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复习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上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复习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53张PPT。第一单元
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人类社会有哪些早期文明?古代希腊古代
埃及古代印度古代西亚古代中国(夏商周)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一、古代埃及
(尼罗河的赠礼)第一课 亚非大河文明
公元前3500年前后
(产生)公元前3100年
(统一)公元前15世纪
(强盛)公元前6世纪(衰亡)埃及被波斯所灭地跨亚非美尼斯统一埃及
(孟斐斯)出现几十个小国古代埃及历史发展七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2、古代埃及的主要文明成就?(1)金字塔(3)象形文字(4)天文历法:太阳历(2)医学:木乃伊与计算尼罗河水的涨落和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有关。是古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1)尼罗河定期泛滥,为古埃及农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2)尼罗河便于航行,为古埃及的统一提供有利的自然条件;(3)古埃及人通过观察尼罗河的涨落,发展了天文学,如制定了太阳历。3、尼罗河(自然环境)对古代埃及文明产生的影响?练习
阅读图:请回答:
(1)古代埃及文明是依托什么发展起来的?古代埃及成为地跨亚非两洲的帝国是在什么时候?(4分)
(2)据所学知识回答,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是什么?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是什么文字?这一文字形成于何时?(6分)(2)两河流域的统一
1、两河流域国家的产生、统一情况?时间:
人物:
建立的国家:(1)早期城市国家的出现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古巴比伦王国二、古代西亚国家《汉谟拉比法典》的地位(历史意义):(1)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P5
(2)其内容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P6 维护奴隶主统治阶级利益,是代表奴隶主意志的法律。法典的实质是什么?2、《汉谟拉比法典》(1)楔形文字3、西亚地区的主要文化成就?发明者:
发明使用的区域:
楔形文字发明的作用:苏美尔人古代两河流域有力地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2)字母文字
贡献:文字的出现有力的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尤其是腓尼基字母文字的出现,形成22个字母,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练习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法典共有条文282条,刻在一块巨大石柱上。法典宣扬“君权神授”。它还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用来抵债;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的许可,擅自把不属于自己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奴隶可以被任意杀死,凶手只需赔偿奴隶主的财产损失,无须偿命。
材料二 右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二所反映的法典诞生于哪一地区?(4分)
(2)从材料一看,法典主要是为了维护哪个阶级的利益?(4分)
(3)这部法典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4分)公元前2500年出现城市国家雅利安人入侵建立一些小国前6世纪起半岛逐渐统一前3世纪摩揭陀国阿育王基本统一半岛再次分裂文明历程印度的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 舍首陀罗祭司贵族掌握神权。国王、官吏、
武士把持国家军政大权。农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
供; 供养第一、二等级。被征服者、
贫困破产失
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
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
从事最低贱的职业。  实质:是贵族统治的工具,
是为保护奴隶主特权的一种等级制度。影响: 随着印度社会的发展,种姓制度逐渐成为社会前进的障碍,激化了社会矛盾。种姓制度虽已废除,在当今印度社会仍有影响。目的:维护高级种姓的统治。产生背景:印度种姓制度引起人们的
强烈不满,社会矛盾尖锐。创 始 人:乔达摩·悉达多,
后被称为 “释迦牟尼”。产生时间:公元前6世纪①宣扬“众生平等”,
反对婆罗门的种姓制度。②提倡消灭欲望以解脱苦难,
教人忍耐顺从以求进入“极乐世界”。2. 佛教的教义 印 度中 国3. 阿育王与佛教的传播: 前3世纪3.下图为“佛教传播示意图”,图中②所指代的国家或地区是( )
A.古巴比伦王国 B.古代中国
C.古代印度 D.古代阿拉伯
5.某班同学以话剧的形式再现了古代印度历史,涉及“种姓制度”时,有一句台词是不正确的,它是( )
A.“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
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C.“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
D.“我很苦恼,我爱上了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不能步入婚姻的殿堂”
6.下列各项与佛教产生有关的是( )
①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 ②法典被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 ③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 ④种姓制度引起了人民的不满,社会矛盾尖锐
A.①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尼罗河流域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印度河与恒河黄河、长江流域都产生于大河流域,受惠于大河母亲的哺育(两河流域:新月沃土)四大文明古国的成果比较第二课 早期国家与社会1.夏朝建立:2.世袭制代替禅让制:3.夏朝后期都城:约公元前2070年,禹启桀公天下家天下二里头4.末代暴君:概括——夏朝走进商朝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1.武王伐纣:2.都 城:3.重要制度:5.末代暴君:4.西周灭亡: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武王建立西周。镐(今陕西西安) 周幽王公元前771年牧野之战分封制 礼乐制度概括——西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夏朝建立四百多年后,国王残暴无度,激起平民和奴隶反抗。位于黄河下游的商部落联合周边各部起兵,在公元前1600年前后灭夏建商。
材料二 商朝末年,国王奢侈残暴,修豪华宫苑,施炮烙酷刑,失去民心。最后被生活在渭水流域的周国联合其他小国消灭。
材料三 西周后期,政局混乱,王室势力日益衰弱。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中的国王分别是谁?(2分)
(2)导致商朝灭亡的重要战役叫什么?联合其他小国消灭商朝的是谁?(2分)
(3)西周建立于何时?都城在哪里?(2分)
(4)你认为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通过夏、商、西周的更替,你有何认识?(2分)夏商西周东 周春秋战国《春秋》《战国策》(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前770年~前476年前475年~前221年1.2.2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春秋、战国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促进生产发展、提高劳动效率1、诸侯日益强大2、周天子实力衰落王 室 衰 微,诸 侯 争 霸 (春秋时期最典型的时代特征)究因之一:生产力水平提高究因之二:分封制诸侯争霸诸侯争霸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两种说法齐桓公能首先称霸的原因:
一、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展

二、心胸:不计前嫌,重用管仲 三、人才:管仲改革,富国强兵
四、谋略:尊王攘夷,树立威信三家分晋战国七雄商鞅变法
吴起变法
李悝变法承认土地私有奖励农耕奖励军功建立县制商鞅变法(B.C.356年)问题:
  1.分析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2.商鞅变法成功给秦国带来什么影响。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大动荡”:政治发展经历了从统一走向分裂,又从分裂兼并归于统一的过程“大变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奴隶社会逐步瓦解,封建社会逐步建立“大发展”:社会经济、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大发展,私学兴起,“士”受到各诸侯国的重用1(一)儒家学派
(二)道家学派
(三)法家学派
(四)墨家学派
(五)兵家学派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人物中为儒家学派创始人的是( )
A.老子 B.墨子 C.孔子 D.韩非子
2.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孔子的讨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甲说: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B.乙说:他提出了“仁”的学说
C.丙说:他是政治家,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
D.丁说:他崇尚“自然”,主张“无为”
3.下列关于老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末期鲁国人
B.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C.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而且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D.其思想主要体现在《老子》一书中城邦时代
小国寡民前4世纪前8世纪雅典斯巴达相对民主
公民大会尚武
贵族统治亚历山大帝国传播、交流希腊
文化古希腊1.3.1西方文明的摇篮前6世纪西方古典文明(蓝色文明)
1、


腊2、


马1、文明的开端:爱琴文明克里特岛
迈锡尼2、城邦时代A、雅典经济:近海 工商业发达政治:民主制陶片放逐法B、斯巴达经济:政治:内陆—以农业为主军事独裁(一座大兵营)文
化:哲学:希腊语:热爱智慧科学:文学:阿基米德古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
历史学:希罗多德《历史》 西方”历史之父“伯利克里积极:确实有利于公民积极地参政议政,消极:它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国人是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的。开始黄金时代公元前8世纪~前6世纪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  亚历山大帝国的统治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与融汇,扩大了眼界,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1.它有曲折的海岸线,商品经济发达,海外贸易频繁,拥有众多小国寡民的城邦,被誉为“西方文明的摇篮”。它是( )
A.古巴比伦王国 B.古代希腊 C.古代罗马 D.古代印度
2.伯利克里宣称:“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这里的“全体公民”是指( )
A.全体居民 B.全体成年居民 C.全体男性居民 D.全体成年男性公民
3.某人在权力机关——“公民大会”上发言和表决,还领取了一份国家发放的津贴。这一情景出现在( )
A.古代雅典 B.古代中国 C.古代印度 D.古巴比伦王国
4.下列对亚历山大帝国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它是由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建立的 ②它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③它的都城是巴比伦 ④它的民主制度非常发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时间:
公元前8世纪中期
地点:
地中海北岸的意大利半岛中部罗马城的建立1.3.2罗马帝国的兴衰(1)建立时间:公元前509年军事基础:
制度基础:罗马共和国扩张概况:
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征服意大利半岛;
公元前2世纪,罗马与地中海强国迦太基进行了数次争霸战争,最终取得了地中海世界的霸权。罗马人尚武,强大的罗马军团兵种齐全,装备精良,作战英勇,战术高超。实行共和制,设有人民大会和元老院。
其政治体制是贵族政治和民主政治的结合。罗马共和国扩张的影响:
扩张过程中,罗马掠夺了大量奴隶和广袤土地。
奴隶制迅速发展,奴隶遍布各个角落。(2)军事的扩张(3)斯巴达克起义:
公元前73年,角斗奴隶不堪忍受,爆发了斯巴达克领导的大规模起义。
结果和影响:虽然失败,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罗马共和国的建立与扩张(2)罗马帝国建立的标志公元前27年,屋大维自称共和国的“元首”,独揽大权 ,成为事实上的皇帝,罗马从此进入帝国时代。(3)罗马帝国的兴盛公元2世纪,罗马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其内海(地中海成为罗马人的小澡盆)。(4)罗马帝国的分裂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了全面的危机,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两部分。(5)罗马的灭亡(1)罗马帝国出现的背景:公元前1世纪,随着版图的迅速扩大,人口的日益膨胀和社会矛盾的不断复杂化,罗马的社会危机空前严重,共和国制度已无力维持统治。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灭亡,东罗马继续发展,一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继续存在了约一千年,称为拜占廷帝国。罗马帝国(1)背景:犹太人民长期遭受残酷压迫,
屡次发动起义,但屡屡失败,
把希望寄托于“救世主”耶稣。
(2)时间:1世纪
(3)地点: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
巴勒斯坦地区
(4)基本教义:耶稣就是救世主,
耶稣叫人忍受苦难,
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5)经典:《圣经》基督教的创立公元4世纪末,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国教。世界三大宗教1世纪7世纪公元前 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耶稣穆罕 默德亚洲 地区欧洲 北美亚非 地区《圣经》《古兰经》1.下列对罗马共和国与地中海强国迦太基进行的争霸战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公元前2世纪,罗马与迦太基进行了数次争霸战争
B.罗马共和国最终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C.争霸战争的结果是罗马成为地中海世界的霸主
D.罗马的奴隶制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2.下列事件,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统治的是( )
A.斯巴达克起义 B.罗马征服意大利半岛
C.屋大维自称共和国的“元首”
D.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3.下列科技成就,属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有( )
①发现杠杆定律 ②创立物理学、植物学和动物学等学科体系 ③发现浮力定律 ④创立逻辑学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下列对古希腊文化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希腊神话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奇葩
B.《荷马史诗》是世界闻名的长篇文学作品,相传由荷马加工整理而成
C.古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
D.埃斯库罗斯被誉为“喜剧之父”
5.下列哪一项能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希腊的历史文化( )
A.种姓制度 B.商鞅变法
C.《荷马史诗》 D.《汉谟拉比法典》
6、下列属于地跨三洲的大帝国的是…………………………………( )
①罗马帝国 ②阿拉伯帝国 ③查理曼帝国 ④古巴比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7、有一个旅游团想了解欧洲最久远的文明,他们的最佳旅游目的地是………………( )
A、意大利 B、英国 C、法国 D、希腊 小明想在暑假参与“文化之旅”的活动。但是,目前仍未决定是否参加,于是,他去听导游在行前所举办的说明会。这位导游指着地图说:“参加这次的旅游团,可以让大家对世界的历史文化有初步的理解。
首先,我们到A地,在这里会带大家去罗马城,看竞技场、万神殿……,感受一下当地风情,接着,前往奥运会的发源地B地看看雅典古剧场……,随后飞越地中海,去C地造访基督教的故乡,去D地探访清真寺的建筑风格,领略阿拉伯民族坚忍不拔的品质。然后回国,欢迎大家参与此次的行程!”小明决定出游。
(1)请你说出A、B、C、D四个国家或地区的名称(4分)
(2)小明在这次出游中,他将在以上四个地点分别了解到哪些相关历史名人的故事。(4分)
(3)B地的一名古代政治家伯利克里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制度,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的手中。”你赞同他的观点吗?你是怎样评价这一制度的?(4分)
(4)在以上四个地方中你最喜欢哪个地方?谈谈你的理由。(2分)辨识早期文明的异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