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 2 3 4 5 6 7 8 9 10A A B C A D C D D A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D C B C B D A B B 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21.(10分)(1)公元纪年法1分 A—秦朝1分 C—北宋1分(2)政权分立1分 民族汇聚(民族融合)1分(3)B朝(西汉):对外交流:丝绸之路的开辟1分 政治措施的创新:颁布推恩令或设刺史制度或设司隶校尉1分 D朝(元朝):对外交流:马可 波罗来华或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对外贸易或较多外国客人(蕃客)留居中国1分 政治措施的创新:行省制度的创立1分(4)统一1分22.(10分)(1)如:农村革命根据的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或其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等,同类多写也只得1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秋收起义。(写出2点即可,2分)(2)联系:面对国民党的血腥屠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人民军队创建的开始。2分 变化:军队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革命力量不断壮大(人民军队力量壮大)。2分(3)目的:反帝反封建(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启示:要有自己的武装力量,要掌握军队的领导权(枪杆子里处政权);要符合中国的实际国情;要发动工农群众的力量(人民群众的力量)等。(写出2点,2分)23.(10分)(1)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②台儿庄战役(太原会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淞沪会战、29军、19军积极抵抗等)等 ③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积极抗日④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帮助 每空1分,共4分(2)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1分; 1942年,中、美等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中美都是反法西斯同盟1分;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有力地支援了美、英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对日作战 (太平洋战争期间,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的大量兵力)或中国的抗战是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方主战场。2分(3)与侵略势力抗争到底(坚决抗战);团结一切热爱和平的力量;牢记历史、勿忘国耻2点2分24.(10分)(1)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分(2)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分 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一五计划或土地改革、或三大改造;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一五计划1分;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分 结合材料1分(3)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2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分(4)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指明了方向,促进了革命和建设朝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发展。1分25.(10分)(1)(1)材料一说明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总产值持续增长,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不断发展(1分) ①1952年底,中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的发展。(2分) ②到1956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2分)(2)生产方面统一劳动、统一经营,缺乏生产自主权和分配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导致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2分(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 集体1分(4)党一贯重视农村问题,关心农民生活;要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维护农民的切实利益;从实际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制定路线、仿真、政策;要尊重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实事求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深化改革,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1点即可,1分衢州市实验学校九年级社会政治期中试卷 答题卷学 校 姓 名 班 级 考 场 座位号 准考证号条码粘贴处注 意 事 项 1、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2、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禁用涂改液,涂改胶条。填涂样例 正确填涂 $ 错误填涂 %^&* 缺考标记 ` 是否借读 ` 是否作弊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20题30分。)1.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10月25日选举 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共最高领导人)。A.习近平 B.李克强 C.胡锦涛 D.温家宝2.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对中国政治形成了长期的影响。下列能反映这一影响的史实有……………………………………………………………………………………… ( )。①西汉——休养生息 ②唐朝——三省六部制③北宋——杯酒释兵权 ④明朝——改土归流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3.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进。”这一意见的实行对当时来说…………………………………………………… (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文字狱 D.科举制4.“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出现这种历史现象是由于宋朝……………………… ( )。A.统一文字 B.独尊儒术 C.创立科举 D.崇文抑武5.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宋元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澶渊之盟”、“岳飞抗金”、“蒙古兴起”、“回族的形成”。这些信息反映出宋元时期的阶段特征………… ( )。A.统一国家的形成 B.中外交流与往来C.民族关系的发展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6. 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交流的过程中出现过“中学西渐”为主到“西学东渐”为主再到如今东西文化双向交流频繁的演变趋势。下列史实能体现“西学东渐”现象的有…( )。①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利马窦来华传播宗教和科学技术③玄奘西行天竺取经,传播佛教 ④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7.1912年的中华民国国歌唱道:“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 对此歌词的正确解读是………………………………………………… ( )。A. “开化早”指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宣传民主科学B. “揖美追欧”主要指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C. “旧邦新造”指推翻了清朝统治终结了封建制度D. “飘扬五色旗”反映了当时倡导国内各民族平等8.五四运动之前,宣传新文化的报刊仅有《新青年》、《每周评论》等几种。五四运动之后,年余之间,新出的报刊多达四百种左右。材料说明………………………………( )。A.五四运动的目标是宣传新文化 B.《新青年》杂志影响了五四运动C.五四运动促进了新文化的传播 D.五四运动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9.武汉在近代民主革命中谱写了光辉的历史篇章。下列有关武汉在国民革命时期的光辉历史描述正确的有…………………………………………………………………… ( )。①曾受北伐战争的洗礼 ②取得反帝斗争的重大成果③曾是国民政府所在地 ④创办了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0.南京见证了风云变幻的中国近代史,走过黑暗,迎来光明。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追溯到发生在这里的“光明”有……………………………………………( )。①《南京条约》的签订 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③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11. 英法对法西斯侵略推行绥靖政策的典型事例有………………………………( )。A.法国的沦陷 B.德国突袭波兰C.《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D.《慕尼黑协定》签订12.1943年2月,罗斯福就某战役的胜利致苏联斯大林贺信:“是你们制止了侵略的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的转折点。”“某战役”指……………………………………………( )。A.中途岛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攻克柏林战役13.二战期间召开,讨论成立联合国并对战后世界格局产生重要影响的会议是…( )。A.开罗会议 B.雅尔塔会议 C.德黑兰会议 D.波茨坦会议14.1945年10月,毛泽东在《忆重庆谈判》中感叹:“遍地哀鸿遍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这表明他赴重庆谈判是为了…………………………………………………………( )。A.合作创办黄埔军校 B.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日C.争取国内民主和平 D.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15.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开始的标志是………………………( )。A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发起了三大战役 D.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16.毛泽东称赞傅作义“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这是称赞傅作义在哪次战役中接受和平改变,使人民避免了战争之苦……………( )。A.淮海战役 B.渡江战役 C.辽沈战役 D.平津战役1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新纪元”指的是……( )。①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②人民当家作主③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④国家独立自主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18.“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A.铁幕演说的发表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C.北约和华约的出现 D.马歇尔计划的实行19.既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新时期对外开放最早的经济特区的城市是……………………………………………………………………………………… ( )。A.上海 B.厦门 C.广州 D.深圳20.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下组图片,该组图片信息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改革开放之路 B.民主革命之路 C.民族复兴之路 D.社会主义道路二、非选择题。(共5大题50分。)21.(10分)阅读“中国古代史”年代尺,回答问题。(1)该年代尺采用何种纪年方法?写出A和C的朝代名称。(3分)(2)结合年代尺和所学知识,简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2分)(3)B、D两朝时,对外交流较频繁、政治措施有创新。请分别运用史实加以佐证。(4分)(对外交流各一个,政治措施创新各一个)(4)观察“中国古代史”年代尺,说说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1分)22.(10分)1927年是中国人民军队创建的开始,也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探索的开始。材料一::材料二:毛泽东:“如果不帮助农民推翻封建地主阶级,就不能组成中国革命最强大的队伍而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1)列举两则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探索过程中的革命实践。(材料有的除外,2分)(2)简述图一和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井冈山会师后,人民军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分)(3)开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最终目的是什么?综合两则材料,你有哪些启示?(4分)23. (10分) 九(1)班的同学们开展“不忘国耻,反思历史”的主题探究活动。【史论结合学历史】:《抗战胜利的原因整理归纳表》史实 史论①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② 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积极抗战八路军主动出击,发动百团大战 ③驼峰航线的开辟 ④(1)完成表格①②③④空格。(4分)【文献检索学历史】: 1941年12月后,美国对中国的抗战由消极观望逐渐转向肯定支持。1942年后,美国人开始认为中国是美国的重要盟友,中国的积极抗战对美国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都有重要意义。 ——《二战史》(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1942年后美国对中国的抗战转向肯定支持?(4分)【总结反思学历史】: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历来具有不畏强暴、敢于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压倒的英雄气概……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习近平《南京大屠杀公祭仪式上的讲话》(3)综合上述材料,说一说我们该怎样维护和平?(2分)24.(10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与建设过程中经历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1)图中的会址(贵州遵义)为什么被称为转折之地?(2分)(2)“这一年,中国共产党西柏坡村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是什么会议?结合材料说说为完成这次会议中提出的总任务,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分别作了哪些努力?(4分)(3)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怎样的历史性决策?“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新的道路是什么?(3分)(4)中共历三次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对中国革命与建设产生了怎样共同的作用?(1分)25.(10分)建国后,我国农村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每次变革都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年份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农业总产值 461 510 535 575 610材料二:人民公社时期的顺口溜:“九月里来公社化,你让种啥就种啥,冬季来了大发款,每人平均正六元,有劳无劳都来领,二流懒汉高了兴”。问题倒逼改革,由此引发了20世纪70年代末的农村改革。材料三:“土地稳了,农民的心稳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表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请你用史实来说明出现这一积极状况的原因 (5分)(2)根据材料说说人民公社时期为什么农业生产会出现问题?(2分)(3)土地承包源于哪一项农村改革措施?现阶段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归谁所有?(2分)(4)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说明了什么道理?(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期中试卷.docx 答案.docx 衢州市九年级社政期中答题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