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3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2018年高考考纲解读】考点解读考纲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2.地球仪、纬线网、球面距离、方位3.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4.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5.太阳对地球的影响。6.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根据经纬网地图确定经纬度、判断方向、半球、高中低纬度、区域定位2.画地形剖面图、根据地形剖面图确定等高线图的剖面线、工程量判断和计算等3.球面距离的计算及其相关知识的考查4.野外方位探究、测算经纬度等探究性问题等5.理解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类型,能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划分6.运用有关太阳系八大行星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的资料,说明地球是颗普通的行星,并学会比较分析的学习方法7.通过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说明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8.知道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9.举例说明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0.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两种基本形式的方向、速度和周期、黄赤交角及地理意义。11.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了解地转偏向力对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及其表现。12.结合图示有关资料,尤其是日照图,考查地球自转与经度变化、时间计算、昼夜长短、风向判断、洋流方向、河岸侵蚀或泥沙沉积等的联系。13.掌握地球公转运动的轨道特征,掌握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14.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时空分布规律,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15.理解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与四季、五带形成的关系,了解四季、五带的划分。【重点、难点剖析】一、时间的计算与日期的判定1. 巧用数轴计算时间时间的计算几乎是每年高考的必考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计算时间时利用数轴进行计算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如下:首先要弄明白数轴上的数与时区、经度的关系:数轴上的原点对应中时区中央经线即0°经线,+1到+12对应东一区到东十二区中央经线的位置,-1到-12对应西一区到西十二区中央经线的位置,0到+12对应东经0°到180°,0到-12对应西经0°到180°。如下图所示:实际操作方法:第一,画一数轴,数轴上只需有原点(即中时区中央经线的位置)和正、负方向,刻度不用画。第二,在数轴上表示出两个时区的位置,东时区在正方向,西时区在负方向。并计算出两时区在数轴上的距离(用S表示)。第三,在两个时区之间画一箭头,方向由已知时间的时区指向未知时间的时区。如果箭头指向负方向,就用已知时间减去S。如果箭头指向正方向,就用已知时间加S。2. 日期的区分地球上的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国际日界线(人为日界线),即180°经线,该日界线的位置不变,但是时间在变化;另一条是0时经线(自然日界线),它的位置是变化的,但时间不变,且当太阳直射0°经线时,两条日界线重合,全球只有一个日期。除此之外,地球上有两个日期。如下图所示:新的一天的范围是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向东至180°经线,旧的一天的范围是180°经线向东至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80°经线上的地方时是几时,新的一天的范围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反过来,全球新一天的范围所占时间是几小时,180°经线上的地方时就是几时。【特别提醒】特殊时间的确定(1)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是12:00;(2)平分夜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为0:00(24:00);(3)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4)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00;(5)晨昏线与极夜最大范围的纬线相切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00;(6)晨昏线与极昼最大范围的纬线相切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0:00(24:00)。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与应用1.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1)一般情况下,所求点的正午太阳高度=90°-直射点纬度和所求地点纬度间的纬度差。(2)极昼时寒带地区子夜太阳高度=(所求地点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90°。2.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推算纬度: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求出地理纬度。(2)计算地方时:一天中太阳高度达最大时地方时为12时;春秋分时,太阳高度为0°处的地方时为6时或18时;任何一天赤道上太阳高度为0°处的地方时为6时或18时。(3)推算楼间距:为了获得充足的日照,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间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间距较大。(4)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线,确定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多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多朝北。(5)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日影方向背向太阳。(6)计算太阳能热水器安装角度:为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太阳能热水器与地面的夹角等于该地与太阳直射点所在地的纬度差。【特别提醒】春秋二分日,太阳正东升起,正西落下。日出时日影朝西,日落时日影朝东;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时,各地(极昼、极夜区除外)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西北方向落下,日出时日影朝西南,日落时日影朝东南;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时,各地(极昼、极夜区除外)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西南方向落下,日出时日影朝西北,日落时朝东北。三、昼夜长短的判断与计算 1. 昼夜长短的判断(1)昼夜长短的判读: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同一纬线圈上,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昼短夜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2)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哪个半球昼长于夜,且越向该半球高纬白昼时间越长,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无关。 太阳直射点向哪方(南方、北方)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与太阳直射点位置无关。(3)同纬度地区日出、日落地方时相同,昼长相同,而且一年中昼最长+昼最短=24小时。(4)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地区,北半球的昼长等于南半球的夜长。(5)纬度越低昼夜变化幅度越小,赤道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变化幅度越大,极圈内出现极昼极夜现象。(6)春秋分全球昼夜平分,且距二分日越近的日期,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小。2. 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1)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3)昼长时间=日落时间-日出时间夜长时间=24-昼长时间四、光照图的判读与应用1. 光照图的判读光照图形式多变,判读时要抓住以下关键的“点、线、面”。判读关键主要特征与相关现象点太阳直射点 位于南、北回归线上或南、北回归线之间,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所在经线各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最大(正午太阳高度)。全球太阳高度的分布:从太阳直射点向四周依次递减;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晨昏线和纬线圈的切点 所在纬线的纬度是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最低纬度;所在经线一条是太阳直射经线(昼半球中间的经线),另一条是0时经线(夜半球中间的经线)极点无明显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值相等。大致每年3月21日至9月23日,北极点为极昼,南极点为极夜。只在每年春分日和秋分日,晨昏线经过极点,与经线圈重合线晨昏线沿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到昼的界线为晨线,由昼到夜的界线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晨昏线(圈)是地球表面的大圆,晨昏线(圈)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始终垂直,晨昏线(圈)始终平分赤道晨昏线与经线在赤道处的夹角度数就是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冬至日和夏至日夹角达最大,为23°26′日期分界线 0时或24时所在经线和180°经线(理论上);沿地球自转方向,过0时所在经线日期加一天,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面昼夜的范围,南、北极圈内极昼和极夜的范围若越向北,昼越长,北半球处于夏半年;反之,为冬半年。北极圈出现极昼,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出现极夜,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只在每年3月21日和9月23日前后,南、北极点无极昼、极夜现象2. 晨昏线的应用角度分析(1)确定时间:利用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确定出交点的时间为6时或18时;利用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确定出切点的时间为0时或12时;然后利用确定出的时间,结合题目中的其他信息进行计算。(2)确定日期(或季节):利用晨昏线与经线是否重合来确定日期或季节。当两者重合时为春、秋分;当两者不重合时,再看与晨昏线相切纬线的度数,根据度数的情况来判读出日期或季节。(3)确定太阳直射点:在利用晨昏线确定出某地的时间后,可计算出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在判断出与晨昏线相切的纬度后,可判断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高考题型示例】题型一、时间的计算与日期的判定【例1】【2017江苏地理卷】?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图2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读图回答3~4题。?3.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A.12点?B.15点?C.18点?D.21点4.该日悉尼和广州A.日出同为东南方向?B.正午树影朝向相同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D.昼夜长短状况相同【答案】3.C4.A【变式探究】(2016?浙江卷)11. 5月23日,当太阳直射墨西哥某城市(103°W)时,北京时间是A.24日2时52分 B. 24日2时08分C.23日3时08分 D. 22日2时52分【答案】11.A 【解析】该太阳直射墨西哥某城市时,该市103°W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北京时间(120°E)位于该市东侧经度相差223°,即可计算得到相差14时52分,该市为5月23日12时,加上14时52分,北京时间为5月23日26时52分,即为24日2时52分。 【举一反三】(2015·全国文综Ⅱ)1996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下图示意M国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题。1.如果都以当地时间8:00~12:00和14:00~18:00作为工作时间,在M国的中资企业若在双方工作时间内向其总部汇报业务,应选在当地时间的( )A.8:00~9:00 B.11:00~12:00C.14:00~15:00 D.17:00~18:00【举一反三】(2015·江苏地理)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下图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2.工程师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 )A.2月18日12时 B.2月18日20时C.2月19日4时 D.2月19日12时2.A [该图是以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东经的度数按顺时针方向自西向东增大。结合经纬网相关知识可判断南极长城站大约为60°W,位于西四区,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两地时间相差12小时,当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该地时间应为2月18日12时,A项正确。【变式探究】(2014·广东文综)北半球春分日,当某地(30°N,120°E)刚进入白昼这一时刻,东半球(20°W向东至160°E)处于白昼的范围约占全球面积的( )A.1/2 B.1/3C.1/6 D.1/9答案 D题型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与应用例2、【2017天津卷】我国A市某中学(图5所示)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08为一天中最短。冬至前后,师生们能在学校升国旗时(北京时间10:00)看到日出。结合图文材料,回答6—7题。6.A市位于天津市(39°N,117°E)的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学生发现,日落时旗杆影子的指向随日期而移动。7.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A.惊蛰到立夏?B.立夏到小暑?C.白露到立冬?D.立冬到小寒【答案】6.C ?7.A【解析】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最短时,应该是当地12:00的时候,而此时北京时间为14:08,则根据地方时原理和计算方法可得:当地的经度为120°E-(14:08-12:00)×15°/h=88°E,由材料可知,天津市经度为117°E,则该地位于天津市以西,排除A、B;冬至日时,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日出时间越迟,根据北京10:00时该地日出,根据其经度为88°E,则可以计算出该地日出地方时为为7:52分,根据日出时间=12:00-昼长的一半,则可以判断该地昼长为8个小时左右,而天津一年中昼长最短也应该长于8小时,因此该地位于天津以北,综上所述,该市位于天津的西北,故本题选C。7.日落时旗杆的影子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即由东北逐渐移向东南,说明日落太阳方位由西南方向西北方移动。根据一年中太阳的日出日落方位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全球各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春秋分时,太阳正东升、正西落;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地的日落方位由西南移向正西,再移向西北,说明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北移到赤道,再北移到北半球。结合选项可知,惊蛰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春分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立夏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该过程符合题意。故选A。【变式探究】(2016?江苏卷)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图5 为华北某低碳社区(40°N)住宅景观设计示意图。读图回答9-10 题。9. 仅考虑阳光与风两种因素,树种与房屋组合最好的设计是A.① B.② C.③ D.④10.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9.C 10.D【举一反三】 (2015·天津文综)2015年某日出现了日食现象。在四幅日照图中,深色阴影为夜半球,浅色阴影为当时可观测到日食的地区范围。读下图,回答9~10题。9.发生日食的这天,在上图所示四地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10.在上图所示四地中,观测者正朝西南方向观测日食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变式探究】 (2015·安徽文综)下图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MJ/m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完成11~12题。11.图中M日最接近( )A.春分日 B.夏至日C.秋分日 D.冬至日12.a、b两点太阳辐射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为( )A.太阳高度 B.白昼长短C.海陆位置 D.天气状况11.B 12.A [第11题,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即为出现极夜的范围,大致在接近最右侧日期时极夜范围达最大,此时为冬至日,a所在虚线的日期和b所在虚线的日期恰好为极昼极夜的分界,故两虚线所在日期为春分日或秋分日,结合极夜变化可知,a所在虚线的日期为春分日,b所在虚线的日期为秋分日,而M日大致位于春分日后、秋分日前的中间处,应为夏至日,故选B项。第12题,由于图中统计的是“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因此不受天气状况与海陆位置的影响,C、D项错误;读图可知,a点太阳辐射量为30MJ/m2、b点为20MJ/m2,由上题可知,a、b两点所在的日期分别为春分日和秋分日,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因而两点的白昼长度相同,排除B项;a点纬度位置较低,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量大,b点纬度位置较高,太阳高度较小,太阳辐射量较小,故太阳高度是影响两地太阳辐射量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选A项。【举一反三】 (2015·江苏地理)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下图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13.春节假期期间( )A.南京太阳从东北方升起B.南京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C.长城站日落时间推迟D.长城站正午太阳高度角减小【变式探究】(2014·海南地理)某纬度φ的正午太阳高度H=90°-|φ-δ|,其中δ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下图示意某地北京时间18时的太阳位置。据此完成11~12题。11.该地的经度为( )A.30°E B.30°WC.60°E D.60°W12.该地的纬度可能为( )A.10°N B.10°SC.50°N D.50°S答案 11.A 12.C考点三、昼夜长短的判断与计算例3、【2017全国卷Ⅱ】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芬兰伊瓦洛(位置见图2)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据此完成4—5题。图24.推测该地轮胎测试场供轮胎测试的路面是A.冰雪路面?B.湿滑路面C.松软路面?D.干燥路面5.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A.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B.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C.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D.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答案】4.A ?5.B【变式探究】(2016?上海卷)(三)北京(40℃)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下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60°50°40°5.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A.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 B. 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C. 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 D. 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6.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答案】5、D 6、C【解析】5.由资料可知,在连续3个月,该地太阳高度在递减;由公式正午太阳高度=90°- 当地纬度±直射点的纬度,第1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第2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第3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京昼长变化是先昼长夜短,后昼渐短夜渐长,至昼短夜长。选D正确。6.第1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第2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第3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太阳直射点由北向南移动,说明第2次测量时是当地的秋分日。选C正确。 【举一反三】(2015·四川文综)2013年4月5日,我国帆船手驾驶“青岛号”帆船荣归青岛港,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的壮举。下图为“此次航行的航线图”。据材料回答1~2题。1.此次航行中,最能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航程是( )A.南美洲以南→非洲以南B.非洲以南→南海C.南海→台湾海峡D.台湾海峡→青岛2.帆船返回青岛港当日,青岛( )A.日出东南方向 B.于地方时6时前日出C.昼长较广州短 D.正午物影较春分日长【变式探究】(2014·大纲全国文综)当中国南极中山站(约69°S)处于极夜时,甲、乙两地分别于当地时间5时40分和6时20分同时看到日出。据此完成13~14题。13.甲地位于乙地的(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14.这段时间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暴风雪席卷欧洲北部B.澳大利亚东南部易发森林火灾C.好望角附近炎热干燥D.墨西哥湾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答案 13.B 14.D【方法归纳】确定太阳直射点经纬度的方法1.确定直射点纬度的方法(1)时间法:根据直射点随时间移动的规律可知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2)辅助线法①在日照图上,作太阳光线的延长线,通过地心的太阳光线所在的纬度就是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如下图:②在某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图上,通过作垂线就可以找到正午太阳高度为90°所对应的纬度β就是直射点的纬度。如下图:(3)计算法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φ-δ|,求直射点的纬度。上式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φ为当地的地理纬度,永远取正值,δ为直射点的纬度,有正负之分。在已知H和φ的情况下,用变形公式即可求出δ。这里要注意两种特殊情况:a.当H=0时,|φ-δ|=90°,即|φ|+|δ|=90°,该式表示出现极夜的最低纬度(正午太阳高度正好是0°的地方)与直射点的纬度是互余的,且在不同的半球。因此可以利用出现极夜的最低纬度来确定直射点的纬度。例如在图甲中,由于出现极夜的最低纬度是80°N,所以直射点的纬度为10°S。b.当φ=90°时,H=|δ|。其表示极点的太阳高度(非常特殊,一天中不变,夏半年变化范围在0°到23°26′之间)与直射点所在的纬度是相等的。因此可以利用极点的太阳高度来确定直射点的纬度。如图乙,这一天太阳直射的纬度就是h°N。(4)日影法①根据影子倒向确定直射点的纬度。直射点两侧物体正午影子倒向正好相反。例如,已知某日10°N南北两侧物体正午的影子分别倒向正南、正北方向,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10°N。②根据影子的长度。某地物体影子达一年中最短,说明直射点的纬度与该地纬度之间的差最小。例如,某日60°N物体的影子达到一年中的最短的时刻,太阳直射在23°26′N。2.确定直射点经度的方法直射点的经度不同时刻是不同的。由于被直射,该经线的太阳高度此时为一天中最高,即地方时是12时,所以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就是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确定直射点经度有以下几种方法:(1)读图法由于白天的正中间为地方时12时,所以在日照图中白天正中间的那条经线就是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例如在昼夜各半的侧视图(图甲)上,太阳就直射在30°E。又如在俯视图(图乙)上,白天正中间所在的经线NA即是直射点所在的经线。(2)计算法在已知某地时间的情况下,可通过计算12时所在的经线从而得出直射点的经度。例如,当北京时间为18时时,通过计算得出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是30°E,所以直射点的经度为30°E。(3)太阳高度法同一纬线上,太阳高度最大(或者影子最短)的那条经线就是太阳直射的经线。以上求直射点纬度和经度的方法,应根据不同的情况或不同的条件加以选择,以便迅速、准确地确定直射点的位置。 专题03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相邻两个节气相差15天左右。据此完成第1~2题。1.我国古人制定“二十四节气”的依据应该是( )A.日、地、月的位置关系B.太阳直射点运动C.我国农业生产活动安排D.月亮的阴晴圆缺2.图中所示的二十四节气中,每条直径上相对的两个节气日最可能出现的是( )A.两节气日期都一定相差180天B.两节气正午太阳高度相等C.两节气太阳视运动轨迹相同D.两节气的昼夜长短正好相反【答案】1.B 2.D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运用简易方法测量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下图为该地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与地平面夹角示意图,图中ɑ-β=8°,黄赤交角取23.5°。据此完成第3~4题。3.该校所处纬度为( )A.61°N B.51°N C.35°S D.25°S4.该校所在地( )A.日出时间始终比上海早B.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差值与上海相同C.昼夜长短差值一直比上海大D.自转速度与上海一样【答案】3.B 4.B我国某地一同学每天下午在放学路上,习惯性地观察天空中的太阳。下图示意该同学在两个不同日期的17:30(北京时间)经过P点时,所看到的太阳在天空中的a、b位置。图中MN代表南北方向,PQ垂直于MN。据此完成第5~6题。5.该同学所处的省区可能是( )A.黑龙江 B.广东C.新疆 D.四川6.该同学看到太阳位于a位置,四个月后位于b位置,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为( )A.一直向南 B.一直向北C.先向北,再向南 D.先向南,再向北【答案】5.A 6.C【解析】第5题,由图可知,MN为南北方向,与MN垂直的PQ为东西方向,所以a位置位于正西方。只有二分日时才日出正东、日落正西,日落时当地地方时是18:00,北京时间是17:30,所以当地的经度是127.5°E,只有A项符合。第6题,由图可知,在17:30时a太阳即将落下,而b太阳仍在天空,b比a昼长长,因此可知b昼长夜短。春分日四个月以后是7月21日前后,此时该地昼长夜短;秋分日四个月以后是1月23日前后,此时该地昼短夜长。所以a为春分日。春分日以后四个月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为从春分日到夏至日为向北,从夏至日到7月21日前后为向南。我国的圭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时间测量工具。如图,表为直立的标杆,圭是平卧的尺,标有刻度,用其测量正午日影,可定节气和一年时长。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地圭表景观图。据此完成第7~8题。7.古人利用圭表连续两次测得表影最长值的时间间隔大致为一个 ( )A.恒星日 B.太阳日 C.恒星年 D.回归年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房屋的朝向是坐南朝北B.使用圭表时应该在早晚来测量表影长度C.表影渐短时,我国各地白昼在变长D.表影最短时,我国各地光照达最强 【答案】7.D 8.C图1为我国某地(40°N,112°E)南坡的植树造林整地模式示意图,图2为沿图1中PM一线所作的剖面图。该模式是先在山坡上沿等高线挖沟,将沟内挖出的底土在沟前培埂(图2中A处),再用沟上沿的活土回填到沟的下方(图2中B处),最后在内斜坡一侧(图2中C坡)栽种小树苗。据此完成第9~11题。图1图29.图2中A埂的作用是( )A.改变沟内光照 B.拦蓄地表径流C.升高沟内温度 D.增加地表粗糙度10.一年中正午时分,图2中沟内小树苗能全部被阳光照射的时间约为(黄赤交角取23.5°)( )A.60天 B.100天 C.180天 D.340天11.6月22日,图2中沟内小树苗全部能照射到阳光的时间约为( )A.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4小时【答案】9.A 10.B 11.C (23.5°-10°)/47°×2×180天,约为100天,故选B项。第11题,该日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时,太阳高度为0°,该日正午太阳高度为73.5°(90°-40°+23.5°),则该日太阳高度变化为147°,而当太阳高度大于60°时,沟内小树苗能够被全部照射,期间太阳高度变化幅度为(73.5°-60°)×2=27°,该日北纬40°昼长为15小时,计算可得,该日沟内小树苗能够全部照射的时间为3小时,故选C项。俄罗斯摩尔曼斯克市(69°N,33°E)使用莫斯科时间(东三区区时)。2017年1月10日,该市居民迎来了新年的第一黎明,日照时间仅为34分钟。这一天,W市和S市分别于当地地方时6时52分、4时53分同时日出。据此完成第12~14题。12.当日,摩尔曼斯克市的日出时间大约为当地时间( )A.0时17分 B.11时43分C.12时31分 D.23时43分13.摩尔曼斯克市极昼结束后首次日落的日期可能是( )A.6月22日 B.7月22日C.12月1日 D.12月22日14.S市位于W市的(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答案】12.C 13.B 14.D梅关古道位于江西省大余县与广东省南雄市交界处,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古驿道。历史上,梅关古道是广东和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之一。下图示意梅关古道与关楼景观。据此完成第15~17题。15.“庾岭寒梅”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探梅胜地之一,梅花有“南枝先开,北枝后放,界限分明”的奇景。影响梅花次第开放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条件差异 B.降水条件差异C.光照条件差异 D.热量条件差异16.梅关是一座古老的关楼,位于梅岭之巅,是岭北与岭南分界线,游客每到此处,都要在关口两侧分别留影。关楼留影效果最佳是在( )A.清明节傍晚,南侧 B.劳动节日出,北侧C.端午节日落,南侧 D.元宵节中午,北侧17.梅关古道现已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遗迹,造成这一职能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A.南北文化的交流融合 B.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C.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 D.社会政治的发展演变【答案】15.D 16.B 17.C某年3月9日,在挪威新奥尔松的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中国大学生北极科考团迎来极夜后首次日出。下图示意科考团拍摄的日出照片。黄赤交角取23.5°。据此完成第18~20题。18.科考团拍摄日出照片时,当地地方时和拍摄方向约是( )A.0时 正北 B.6时 正东C.12时 正南 D.18时 正西19.推测该年北极黄河站极昼开始的时间是( )A.3月31日前后 B.6月11日前后C.7月3日前后 D.9月12日前后20.夏至日,北极黄河站的观测者观测到的最小太阳高度约为( )A.0° B.12.5° C.22° D.34.5°【答案】18.C 19.A 20.B下图为同时刻不同日期晨昏线图,斜线区域为T1时刻夜半球范围,阴影区域为T1时刻过后的T2时刻夜半球范围。据此完成21~22题。21.T1时刻,世界时为( )A.12月22日21:00 B.12月22日3:00C.6月22日3:00 D.6月23日21:0022.T1至T2期间( )A.北京昼长缩短 B.纽约日出东北C.莫斯科正午影长缩短 D.地球公转变慢【答案】21.B 22.C 【解析】第21题,本题是以南极为中心的光照图,T1时刻,晨昏线与南极圈相切且南极圈内出现了极昼现象,表明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T1所在的经线为0°经线(零时区的中央经线),位于零时经线以东45°处,地方时为3时,故选B。第22题,由T1至T2期间,节气由冬至向春分过渡,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北京昼渐长,莫斯科正午日影变短(因正午太阳高度变大),地球公转速度先快后慢。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区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图1示意A地地理位置,图2是12月22日在A地海边拍摄的风光照片。完成23~24题。23.图示时刻太阳所处方位是( )A.东南B.东北C.西南D.西北24.图示时刻北京时间大约是( )A.12月21日18时10分 B.12月22日7时20分C.12月22日16时40分 D.12月23日5时50分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某校在操场积雪融化期间,测得的某日每隔2小时记录的旗杆影子方向和长度(图中时间均为地方时)。读图完成25~26题。25.与图示测量日期最接近的是( )A.12月22日 B.6月22日C.3月21日 D.9月23日26.上述测量结束后一个月内,该旗杆正午的影长将( )A.逐渐变长 B.逐渐变短C.先变短后变长 D.先变长后变短【答案】25.C 26.B 【解析】第25题,由图可知,6:00时旗杆的影子朝正西,正午时影子在正北,18:00时影子在正东,可判断该日是春秋分日;题中观测时间是积雪融化期,应该是春分日。选项C正确。第26题,测量结束后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移向北半球,北半球正午旗杆的影子将变短。选项B正确。 读某区域图,一架飞机在当地时间1时30分从乙地起飞时,太阳正好在地平线上。飞机朝正西飞行,到达甲地时看见太阳又在地平线附近。回答27~28题。27.飞机飞行的时间为( )A.1小时B.2小时C.3小时D.4小时28.此时期( )A.图示北部沿海地区浮冰较少B.阿尔卑斯山南坡雪线上升C.甲地盛行西北风D.飞机越过180°经线时日期加一天读“我国东部某地(30°N)某座山峰的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甲乙两地为两处风景点,沿虚线L1坡度为45°,沿虚线L2坡度为30°。回答29~30题。29.不考虑天气因素,一年内乙地最强正午太阳辐射日期约为( )A.6月下旬 B.12月中旬C.10月初 D.11月中旬30.甲乙两地中,夏季游客多选择的日出观赏点及原因是( )A.甲地坡度陡,观日出更佳B.甲地海拔高,观日出视野更开阔C.夏季日出东北,在乙地观日出视线更佳D.甲地比乙地日出早,在甲地观日出更佳【答案】29.C 30.B 【解析】第29题,读图中指向标,乙地位于南坡,为阳坡。乙地位于坡面上,其正午受到阳光直射时,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为60°,即阳光直射0°纬线时,即春秋分时。故C正确。第30题,山地观赏日出应登高远望。故B正确。读“某城市各月20日日出日落时间表(北京时间)”,回答31~32题。月份日期日出时间日落时间3207:0318:586206:0120:009207:0218:5912208:0018:0131.根据表中数据,可推测该城市所处纬度大约为( )A.30°NB.30°SC.10°SD.70°N32.根据表中数据,该城市6月20日地平线上可看到的日出、日落方位分别是( )A.东北升 西北落B.东北升 西南落C.东南升 西南落D.正东升 正西落2016年3月5日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据此回答33~34题。33.这一天地球的光照图(阴影为黑夜,非阴影为白昼)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34.此时,新的一天占全球范围的(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C.一半多一点 D.绝大部分解析 第33题,①③两图都是反映北半球夏半年的光照状况,②图是北半球冬半年的光照图,④图是春、秋分日的光照图。人大会议召开之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处于冬半年,故选B项。第34题,日期分界线是180°经线和0时经线,根据北京时间3月5日上午9时计算出0时经线是15°W,因此全球新的一天占全球范围的一半多一点。 答案 33.B 34.C 下图为某日40°N纬线上某地的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α=150°。读图回答35~36题。35.该日北京(约40°N)日出的地方时约为( )A.7:00 B.8:00C.9:00 D.10:0036.此时北京时间为( )A.13:00 B.14:00 C.15:00 D.16:00答案 35.A 36.B2016年3月9日,全球最大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的环球飞行从阿布扎比启程,向东途经重庆等11城市后再次回到阿布扎比,总里程约3.5万千米,历时约25天。读图,回答37~38题。37.下列四城市中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是( )A.夏威夷 B.纽约 C.阿布扎比 D.重庆38.飞行期间,重庆与纽约相比( )A.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B.重庆的白昼始终较短C.两地日出方位角始终相同D.两地正午物影方向不同解析 第37题,根据城市区位可知,阿布扎比为热带沙漠气候,常年炎热干燥,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第38题,太阳能飞机飞行时间是从3月9日~4月3日,太阳直射点从南半球向北越过赤道进入北半球,因重庆纬度比纽约纬度低,因此正午太阳高度大于纽约,故A正确;在3月9日~3月21日期间重庆白昼较纽约长,故B错;两地纬度不同,日出方位角不同,故C错;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都朝正北。答案 37.C 38.A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可调节。为使集热效率达到最高,应保持正午太阳光与集热板垂直,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应为90°-H,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39~40题。39.郑州一年中集热板和地面夹角最大的月份是(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40.同一时间,为使集热效率达到最高,集热板和地面夹角最大的城市是( )A.哈尔滨 B.北京 C.郑州 D.上海答案 39.D 40.A41.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非阴影部分表示昼半球,读图回答问题。(1)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与北京同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__________。(2)把此刻的昼夜分布情况转绘到右图中,并在图上标注90°E。(3)该日济南一竖直旗杆顶端的日影轨迹是( )(4)在下图中画出:该日全球不同纬度日出时刻的折线图。答案 (1)6月22日14时 四分之三 (2)如下图。 (3)A(4)如下图。42.已知图甲中M点所在虚线为晨昏线的一部分,该线与赤道成67.5°夹角,M点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M、N位于同一纬线,此时N地的日影为一天中最短。据图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推断M点的地理坐标,M点的位置在地球表面时刻在变化,判断该日它的移动方向并说明理由。(2)在图乙中用阴影表示此时黑夜范围,在图丙中用阴影表示此时新的一天范围。(3)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长江和亚马孙河在流动过程中,河流两岸受不同程度的侵蚀。试比较两河受侵蚀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答案 (1)(67.5°N,90°E) 自东向西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2)如图所示:(3)长江南(右)岸侵蚀较大,亚马孙河北(左)岸侵蚀较大。 两河都自西向东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长江在北半球,河水右偏,南(右)岸侵蚀较大,亚马孙河在南半球,河水左偏,北(左)岸侵蚀较大。(2)由于此时N地的日影为一天中最短,所以N地此时位于昼半球,由图甲可知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而且67.5°S及其以内为极夜现象、90°E位于夜半球的中间经线;如图乙所示。此时新的一天范围应当位于90°E向东到180°之间,如图丙所示;从180°再向东日期减去1天,就是昨天。(3)本题要求掌握长江和亚马孙河所在半球及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的影响。两河都自西向东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长江在北半球,河水右偏,南(右)岸侵蚀较大,亚马孙河在南半球,河水左偏,北(左)岸侵蚀较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教学案.doc 热点难点突破.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