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20张PPT。第二课 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四川保路运动1.收回利权的斗争: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扩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对矿权、路权的掠夺。20世纪初中国人民展开收回利权的斗争,四川的保路运动规模最大。直接原因:1911年,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收回商办铁路干线,并出卖给帝国主义,已募银款概不退还;引发了全国群众性保路运动,其中以四川地区的规模最大。口 号:“路存与存,路亡与亡”。组 织:保路同志会军事上:成立保路同志军结 果:遭到湖北新军的镇压。影 响:给武昌起义创造了有利时机。武昌起义与民国的成立 武昌起义辛亥革命能首先在武昌发生,有着复杂的原因:第一,湖北的经济近代化发展较快,资产阶级力量较大。第二,湖北革命党人的工作比较扎实。 第三,湖北革命党人对起义的部署比较周密。 文学社和共进会在新军中发展了五千多人的革命力量。武昌起义发难处——工程营遗址 起义经过1911年10月9日,孙武等人在汉口俄租界配制炸弹时不慎引起爆炸。俄国巡捕闻声而至,搜去革命党人名册、起义文告、旗帜等,秘密泄露。并拘捕刘同等6人,随即引渡湖北当局。湖广总督瑞澄下令关闭四城,四处搜捕革命党人。情急之下,革命党决定立即于10月9日晚12时发动起义。但武昌城内戒备森严,各标营革命党人无法取得联络,当晚的计划落空。新军中的革命党人自行联络,约定以枪声为号于1911年10月10日晚发动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夺取位于中和门附近的楚望台军械所,吴兆麟被推举为临时总指挥。缴获步枪数万支,炮数十门,子弹数十万发,为起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经过一夜激战,起义部队全部占领武昌。三日内,武汉三镇光复。1911年10月,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湖北军政府旧址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旧址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南京总统府《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内容(原则)第一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二章: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等自由,有请愿、选举被选举等权利。第三、四、六章: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第五章:国务员(内阁总理)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2)性质: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宪法(3)意义: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在接受优待条件后下诏退位,清朝统治结束。辛亥革命的意义1、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2、辛亥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