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衢州华外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卷九年级社会命题教师:九年级社会备课组 审题教师:郑丹卷Ⅰ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2017年10月18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 ▲ 次全国代表大会。A.十六 B.十七 C.十八 D.十九2.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10月10日宣布,“ ▲ ”发现脉冲星,这是我国天文望远镜首次发现脉冲星,实现我国该领域“零的突破”。北斗三号 B.中国天眼 C.东方红一号 D.GPS3.蔡元培称道孟子“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下列选项能印证此观点的是A.“有教无类” B.“以礼治国” C.“因材施教” D.“民贵君轻”4.伯利克里曾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其“全体公民”是指A.所有居民 B.外邦移民 C.成年男性公民 D.男性居民5.历史学家顾颉刚说:“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引诱。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武帝“利禄引诱”的具体措施是①颁布“推恩令”②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③设太学专授儒家经典,成绩优秀可直接做官 ④在地方设立官学 ⑤设立科举制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⑤6.考古印证了历史的印记。近几十年来,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证实A.班超曾出使大秦 B.张骞曾出使西域C.海上丝绸之路的存在 D.东南亚曾是中国的版图7.某学习小组开展了“资产阶级革命”专题探究,收集的资料适用该专题探究的有①纪念郑和下西洋的邮票 ②克伦威尔的生平资料③布鲁诺遭受火刑的图片④攻克巴士底狱的图片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8.在19世纪,面对工业文明浪潮,抓住机遇强盛起来的国家是A.印度 B.中国 C.日本 D.英国9.采用“流水线生产方式”,大批量生产汽车的“汽车大王”是A.卡尔·本茨 B.亨利·福特 C.莱特兄弟 D.法拉第10.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的特点有①反对宗教愚昧 ②反对专制主义 ③强调人性 ④主张理性地看待社会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11.最早为君主立宪制奠定法律基础的是A.美国《独立宣言》 B.法国《人权宣言》 C.英国《权利法案》 D.美国1787年宪法12.打破日军“三月亡华”妄想的战役是A.平型关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淞沪会战13.造成台湾与祖国大陆分割的历史事件有①戚继光抗倭 ②中日甲午战争 ③抗日战争 ④解放战争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4.下列能为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供史料支撑的有①美苏等国协同作战 ②中共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③华人华侨归国参战 ④人民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5.以下二战中著名战役与其影响搭配正确的是选项 主要战役 影 响A 平型关大捷 取得中国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敌斗志B 不列颠之战 德国陆军遭遇第一次重大失败,宣告希特勒闪电战的破产C 莫斯科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使德国损失了大批主力部队D 诺曼底登陆 世界上迄今最大规模的登陆战役,极大打击了德国的军事力量16.以下图片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四个瞬间,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图①百团大战 图②台儿庄战役 图③《联合国家宣言》签字 图④偷袭珍珠港A.②①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17.对于右图史料的描述正确的有①发生于1942年②证明了中美都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员③说明衢州人民为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重大牺牲④说明衢州人民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贡献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8.下面年代尺中,决定苏、美、英三国将共同打败德国及苏联参加对日本作战的会议是A.巴黎和会 B.慕尼黑会议 C.华盛顿会议 D.雅尔塔会议19.下列会议中,有中国参加的有①开罗会议 ②华盛顿会议 ③ 雅尔塔会议 ④ 波茨坦会晤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0.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A.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组织的三大会战 B.人民解放军揭开战略反攻序幕C.中共对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大决战 D.日本对华发动的全面侵略战争卷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共50分。)2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简图(部分)(1)请把D、E、F三处按要求补充完整。据图可知A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4分)材料二: 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资治通鉴》(2)材料二描述的是B朝哪一政治体制?这一政治体制有何特点?(3分)(3)B、C两朝的政治体制与A朝的政治体制有何联系?它们有何共同作用?(3分)22.(10分)近代以来,中国为实现民族独立进行了积极探索。材料一:“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二: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效仿,可以盲从,搬进中国来也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的,便像学习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1924年4月20日)材料三:1921 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1)材料一中这场“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指哪场运动?(1分)(2)中国分别通过哪些运动将哪些“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4分)(3)请列举20世纪二十年代的两个史实来说明材料三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4分)(4)综合上述材料,近代中国的探索之路呈现出怎样的趋势?(1分)23.(10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共会议的会址图片。(1)请在下列选项中分别为图一和图四选择一个正确的主题词。(2分)A.轻舟入风雨、伟业初起航 B.星火燎原处、新歌万里扬C.雄鸡啼破晓、大国起东方 D.红旗指所向、兵戈显锋芒(2)请从图一至图四中任选两幅,结合所学知识对该图主题词进行简要的说明。(4分)材料二:刚刚闭幕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习总书记强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十八大以来,党落实精准扶贫,平均每年使1300多万人摆脱贫困;倡议共建“一带一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请运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的相关史实或者依据材料二说明共产党是如何“不忘初心”地砥砺奋斗着。(4分)(10分)刘志青的《一生的较量》中记载了近代史上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多次较量。材料一: 材料二: 写出材料一①②处的章节名称。(2分)请将材料三的板块补充完整。(2分)◎较量的地点: ▲◎较量的结果: ▲(3)结合材料二分析出现这一较量结果的原因。(2分)(4)结合史实,谈谈你对这一阅读感悟的理解。(4分)25.(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2年《 ▲ 宣言》材料二:1943年《 ▲ 宣言》材料三:2017年9月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2周年座谈会(1)写出材料一、二中宣言的名称。(2分)(2)蒋介石高度评价该会议“以政治之收获为第一,军事次之,然皆获得相当成就,此乃为国家百年来外交之最大成功。”结合材料二说明蒋介石的观点。(4分)(3)请结合以上材料分析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4分)民国三十一年四月十八日,美国第18航空队16架B-25型轰炸机,轰炸日本东京后,飞临衢州机场,因联络不上而迷航,机组人员在江山、遂昌等地跳伞,获救的部分飞行员,集中衢县转第三战区。 ——摘自《衢县志》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辽沈战役辽沈战役主题: D 不断加强人心向光明思想沐河山延安图三图一1921年 1935年 1945年 1949年遵义图四平山县西柏坡挺身辩真理绝地挽危亡图二国统区解放区目录① (1927年9月)第二章 初上井冈山第三章 围剿与反围剿……第二十八章 挺进中原第二十九章 三大战役第三十一章 ② (1949年4月)……材料三:读完这本书,某班学习小组制作了阅读小报。 最后的较量 ——毛泽东VS蒋介石◎较量的地点: ▲ ◎较量的结果: ▲ ☆阅读感悟:毛泽东与蒋介石之间的较量,既是光明与黑暗的政治较量,也是两人在战场上智慧的较量。特宣告:各国政府保证运用其全部军事或经济力量反对这些政府正在与之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各国政府保证与本宣言签署国政府合作,并且不同敌国缔结单独的停战协定或和约。“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三国决不为自己图利,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并与其他对日作战之联合国目标相一致,我三大盟国将坚忍进行其重大而长期之战争,以获得日本之无条件投降。”“让我们共同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PAGE 一、选择题。 (本题有20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非选择题。(共5题,共50分。) 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姓名、班级、考号,再用2B铅笔把考号对应数字涂黑。选择题作答必须用2B铅笔,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答题不得超出答题框。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缺考标记 班级: 姓名:准 考 证 号 衢州华外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九年级社会答题卡21.(1)(4分)D: E: F: A朝:(2)(3分)B朝: 特点: :(3分)联系:作用:22.(1)(1分) (2)(4分)运动: 制度:运动: 制度:(3)(4分)(4)(1分) (1)(2分)图一: 图四:(2)(4分)(3)(4分)24.(1)(2分)① ②(2)(2分)地点: 结果:(3)(2分)(4)(4分)25.(1)(2分)材料一: 材料二:(2)(4分)(3)(4分) PAGE第 1 面 共 1 面 九年级社会答题卡衢州华外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答案·九年级社会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5:DBDCC 6——10:CDCBD 11——15:CDDCD 16——20:ADDAC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共50分。)21.(1)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E:皇帝、F:中书省。郡县制。(2) 三省六部制(1分)。三省之间各有分工,相互合作又相互牵制。(2分)(3)B、C两朝沿用和完善了A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2分)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统治。(1分)22.(10分)(1)洋务运动。(1分)(2)维新变法(戊戌变法):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民主共和制。(4分)(3)①1922年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②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③召开八七会议,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④1927年毛泽东率部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等。(4分,每个要求写出历史事件及其影响。)(4)从物质层面的学习到制度层面的学习或从向西方学习到探索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等。(1分)23.(1)A,C (2分)(2)图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图二: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图三:中共七大明确中共的任务要竭尽全力去争取光明的前途,反对黑暗的前途,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图四: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作了政治上、思想上的准备(或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基础或作了准备)。(4分)(3)(运用史实)①毛泽东等为了响应人民和平、民主的呼声,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决定赴重庆谈判,说明党“为人民谋幸福”;②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新中国,使中华民族进入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体现党“为民族谋复兴”(或为人民谋幸福)。(依据材料)①共产党积极采取措施使贫困人口急剧减少,体现“为人民谋幸福”;②同时倡议“一带一路”积极地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中国力量,提高中国地位,体现“为民族谋复兴”(或为人民谋幸福)。(4点任选2点得4分)24. (1)①秋收起义②渡江战役(2)南京;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3)经济上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国统区经济上横征暴敛,掠夺人民财富,失去民心。(4)蒋介石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主张实行一党专政,这种黑暗的统治是一种历史的倒退;毛泽东代表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实行人民民主,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新中国,为人民争取光明的前途,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历史的进步;在长征过程中,毛泽东凭借高超的指挥艺术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成功地摆脱了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千里跃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无不体现毛泽东的指挥艺术高于蒋介石……(写出任意能够说明光明与黑暗、智慧的较量中的两个史实并说明)25.(1)《联合国家宣言》,《开罗宣言》(2分)(2)“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可以看出《开罗宣言》声明日本攫取的中国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为领土回归提供依据,此乃政治收获; “我三大盟国将坚忍进行其重大而长期之战争,以获得日本之无条件投降”可以看出该宣言声称三国将坚持长期作战以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投降,是外交的一大胜利,此乃军事收获。(4分)(3)原因: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是世界反法西斯胜利的根本原因;从材料三的“正义必胜”可以看出这是一场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正义终将战胜邪恶;从材料三“和平必胜、人民必胜”可以看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得到了爱好和平的人们的支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答题卷(网上阅卷).doc 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定稿).doc 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