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苏教版生物导学案(全册,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上册苏教版生物导学案(全册,无答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册苏教版生物导学案
第14章第一节 生物的无性生殖(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的无性生殖方式(重点)2,尝试植物的嫁接(难点) 3,概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自学解疑:
1、无性生殖(定义):不经过 的结合,由_______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营养生殖(定义):依靠_____器官(植物的___、___、___)进行的无性生殖。
(优点):①保留植物_____的优良性状,②_____植物生殖的速度。
(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
3,嫁接:把一株植物的_____或__________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它们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的过程。接上去的芽或枝条叫_______,被接的植物体叫_______.
________:如柑、橘

嫁接的方法
________:如桃、山楂、苹果
4,嫁接的注意点:①接穗上必须有______②接穗和砧木的________必须紧密结合在一起.
5、植物组织培养:将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的条件下,培养在含有多种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使它逐渐发育为完整的植物体.
探究质疑

(1)图中操作步骤是在生产实践中常见的 方式,属于 生殖。(2)①称为 ,②称为 ①与②结合时应当使①与②的 紧密结合,以确保①的 成活。(3)新形成的植株将表现出〔 〕 的性状。
课堂检测:
1.列植物的繁殖方式,不属于无性繁殖的是 ( )
A.椒草的叶能发出芽和根,长成新植株 B.玉米种子能萌发,长成新植株
C.马铃薯块茎的芽眼里能发芽,长成新植株 D.柳条插在土里能生根,长成新植株
2.要使一株桃树上结出几种不同品质的桃,应采取的方式是 ( )
A、扦插 B、压条 C、分根 D、嫁接
学习小结:1、我已掌握的知识和方法: 2、我的新疑问:
作业布置:完成课本习题和基础训练的相关内容。
教学反思:

第二节 植物的有性生殖(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重点) 2,说出花的结构与果实发育的关系(难点) 3,举例说出果实或种子与传播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自学解疑:
1、有性生殖指由亲代产生___________(精子和卵细胞),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______,进而发育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花开后第一步进行传粉:雄蕊花药中的______通过不同的途径落到雌蕊_______上的过程。
__________:同一朵花中,雄蕊花药中的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__________:一朵花雄蕊花药中的花粉落到另一朵花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②传粉过后第二步进行受精:植物的_______和________结合成__________的过程。
③受精过后,花萼、花瓣、雄蕊、柱头和花柱开始逐渐___,只有雌蕊中的____发育为果实。
子房壁----------------------------------------______
子房 珠被----------------------____ 果实
胚珠 种子
受精卵 ------- ___
依靠_______(蒲公英、虞美人)
4、果实和种子的传播 依靠_________(豌豆)
依靠_________(苍耳,葡萄,松子)
依靠________(椰子,莲,菱角)
探究质疑:
1、绿色开花植物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完成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是( )
A、开花和传粉B、开花和受精 C、传粉和受精 D、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2、花瓣、雄蕊和花柱完成“历史使命”,逐渐调落是发生在下列哪个过程之后?( )
A、开花 B、传粉 C、受精 D、子房发育
3、剖开一个果实,发现其内有多粒种子,由此可推断发育成该果实的花含有( )
A、很多子房 B、很多胚珠 C、很多雌蕊 D、很多胚
课堂检测:
1,有的花只开花不结果,如有的黄瓜花、南瓜花等,原因是( )
A、只有花萼 B、只有雌蕊 C、只有雄蕊 D、只有花瓣
2、一朵被害虫咬过的桃花不能接出果实,那么在这朵花中被害虫咬去的结构是( )
A、花丝 B、花冠 C、雄蕊 D、雌蕊
3、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 )A、能否由母体产生性个体B、能否进行有丝分裂
C、能否形成生殖细胞D、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学习小结:1、我已掌握的知识和方法: 2、我的新疑问:
   
第三节 昆虫的生殖与发育(第3课时)
学习目标:
举例说出昆虫和生殖和发育过程(重点)
2,举例说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难点)
自学解疑:
     _______: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差异的发育过程。(例如:家蚕、蝇、蚊、蜜蜂, 蝴蝶)
发育方式    家蚕(____时期,___蜕皮__眠):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非常相似的发育过程。(例如:蝗虫、蟋蟀、蟑螂、蝼蛄、)
   蝗虫(____时期,____蜕皮):
    ,____,______
探究质疑:
菜粉蝶是一种危害蔬菜的害虫,根据它发育过程中的四个时期的形态,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字代码①是 ,②是 ,③是 ,④是 。
(2)菜粉蝶的发育顺序是 → → → ,(填序号)
(3)与菜粉蝶相比,蝗虫不经过的发育时期是 (填序号)。
(4)消灭菜粉蝶的最佳时期是
课堂检测:
1、饲养家蚕时,我们看到吃桑叶的“蚕宝宝”,出于家蚕发育的哪一阶段( )
A、受精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2、玉米和家蚕个体发育的起始点都是( )
A、受精卵B、精子的成熟 C、卵细胞的成熟 D、种子和刚孵出的蚕宝宝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从家蚕的变态发育过程来看,诗中蚕的“死”是指家蚕哪个发育时期的结束( )。
A、卵 B、幼虫 C、蛹 D、蚕蛾
4 、观察“金蝉脱壳”的过程,脱壳后的蝉属于( )A、卵 B、幼虫C、蛹D、成虫
学习小结:1、我已掌握的知识和方法: 2、我的新疑问:
第四节 两栖类的生殖和发育(第4课时)
学习目标:
描述两栖类动物的生殖与发育过程(重点)
2,举例说出两栖类动物在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的变化.(难点)
自学解疑:
1,两栖类:约2500种,由水生过渡到陆生的脊椎动物,如___________
2,两栖类的受精方式:____________(受精作用发生在体外的受精方式)
3,两栖类的发育方式:______(蝌蚪和成蛙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显著不同的发育方式)
4,蛙的发育经历了四个时期:_____、___、___、____。
探究质疑:
下图是青蛙发育过程中某些阶段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青蛙发育过程的顺序是D→ 。
(2)图中的B用 (填“外鳃”或“肺”)呼吸。
(3)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在水中进行,青蛙进行 (填“体内”或“体外”)受精。
(4)蝌蚪的形态和结构与成蛙的区别很大,青蛙的发育方式为 (填“变态”或“直接”)发育。
课堂检测:
1、某同学捉到一只活青蛙,并把它放到有较多水的鱼缸中,准备精心饲养,观察蛙的活动,可第二天蛙就死掉了。蛙死亡的原因是( )
A、无法呼吸 B、饥饿 C、惊吓 D、水质有问题
2、从蝌蚪发育到青蛙,呼吸器官的变化是( )
A、鳔、鳃、肺 B、外鳃、肺 C、内鳃、肺 D、外鳃、内鳃、肺
3、关于两栖动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两栖动物是从水生过渡到陆生的脊椎动物B、既能在陆地上生活又能在水中生活的动物是两栖动物
C、两栖动物的成体虽然生活在陆地上,但不能离水太远D、蝾螈、大鲵和蟾蜍都是两栖动物
4、辛弃疾的词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指的是( )
A、雄蛙的鸣叫 B、雌蛙的鸣叫 C、雌雄蛙的鸣叫 D、蝌蚪的鸣叫
5、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与家蚕的生殖过程的相同点是( )
①变态发育 ②不经过蛹期 ③将卵产在水中 ④有性生殖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学习小结:1、我已掌握的知识和方法: 2、我的新疑问
课 题 第14章 第五节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学习目标
1、描述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举例说出常见的早成鸟和晚成鸟。
重点难点
1、描述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一、课内探究
(一)自主学习
1、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比较复杂,一般包括 、 、 、 、 、 等过程。
2、鸟类的生殖具有明显的 性,我国的鸟一般在 和 进行生殖,多数鸟一年生殖一次。
3、鸟卵的结构中胚胎发育的部位是 。
4、雏鸟分为 和 。 、 和 属于早成鸟, 、 、 属于晚成鸟。
(二)合作探究
1、受精的鸟卵在雌鸟体内开始发育,但鸟卵产出后就暂停发育,原因是外界( )
A、具有阳光 B、具有空气 C、温度太低 D、温度太高
2、下列哪项是早成鸟具有的特点:( )
A、腿足无力 B、腿足有力 C、不能自行觅食 D、绒羽很少
(三)当堂达标
1、将下列鸟和它们的雏鸟类型用线连起来。
家鸽
燕子 早成鸟

麻雀 晚成鸟
大雁
二、拓展提升
1、下图为鸟卵的解剖结构,据图回答:
(1)卵黄上的白色小点[1]叫做_______。在发育过程,[1]是形成___________的部位。
(2)能够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的是[ ]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
(3)刚孵出的雏鸽________羽毛,属于 鸟。
学后心得:
课 题 第15章 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学习目标
1、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重点难点
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一、课内探究
(一)自主学习
1、生物体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的相似性,叫做 。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2、遗传信息的中心是 。
3、每一种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 的,一般还 的存在。
4、细胞核中的染色体由 和 组成。
5、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叫做 。
6、 的揭示是20世纪生物科学研究取得的最伟大的成果。
(三)当堂达标
1、下列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 )
A、22对 B、23对 C、22条 D、23条
2、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有两类: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B、染色体在生物的传宗接代中具有重要作用
C、每一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
D、人体所有细胞内的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
3、、观察下左图,回答问题(3.5分)
(1)、图中(一)是 ,它存在于 中,它由 和 组成。其中 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2)、图中A是 ,它上面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 。
三、拓展提升
1、下图是克隆羊“多莉”产生的图解.
(1)“多莉”由哪个母羊产出? 它的长相像谁?
(2)克隆羊的产生属于 生殖。
(3)利用克隆技术克隆人好吗? 简述你所持观点的理由:
(4)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细胞中的遗传信息在_____内。
学后心得:
第二节 人的性状和遗传
总课时:7、8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内评价:
【学习目标】
1、举例人体常见的遗传性状;
2、举例说出生物的相对性状;
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4、理解基本的概念有:遗传性状、性状、相对性状、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5、记住几个规律;
6、掌握怎样绘制生物遗传图解;
7、树立讨论意识、合作意识、鼓掌意识、效率意识...,做一个成功的、快乐的学习者。
【重点、难点】:
重点——1、基本的概念有:遗传性状、性状、相对性状、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2、记住几个规律;3、掌握怎样绘制生物遗传图解。
难点——1、相对性状、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2绘制生物遗传图解。
【导入新课】
课前准备:自主学习目标,阅读教材,查找资料,完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生自主学习】
1、生物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 性状。
2、遗传性状——是指可以 的生物体的 特征和 特征。
3、相对性状—— 生物的 性状的 表现类型/形式。
?下图中所涉及的6组相对性状,请把每组相对性状的序号填入到括号中:(  )、(  )、(  )、(  )、(   )、(  )。
?
【小组合作探究】:
探究1: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    存在的,基因也是    存在的,分别位于    的染色体上。
规律1;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 ,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 染色体中各有 进入精子或卵细胞。成对 也会随染色体的分开而分开。
探究2:
孟德尔选用的豌豆在自然情况下能接受外来花粉吗?
孟德尔在高豌豆和矮豌豆的杂交实验中看到了什么?为什么出现此种现象?
把杂种豌豆(子一代)在种下去,后代(子二代)却有高有矮,这说明在子一代 中是否含有控制“矮”性状的遗传物质?
A、显性性状---在杂种子一代(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隐性性状----在杂种子一代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
B、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显性基因----控制    的基因。隐性基因----控制    的基因。
通常用大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    基因,小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    基因。
探究3:遗传图解分析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亲代高矮性状基因组成:高茎(DD)、矮茎(dd),完成下列遗传图.
规律2:有     基因存在,即表现为显性性状。
规律3: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是 的。
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总结提升】(概念图/思维导图表示)

【过关检测】
1、亲代的许多性状之所以在子代身上体现,原因是(  )
A.精子和卵细胞中携带着亲代的性状 B.精子和卵细胞中携带着控制着性状的基因
C.总在一起生活,长相就会相像 D.父母所有的性状都遗传给了子代
2、生物的性状就是(  )
?A.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B.生物的生理特性?
C.生物先天的行为方式  D.前三项都对
3、玉米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20条,其雄花产生的精子和雌花产生的卵细胞中的染色体分别是(  )
?A.20条、20条  B.10条、10条  C.20条、10条  D.10条、20
4、生物的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 )
?A.都来自父方  B.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C.都来自母方  D.有的来自父方,有的来自母方
5、关于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
?B.一般而言,一对基因控制生物的一种性状
?C.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上
?D.基因是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
?6、父方的基因型为HH,母方的基因型是hh,它们产生的精子、卵细胞、受精卵的基因型分别是 ( )
?A.H、h、Hh  B.h、H、h、Hh ?C.H、h、HhH  D.H、h、HhHh
7、已知:控制豚鼠黑色毛的基因是显性基因(A),控制豚鼠白色毛的基因是隐性基因(a)。下图表示豚鼠雌雄各一只,交配生下一只白色小豚鼠。请在下图中的括号里填上相应的基因型。
?
8、卷舌和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决定卷舌的基因是显性基因,决定不卷舌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对不能卷舌的夫妇,他们所生的子女应该是(  )
?A.都能卷舌       B.都不能卷舌
C.有的能卷舌,有的不能卷舌  D.卷舌的和不能卷舌的各占一半
9、白化病是由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白化病的孩子,那么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A.HH和Hh  B.HH和hh  C.Hh和Hh  D.hh和hh
10、如果一株红果番茄的花(RR),接受了一株黄果番茄的花粉(rr),那么在红果番茄上结的果是( )
?A.红色  B.黄色  C.红黄相间  D.有的是红色,有的是黄色5、5、
11、教材P35 “自我评价”
12、教材P35 “思维拓展”
13、基训 P10—11 T9—13
【课后作业】:
基础训练 P9—11
【学习反思】
15.3 人的性别决定
主备人:任德慧 审核人: 学科组长: 教导处: 审核时间: 总第 课时
学习目标:
1、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2、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学习重点:
性染色体决定男女性别及决定方式;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学习难点: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小组准备:象棋黑子10个,白子30个纸盒两个。
学法指导:
阅读法、讨论法、实验法
学习过程:
自学导航
阅读课文36-37页,完成以下练习。
1、正常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叫做 ;另一类是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叫做 。
2、人的体细胞中共有23对染色体,其中常染色体 对,性染色体 对。
3、男性的性染色体是 ,女性的性染色体是 。
4、生男生女的机率各占 ℅。
二.合作探究
活动一 人的染色体
阅读课本P36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 人的体细胞中共有几对染色体?分为几类?
2. 什么是常染色体,有几对?
3. 什么是性染色体,有几对?
4. 男性性染色体怎样组成, 如何表示?
5. 女性性染色体怎样组成, 如何表示?

活动二 性别决定的方式
阅读课文P37内容,小组讨论完成:
1.为什么说生男生女主要决定于父亲?
2. 尝试画出人的性别决定示意图。
父亲 母亲
精子 或 卵细胞
受精卵a 受精卵b
a后代性别: b后代性别:
生男生女是 的,与 有关。
3.从理论上讲生男生女的可能性各是多少?
4.还有哪些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和人类的基本一样?
5.一对夫妇第一胎生了个女孩,第二胎一定会生男孩吗?
三.魅力精讲
生男生女几率相等。
检测反馈
1、人类的性别是由下列哪种结构决定的?( )
A.性腺 B.性染色体 C.DNA D.基因
2、胎儿的性别决定是在( )
A.胎儿生殖系统形成时 B.胎儿发育时
C、受精卵发育时 D.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
3、珍珍是一个正常的女孩子,她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为( )
A.XX B.22+XX C.44+XX D.46+XX
4、肯定含有Y染色体的是( )
A、精子 B、卵细胞 C、男性体细胞 D、受精卵
5、民间有这样一种现象,“生不出儿子怪老婆”。请问,理论上“生男”还是“生女”是由谁来决定的( )
父、母亲产生的性激素 B、母亲提供的卵子
C、父亲提供的精子 D、受精卵生长环境
6、水稻体细胞中含有染色体12对,则精子中的染色体数目是( )
A、12对 B、12条 C、24对 D、6条
7、父母的性状遗传给子女是通过( )
A、血液 B、母亲的乳汁 C、生殖细胞 D、体细胞
8、性染色体存在于( )
A、体细胞中??? B、配子中???? C、受精卵中????? D、以上都存在
9、判断
(1).生男还是生女主要决定于母亲,与父亲无关。
(2).在生物界中,所有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都和人一样。
(3).从理论上讲,生男生女的可能性各是50%。
10、下图表示人类性别决定的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A: 男孩

女孩
B:
A表示 ,B表示 。
“123”分别表示 ,“1”与“2”的区别是 ,“4、5”表示的是 。
根据“1、2、3、4、5、6、7”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多少,可以把它们分为2组,这两组是 ( )和 ( )。
(在横线上填分组,括号内填染色体数)
仿照“A、B”将图中(、(所代表的细胞内染色体组成填在下列对应的横线上:
( , ( 。
课堂小结
第四节 人的性别决定
染色体 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 男:XY
女:XX
性别决定的方式
作业布置
自我评价、思维拓展

七.教学反思
《遗传病和优生优育》 导学案
课型:新授课 编写:赵永辉 审核: 总第10课时 班 姓名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常见的遗传病的危害。2、举例说出什么是近亲结婚及亲近结婚的危害。
3、举例说出一些优生优育的措施。
能力目标: 能运用所学的遗传学业知识,认清近亲结婚的危害。
 情感目标: 认识优生优育的重要性,从而理解和遵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
【学习重点】: 常见的遗传病的危害。
【学习难点】: 近亲结婚所生子女遗传病患病率高的原因。
【学法指导】: 表格比较法、读图法、讨论法
【学习课时】: 一课时
【自主学习】
遗传病与近亲结婚(阅读P40-41页内容)
1、遗传病是指由 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 所控制的疾病,目前一般还不能得到根治。
2、近亲之间,许多基因来自共同的祖先,因此携带 的可能性比较大,近亲结婚所生子女的遗传病患病率远远______(高于、低于)非近亲结婚所生子女的遗传病患病率。
3、常见遗传病(补充完下列表格)
遗传病名称
色盲
血友病
先天性聋哑
病的症状或病因
色觉发生障碍
先天智力低下
苯丙氨酸代谢障碍。表现为惊厥、弱智、湿疹、有鼠气味
第13对染色体多了一条
4、近亲结婚危害:危害人类健康,降低人口素质;给患者本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某些精神病患者给社会治安带来危害。
5、《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禁止有 和 等近亲关系的人结婚。
知识补充:右图为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图解:
二、优生优育
优生,就是让每个家庭生育出 。优育,就是让每个出生的孩子 。
优生优育的措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有效的措施。
【达标测试】
1、下列措施不能避免遗传病患儿降生的是( ) A、积极锻炼身体 B、禁止近亲结婚 C、遗传劝导 D、产前诊断2、下列疾病中不属于遗传病的是( ) A、先天性裂唇 B、先天性愚型 C、孕妇乱吃药造成的婴儿畸形 D、白化病3、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原因是( ) A、近亲结婚后代必患遗传病 B、近亲结婚后代身体抵抗力差,易得病 C、近亲血缘关系近,后代易得遗传病 D、近亲结婚,不符合社会伦理道德 4、下列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先天性疾病一定是遗传病B、优生优育就是选择胎儿性别C、基因疗法目前已能治疗治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D、遗传咨询的目的是避免遗传病患儿的降生 5、在我国西部的偏远地区有一个“傻子村”。该村了傻子特别多,而距离该村不远的另一个村子就没有这种现象。你认为“傻子村”是怎样造成的( ) A、生活水平低 B、该地区水土不养人 C、教育水平落后 D、多是近亲结婚引起的6、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其原因是:
A、近亲结婚所生子女,易得传染病     B、近亲结婚所生子女,易得遗传病
C、近亲结婚所生子女,肯定得遗传病   D、近亲结婚所生女子,肯定得传染病7、下列哪项不符合优生优育的原则( ) A、禁止近亲结婚 B、将生下的患病儿童送人 C、提倡遗传咨询 D、进行产前诊断8、下列关于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遗传病一般是由外界环境改变而引起的B、遗传病一般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 C、遗传病目前可以得到根治 D、遗传病一般是由非致病基因引起的9、下列关于人类色盲的说发错误的是( ) A、色盲患者的色觉发生障碍,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区分红色和绿色,甚至完全没有色觉 B、人类红绿色盲是一种传染病 C、人类红绿色盲是一种遗传病 D、人类红绿色盲不能得到根治10、下图是人类白化病遗传图谱,已知人类正常肤色是显性基因A控制,白化肤色受隐性基因a控制,请根据图回答。
         父亲(Aa)母亲(Aa)
A a A a
AA Aa Aa aa
正常 正常 正常 白化
课后反思: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导学案
课型:新授课 编写:赵永辉 审核: 总第11课时 班 姓名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可遗传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3、举例说明变异对生物进化的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收集和交流我国遗传育种方面成果的资料,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和学好本领服务祖国的意识。 
【学习重点】:生物变异的种类
【学习难点】:生物变异的原因和意义
【学法指导】: 调查法、资料收集法、读图法、讨论法
【学习课时】: 一课时
【自主学习】
调查
做P44页调查,在班上找出耳垂、卷舌、眼皮的性状同自己一样的同学有几位。讨论:调查结果能说明什么?
答: 。
读图P44页—P45页所有图片,分组讨论图片中各个体生物的不同之处。
知识梳理
1、变异的概念:
2、变异的类型:(补充完下面表格)





分类依据
种类
定义
举例
按可不可遗传分
按对生物生存有不有利分
3、变异的意义:1、
2、
3、
四、知识补充:遗传变异在育种方面的应用:
A:诱变育种:(化学、物理的方法)
B:太空育种:(利用太空的特殊条件:如失重、强宇宙射线等)
C:人工杂交:(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进行生殖细胞的融合来改变遗传物质的方法)
D:人工选择:(根据人类的生活需要,选择适于人类需要的变异,加以逐代积累,选择)
【达标测试】
完成P46页自我评价。
填空
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     是生物界中的普遍现象;“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说明     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
2.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    。
3.引起变异的原因,首先决定于    基础的不同,其次与    也有关系。
4.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就    遗传给后代。
5.“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是     院士。
6.北京培育出优质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只有3.5千克。当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大,光照强,叶球可重达7千克左右。但再引回北京后,叶球又只有3.5千克左右。从甘蓝的引进过程可以看出 。
17.科学工作者将一种普通产量不高的矮杆抗倒伏能力强小麦与一种高产的高杆抗倒伏能力差小麦作亲本进行杂交。在后代植株中出现了普通、高杆,普通、矮杆,高产、高杆,高产、矮杆种类型的小麦。选出其中的高产、矮杆植株进行繁殖培育,再经过若干代的选择培育后便得到高产、矮杆的新品种小麦。据此回答:
(1)题中涉及到小麦的性状有哪些
(2)性状从亲代传给后代的现象叫
(3)杂交后代中出现了普通、高杆和高产、矮杆类型,这种现象叫
(4)科学工作者从后代选出对人有益的变异类型进行培育,这种方法叫
三、选择
1.下列各项中,属于变异现象的是( )
A.同一穗玉米种子的后代植株有高有矮 B.同一母猪生下的一窝猪崽都是黑色
C.大豆叶片和小麦叶片在形态上不一样 D.鸟的后代与哺乳类的后代有很大的区别
2.“南橘北枳”所描述的变异,其形成原因是( )
A.气温的差别  B.染色体畸变  C.基因突变  D.人为因素
3.引起不遗传变异的因素是 ( )
A.染色体发生变异 B.基因发生变异
C.外界环境的影响 D.不同品种杂交
4.农业上用射线或药物处理农作物种子、获得新品种的原理是( )
A直接改变了农作物的某些性状 B改变了农作物种子中的营养成分
C淘汰了农作物的某些不良性状 D使种子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5.养牛场要培育产奶量高的母牛,最好的育种方法是( )
A人工选择培育 B诱导染色体变异 C诱导基因突变 D进行杂交
6.某种开红花的植物种子搭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飞行后,种子萌发的植株上开出了白花,这种变异属于( )
A可遗传变异 B不可遗传的变异 C随机变异 D以上都不是
7.下列方法中,不能得到可遗传变异的是( )
A进行品种间杂交,之后进行选育 B用搭载过太空船的种子进行繁殖
C用药物处理植物种子,之后进行选育 D选育水肥充足条件下生长健壮的农作物
8..一同卵双胞胎兄弟俩胖瘦差别很大的主要原因是( )
A遗传物质变化大 B染色体数目不同 C环境条件不同 D基因发生了变异
9.关于生物变异,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有些生物的变异对人类有益 B生物变异能使生物获得新的品种
C诱导变异对生物的生存不利 D生物的变异对生物的进化不利
10.将同一品种的小麦分别种在水肥条件不同的农田,其株高等性状表现出很大差异,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A遗传性 B基因重组引起的变异 C基因突变产生的变异 D不遗传变异
11.、正常的喜马拉雅兔是白毛黑爪.如果在兔背上剥去一块白毛,并在该处放上一块冰,结果长出黑毛,这说明 ( )
A.环境影响了基因型的改变 B.显性基因被除去
C.环境对基因表达有影响 D.遗传对基因表达起作用
第十六章 动物的运动
第一节 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导学案
预习指导:
1.动物的运动方式主要有哪些?
2.举例说明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3.举例说明动物运动的意义及重要性。
反馈练习:
1. 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之一是能够通过 ,主动地、有目的地迅速改变其空间位置。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 、 、
和 。
2. 陆生动物中的 和 能够在空中振翅飞行或滑翔。其他陆生动物的运动方式主要是 、 、 和 。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以 为主。
3. 动物在长期的 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通过运动适应 的特征,从而提高了 能力。
4. 动物通过运动更换适宜的 和 场所,从而有利于自身的

5. 一些鸟类在不同的季节南北 ,除了获取 外,还在迁徙地的适宜环境里完成 、 、 等生殖活动。
达标检测:
1. 小蝌蚪的运动方式是 ,青蛙的运动方式是 。
2. 下列动物中,能飞翔又不属于鸟类的是 ( )
A.海鸥 B.野鸭 C.蝙蝠 D.黄鹂
3. 动物迁徙的意义是 ( )
A.寻找充足的食物 B.寻找适宜的生活环境
C.进行生殖 D.以上都正确
4. 将对应项连线:
鸵鸟 游泳
草履虫 行走和奔跑
鲸 旋转前进
袋鼠 蠕动
蚯蚓 跳跃
第二节 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 导学案
预习指导:
举例说出常见的运动器官。
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有那几部分组成?
说出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
反馈练习:
1. 多细胞动物依靠特有的 进行运动,单细胞动物虽身体微小,但也有自己的 。请写出下列动物的主要运动器官或结构:
鱼类: ,鸟类: ,草履虫: ,变形虫: 。
2. 蚂蚁等昆虫的足 ,依靠足部 的收缩和舒张,是分节的足产生运动。
3. 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包括 、 和 三部分。
4. 运动的产生:在 的支配下, 收缩或舒张,牵引附着的 ,以可动的 为枢纽,产生运动。
5. 运动的协调作用:任何脊椎动物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单独完成的,而是 肌肉,在 的调节下协同完成的。
6. 人和动物的运动需要消耗 ,能量来自 。为人和动物的运动直接供能的物质是 。
达标检测:
1. 鸭的足趾间有蹼,这一结构适于 ( )
A.游泳 B.飞行 C.行走 D.觅食
2. 当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处于舒张状态时,手臂处于下列哪种姿势( )
A.提水 B.投篮
C.举重物 D.自然下垂
3.当我们爬山时,常伴随着体温升高,原因是 ( )
A.体内有机物被分解,其中贮存的能量释放出来,部分转化为热能
B.ATP大量释放热能
C.天气太热
D.以上说法都对
课 题
第17章 第一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课 型
新 授
主 备 人
审 核 人
上课时间
2010年 月 日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2、举例说明动物的社群行为对生存和生殖的意义。
重点难点
举例说出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一、课前准备
二、课内探究
(一)自主学习
1、在自然界中,动物多种多样的 ,以及动物的 和 以及其他所有外部可识别的变化,都是动物的行为。
2、动物的行为复杂多样,包括 、 和 等。
3、动物的行为是对复杂多变环境的 性表现。
4、动物的觅食行为是通过 获取生存所需食物的行为5、动物的防御行为对维持个体的 和种群的 是十分重要的。
6、动物的生殖行为能够使动物的子代数量 ,有利种群的繁衍。9、动物的社群行为是指同种生物个体之间除生殖以外的各种 行为。
(二)合作探究
2、动物的行为主要包括:
A、觅食行为 B、生殖行为 C、防御行为 D、 包括以上三项
3、白居易诗:“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这描述的是母燕的( )
A、储食行为 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防御行为
4、金龟子遇到敌害后,会从植株上滚落到地面装死,待危险解除后伺机逃脱,这种行为属于( )
A、觅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生殖行为 D、社群行为
(三)当堂达标
1、将下列对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雌蚁 筑巢、喂养幼蚁
雄蚁 保卫蚁穴
兵蚁 产卵
工蚁 与雌蚁交配
2、冬季森林里的雪兔换上了白毛,可以适应降雪后的环境。但是,一身白毛的雪兔有时反而容易被捕食者发现,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A、保护色??? ?? B、适应性???? C、生存斗争?? ? D、适应的相对性
三、拓展提升
1、蚂蚁的社群行为十分复杂。工蚁筑巢、觅食,雌、雄蚁交配等。蚂蚁的社群行为对其生存和生殖有什么意义?
学后心得:
课 题
第17章 第二节 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课 型
新 授
主 备 人
审 核 人
上课时间
2010年 月 日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2、举例说明动物的后天性行为。
重点难点
动物的后天性行为。
一、课内探究
(一)自主学习
1、动物 就有的、由 控制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
2、后天性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在成长过程,通过 和 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3、动物行为的产生是动物对外界刺激秘作出的 。
4、动物的复杂行为需要 和 等的共同调控完成。
(二)合作探究
1、成蛙不抚育幼体,但幼体也能有效地捕食昆虫,幼体的主种行为叫做( )
A、适应行为 B、学习行为 C、经验行为 D、本能行为
2、有一种雌性萤火虫很奇怪,它能准确地模仿另一种雌性萤火虫的信号,吸引该种的雄性个体前来。那么,雌性萤火虫的这种行为可能是( )
A、吸引同种异性前来交配 B、吸引不同种异性前来交配
C、诱骗不同种异性以取食 D、对不同异性表示友好
(三)当堂达标
1、请将下列现象与相应的动物行为连接起来:
蜜蜂采蜜 繁殖行为
乌贼喷墨 觅食行为
家燕南飞 迁徙行为
家鸽产卵   防御行为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4分)
科学家发现普通家鼠,雌性之间以及雌雄之间很少打架,而雄鼠之间特别是成熟的雄鼠最易发生冲突。但如果排除雄性激素的影响后,这些雄鼠不再冲突而会和平相处。把含有雄性激素的药丸再植入它们的皮肤中,恢复雄性激素的含量,它们之间立即发生攻击、殴斗行为 。若再取走药丸,大部分雄鼠又会立即停战。通过以上材料分析,你认为:
(1)、上述雄鼠的冲突行为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是属于动物的什么行为?
(2)、上述动物行为的发生与什么物质有关?这种物质是由动物的什么系统分泌的?动物的行为除了受上述系统调控外,还受哪个系统调控?
三、拓展提升
1、人的学习是什么行为?通过本节的学习,对你的学习有何启示?
学后心得:
课 题
第18章 第一节 传染病
课 型
新 授
主 备 人
审 核 人
上课时间
2010年 月 日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常见传染病及其特点。
2、举例说出常见传染病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重点难点
举例说出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区别。
一、自主学习
1、传染病是指由 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是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传染病的三个环节是 、 和 。
3、能够传播 的人或动物称为 ,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称为 。对传染病缺乏抵抗能力而容易感染的人群称为 。
4、预防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是 、 和 。
二、合作探究
5、下列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A、蛔虫病 B、狂犬病 C、沙眼 D、心绞痛
6、下列属于血液传染病的是
A、甲型肝炎 B、乙型肝炎 C、百日咳 D、血吸虫病
7、不随地吐痰,有利于预防:
A、血液传染病 B、消化道传染病 C、呼吸道传染病 D、体表传染病
三、当堂达标
1、将下列常见的传染病与其传播途径用线连起来。
流行必性感冒 消化道传染
细菌性痢疾性 呼吸道传染
甲型肝炎性 血液传染
沙眼主 体表传染
2、右图中一只蚊子在叮咬了甲的血液后,又吸食了乙的血液,若甲的血液中含有丝虫病的幼虫——微丝蚴,乙被蚊子叮咬后患上丝虫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_________________。
(2)乙在患病前是______________,
患病后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微丝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蚊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拓展提升
2003年春我国部分省市出现了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的流行。你认为该病流行的原因是什么?
学后心得:
课 题
第18章 第二节 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
课 型
新 授
主 备 人
审 核 人
上课时间
2010年 月 日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的病因及其预防措施。
2、举例说出我国发病率的癌症和预防癌症的主要措施。
重点难点
举例说明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一、课内探究
(一)自主学习
1、心血管疾病是由 和 的病变引起的疾病。
2、如果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如动脉硬化、管腔变窄等,导致心脏的肌肉 ,这种病变叫做 。
3、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原因有 、 、 等,预防的方法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防治意识等。
4、癌症又称为 。
5、致癌因子有三种,X射线属于 致癌因子;黄曲霉毒素和亚硝酸盐属于 致癌因子;乙肝病毒属于 致癌因子。
6、治疗癌症的方法有 疗法、 疗法、 疗法,还有等 疗法。
(二)合作探究
1、为心脏肌肉细胞提供氧气和养料的血管是( )
A、主动脉 B、冠状动脉 C、冠状静脉 D、肺动脉
2、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原因中不包括( )
A、高脂肪饮食 B、吸烟 C、经常运动 D、投入运动
3、在青少年和儿童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是白血病目前治疗白血病比较有效和方法是( )
A、化学疗法 B、骨髓移植 C、放射疗法 D、基因疗法
三)当堂达标
1、人体除下列哪种结构外,几乎所有组织、器官都可能发生癌变( )
A、指(趾甲) B、咽喉 C、胃 D、皮肤
2、黄曲霉毒素会导致细胞癌化,黄曲霉毒素属于下列哪种致癌因素:
A、物理致癌因素 B、化学致癌因素 C、病毒致癌因素 D、生物致癌因素
3、冠心病是由下列哪种血管发生病变而产生的:
A、主动脉 B、肺动脉 C、冠状动脉 D、冠状静脉
4、治疗癌症的主要方法有:
A、外科疗法 B、化学疗法 C、放射疗法 D、以上都是
三、拓展提升
1、如果与某白血病患者组织配型相符合的人是你,你愿意捐赠你的骨髓吗?为什么?
2、癌症产生的原因很多,你认为在你的生活的环境中,能引起癌症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四、课外阅读《其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学后心得:
八年级生物第十八章第三节免疫
第一课时导学案
预习指导:
人体的三道防线是什么?分别有何作用?
什么是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有何区别?
什么是抗原?什么是抗体?
计划免疫有何意义?
交流指导:
1. 说明抗原和抗体二者之间的关系。
2. 患过麻疹的人一般终身不会再患麻疹,而患过感冒的人还会在患感冒,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3. 我国卫生部已将乙型肝炎疫苗列入计划免疫的内容,你知道这样做的理由吗?
达标检测:
1.第一道防线由 和 组成;第二道防线是由 和 组成。
2.第三道防线主要由 和 组成,其组成分别有
、 、 和 。
3.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因为对 都有防御作用,所以叫做 。而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人出生以后才产生的,通常只对 病原体或异物有免疫作用,因此叫

4.某种病原体侵入人体,受到刺激的 产生抵抗这种病原体的特殊 ,叫做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 。
5.计划免疫是指有计划进行的 。
6.下列现象中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婴儿出生后的半年内不会得天花病
B、吞噬细胞将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吞噬
C、泪液和唾液中含有溶菌酶,它们都具有杀菌作用
D、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具有消除异物的作用
7.禽流感病毒对人体来说是:( )
①抗原 ②抗体 ③传染源 ④病原体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8.时下,饲养狗、猫等宠物成为时尚,同时也带来了狂犬病传播的隐患。人一旦被狗、猫咬伤,要及时注射狂犬疫苗。那么,所注射的物质和采取的措施分别是( )
A.抗原、保护易感人群 B.抗原、控制传染源
C.抗体、保护易感人群 D.抗体、切断传播途径
9.人体的某部位出现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这种现象在生理上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这在免疫学上称为( )
A.抗原  B.抗体  C.非特异性免疫  D.特异性免疫
第二课时导学案
反馈练习:
1.在控制“非典”过程中,将临床诊断病人和疑似病人进行隔离治疗主要是为了( )
A、保护易感人群 B、切断传播途径
C、控制传染源 D、增强病人的免疫力
2.下列属于血液传染病的是( )
A、甲型肝炎 B、乙型肝炎 C、百日咳 D、血吸虫病
3.不随地吐痰,有利于预防( )
A、血液传染病 B、消化道传染病 C、呼吸道传染病 D、体表传染病
4.下列不属于人体第一道免疫防线的是( )
A、皮肤 B、黏膜 C、溶菌酶 D、鼻毛
5.进行预防接种的目的是( )
A、增强人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B、控制传染源
C、保护易感人群 D、切断传播途径
6.下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服用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 B、 患过麻疹的不会再患麻疹
C、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D、 白细胞吞噬病菌
7.饭前便后洗手,有利于预防( )
A、呼吸道传染病 B、消化道传染病 C、血液传染病 D、体表传染病
8.狗受伤后常用舌头舔伤口,这有利于伤口的好转,原因是唾液中含有( )
A、溶菌酶 B、吞噬细胞 C、抗体 D、淀粉酶
达标检测:
9.分析题:
某家庭中父亲是肺结核患者,大儿子在父亲患病后即接种了卡介苗,二儿子和小儿子未接种卡介苗,结果,二儿子也患上了肺结核病,请回答
(1)二儿子患病前,家庭中的传染源是 ,易感者是 ,肺结核是 传染病。
(2)给大儿子接种卡介苗后,这在免疫学上叫 ,目的是 ,在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中属于 措施。
第2节拒绝毒品同步练习
1、目前,我国政府重点监控、查禁的毒品是: ()
A、 摇头丸 B、鸦片 C、大麻 D、海洛因
2、海洛因是用下列哪种毒品提炼的:()
A、 鸦片 B、大麻 C、吗啡 D、可卡因
3、下列哪一物品只有在滥用时,才能称为毒品:()
A、海洛因 B、鸦片 C、冰毒 D、杜冷丁
4、(2008益阳)《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从2008年6月1日起施行。下列选项中全是毒品的是:() A. 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 B. 海洛因、鸦片、冰毒、尼古丁
C. 焦油、海洛因、吗啡、冰毒 D. 冰毒、尼古丁、焦油、海洛因
5、林则徐在广东进行的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活动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大规模、有组织的 ( )
A.禁毒活动 B.禁香烟活动 C.禁烟花活动 D.禁烟酒活动
6、当在、吸毒者出现头晕、耳鸣、呕吐、涕泪交流、两便失禁、浑身打颤等难以忍受的症状时,即是 ( )
A.癫痫发作 B.心脏病发作 C.毒瘾发作 D.精神病发作
7、生产鸦片、吗啡、海洛因的主要原料是 ( )
A.罂粟果 B.核桃果 C.白果 D.大麻果实
8、吸毒成瘾是因为吸毒后,人体内的什么物质分泌受影响 ( )
A.类吗啡肽 B.生长激素 C.肾上腺素 D.胃液
9、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毒品的是: ( )
A.烟碱、酒精 B.一氧化碳、煤气
C.尼古丁、焦油 D.海洛因、鸦片、吗啡
10、林则徐在虎门硝烟时焚烧的是: ( )
A.外国香烟 B.海洛因 C.冰毒 D.鸦片
11、据新华网报道,某社区的吴某,他明知道自己居住的楼群中有几个吸毒者,却视而不见。他说:“这不关我的事,我管他干嘛!”但过了一段时间,他痛苦地发现,自己上中学的儿子成了毒品的俘虏。儿子的身体也从以前的“体健如牛”逐渐变成“骨瘦如柴。”
分析讨论:
⑴别人吸毒,真的不关我们的事吗?请举例说明?
⑵如果发现有人吸毒、贩毒,你怎么办?
⑶我们在交友、选择活动场所时应注意什么?
⑷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成为吸毒、贩毒者的目标?
课题:珍爱生命 拒绝毒品
学习笔记
【学习目标】
1、分析毒品的危害,得出拒绝毒品、远离毒品的结论
2、能运用分析毒品危害的资料,进而了解有关毒品危害的知识
3、形成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意识,共同抵御毒品的危害,积极参加防毒禁毒活动。
学习过程:
【自主互助学习】
活动一、“你对毒品知多少?”调查活动
问卷调查
1、 你知道“国际禁毒日”是哪天吗?( )
A、3月3日 B、5月31日 C、6月6日 D、6月26日
2、 你知道的毒品种类大约有多少? ( )
A、 一种也不知道 B、5种及以下 C、5种以上
请写出毒品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对禁毒情况的关心程度是怎样的?( )
A、非常关心 B、有点关心 C、不太关心 D、不关心
4、你有可能接触到毒品吗?
A、没有 B、有
5、如果接触毒品,你会怎么做?( )
A、很感兴趣,一定会试一下
B、有点兴趣,可能会尝试一下
C、不感兴趣,坚决抵制
6、你认为吸毒者能够完全戒毒吗?( )
A、能 B、可能 C、不能
7、有人说:“吃一两次摇头丸是不会上瘾的”,你会相信吗?( )
A、信 B、半信半疑 C、绝对不信
8、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吸毒者?( )
A、应该严厉打击,强制戒毒
B、应该关心帮助他们
C、让他们自生自灭
9、你认为吸毒的危害是什么?(多选) ( )
A、威胁人的生命健康
B、会减少人的寿命
C、有可能火祸及家庭
D、因要消耗大量钱财而有可能引发犯罪,危及社会
E、其他危害,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活动二、认识毒品、分析毒品的危害
观看录像: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1、 毒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等,被非法使用,也可能成为毒品。
2、资料分析:阅读分析教材中的三个资料
讨论:这三个资料分别说明了毒品具有哪些危害?
活动三、知识链接
来自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的数字表明,我国最近几年青少年吸毒的比例始终占吸毒人员80%左右。截至2002年底,我国公安机关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为90万,其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了77%,据不完全统计,16岁以下的少年吸毒人数在逐年增加,初次吸毒者中甚至已经出现了六七岁的儿童。
讨论
(1)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青少年出现吸毒现象呢?
(2) 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到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呢?
活动四、小组合作,设计禁毒宣传口号
要求:禁毒主题鲜明,态度真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
活动五、课堂练习《配套练习》
【课堂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第三节关注健康(学案)
【学习目标】
1、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学会安全用药。
2、学会设计并配备家庭用药。
3、学会急救方法;
4、了解健康新概念以及养成良好健康习惯。
【学习重点】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学会安全用药。
【学习难点】设计配备家庭小药箱、目标4。
【课前准备】自学课文后,(1)从家中带来或从医院找来若干常用药品的包装盒和说明书,以便上课时组内讨论交流;(2)了解配备家庭药箱的意义和基本要求,再根据自己平时的认识和家长交谈,调查家庭用药情况,为自己的家庭设计一个家庭药箱,并按类别列表归纳家庭药箱的配备情况,以便交流展示。
【自主学习】通过阅读、观察、探究、调查,独立思考完成:
1、我国《药品管理法》要求:加强( ),保证( ),并规定药品包装必须( )。
2、按照《药管法》规定,药品标签或者说明书上必须注明(
)。
3、你们小组以及你自己所带常用药品标签中有没有不符《药管法》的?
4、在服用药品前,要认真分析( )。
例如,应认真阅读( )等,对症下药,切忌跟着药品广告走。孕期、哺乳期妇女和儿童更应严格(
5、家庭药箱中主要存放什么?
6、医用器具包括:
7、配备外用药和内服药的原则是:
8、常用的外用药有:
9、常用的内服药名称及作用是:(如阿司匹林——头痛)、
10、说说处方药和非处方药(OTC)的含义及区别:
11、生活中遇到溺水、( )等紧急情况,这时需要对患者进行急救处理。说说人工呼吸的含义以及正确做法。
12、健康新概念的含义以及核心分别是:
怎样使自己健康?
【巩固练习】1、下列药品不作为外用药的是( )
A、酒精 B、风湿止痛膏 C、红药水 D、板蓝根
2、治疗头痛、呕吐腹泻、晕车晕船的常见药分别是:
3、碘酒和创可贴在家庭药箱中分别属于( )、( )
4、某人不小心被电击倒,旁边的人应该立即( ),再( )。
5、在家中服用常见药品,不必关注( )A、用法用量 B、禁忌和药品的不良反应 C、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D、药品广告
6、非处方药可以不用经医生指导,能否长期服用?说说理由。
7、完成教材97页“思考”和互动69、70页练习。
8、某女生身高168cm,体重60kg,准备节食减肥。你认为她的做法是否合适?能否对她提出建议?请写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