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地域差异显著》第一课时(秦岭淮河分南北)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课《地域差异显著》第一课时(秦岭淮河分南北) 课件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秦岭——淮河分南北
复杂的自然环境,使中国不同地域之间差异十分显著。人们在与当地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正是这些差异与特色,为不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基础。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何况自然环境!中国从南向北有不同的温度带,从东向西,降水各有不同,仅两者的不同搭配,就产生了千姿百态的地域景观。
地分四野:
为了便于记忆和分析,左图可以变形为:
北方
南方
西北
青藏
秦淮一线
昆-阿-祁
太-阴-贺
横断山
中国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平原广阔、土地肥沃、降水较为丰富的东部季风区。习惯上以秦岭—淮河为界,大体上将东部季风区划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区域。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为北方,以南为南方。北方和南方的人们在生活习惯上有一些明显的不同。
秦 岭
秦岭—淮河一线
北方
南方
秦淮分南北
以上这些差异的形成,自然环境起了巨大的作用。其中气候因素是至关重要的。
让我们从气温、降水、植被、河流等方面比较一下秦淮南北的差别:
中国北方和南方的气温差异很大,尤其是在冬季。利用等温线图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个特点。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情况,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16°C
8°C
0°C
24°C
等值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高线、等压线……
读1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了解冬季南北方气温的差异。找一找哪条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
0°C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河流冬季结冰,越往北冰期越长
河流冬季不结冰。水量充足,利于航运。
我国冬季气温温差大:一月份最冷的地方时黑龙江的漠河镇,平均气温为-30.6°C。极端最低气温-52.3°C,而海南为16 °C。
漠河
读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了解夏季南北方的气温差异。
最北的漠河一带,气温也在8°C以上
除了青藏高原以外,全国大多数地区气温均在20°C以上
图中哪条等降水量线比较接近秦岭-淮河一线?
800mm等降水量线比较接近秦淮一线
旱地作物为主
夏稻冬麦为主
1月份0 C等温线,确定了亚热带和温带的分界。
800mm等降水量线,确定了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
秦淮一线
北方山区的梯地
独龙河谷地带的梯田
一年一熟
二年三熟
一年二熟
二年五熟
一年三熟
热量向南递增
水分向西递减
年亩产250kg鲜草
年亩产150kg鲜草
年亩产50kg鲜草
热量向南递增
水分向西递减
年亩产250kg鲜草
年亩产150kg鲜草
年亩产50kg鲜草
南与北的主要差异是:
气温
水分
东西部之间的主要差异是:
内容 区域 秦岭—淮河以北
(北方) 秦岭—淮河以南
(南方)



境 1月均温 0°C以下 0°C以上
7月均温 28°C以下 24°C以上
气温带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 800mm以下(半湿润) 800mm以上(湿润)
水文特征 河少、水少、冬季结冰 河多、水多、冬季不结冰



境 主要农作物 小麦、玉米(旱地) 水稻(水田)
熟数 两年三熟,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或三熟
饮食 面食为主 米饭为主
交通 陆路 水陆兼备
民居 注意防寒(封闭) 注意通风、防雨(敞开)
项目 南方 北方
民居特色
饮食习惯
交通方式
地 形
气 候
1月均温
年降水量
主要农作物
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差异
南方地区多丘陵
北方地区多平原
温带气候
热带、亚热带气候
高于0 C
低于0 C
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
住房注意防寒
住房注意通风、防雨
喜欢吃米饭
喜欢吃面食
有公路、铁路、航道
陆路交通为主
水稻,一年两熟或三熟
小麦、玉米,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秦淮淮河分南北:六线合一
①南北分界线
②1月0℃等温线经过地
③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④800毫米年降水量线经过地
⑤湿润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⑥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感受
1、下列现象是南方 是北方
还是南北方都有?
作物一年两或三熟。作物一年一熟。雨热同期。亚热带气侯。一月平均气温低于0°C。一月平均气温高于0°C 。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灌溉种植水稻。 种植冬小麦春小麦。内河航运发达。河流结冰。河流不结冰。发生旱涝灾害。
2、下列城市属于南方还是北方?
大连
北京
广州
昆明
济南
郑州
武汉
上海
北方
北方
南方
南方
北方
北方
南方
南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