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下第七章《各具特色的地区》 【课题】第一节 东南亚(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出东南亚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举例说出东南亚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教学目标】读“东南亚气候类型分布图”及“曼谷、新加坡气温曲线和降水资料图”,分析东南亚主要气候特征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能举例说出东南亚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教学模式】问题探究。【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放映图片:佛光塔影、热带滨海。师:同学们,如果寒假期间我们要去东南亚旅游,请你选出到那里可能会用到的物品:羽绒服、遮阳伞、毛衣、长筒靴、短袖衫、太阳镜等?追问:为什么?(因为东南亚热。)那么东南亚的气候什么样呢?它会对东南亚的农业有什么影响呢?佛光塔影、热带滨海会分布在哪里? 板书:东南亚的气候、农业及旅游业观赏图片、充满赞叹之情。积极踊跃,抢答遮阳伞、短袖衫、太阳镜等。观赏图片,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今天的学习。通过使用图片配上简单的介绍,让学生对东南亚异域风情充满向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启迪思维导学新知一、热带气候与农业知识点一:东南亚的气候1、读课本P21的文本内容和图7-1-5。说出:(1)东南亚的纬度范围。(2)东南亚的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并填写表格。全班对描述最全面、语言最流畅的同学以及书写最认真的同学予以鼓掌激励。2、读曼谷和新加坡的气候资料,仔细分析、总结两种气候类型的异同点。3、探究交流:结合所学知识,阅读下面两幅图片,说说东南亚居民生活习惯与气候的关系。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完成。过渡:东南亚湿热的气候不光适合水稻的生长,还是一些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知识点二:东南亚的农业:1、读“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分布图”,找出主要的热带作物,说说它们的分布的国家。2、探究交流:东南亚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气候对农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到东南亚旅游时要带的日用品和要吃的食物,下面我们要了解东南亚哪些旅游资源吸引了游客。二、富有魅力的旅游目的地知识点一:丰富的旅游资源东南亚为什么被称为富有魅力的旅游目的地?知识点二:著名的旅游胜地(1)上网搜东南亚著名的旅游胜地,展示给学生看;并完成助学P26的表格。(2)读课本P24图7—1—8和图7—1—9。议一议:东南亚各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这两幅图反映了什么?图7—1—8图7—1—9(3)探究交流:东南亚地区吸引中国游客的优势条件是什么?(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就加以鼓励和表扬。)学生通过看课本,划出重点知识;然后独立读图思考,讨论交流、认真解答。学生复习、回忆如何通过判读气温曲线和降水资料图得出气候特征。小组同学认真分析、讨论老师出示的问题,达成共识,整理答案。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思考讨论交流,同伴互助、疑难向老师问题询问,得出结论。东南亚属于热带气候,全年高温,雨水较多。高脚屋为两层建筑,上层通风透气,凉爽干燥;下层隔潮;屋顶坡度大,利于雨水快速排泄。东南亚湿热的气候适合水稻的生长,各国均以米饭为主食;气候湿热,喜食辛辣便于排汗、祛湿;煲汤为了清热消暑、提神去火。小组同学认真分析、讨论出示的问题,整理答案,黑板展示,纠正错误。探究、交流;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点。总结: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土壤肥沃,适合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通过看课本划出答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1)拓展阅读:(看课件)泰国大皇宫缅甸仰光大金塔印尼巴厘岛吉隆坡石油双塔大楼印尼婆罗浮屠新加坡的鱼尾狮公园学生根据课本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总结(2)题答案:国家政策扶持,不断增加资金投入,强化旅游基础建设、旅游项目和对外宣传。 旅游业成为东南亚各国的支柱产业。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思考讨论交流,同伴互助、疑难向老师问题询问,得出结论。东南亚吸引中国游客优势条件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东南亚华人、华侨众多,不会有语言障碍、距离近、习俗相通的异国他乡等。拓展阅读:(看课件)东南亚的华人和华侨:自主通过识图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识图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气温曲线和降水资料图分析气候特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让学生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图文并茂,让学生从感官上认识了这些热带作物。对部分景点进行简介,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培养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的能力。拓宽思维开阔视野了解华人、华侨做出的贡献。组织交流归纳总结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去东南亚旅游要带哪些日常生活用品;要吃哪些地方特色的饭菜;要去哪些地方看美丽的风景和名胜古迹。相信在旅游时会感到轻松惬意的。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的知识,有哪些收获;还存在着那些疑问。梳理、归纳本节课的知识,收获了哪些知识,拓展了哪些思维。 提高归纳能力,纵贯整体的整合能力。当堂训练深化提高1、指导学生背记基础知识,熟练掌握重点知识。并独立完成助学P27的当堂达标内容。2、抽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背记基础知识,熟练掌握重点知识。并独立完成助学P27的当堂达标的1、2、3、4题。通过背记和应用,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应用知识。分层检测当堂达标1、指导学生针对做错的题目及时纠正,并重点讲解。2、课外:设计东南亚旅游路线,写出经过的主要景点并附上导游词。1、独立完成下面的达标内容2、小组长安排好任务;交给老师展览评比。1、面向全体学生,难易适度。课上独立完成。2、本题有一定的难度。主要考查学生应用知识于实践的能力。达标测试:1、2012年元旦,山东一个经贸代表团赴东南亚采购货物。下列产品最有可能出现在订货单中的是( )A、稻米、苹果 B、牛奶、小麦 C、棕油、椰子 D、蕉麻、梨2、关于东南亚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B、东南亚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组成C、马六甲海峡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是世界重要的航运要道D、东南亚地区的粮食以小麦和玉米为主3、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中画出赤道和北回归线。(2)A、B、C、D四地中,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的是 ,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的是 。(3)①②③④四国中,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是 。天然橡胶产量最大的是 ,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是 ,世界棕油生产国和出口国是 。(4)④国著名的旅游景点有 。⑤国佛教建筑 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5)近年来,东南亚的 、 、 等国已成为我国公民出国旅游的热点国家。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成功之处:1、本节课通过旅游情境引入新课,让学生对东南亚异域风情充满向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2、利用课件进行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地图等得到了充分的展示,通过对地图等资料的分析,既获得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阅读地图等资料的能力。 4、采取读图分析法、问题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构建开放的教学课堂,让学生的个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不足之处,从教学来看,学生对气候图及气温曲线和降水资料图的判读还很差,以后的教学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