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目 录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二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的利用第三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 九年级(上)知识导图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思维导图目录物质转化与材料的利用思维导图目录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思维导图目录 代谢与平衡思维导图目录第1练 生化部分一、选择题 1、将下列各组内的二种物质同时放入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FeCl3、KOH B.K2SO4、BaCl2 C.CuSO4、HCl D.NaCl、KOH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氢化钙(CaH2)是一种重要的制氢剂,与水发生反应:CaH2 + 2H2O=Ca(OH)2 + 2H2↑,在以上反应的化合物中,氢元素的化合价很独特的是( )A. CaH2 B. H2O C. Ca(OH)2 D. H23、有NaCl、MgCl2、FeCl3三种溶液,分别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的AgCl沉淀的质量刚好相等,则消耗溶质AgNO3的质量比是 ( )A. 1∶2 ∶3 B. 3∶2 ∶1 C.2∶3 ∶6 D. 1∶1∶1 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在氢氧化钠中加入盐酸,C点溶质有氯化钠和盐酸B.向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D、向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稀硫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金属镁和铝5、 将等质量的镁、铁、锌,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的H2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的信息,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图线x表示镁的反应情况 B.铁消耗的稀盐酸质量最大 C.镁、锌一定过量,铁可能反应完 D.镁一定过量,锌、铁可能反应完6、将混有少量氧化铜粉末的铁粉,放入盛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有部分铁剩余,过滤,滤液中含有溶质的是 ( ) A.只有FeSO4 B.有CuSO4和FeSO4 C.有H2SO4和FeSO4 D.有H2SO47、在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下图一定不正确的是8、有X、Y、Z三种金属,将Z投入到X盐的溶液中,Z表面有X析出,将Y和Z分别投入盐酸溶液中,Y溶解而Z不溶解,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确的是 ( ) A.X>Y>Z B.Y>X>Z C.Z>X>Y D.Y>Z>X 9、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Na+ 、Ba2+ 、Cl-、SO42- 、 CO32-。现取200ml溶液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得沉淀质量为2.33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对混合物的水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含SO42-和Na+ ,一定不含Ba2+和CO32- ,可能含Cl- B.一定含CO32-和SO42-,一定不含Ba2+和Na+,可能含Cl-C.一定含CO32- 、SO42-和Na+,一定不含Ba2+,可能含Cl- D.一定含CO32-和SO42-,一定不含Ba2+,可能含Cl-和Na+10、 现有四种溶液:① 氯化钠溶液 ② 氯化钡溶液 ③ 硫酸铜溶液 ④ 硫酸钠溶液,不使用其它试剂就可以把它们一一区分开,区分出的先后顺序是( ) 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③①④② D.③②④①11、在相同条件下,H2S的酸性比H2SO3弱。且H2S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SO2。在室温时,向饱和的H2SO3溶液中通入H2S气体,发生反应如下:2H2S+H2SO3==3S↓+3H2O。以下是向H2SO3溶液通入H2S的体积和溶液pH值关系图,正确的是( )12、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或结论A除去铜粉中含有的少量铁粉将混合固体加入到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B鉴别①CuSO4溶液②稀H2SO4③NaCl溶液④NaOH溶液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能鉴别,且鉴别的顺序为①④②③或①④③②C除去CO2中的少量HCl气体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D CaCl2固体中除去CaCO3杂质加水溶解、过滤、增发结晶13.如图所示为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某种物质(Y)依次经过Ⅰ、Ⅱ、Ⅲ三种结构时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对此曲线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A.若Y表示摄入的脂肪,则Ⅱ是小肠B.若Y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气体,则Ⅲ为肺动脉C.若Ⅱ所示结构为肾小管,则Y一定是尿素D.若Ⅱ所示结构为肾小球,则Y可能是大分子蛋白质14.下列营养物质中,可以不经过消化,在消化道内直接被吸收的是( )A.无机盐和维生素 B.蛋白质和糖类 C.脂肪和糖类 D.脂肪和蛋白质15.探究“馒头在口腔的变化”,实验设计如图,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会变蓝色B.②③对照可探究“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C.本探究实验的变量不唯一,无法得出任何结论D.①②试管对照,②号试管为对照组16.发酵技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酿制葡萄酒利用了( )A.醋酸菌的发酵 B.乳酸菌的发酵 C.霉菌的发酵 D.酵母菌的发酵17.观察心脏内部结构时,看到心脏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放,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A.心房→心室→静脉 B.心房→心室→动脉C.心室→心房→动脉 D.静脉→心室→心房18.血液由入球小动脉流入肾小球,由出球小动脉流出。入球小动脉中的血液和出球小动脉中的血液相比较( )A.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增加 B.二氧化碳的含量降低C.尿素、尿酸含量降低,氧含量不变 D.葡萄糖的含量降低19.葡萄糖(C6H12O6)供给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所需能量的反应可表示为:C6H12O6+6O2===6CO2+6H2O。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医疗上可用一定质量分数的葡萄糖溶液给病人输液以补充能量B.葡萄糖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产生能量C.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的成分相比,CO2和H2O的含量增加,O2的含量减少D.葡萄糖氧化产生的CO2如不能及时排出人体,则血液的pH将增大20.温室养殖甲鱼是一项有较高效益的特种养殖,20℃~30℃的水温是甲鱼养殖的最佳温度,水温高于20℃时甲鱼体内的各种酶活性升高,开始摄食,且摄食量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水温低于最佳温度时酶的活性低,摄食少且饲料转化率降低;水温高于最佳温度时由于酶的活性更高,导致甲鱼活动量增加,饲料转化率也会降低,所以应使水温保持在最佳的温度范围内,过高、过低都会造成饲料浪费。这一事实说明( )A.酶是一种蛋白质 B.酶的催化效率很高C.酶的催化效率受环境的影响 D.酶具有专一性21.病人甲上臂受伤,病人乙患有肺炎,两人同时进行静脉滴注药物治疗,那么哪位病人体内的药物先到达患病部位,药物在其体内流动路线正确的是( )①左心房 ②右心房 ③左心室 ④右心室 ⑤主动脉 ⑥肺动脉 ⑦上、下腔静脉⑧肺静脉 ⑨肺部毛细血管A.甲,⑦→②→④→⑥→⑨→⑧→①→③→⑤→患病部位B.乙,⑦→②→④→⑥→⑨→⑧→①→③→⑤→患病部位C.甲,静脉注射后直接到达上臂患病部位D.乙,⑦→②→④→⑥→⑨→患病部位22.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有关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这大大地增加了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这便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C.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主动脉之间、动脉血管中、静脉血管中都有瓣膜,这能防止血液在循环过程中倒流D.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这有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23.如图所示的曲线表示人体血液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②为脑部毛细血管,则曲线代表的是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B.若②为肺泡处的毛细血管,则曲线代表的是氧气的含量变化C.若②为肾小管处的毛细血管,则曲线可代表尿素的含量变化D.若②为小肠绒毛内毛细血管,则曲线可代表营养物质的含量变化24.如图是人体内部分系统的代谢关系简易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A.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B.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C.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D.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25.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的示意图。分析某健康人①②③结构中液体的物质浓度,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浓度大小A蛋白质①=②B无机盐①<②C葡萄糖②=③D尿素②<③A.A B.B C.C D.D填空题26、有H、C、O、Na四种元素,请选用期中一种或几种元素填写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各写一个):(1)①制作“叶脉书签”的碱____________②汽水中的酸___________(2) 某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图所示,①硝酸铵属于化合物中的________(填序号);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②硝酸铵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填序号);A.易溶于水 B.有挥发性 C.受热易分解③硝酸铵能与强碱反应,其中与烧碱反应的方程式为:NH4NO3+NaOH=NaNO3+NH3↑+X,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施用该类肥料时,要避免与_______(填“酸”或“碱”)性物质混用,否则会减低肥效.27、某同学在盐的性质实验中在试管中加入一些氯化钡溶液,然后滴加过量的硫酸钠溶液,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要验证反应后溶液中的阴离子,采用的方法是 。28、右图“五连环”中的每一环表示一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请回答:A、B、C、D分别是铁、氧气、二氧化碳、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物质。若A为氧气,则D的化学式为 ;(2)“五连环” 中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29.下面是某医院提供的几个样本的原尿和尿液的化验数据,请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注:表中“-”表示很少或无,“+”表示较多,“++”表示很多)葡萄糖蛋白质无机盐尿素尿酸红细胞白细胞样本A--1.62.00--样本B0.1-0.750.030.002--样本C-++1.61.50.02++++(1)原尿样本是________,因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正常的尿液是样本________,因为其中只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肾小球发炎形成的不正常尿液是样本________,因为其中含________________。30.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灾区群众与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全力抢救被困人员。请你用所学的知识根据如图,回答在地震中对伤员的救援和处理过程中的一些问题:(1)地震发生后,无论是自救还是他救,都必须首先保证________(填字母)的顺利进行,以满足身体对________的需要。(2)长时间被埋但却幸存下来并成功获救的人,有的在被埋期间饮用自己的尿液来维持生命,因为尿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3)若给伤员静脉注射药物,则药物最先到达心脏四腔中的________(填序号)。实验探究题31有一包固体,可能由硝酸铜、硫酸钠、氯化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该固体的组成,某化学小组设计并开展以下实验:已知,步骤Ⅰ中固体全部消失,溶液呈蓝色.无气泡产生.步骤Ⅱ、Ⅲ中均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请回答下列问题:(1)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2)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 ,证据是 .(3)步骤II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 .(4)步骤Ⅲ所得蓝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32、“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小科看到这段话后非常感兴趣,她和同学们一起对该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 [提出问题]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猜 想] 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 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能量变化[设计装置] 如右图所示[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1)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2)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实验二: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1)小明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小军认为不可能。为了证实小军的看法,请你设计一个证明CO32-不存在的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 生成物中没有CO32-(2)小军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试管中的溶液变成红色,说明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呈碱性。 33、木炭作为还原剂用于金属冶炼已有几千年历史。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木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铜所生成的气体产物是什么,提出了猜想:a.气体产物可能是二氧化碳;b.气体产物可能是一氧化碳;c.气体产物可能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1)如果猜想a成立,写出气体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如果猜想b成立,写出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铁架台已略去),通过实验探究气体产物的成分。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E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C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由此可得出该气体产物的成分为 。(4)有同学提出:从简约装置、节约实验药品的角度出发,上图装置可进行改进,去掉A、B、C装置,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同样可以探究出该气体产物的成分。请你写出其实验操作过程(写出操作步骤,不需要写出现象和结论) 。 34.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试管编号123馒头碎屑或块碎屑适量碎屑适量馒头块适量清水或唾液2mL唾液A2mL唾液震荡后保温37℃水浴中保持10分钟加入碘液2滴结果不变蓝变蓝变蓝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作为1号试管的________实验。(2)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中含有________酶,它能促进淀粉的分解。(3)1号试管与3号试管的比较可以证明:口腔中________________,有助于食物的消化。(4)由此可见,口腔对淀粉既能进行________性消化,又能进行________性消化。计算题35、某同学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做“氧化铜+硫酸→硫酸铜+水”的实验,其五次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填写下列空格:(1)哪几次反应氧化铜有剩余?_______.(2)哪几次反应硫酸有剩余?___________.(3)表中x的值是________.(4)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36、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对金属铁、铝、铜进行系列研究。 (1) 合金的应用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象征。有下列三种合金:①铁合金; ②铝合金; ③铜合金,这三种合金被广泛应用的先后顺序按年代由远及近排列应是 (填序号)。(2) 该小组的同学还利用单质铜制取Cu(OH)2,其设计方案如图1:取一定量的CuO放入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向烧杯中逐滴加入10%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滴入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当滴入10%的NaOH溶液120g时(即B点),试通过计算,求此时所得Cu(OH)2沉淀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至0.1g)。37.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要测定从商店买来的某品牌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已知杂质为NaCl),经过讨论,他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反应过程中不考虑水和氯化氢的挥发):取12g样品放入烧杯中,每次加入20g稀盐酸(不考虑水、氯化氢逸出)后用精密仪器称量,记录实验数据如下:加入稀盐酸次数1234567烧杯及所称物质总质量/g79.098.0117.0136.0155.6175.6195.6⑴第 次加入稀盐酸后样品完全反应,共生成二氧化碳 克。⑵请你帮助他们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保留一位小数)。⑶求样品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留一位小数)。第2练 物理部分一.单选题1.如图是某地使用的“风光互补”景观照明灯.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光电池板,“腰挎”照明灯,“脚踩”蓄电池.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光电池板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B.?小风扇利用风力发电,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照明灯是将内能转化为电能??????? ?蓄电池夜晚放电,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2.如图所示为内燃机的能流图,则内燃机的效率可表示为(?? )A.?B.?C.???D.?3.下列关于温度与内能在实际中应用的实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炒菜时,用铲子在锅内反复翻炒,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来增加菜的内能的B.?用锤子敲打钉子时,钉子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钉子内能的C.?松开用气筒打足气的气球进行放气,会发现气球口处有小水珠,这是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造成的D.?旋开常温的可乐瓶盖,会在瓶口处看到“白气”,这是瓶内可乐汽化成的水蒸气4.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对物体加热,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物体的温度为0℃,其内能也为零?????D.?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5.(2017·台州)小柯用图中提升重为400牛的物体,不计摩擦和滑轮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B.?人将绳子拉过1米,物体也上升1米C.?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200牛????D.?使用该装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6(2017?绍兴)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片移到滑动变阻器的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8伏,10秒内定值电阻R1做功为20焦;当滑片P移到滑动变阻器的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伏。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电源电压为14伏????B.?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8欧C.?滑片在b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75安???????D.?电路先后两次消耗的总电功率之比为2:37.如图所示,木板可绕固定的水平轴O转动。木板从水平位置OA缓慢地转到OB位置,木板上的物块始终相对于木板静止。在这一过程中,物块的机械能增加了2J。用F1表示物块受到的支持力,用F2表示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①F1和F2对物块都不做功;②F1对物块做功为2J,F2对物块不做功;③F1对物块不做功,F2 对物块做功为2J;④F1和F2对物块所做的总功为2J;⑤物块的重力势能增加了2J,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⑤?? B.?③④??C.?③④⑤?? D.?②④⑤8.一台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线圈两端的电压为380V,线圈的电阻为2Ω,线圈中通过的电流为10A.这台电动机工作1s消耗的电能为W,产生的热量为Q,则(?? ) A.?W=3800J,Q=200J B.?W=3800J,Q=3800JC.?W=7200J,Q=200J?? D.?W=7200J,Q=3800J9.要使一个电热器在单位时间内放出的热量减少一半,应该(?? ) A.?使通过电热器的电流减少一半???B.?使加在电热器两端的电压减少一半C.?使电热器的电阻减少一半????D.?使加在电热器两端的电压和它的电阻都减少一半10.如图,两个质量相等的小铁球A、B从两个高度相同的光滑斜面和光滑圆弧面的顶点滑到底部,如果它们都是从静止开始下滑忽略各种阻力,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下滑到底部时,两球动能相等??????B.?下滑过程中重力对两球做的功不相等C.?到达底部时,两球速度相等???????D.?下滑过程中,两球的机械能总量不变11.已知雨滴在空中竖直下落时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大小的二次方成正比,且不同质量的雨滴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大小的二次方的比值相同。现有两滴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雨滴从空中竖直下落,在落到地面之前都已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在两滴雨滴落地之前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其重力的功率之比为( ) A.?m1:m2???B.?:??????C.?:????D.?:12.如图所示,小明在做模拟“蹦极”的小实验时,将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a点,b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球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c点是小球从a点自由下落所能到达的最低点,在小球从a点到c点运动的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到达b点时,动能最大????????B.?小球到达c点时,动能最大C.?小球的动能一直在增加,重力势能一直在减小????D.?在c点小球的动能为零,橡皮筋的弹性势能最大13.如图所示,用轻质材料制成的吊桥搭在河对岸.一个人从桥的左端匀速走到桥的右端,桥面始终是水平的,不计吊桥和绳的重力,人从吊桥左端出发时开始计时.则人在吊桥上行走过程中,吊桥右端所受地面支持力F与人行走时间t的关系图像是 ( )A.?????B.?????C.?????D.?14.(2014·绍兴)面积很大的水池,水面上浮着一边长为a,质量为m的正方体均匀木块,开始时木块静止,如图甲。现用力F将木块匀速下压,运动时,F随深度H变化如图乙,则下列正确的是(??)A.?正方体木块的密度为水的B.?在木块匀速下沉过程中,F最大值是?C.?木块开始下沉到恰好浸没的过程中,重力对木块做功是D.?木块开始下沉到恰好浸没的过程中,F对木块做的功是1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发现通过电流表的示数减少0.2安培时,电压表的示数从6伏特变为5伏特,那么该定值电阻所消耗的功率的变化量为(? )A.?1.2W????B.?1.0W?????C.?2.2W????D.?5.0W?二.填空题16.USB电热水杯垫是一种新型时尚的产品,由于其设计精美、外观新颖、使用方便而倍受办公室人员的青睐(如图所示)。使用时把它接在电脑的USB电源上,打开加热开关,常温下可将咖啡、茶、牛奶等饮料保持45℃~60 ℃温度。电脑上的USB为它提供5V电压,加热时工作电流为500 mA,则此时它的功率为________W,工作10min消耗的电能为________J;若把它接在另一个电源上,它的功率变成1.6W,则该电源的电压为________V。17.如图是高、中、低“三档”电热器(R1>R2)的工作电路,如果将电热器调至高温档工作,应该闭合________开关;如果调至中温档工作,已知电源电压为U,通电时间为t,则它产生的热量的表达式:________。18.如图,小明利用两个倾角不同的斜面进行实验.若甲乙斜面光滑,则拉力F甲_____F乙 . 将木块分别从两光滑斜面顶端自由释放,则木块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v甲________v乙 . (选填“>”、“<”或“=”)19.如图所示,是世界上早期的蒸汽汽车模型,燃料燃烧使水温升高,水的________能增加,再转化为汽车的________能,使汽车前进。20.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这个数值究竟有多大?有人通过一个具体例子来认识汽油热值的大小:一个60kg的人,从1楼步行至11楼,每层楼的高度为3m,他克服重力做了________J的功,如果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热量在数值上与这些功相等,则需要汽油的质量是________g.(g=10N/kg,结果精确到0.01). 21.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重100N的物体A,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B的示数为10N,则拉力F的大小为________?N,物体A与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支在支架上,OA=20cm,G1为边长是5cm的正方体,G2重为20N.当OC=l0cm时,绳子的拉力为________N,此时G1对地面的压强为2×104Pa.现用一水平拉力,使G2以________c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经过12.5s后,可使G1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23.(2014·绍兴)安全阀常作为超压保护装置。如图是利用杠杆原理设计的锅炉安全阀示意图,阀的横截面积S为6厘米2 , OA∶AB=1∶2,若锅炉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5.81×105帕,大气压强为1.01×105帕,则在B处应挂________?牛的重物。若锅炉承受的最大压强减小,为保证锅炉安全,应将重物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24.?如图所示电路,已知R1为40Ω,在闭合开关S的情况下,断开开关S1时电压表的读数是2.0V;闭合开关S1时电压表的读数是8.0V,通过R1的电流为?________A,通电1分钟,R1上产生的热量为?________J;电阻R2为?________Ω.25.将R1=12Ω、R2=6Ω两电阻串联在某一电源上,R1、R2消耗的功率之比P1:P2=________,此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再将它们并联后接入同一电源上,电路的总电阻R′=________,此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则P:P′=________。 实验探究题26.(2014台州32)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实验。用两根细绳将小球悬挂起来,拉起小球,当细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后松手,小球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记下木块移动的距离s。改变角度θ的大小,重复实验。 (1)利用如图两根细绳悬挂小球,而不用一根细绳,其好处是 。 (2)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物体的动能大小与 的关系。(3)利用上述实验,同时还可以探究的问题是 。 27.小华用一根细线拴住一端粗、一端细的实心胡萝卜后悬挂起来,调节胡萝卜的轴线静止在水平位置,如图所示,取下胡萝卜在拴线处沿竖直方向将胡萝卜切成A、B两段.那么A、B哪段重 些呢?同组的甲、乙、丙三个同学提出了各自的猜想:甲: A较重; 乙: B较重; 丙: A、B一样重.为了验证甲、乙、丙三个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小华从实验室取来一个常用测量工具设计了一个简易实验,很快判断出A、B的轻重.她选择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小欣却认为不需要测量,只要根据已学知识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观察便可以判断出A、B哪段较重.(2)为进一步研究类似A、B轻重的问题,小鹏设计并完成了如图甲所示的三个实验.小鹏的实验,可以验证 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填“甲”、“乙”或“丙”),小鹏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只要满足“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就能平衡.(3)小辉为了验证小鹏的结论是否正确,又设计了如图所示乙的实验作进一步的探究,实验时他应将弹簧测力计钩在杠杆右侧的不同位置沿___________(填“竖直”或“倾斜”)方向向下拉,使杠杆在_________位置平衡,并收集相关数据,分析归纳得出小鹏的结论是不正确的.(2014杭州32)为测量规格“6.3V,0.15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提供的实验器材有:蓄电池(输出电压约10V)、滑动变阻器(有“10Ω,2A”、“50Ω,1.5A”两种规格)、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1)下图是小张测量时所连接的部分实物连线图,请你根据电路图补全实物连线图。(2)实验中,小徐同学选择了规格为“10Ω,2A”的滑动变阻器,你预计会出现什么现象?说明理由。 (3)在某次测量中,电流表、电压表读数如图所示,则电流表读数为 ,电压表读数为 , 此时应如何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才能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四.计算题29..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光滑木板AB长1.2m,可绕固定点O转动,离O点0.2m的B端挂一重物G,板的A端用一根与水平地面成30°夹角的细绳拉住,木板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绳的拉力是6N。然后在O点的正上方放一质量为0.3kg的小球,若小球以25cm/s的速度由O点沿木板向A端匀速运动,问小球至少运动多长时间细绳的拉力减小到零。(取g=10N/kg,绳的重力不计) 30.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通过滑轮组将深井中的物体拉至井口的装置图.已知井深12m,物体重G=6×103N,汽车重G车=3×104N,汽车匀速拉绳子时的拉力F=2.2×103N,汽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1倍.求:(1)将物体从井底拉至井口的过程中,汽车拉绳子的拉力对滑轮组做了多少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保留一位小数) (3)若汽车运动的速度为3m/s,则将物体由井底拉至井口需要多长时间? (4)汽车牵引力为多少?牵引力的功率为多少? 31.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自己的房间设计了一种冬天取暖的电路模型.如图所示,只闭合开关S,灯泡L发光,发热电阻丝R1工作;温度较低时,可再闭合S1、S2 , 由发热电阻丝改成的滑动变阻器开始工作.电源电压为24V,R2上标有“100Ω 3A”的字样,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流表的量程为 0~3A,灯泡上标有“12V 3W”的字样.(1)闭合S,断开S1、S2 , 灯泡正常工作,求R1的阻值. (2)S、S1、S2均闭合时,求滑动变阻器R2上消耗电功率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