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 复习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 复习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30张PPT。中世纪与基督教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查理曼加冕: 查理曼帝国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进入“中世纪”三分查理曼帝国:法兰西日耳曼人的另一支:英吉利王国基督教:时间:第一课 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德意志意大利1世纪地点:巴勒斯坦教义:耶稣是救世主,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中世纪占统治思想:基督教文化教育:被教会控制基督教经典是《圣经》第二单元 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5世纪后期8世纪中叶800年843年5世纪后期,法兰克王国建立
8世纪中叶,丕平献土取得教会支持。
800年 教皇为查理加冕,查理曼帝国建立
843年 查理曼帝国分裂(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西欧封建制度的建立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日尔曼国家的兴起 法兰克王国向
查理曼帝国的转变查理曼帝国的分裂 —— 封建制度逐渐形成 —— 西欧奴隶社会结束 —— 法、德、意等国
   逐渐形成 理一理:西欧封建制度的建立庄园和城市庄园经济特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庄园物品:绝大部分自己生产,盐和铁等需购买庄园里的关系:农奴依附于庄园主欧洲政治、贸易中心:伦敦和巴黎对外贸易繁荣的城市:意大利威尼斯和热那亚手工业享誉欧洲:佛罗伦萨保护同行手工业者利益不受侵犯:行会练一练:1.西欧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是( )
  A.4世纪末  B.5世纪末
  C.6世纪末  D.7世纪末?2.不属于由查理曼帝国分裂发展而成的国家是( )   A.法兰西   B.英吉利王国
  C.德意志   D.意大利3.?西欧最大的封建土地所有者(? )   A.贵族    B.封建国王?
  C.教皇    D.农民BBC4.对罗马天主教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评述   不对的是(  )
  A.既是宗教领袖又获得世俗权力,还控制着思想、文化。
  B.在政治生活中,教皇必须服从国王的领导。
  C.教皇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可以凌驾各国君主之上。
  D.天主教还占有大量的土地,居西欧封建社会的中心地位。练一练:B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创立:7世纪初地点:阿拉伯半岛教义:放弃其他信仰,只信奉唯一的真主安拉经典:《古兰经》伊斯兰教具有其他宗教没有的特点:政教合一 伊斯兰教教历元年:622年,出走麦地那第二课 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时间:创始人:穆罕默德教徒:穆斯林阿拉伯半岛统一的特点:与伊斯兰教创立、传播同步位置:西亚的阿拉伯半岛半岛的统一:622年 麦地那—穆罕默德
    (伊斯兰教纪元的开始)632年 阿拉伯半岛统一帝国建立:衰落:10世纪,分裂8世纪中叶 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定都:巴格达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帝国探秘
—帝国历史演进四 阶 段6世纪末穆罕默德去世前632年—8世纪中矛盾重重,渴望统一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大规模扩张,帝国建立10世纪后 逐渐衰落文化创新文化传播翻译、传播欧洲著作文学数学改进并传播阿拉伯数字数学“代数学之父”花拉子密建筑医学文学天文学天文仪器拉齐斯《医学集成》
伊本·西那《医典》其他把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等重大发明,印度的糖、稻米、棉花等传入欧洲。清真寺《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为什么繁荣?(2)地处三大洲交界处,交通便利,从东西方吸取了丰富的营养。(1)阿拉伯民族善于学习、重视文化;阿拉伯文化的特点:领先地位和融合精神,具有先进性和包容性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1.传播并保存了古典文化2.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阿拉伯国家发展的线索阿拉伯的分裂→阿拉伯国家的统一→阿拉伯帝国的繁荣→阿拉伯帝国的衰落 伊斯兰教的促进作用 伊斯兰教关于只信仰真主安拉,不再信仰别的神的主张,对于打破狭隘的氏族界限,促进阿拉伯的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建立者:穆罕默德巩固提升1.穆罕默德的历史功绩在( )
①创立伊斯兰教 ②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
③使阿拉伯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④建立了地跨三洲的大帝国
A.①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③④B2.每个国家走向统一的方式各不相同,其中阿拉伯半岛走向统一的主要依靠是( )
A.战争 B.改革 C.创立伊斯兰教
D.外族征服C日本的大化改新5世纪,大和统一日本背景内容影响7世纪中期,日本社会矛盾尖锐。日本周边国家强大日本留学生力倡改革645年,皇室和改革派发动的宫廷政变成功政治上:经济上:法律上: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土地收归国有,并定期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编订了日本第一部律令法典推动了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积极性:局限性:国家分配田地的方法逐步遭到破坏,武士阶层形成并不断壮大。646年从大化改新获取感悟 像日本人那样自觉的、大规模的文化引进,在西方历史中是找不出同样的例子的。——赖肖尔《当今日本人》对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借鉴意义?①一个国家或民族应该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和先进文化,要正视自身的不足,积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
②作为学生,应虚心向先进国家学习并报效祖国,拥有发愤图强的爱国心。大化改新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中国隋唐政治和经济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为日本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2.古代中国光照四邻,日本的大化改新,其实是仿照(?? )
A.中国秦朝制度??? B.中国汉朝制度???
C.中国隋唐制度??? D.中国明清制度练一练1.模仿与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以下能体现这一特色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B.大化改新??????
C.奴隶制民主政治????? D.种姓制度3.下列属于大化改新内容的是( )
①建立天皇制封建国家 ②建立县制
③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④农民转化为国家公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BCC4、下列属于大化改新内容的有( )
① 土地属于国家,实行“班田收授法”② 承认土地私有和土地买卖③ 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④ 强制普及初等教育
A、① ③ B、② ④ C、② ③ D、① ④A5、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 ) ①典章制度②儒学和佛教③城市建筑④服装、文字、生活风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D6、大化改新的措施中,把农民从氏族贵族的占有下解放出来的措施是( ) A.公地公民制度 B. 班田收授法
C.租庸调制 D. 改革统治机构A②⑥ ①成为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 ④⑤大化改新 当堂练 1、将信息表中的序号填入相应位置③⑦历史信息①成为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
②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③646年,大化改新
④社会矛盾尖锐
⑤皇室和改革派渴望学习中国的先进制度
⑥编订了第一部律令法典
⑦土地收归国有背景时间过程、内容影响、意义????佛教建筑 伊斯兰教建筑 基督教建筑综合探究二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1世纪公元前6世纪610年
(7世纪)乔达摩·悉达多
(释迦牟尼)耶稣 穆罕默德世界三大宗教古印度(天竺)古罗马统治的巴勒斯坦地区阿拉伯半岛的麦加统治者统治人民的工具中世纪统治思想
垄断文化教育促进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宗教建筑区别:基督教堂— 建筑高耸入云,显示上帝高高在上;
伊斯兰教清真寺— 穹顶建筑是为了召唤信徒;
佛教寺庙— 类似皇宫来表现它的重要的地位以开放的胸怀,平等的态度对待不同文化
要善于学习不同的文化,在借鉴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努力倡导文化的多元化。
……对待世界文化多样性我们的态度是这些宗教建筑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要珍惜并保护好。知识拓展1.罗马共和国最早建立在( )
A阿拉伯半岛 B巴尔干半岛 C意大利半岛 C伊比利亚半岛
2.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在其土地上相继建立许多小国家的是( )
A阿拉伯人 B马其顿人 C日耳曼人 D波斯人
3.下列属于古罗马成就的是( )
A《十二铜表法》 B 阿基米德定律 C《雅典学院》 D《古兰经》CCA火眼金睛4.发明螺旋提水器的古希腊科学家是( )
A阿基米德 B希罗多德 C亚里士多德 D德谟克利特
5.下列哪项是欧洲中世纪前期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6.由盎格鲁?撒克逊人建立的王国是( )
A法兰西王国 B英吉利王国 C德意志 D意大利
7. 843年,查理的三个孙子在下列哪一地点签订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 )
A、巴黎 B、凡尔登 C、罗马 D、柏林
9.查理曼帝国分裂后,其中西部后来发展成( )
A、英国 B、法兰西 C、意大利 D、德意志ABBBB10.相传创始人是耶稣的宗教是( )
A、伊斯兰教 B、基督教 C、佛教 D、印度教
11、在中世纪的意大利,以手工业享誉欧洲的是 ( )
A、米兰 B、热那亚 C、威尼斯 D、佛罗伦萨
12、伊斯兰教信奉的是 ( )
A、上帝 B、安拉 C、释迦牟尼 D、耶稣
13、到8世纪中叶,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的是( )
A、罗马帝国 B、查理曼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西罗马帝国BDDCc14、下列有关清真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清真寺是伊斯兰教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
B、清真寺的建筑风格一般以圆顶寺庙为主体
C、早在14世纪,清真寺就建筑风格就已经被带到了美洲
D、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清真寺建筑风格被带到世界许多地方
15、下列属阿拉伯文学作品的是( )
A、《伊索寓言》 B、《圣经》 C、《格林童话》 D、《天方夜谭》
16、下列不属于“世界三大宗教”的是( )
A、佛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CDB二、填空题
1、从公元前2000年起,爱琴文明先后以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为中心。
2、在古希腊的城邦中,最重要的两个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
3、公元前27年, _________自称共和国的“________”,独揽大权,从此,罗马进入帝国时代。
4、公元800年,教皇为查理加冕,标志着___________帝国的诞生。
5、基督教的经典是《__________》;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26、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克里特岛 迈锡尼 雅典斯巴达 屋大维元首 查里曼 圣经穆罕默德 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 二.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罗马法》泛指古代罗马社会整个历史发展时期的全部法律,是古代奴隶社会最完备的法律体系。它包括自罗马国家产生至西罗马帝国灭亡期间的全部法律,也包括东罗马帝国的部分法律。罗马法是伴随罗马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不断积累与完备的。
(1)、《罗马法》的渊源是什么?(2分) 《罗马法》的渊源是《十二铜表法》 (2)、《罗马法》的在法学史上的地位如何?(3分)
?
?
?(3)、你认为,罗马统治阶级为什么要制定和完善法律?(8分)
?
《罗马法》是古罗马留给后人的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对后世欧美各国的法律影响很大,成为近代西方各国法律体系的基础。 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秩序,巩固统治地位,保护统治阶级的私有财产,使剥削合法化。(需适当扩展和举例,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本题共11分)
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各国为维护自身的统治,纷纷放弃过去的多神教,改信基督教。而基督教为了维系自身的生存和地位,也竭力拉拢靠近王权,终于成为欧洲封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欧封建社会,基督教会约占全部地产的三分之一,这些地产主要靠各国统治者的赏赐、信徒的捐赠和巧取豪夺所得。
(1)、富人参加教会,对基督教产生哪些影响?(4分) 上流社会的人士加入教会并把持了教会的领导权,使基督教原有的反抗精神逐渐消失,日愈成为罗马帝国维护其统治的思想工具。 (2)、教会为什么积极靠拢王权?(4分)
?
?
?
(3)、教会势力发生了哪些变化?(3分) 教会利用国王的力量扩大自己的影响。它通过各种手段占有大量地产,并经常干涉和控制各国的事务。 在欧洲封建社会鼎盛期,教会不仅垄断了思想文化领域,而且具有雄厚的经济地位和相当大的政治权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