.地势高C.雨季长 D.气温高(4)汤姆若想观赏松花江雾凇要把握________。【解析】 由图可知,我国不同纬度地区山水风景最宜欣赏的季节集中在6~9月份,即夏季。总体上看,从低纬到高纬最宜欣赏的季节越来越短,这主要是由夏季时间的长短造成的。30°N附近欣赏季节变短的原因,应考虑该处可能是气温受其他因素影响发生了变化,导致温暖的季节变短造成的。松花江雾凇一般出现在气温较低的冬季,欣赏时要注意把握观赏时机。【答案】 (1)夏季 (2)冬季(3)B (4)观赏时机三、体验景观的意境景观类型如何体验景观的意境举例人文景观了解其历史文化背景,并善于将相关的历史典故、文学名篇等联系在一起,体会其历史和文化特征,以及所表现出的风情美、意境美北京圆明园遗址的残垣断壁,正是因为凝结着我国近代兴与衰、荣与辱的历史沧桑感,才有如此的震撼力;不了解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就难以体会为什么苏州寒山寺能名扬天下了解建筑的目的、特色及相关地理、历史和人物背景北京天坛规模宏大、豪华尊贵,以显示威严的皇权至高无上,体现了崇高、雄伟的美学意境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结合把握自然风景的文化内涵和体现出来的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内在美。了解各地区的民风民俗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清明祭扫黄帝陵的习俗,内蒙古草原风光与蒙古族风情等【拓展延伸】 自然与人文和谐的表现如下表所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的表现表现特点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自然风景区中寺、庙、亭、阁等人文景观布局,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因势、得体,使人文景观与自然协调,并突出自然美,而诗词楹联、名人轶事等文学艺术形式对自然景观起渲染作用,从而对游人产生更大的吸引自然风景区中人文景观的建设园林的建设要求再现自然,正确处理自然与人文的关系。通过综合性的艺术手段创造理想美的深邃意境风俗民情风俗民情是一定地区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例如西双版纳的热带风光和傣族风情四、把握景观的美感景观欣赏过程中,旅游者的审美感受主要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声音美和朦胧美等,其中形象美是最为显著的美感特征,只有优选欣赏角度,把握观赏时机,才能在景观欣赏过程中充分感受。美感特征美感的形成举例色彩美色彩由树木花草、江河湖海、岩石土壤、烟岚云霞及光照构成随着一年之内季节变化,一日之内时间变化,以及阴雨晴雪等天气变化,自然景观的色彩变化无穷,给人们带来赏心悦目的美感动态美自然景观中的动态美,由波涛、飞瀑、溪泉以及烟岚、云雾飘动等引起山为水动、水回山转、流水飞瀑、飞禽走兽、风吹林动、流云飘烟、烟波浩渺、渔帆竞流声音美大自然中的各种声响,赋予游人以听觉之美溪流山涧、瀑落深潭、泉泻清池、雨打芭蕉、风起松涛、鸟语幽林、虫鸣寂夜等特定环境,给人以音乐般的享受朦胧美大自然中的云雾、烟岚变幻所致云海、海市蜃楼 读杜甫名篇《望岳》,谈谈该诗对观赏泰山美景所提供的审美启示。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第(1)题,本诗所提供的审美启示是极其深广的,本试题仅从学生水平、教材要求两个方面来考虑,不可能很全面,仅供参考。第(2)题,不同的性情、阅历、境遇、年龄以及追求,会使观赏者有不同的审美感受。第(3)题,不同的时间、视角、仰视或俯视,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答案】 (1)观赏山体自然景观要抓住其美的本质特征,如泰山的雄伟壮丽(2)不同视角,仰视或俯视及不同高度会产生不同的美感,如在制高点俯视,才有“荡胸生层云”“一览众山小”之感(3)观赏山体自然景观要以情观景。首先要综合感受,如本诗提及的“青未了”“阴阳”“层云”“归鸟”“众山”;其次要发挥想象;再次要移情于景,情景交融,如本诗的“荡胸”“决眦”;最后要登山涉水,求质求真,追求精神上的升华,如本诗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附:教材答案提示【案例研究思考】 教材P31提示 本节选取“观赏旅游线路上的景观”作为案例,旨在让学生通过对旅游景观的描述得出应该从哪些角度去欣赏旅游景观。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素质。思考题第1题:黄山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千岛湖以湖光山色为主。杭州西湖以柳浪闻莺、雷峰照、南屏晚钟、花港观渔、三潭映月,苏堤春晓、双峰插云、曲院风荷、平湖秋色、断桥残雪为主,被称为“西湖十景”。第2题:黄山适于远眺、俯瞰。西湖多低临水面建亭、榭、廊、水边铺小路近观俯视(城市中的湖泊宜平视)。杭州西湖春季景好。千岛湖宜乘船(筏)沿水路观两岸风景。【复习题】 教材P31尽量按照课本要求完成活动。当堂练习1.下列自然景观与其观赏要领对应正确的是( )A.黄果树瀑布—选择观赏位置B.武陵源峰群—把握观赏时机C.敦煌壁画—选择观赏角度D.华山—充分享受人文景观的魅力【解析】 武陵源峰群应该远眺,敦煌壁画应选择近观,华山应该享受其雄、奇、险峻的特点。【答案】 A2.下列自然景观与其美感表现对应正确的是( )①浩淼烟波之旷——动态美 ②流水飘烟——朦胧美、动态美 ③北京香山红叶——色彩美 ④黄山云海——形象美A.①②③ B.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 A3.欣赏旅游景观应该选择适当的位置,下列语句能体现这一道理的是(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B.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C.水流船动山自移,恰似人在画中游D.五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解析】 对于山水有机结合的景观,宜乘船(筏)沿水路观赏两岸风景,水流、船动、山移、产生“人在画中游”的佳境。【答案】 C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 )①到庐山旅游,最好在外围仰视 ②到庐山旅游,在山中观赏无多大意义 ③峰峦之雄伟峻秀,唯远眺可得④观赏位置的不同,会造成视野范围的差异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 结合本诗意境,同时把握不同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可知欣赏峰峦的雄伟,远眺才能收到理想效果。【答案】 D5.以下景点和观赏位置对应正确的是( )A.庐山—仰视 B.一线天—俯瞰C.神女峰—置身其中 D.洞庭湖—登岳阳楼【解析】 远眺可得庐山、神女峰峰峦之雄伟峻秀,置身其中近观才知一线天的妙处,观赏洞庭湖应在位置较高的地方俯瞰远望,视野开阔,产生美感。【答案】 D6.(2011·吉安质检)读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1)为达到最佳效果,图中旅游景观的欣赏,需要把握观赏时机的是________;需要选择特定观赏位置的是________。(填代号)(2)下面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描写的是________(填代号)。(3)对于D图的组合景观,说明其观赏方法及效果。【解析】 本题以不同景观图来考查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第(1)题,黄山佛光是在特定的时间、天气和地点下形成的,必须把握观赏时机;女神司春属地貌的天然造型,应选择特定的观赏位置。第(2)题,根据诗句描述及景观特点分析即可。第(3)题,漓江风光属山水有机组合的景观,应乘船(筏)沿水路观两岸风景。【答案】 (1)A B (2)C(3)对于山水有机组合景观,乘船(筏)沿水路观赏两岸风景,水流,船动,山移,方能体会“人在画中游”的佳境。7.河南省汝阳县西泰山景区香炉峰的外观、形象、神韵、气势、仪态均酷似炎黄二帝,如下图,这一天然奇观得到了河南省有关专家的一致认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与“西泰山“对应的“东泰山”位于________省境内。(2)为了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观赏,获得最佳的观赏效果,在观赏该景观前应该( )A.查看有关资料,了解其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B.充分休息,以便登山涉水,求质求真C.查看有关资料,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D.查看有关资料,了解该旅游景点门票的价格(3)在观赏该景观时,要注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旅游景观的欣赏既要注意观赏位置的选择,观赏时机的把握,抓住景观特色,还要领略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只有做到以情观景,才能真正领悟自然美的真谛。地貌的天然造型,只有在特定的观赏点才能感知其某种形象,要获得好的观赏效果就要发挥想象,移情于景,情景交融。【答案】 (1)山东 (2)A (3)选择好观赏的角度 发挥想象 移情于景,情景交融8.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列问题。(1)黄山地处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级阶梯,______地形区,________气候区。(2)下图所示为黄山“四绝”中的________,欣赏该景观的基本要求是________,具体说应选择________。(3)在欣赏A处武陵源群峰时,宜________。(4)从旅游欣赏的角度,“五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的感概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针对不同景观特点选择不同观赏方法,才能达到欣赏效果。解答本题时,应首先读懂两幅图,一幅展示了黄山所处的地形区及位置,另一幅为黄山云海。第(2)(3)(4)题主要考查旅游景观的欣赏,应从五个欣赏要求中选择欣赏各景观的方法。【答案】 (1)三 江南丘陵 亚热带季风(2)云海 选择观赏时机 夏季雨过天晴时(3)在视野开阔的制高点俯瞰(4)以情观景的综合感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