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热点难点突破与教学案专题11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8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热点难点突破与教学案专题11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

资源简介

专题11 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
【2018年高考考纲解读】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Ⅱ)。
2.其他植物激素(Ⅰ)。
3.植物激素的应用(Ⅱ)。
【重点、难点剖析】
一、分析判断与生长素有关的实验设计
1.验证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在尖端
(1)实验组:如图甲,对照组:如图乙。

(2)结论:胚芽鞘尖端能产生促进生长的物质(生长素)。
2.验证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
(1)实验操作(如图)

(2)现象:装置a中胚芽鞘直立生长;装置b和c中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3)为什么弯曲生长:生长素因横向运输而分布不均。
3.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1)实验操作(如下图)

(2)实验现象:A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B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
4.通过实验设计理清生长素含量关系
(1)现象分析:①②③中的生长素不会横向运输;①③④中的生长素能够极性运输。
(2)根据题设条件,得出a、b、c、d、e、f、g生长素的含量关系为:f>a=b=d=e>g>c。
特别提醒 胚芽鞘生长弯曲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判断其“长不长、弯不弯”注意二看:一看其中有无生长素——有则长;二看其中生长素分布是否均匀——均匀则直立生长。
二、生长素的来源、分布及生理作用
1.下列图示均与生长素作用特点相关,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AA′、BB′、CC′体现了什么?
【答案】生长素对植物生长仍起促进作用,只是促进作用逐渐减弱。
(2)生长素浓度不同,促进效果一定不同吗?
【答案】不一定。由生长素对根、芽、茎的作用曲线可知:在促进生长时,除了最适值外其他的促进值都有两个浓度值对应同一生长速率。
(3)图乙曲线有怎样的应用?
【答案】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杀死单子叶农作物农田中的双子叶杂草。
2.观察下列图示,判断运输方向

【应用1】

三、分析各种激素间的相互关系
植物激素之间的关系是有的相互促进,有的相互拮抗
1.相互促进
(1)促进果实成熟:乙烯、脱落酸。
(2)促进种子发芽:细胞分裂素、赤霉素。
(3)促进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素、生长素。
(4)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成根或芽: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5)延缓叶片衰老: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6)促进果实坐果和生长: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
2.相互拮抗
(1)顶端优势:生长素促进顶芽生长,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都促进侧芽生长。
(2)防止器官脱落:生长素抑制花朵脱落,脱落酸能促进叶、花、果实的脱落。
(3)种子发芽: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促进种子发芽,脱落酸抑制种子发芽。
(4)叶子衰老: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抑制叶片的衰老,脱落酸促进叶片的衰老。
特别提醒 (1)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而生长素则促进细胞体积增大。
(2)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并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但这些作用又会被细胞分裂素解除。
(3)生长素浓度适宜时促进植物生长,同时开始诱导乙烯的合成,但当其浓度过高,乙烯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则开始抑制植物的生长。
【题型示例】
题型一 植物生长素
例1. (2017年海南卷,26)为探究植物生长素对枝条生根的影响,研究人员在母体植株上选择适宜的枝条,在一定部位进行环剥去除树皮(含韧皮部),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涂抹于环剥口上端,并用湿土包裹环剥部位,观察枝条的生根情况,实验的部分结果如表所示。
生长素用量(mg/枝)
处理枝条数
第90天存活枝条数
第90天存活时的生根枝条数
首次出根所需天数
0
50
50
12
75
0.5
50
50
40
30
1.0
50
50
43
25
1.5
50
50
41
30
2.0
50
43
38
30
3.0
50
37
33
33
回答下列问题:
(1)据表可知,生长素用量为0时,有些枝条也生根。其首次出根需要天数较多的原因是_____。
(2)表中只提供了部分实验结果,若要从表中所列各生长素用量中确定促进该植物枝条生根效果最佳的用量,你认为需要提供的根的观测指标还有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从激素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1)枝条自身产生的生长素较少,积累到生根所需浓度时间长
(2)每个枝条的生根数量 根的长度
(3)生长浓度高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能够够抑制植物的生长

【变式探究】(2016·高考全国丙卷)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端的琼脂块均不含IAA。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与b′侧的相等
B.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不同
C.胚芽鞘b′侧细胞能运输IAA而c′侧细胞不能
D.琼脂块d′从a′中获得的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

【变式探究】(2016江苏卷.28)(8分)海带中含有植物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等激素,为研究激素对海带生长的影响,某研究组开展了系列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开展海带的组织培养,取海带的叶状体基部切块作为_____,转到含激素______的培养基上,经_____形成愈伤组织,再生成苗。
(2)右图为海带中的IAA和ABA与海带生长变化的关系。海带增长率与IAA含量呈_____(填“正相关”、“负相关”或“不相关”),海带在后期生长缓慢,原因是_________。
(3)已知海带成熟区段各部位ABA的分布无显著差异,则其在成熟区段中的运输方式____(填“是”、“不是”)极性运输。某研究组参照11月和5月海带样品的数据,配置了两份IAA+ABA的混合液,研究了在增加紫外线光照射条件下,混合液对单细胞绿藻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右图,分析可知IAA和ABA对绿藻的生理作用分别是______。

【答案】(1)外植体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脱分化
(2)正相关 IAA降低,ABA增高
(3)不是 IAA促进生长,ABA有提高抗紫外的能力
【解析】(1)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称为外植体。组织培养过程中需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培养基中应含有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2)图中生长素含量减少,海带生长减慢,海带增长率与IAA含量呈正相关。ABA含量的增加,抑制了后期海带的生长。
(3)海带成熟区段各部位ABA的分布无显著差异,说明其在成熟区段中的运输方式不是极性运输。由曲线图可知,11月份IAA含量高于5月份,11月份ABA含量低于5月份,再结合柱形图,正常培养时,11月份藻细胞数量多于5月份,说明IAA促进生长,增加紫外光条件下,5月份藻细胞数量多于11月份,说明ABA有提高抗紫外的能力。
【举一反三】(2015·山东卷,1)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应用,正确的是( )
A.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
B.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C.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
D.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

【答案】C
2.(2015·江苏卷,8)瓶插鲜花鲜重的变化与衰败相关,鲜重累积增加率下降时插花衰败。下图为细胞分裂素和蔗糖对插花鲜重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蔗糖和细胞分裂素都有延缓衰败的作用
B.蔗糖可为花的呼吸作用提供更多的底物
C.同时添加蔗糖和细胞分裂素更利于插花保鲜
D.第5天花中脱落酸的含量应该是清水组最低
【解析】本题通过考查蔗糖与细胞分裂素对插花衰败的影响实验结果分析,意在考查理解能力、分析实验结果获取结论的能力。难度适中。A、C项对,分析坐标曲线可知,4天后加入蔗糖或细胞分裂素鲜重累计增加率都比对照组(清水中)高,同时添加蔗糖和细胞分裂素更高,说明蔗糖和细胞分裂素都有延缓衰老的作用,同时添加效果更好;B项对,蔗糖被细胞吸收后可转化成果糖和葡萄糖,葡萄糖是细胞呼吸的底物;D项错,第五天清水组鲜重累计增加率最低此时脱落酸含量应相对较高。
【答案】D
【变式探究】(2014·全国卷,5)为了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测定其含量。假定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只与运输有关,下列收集生长素的方法(如图示)中,正确的是( )



【答案】B
【举一反三】(2014·浙江卷,2)下图表示施用IAA(吲哚乙酸)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会抑制主根的伸长
B.施用IAA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C.将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
D.与施用10-4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

【答案】C
题型二 其他植物激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
例2. (2017年海南卷,26)为探究植物生长素对枝条生根的影响,研究人员在母体植株上选择适宜的枝条,在一定部位进行环剥去除树皮(含韧皮部),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涂抹于环剥口上端,并用湿土包裹环剥部位,观察枝条的生根情况,实验的部分结果如表所示。
生长素用量(mg/枝)
处理枝条数
第90天存活枝条数
第90天存活时的生根枝条数
首次出根所需天数
0
50
50
12
75
0.5
50
50
40
30
1.0
50
50
43
25
1.5
50
50
41
30
2.0
50
43
38
30
3.0
50
37
33
33
回答下列问题:
(1)据表可知,生长素用量为0时,有些枝条也生根。其首次出根需要天数较多的原因是_____。
(2)表中只提供了部分实验结果,若要从表中所列各生长素用量中确定促进该植物枝条生根效果最佳的用量,你认为需要提供的根的观测指标还有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从激素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1)枝条自身产生的生长素较少,积累到生根所需浓度时间长
(2)每个枝条的生根数量 根的长度
(3)生长浓度高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能够够抑制植物的生长

【变式探究】(2016上海卷.二)回答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其调节作用的问题。
图13显示胚芽鞘受单侧光照时的生长情况及受光照处生长素的主要运输方向。生长素在植物细胞间的运输常需细胞膜上载体参与。

36.下列激素对植物生长所起的主要作用,与生长素在a处所在作用相反的是______(多选)。
A.乙烯 B.赤霉素 C.脱落酸 D.细胞分裂素
37.生长素沿b方向运输时,其在细胞间跨膜运输的方式主要是_______。
已知某双子叶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响应不同(见表3)。为进一步研究生长素对该植物生长的影响,将其幼苗根部浸泡在三面遮光的方缸中,右侧给光,培育一段时间后,发现幼苗根部向左侧弯曲生长,幼苗上部的生长呈顶端优势。将幼苗分成7组,用不同浓度外源生长素处理幼苗根部,继续给予单侧光照,实验数据见图14.图中浓度1~6为外源生长素浓度,以10倍递增;对照指外源生长素浓度为0,此时根部内源生长素浓度低于10-12mol/L。

38.在该植物幼苗的①侧芽、②根弯曲处向光侧、③根弯曲处背光侧三个部位,能合成生长素的部位是__________;各部位生长素浓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39.据图14、表3数据和生长素作用特点预测,在外源浓度6时,该植物幼苗根部弯曲角度约为___________。据表3数据和生长素作用特点,可推测外源浓度3最低为___________mol/L。

【答案】36. AC 37.主动运输
38.①①③② 39.0 A
【解析】(1)生长素在a处促进细胞的伸长,乙烯促进植物茎的加粗,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二者的作用与生长素相反。
(2)a处生长素浓度较高,生长素沿b方向逆浓度运输,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4)根据图14,在浓度5条件下,根生长量接近于0,根据生长素作用特点,在浓度6条件下,抑制作用更强,弯曲角度应为0。在浓度1条件下表现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此时浓度最低为10-8 mol/L时,浓度1~6以10倍递增,则外源浓度3最低为10-6 mol/L。
【变式探究】(2016浙江卷.2)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外施赤霉素和脱落酸对贮藏期马铃薯块茎发芽影响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述正确的是

A.为使马铃薯块茎提早发芽,可以外施脱落酸
B.为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时间,可以外施赤霉素
C.外施赤霉素后,马铃薯块茎从开始发芽到最大发芽率所需的时间更短
D.对照组马铃薯块茎中赤霉素含量与脱落酸含量的比值,第5周时大于实验开始时
【答案】 D

【举一反三】(2015·浙江卷,3)不同处理对某植物性别分化的影响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处理 结果
完整植株 雌、雄株各占一半
去部分根 雄株占多数
去部分根+施用细胞分裂素 雌株占多数
去部分叶 雌株占多数
去部分叶+施用赤霉素 雄株占多数
A.根产生的赤霉素能促进雌株形成
B.叶产生了促进雌株形成的细胞分裂素
C.若对完整植株施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则雌株数量增多
D.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对性别分化的作用是不相互对抗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多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生命活动等知识点,意在考查信息获取和实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根据表格信息,则可表明细胞分裂素会影响该植物朝向雌性发展,所以去掉根后导致雄株占多数;又因为去掉部分叶后雌株占多数,去部分叶后施用赤霉素导致雄株占多数,以上实验结果说明赤霉素会影响该植物朝向雄株发展,所以去掉叶后导致雌株占多数。综合上述结果可知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共同调节该植物的性别分化,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对抗的关系,所以答案选C。
【答案】C
【变式探究】(2015·课标卷Ⅰ,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答案】C
【变式探究】下图为生长素(IAA)对豌豆幼苗茎内赤霉素生物合成影响的示意图。图中GA1、GA8、GA20、GA29是四种不同的赤霉素,只有GA1能促进豌豆茎的伸长。若图中酶1或酶2的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相应的生化反应受阻。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对去顶芽豌豆幼苗外施适宜浓度IAA ,该植株茎内GA1的合成可恢复正常
B.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豌豆幼苗的顶芽,该植株较正常植株矮
C.对酶1基因突变的豌豆幼苗施用GA20,该植株可恢复正常植株高度
D.酶2基因突变的豌豆,其植株较正常植株高

【答案】C
题型三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相关实验探究
例3. (2017年海南卷,26)为探究植物生长素对枝条生根的影响,研究人员在母体植株上选择适宜的枝条,在一定部位进行环剥去除树皮(含韧皮部),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涂抹于环剥口上端,并用湿土包裹环剥部位,观察枝条的生根情况,实验的部分结果如表所示。
生长素用量(mg/枝)
处理枝条数
第90天存活枝条数
第90天存活时的生根枝条数
首次出根所需天数
0
50
50
12
75
0.5
50
50
40
30
1.0
50
50
43
25
1.5
50
50
41
30
2.0
50
43
38
30
3.0
50
37
33
33
回答下列问题:
(1)据表可知,生长素用量为0时,有些枝条也生根。其首次出根需要天数较多的原因是_____。
(2)表中只提供了部分实验结果,若要从表中所列各生长素用量中确定促进该植物枝条生根效果最佳的用量,你认为需要提供的根的观测指标还有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从激素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1)枝条自身产生的生长素较少,积累到生根所需浓度时间长
(2)每个枝条的生根数量 根的长度
(3)生长浓度高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能够够抑制植物的生长
【解析】(1)枝条自身产生的生长素较少,积累到生根所需浓度时间长 ,故首次出根需要天数较多。
(2)一定难度的生长素能够促进枝条生根,可以从每个枝条的生根数量、根的长度、首次出根需要时间等指标观测。
(3)生长浓度高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而乙烯能够够抑制植物的生长,故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
【变式探究】(2016·高考浙江卷)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外施赤霉素和脱落酸对贮藏期马铃薯块茎发芽影响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为使马铃薯块茎提早发芽,可以外施脱落酸
B.为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时间,可以外施赤霉素
C.外施赤霉素后,马铃薯块茎从开始发芽到最大发芽率所需的时间更短
D.对照组马铃薯块茎中赤霉素含量与脱落酸含量的比值,第5周时大于实验开始时

【变式探究】(2016四川卷.4)有人从真菌中提取到甲、乙和丙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分别测试三种类似物的不同浓度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右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甲、乙和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有两重性
在0~20ppm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
乙的浓度大于20ppm后,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
据图推测,用30ppm的甲处理莴苣幼芽可抑制其生长
【答案】D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丙均在一定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范围内,促进幼根生长,但超过一定范围根的长度反而减小,体现了两重性,A正确;由图可知,在0~20 ppm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B正确;乙的浓度大于20 ppm后,莴苣幼根长度小于起始长度,故起抑制作用,C正确。由于此图描述的是生长素类似物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故无法判断用30 ppm的甲处理莴苣幼芽会起到怎样的作用,D错误。
【举一反三】如图为去顶芽对拟南芥主根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A.去顶芽能促进主根生长
B.去顶芽植株不能合成生长素
C.生长素由顶芽向下非极性运输
D.外源生长素能替代顶芽促进主根生长

【答案】D
【变式探究】(2015·四川卷,10)植物侧芽的生长受生长素(IAA)及其他物质的共同影响。有人以豌豆完整植株为对照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分组进行去除顶芽、去顶并在切口涂抹IAA处理后,定时测定侧芽长度,见下左图;
实验二:用14CO2饲喂叶片,测定去顶8 h时侧芽附近14C放射性强度和IAA含量,见下右图。

(1)IAA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________的分子,顶芽合成的IAA通过________方式向下运输。
(2)实验一中,去顶32 h时Ⅲ组侧芽长度明显小于Ⅱ组,其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二中,14CO2进入叶绿体后,首先能检测到含14C的有机物是________,该物质被还原成糖类需要光反应提供________。a、b两组侧芽附近14C信号强度差异明显,说明去顶后往侧芽分配的光合产物________。
(4)综合两个实验的数据推测,去顶8 h时I组和Ⅲ组侧芽附近的IAA浓度关系为:Ⅰ组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Ⅲ组;去顶8 h时Ⅱ组侧芽长度明显大于Ⅰ组,请对此结果提出合理的假设: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了植物激素调节和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考查识记理解能力,判断分析能力和识图能力,难度适中。(1)IAA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分子,顶芽合成的IAA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向下运输。(2)Ⅱ组与Ⅲ组的自变量为去顶后切口是否涂抹IAA,结果32h后涂抹了IAA的Ⅲ组侧芽长度明显小于Ⅱ组,说明涂抹的IAA运输到侧芽附近,抑制了侧芽的生长。

【答案】(1)信号 主动运输
(2)涂抹的IAA运输到侧芽附近,高浓度的IAA抑制了侧芽的生长
(3)三碳化合物(C3) ATP和[H] 增多
(4)等于 Ⅱ组去顶后往侧芽分配的光合产物增多,促进侧芽的生长
【变式探究】(2014·北京卷,29)为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cm长的部分(茎芽),置于培养液中无菌培养(图1)。



实验分为A、B、C三组,分别培养至第1、8、15 d,每组再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30 d,测量茎芽长度,结果见图2。

图2
(1)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________的分子。
(2)本实验中,试管用滤膜封口是为了在不影响________通过的情况下,起到________的作用。用激素处理时应将IAA加在________(填“培养液中”或“茎芽尖端”)
(3)图2数据显示,GA3和IAA对离体茎芽的伸长生长都表现出________作用,GA3的这种作用更为显著。
(4)植物伸长生长可能是细胞数量和________增加的结果。当加入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GA3诱导的茎芽伸长生长被抑制了54%,说明GA3影响茎芽伸长生长的方式是________。
(5)从图2中B组(或C组)的数据可知,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GA3单独处理的______倍、IAA单独处理的________倍,由此可以推测GA3和IAA在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作用上存在__________的关系。
(6)A组数据未显示出GA3和IAA具有上述关系,原因可能是离体时间短的茎芽中________的量较高。
【解析】(1)植物激素的作用是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是一种信息分子;(2)滤膜具有一定的通透性,既能透气,满足植物细胞呼吸对氧的需求,又能阻止细菌等透过,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生长素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到形态学下端,应将IAA加在茎芽顶端。(3)据图信息可知,与不加激素的对照组相比,加GA3和IAA的实验组,离体茎芽的伸长生长明显大于对照组,可见二者都表现出促进作用。(4)植物伸长生长既可以通过细胞数量增多,也可以通过细胞伸长完成,当加入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即抑制细胞分裂,茎芽生长被抑制54%,而不是100%,说明GA3影响茎芽生长的方式包括细胞伸长和细胞数量的增多。(5)B组:(13.0-4.0)/(6.5-4.0)=3.6,(13.0-4.0)/(4.5-4.0)=18,C组:(10.0-4.0)/(6.0-4.0)=3,(10.0-4.0)/(4.1-4.0)=60。(6)A组培养时间仅一天,最可能原因是植物自身内源ⅠAA含量较高。
【答案】 (1)信息 (2)气体 防止污染 茎芽尖端 (3)促进 (4)细胞长度 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 (5)3.6(3) 18(60) 协同 (6)内源IAA




1、关于植物的顶端优势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顶端优势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顶芽与侧芽的生长素浓度不同
B.顶芽的生长速度较快,侧芽处于抑制状态生长速度基本为零
C.顶端优势的存在能使植物争得更多的阳光,是适应环境的表现
D.去除顶芽后,离顶芽最近的侧芽将首先解除抑制
【答案】B
【解析】顶端优势是指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比较敏感,因此侧芽的发育受到抑制的现象,故A说法正确;顶端优势使植物成为塔状,可以吸收更多的阳光,是对环境的适应,C说法正确;若去掉顶芽,会首先降低离顶芽最近的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其抑制作用最先解除,D说法正确;顶端优势中侧芽在促进生长的生长素浓度下是可以生长的,故B错误。
2.植物根部的生长素在单侧光照射下会向背光一侧运输,图示为研究单侧光的光照强度与根弯曲角度关系的实验装置和实验结果。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单侧光照强度越强,根部生长素向背光一侧运输的越多
B.该实验可以验证生长素对根部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C.单侧光照强度越强,向光侧的生长素促进作用越强
D.根背光弯曲生长是环境影响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答案】C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光照强度越强植物根弯曲的角度越大,说明随光照强度的增加,根部生长素向背光一侧运输的增多,A正确;单侧光照条件下,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因此可以验证生长素对根部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B正确;单侧光照强度越强,向光侧生长素浓度越低,而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就越高,因此向光侧的促进作用明显,背光侧的抑制作用越来越明显,因而导致弯曲角度变大,C错误;生长素对于生命活动的调节是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因此根背光弯曲生长是环境影响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D正确。
3.植物体的整个生命历程中,植物激素起到了关键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棉花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送到侧芽的运输方式为极性运输
B.脱落酸能够通过控制细胞基因组的表达,促进果实衰老和脱落
C.油菜开花时因气候原因未能完成正常受粉,可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以减少损失
D.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都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答案】B
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番茄开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2,4-D可防止落花落果
B.玉米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
D.赤霉素通过抑制大麦种子α-淀粉酶的合成诱导其发芽
【答案】D
【解析】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防止落花落果,A说法正确;在植物的成熟组织中,可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B说法正确;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C说法正确;赤霉素通过促进大麦种子的α-淀粉酶合成诱导其发芽,D说法错误。
5.如图表示的实验结果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某植物乙烯生成的影响,以及对成熟叶片脱落的影响。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生长素在叶片脱落的过程中起抑制作用
B.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C.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是相互对抗的
D.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全部是由激素调节完成的
【答案】B
【解析】分析图示,在生长素达到一定的浓度后才会抑制叶片的脱落,A错误;叶片的脱落受到乙烯和生长素的共同调节,故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的相互作用,B正确;在生长素浓度较低时,与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是相互协同的,C错误;植物激素调节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D错误。
6.为了研究生长素和赤霉素对遗传性矮生植物的作用效应,某课题组选取了甲、乙、丙、丁、戊五种矮生豌豆突变体(它们的生长速率依次递增)。实验中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溶液分别喷施到五种突变体幼苗上,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可知( )

A.不同浓度的生长素、赤霉素和不同生长速率的突变体是该实验的自变量
B.实验结果表明赤霉素对矮生豌豆幼苗的生长没有作用
C.体外喷施生长素溶液能明显促进矮生豌豆的生长
D.生长速率越快的品种,赤霉素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答案】A

6.图甲所示为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图乙所示为水平放置于地面的幼苗根与茎的生长情况;图丙所示为生长素浓度与根(或芽、茎)生长的关系。下列实验现象及解释合理的是( )

A.图甲中胚芽鞘尖端的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大于向光侧是生长素极性运输造成的
B.图甲中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时,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接近图丙中的B浓度
C.图乙中幼苗茎3、茎4处的生长素浓度分别位于图丙中的C点之前和之后
D.图乙中根1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根2处,所以幼苗根呈现向地生长现象

7.为研究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IAA和ABA开展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段,琼脂块②和④均出现较强放射性,说明植物激素在成熟茎切段中的运输不是极性运输
B.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段,琼脂块①②均出现较强放射性,说明IAA在成熟茎切段中的运输不是极性运输
C.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①
D.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③和④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不是极性运输
【解析】选A 琼脂块②和④中有两个实验变量,其均出现放射性不能说明A项中的结论,只有①②③④均含有放射性才能说明植物激素不是极性运输。
8.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都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
B.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可能会发挥相同的效果
C.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都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其作用机理相同
D.乙烯和生长素在促进果实发育方面具有协同关系
【解析】选B 根的向地性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但茎的背地性没有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可能会发挥相同的效果。细胞分裂素是通过促进细胞分裂而促进植物生长,而生长素是通过促进细胞伸长而促进植物生长,其作用机理不同。乙烯不能促进果实发育。
9.研究发现,黄色光能提高番茄植株生长素氧化酶(可分解生长素)的活性,进而导致脱落酸和乙烯含量增多,导致番茄矮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生长素增多可以使乙烯含量增多
B.黄色光抑制了色氨酸转变为生长素的过程
C.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植物体的任何部位均可合成
D.生长素和脱落酸对番茄植株的生长起协同作用
【解析】选C 由题干信息可知,生长素减少会使乙烯含量增多;色氨酸能转变为生长素,但是黄色光会提高番茄植株生长素氧化酶的活性,而生长素氧化酶会分解生长素;植物体的任何部位都可以合成乙烯,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生长素和脱落酸对番茄植株的生长起拮抗作用,如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脱落酸抑制植物生长。
10.植物激素甲、乙、丙及生长素类似物NAA的作用模式如图,其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丙皆为微量有机物
B.甲、乙皆可促进果实成熟
C.乙、丙之间具有协同作用
D.甲、乙之间具有拮抗作用
【解析】选B 植物激素是微量有机物,脱落酸、赤霉素不能促进果实成熟;乙、丙都促进植物生长,具有协同作用;甲促进种子休眠、抑制生长,乙抑制种子休眠、促进生长,二者作用相互拮抗。
11.下列哪些因素不需要通过预实验来探究( )
A.IAA促进垂柳扦插枝条生根实验中枝条上芽的数量
B.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实验中富贵竹上叶的数量
C.探究光照强度对藻类植物光合作用影响时的NaHCO3溶液浓度
D.观察重力对植物生长方向影响的实验中光照的有无

12.某实验小组在做“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预实验时,得到如下实验结果:

针对该结果,进一步实验必须采取的措施有( )
①降低所使用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浓度
②去掉枝条上所有幼芽、幼叶
③向培养液中通入更多的空气
④延长在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浸泡的时间
A.① B.②
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A 题图显示,与对照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为0)比较,实验中所设置的最小浓度为a时对生根有抑制作用,因此,预实验中所设置的几个浓度均属于高浓度范围,不能通过实验得出最适浓度,因此,应将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浓度降低进一步实验。
13.下列生产措施与预期结果对应一致的是( )
A.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促进种子萌发
B.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未成熟的果实——可以获得无子果实
C.生长期喷洒适宜浓度的乙烯利溶液——促进种子的形成和果实的发育
D.成熟期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加快叶片的黄化速度

14.埋在土里的种子萌发时,为了防止出土过程与土壤直接接触而造成机械伤害,会形成一种“顶端弯钩”的构造。如图是外源激素茉莉素、乙烯对“顶端弯钩”形成的影响,MYC2和EIN3是协助基因转录的蛋白因子(其中“┥”表示抑制,“→”表示促进)。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MYC2和EIN3分别调控EBF1基因、HLS1基因的翻译
B.茉莉素通过直接抑制EIN3的功能从而抑制顶端弯钩的出现
C.MYC2通过促进EBF1基因的表达来促进HLS1蛋白的合成
D.莉莉素和乙烯在顶端弯钩形成中具有相互拮抗的作用
【解析】选D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MYC2和EIN3是协助基因转录的蛋白因子。分析图形,茉莉素促进MYC2的作用,而MYC2通过促进EBF1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EIN3对HLS1基因的调控作用,同时MYC2也直接抑制EIN3对HLS1基因的调控作用,因此茉莉素通过间接抑制EIN3的功能从而抑制顶端弯钩的出现。MYC2促进EBF1基因的表达,而表达产生的EBF1蛋白具有抑制EIN3的作用,故EBF1基因的表达会抑制HLS1蛋白的合成。分析图形,乙烯通过促进EIN3的作用从而促进顶端弯钩的出现,而茉莉素则是通过间接抑制EIN3的作用从而抑制顶端弯钩的出现,故茉莉素和乙烯在顶端弯钩形成中具有拮抗作用。
15.近年来研究表明,赤霉素能促进某些植物体内DEL蛋白的降解,DEL阻止SPL蛋白发挥作用,SPL直接激活SOC编码基因的转录,而SOC蛋白的存在是植物开花的先决条件。据此,可判断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赤霉素有利于开花
B.赤霉素有利于SPL蛋白发挥作用
C.DEL是开花的激活因子
D.DEL间接抑制SOC编码基因的转录

16.外部环境因子和植物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都是通过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途径和基因的表达实现的。能将细胞表面受体接受的细胞外信号转换为细胞内信号的物质称为第二信使。如图表示生长素促进细胞生长的过程,请回答问题:

(1)生长素与细胞膜上的________结合,经过一系列信号传导,一方面使细胞壁中H+增加,导致细胞壁酸化松散,有利于细胞的伸长;另一方面刺激________(细胞器)分泌和细胞壁生成的相关成分。
(2)同时,生长素能作为基因的脱阻抑剂起作用。细胞中的蛋白质因子在蛋白激酶的催化作用下,__________改变,与生长素结合后,通过________进入细胞核,使得某些基因______________,形成的mRNA增加,并通过________过程表达出细胞生长所需要的蛋白。
(3)从上述过程可知,充当第二信使的物质是________,它在细胞中的直接效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受体(或受体蛋白) 高尔基体 (2)空间结构 核孔 解除抑制 翻译 (3)IP3 使Ca2+浓度增加(或使内质网释放Ca2+)
17.大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合成多种酶来催化胚乳中有机物的分解,供胚的生长发育所需。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系列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赤霉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________________。赤霉素通过促进____________促进植物体的生长,与________(填激素名称)具有协同作用。
(2)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实验结果可以推测赤霉素通过促进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过程,从而促进胚乳中有机物的分解。由此可知,激素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______________的结果。
(3)在生产实践中,用________(填激素名称)处理大麦种子,可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
(4)大麦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这与________(填激素名称)含量的降低有关。
【解析】(1)由植物激素的定义可知,赤霉素是微量有机物。赤霉素通过促进细胞的伸长促进植物体的生长,与生长素能够促进细胞伸长具有协同作用。(2)通过图示可知,这三组实验的自变量为种子是否萌发和是否使用赤霉素处理,因变量为合成有机物分解酶所需的mRNA的含量和有机物分解酶的含量。由实验结果可知,经赤霉素处理的未萌发的种子中合成有机物分解酶所需的mRNA量和有机物分解酶的量都有所增加,且比萌发的种子中的相应物质含量高,可以推测赤霉素通过促进细胞内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从而促进有机物分解酶的合成,进而促进胚乳中有机物的分解。激素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3)由该实验可知,赤霉素能促进有机物分解酶的合成,所以在生产实践中,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可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4)加快种子的萌发过程,需要增加赤霉素的含量,降低脱落酸的含量,所以大麦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的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这与脱落酸含量的降低有关。
【答案】(1)微量有机物 细胞伸长 生长素 (2)种子是否萌发和是否使用赤霉素处理 合成有机物分解酶所需的mRNA的含量、有机物分解酶的含量 基因的转录和翻译(答案合理即可) 程序性表达 (3)赤霉素 (4)脱落酸
18.根据豆类种子的自然生长特性及国内外在豆芽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合理、合法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提高种子利用价值,提高豆芽产出率,改善感官品质且不影响人类健康,但过度滥用,会适得其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常用于豆芽生产的6苄基腺嘌呤,具有抑制植物叶内叶绿素、核酸、蛋白质的分解,“保绿防老”,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等多种效能。该物质应属于______________类植物生长调节剂。
(2)某生物兴趣小组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实验一)、乙烯利(实验二)分别处理刚开始发出的大豆芽,三天后观察到的胚轴生长情况依次如图甲、乙(“-”表示未用激素处理,“+”表示用相应的激素处理,“+”越多表示激素浓度越高)所示。

①在植物体内,果实发育所需生长素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若实验一是探究生长素促进胚轴伸长的最适浓度的预实验,则在正式实验时,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设计不用生长素的空白对照组。实验一所示结果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②已知生长素能影响乙烯合成,通过比较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出较高浓度的生长素能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乙烯的合成。
(3)适宜的激素水平是植物正常生长的保证。将黄豆芽伸长胚轴的提取液加入IAA溶液中可显著降解IAA,但将提取液沸水浴处理冷却后,其不再降解IAA,说明已伸长胚轴中含有______________。研究已证实,光也有降解IAA的作用。这两条IAA降解途径,对于种子破土出芽后的健壮生长________(填“有利”“不利”或“无影响”)。
【解析】(1)由题干信息可知,6苄基腺嘌呤能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即具有与细胞分裂素相似的生理效应,故属于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2)分析题图可知,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的作用增强,超过一定浓度后,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的作用减弱;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乙烯利浓度升高,伸长生长减弱,增粗生长加强。①植物体内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而果实发育所需的生长素主要来自发育中的种子。若实验一是探究生长素促进胚轴伸长的最适浓度的预实验,则在正式实验时,浓度梯度应设置在B和D之间,不需要设计空白对照组。实验一所示结果不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②分析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出较高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乙烯的合成。(3)分析题目信息可知,黄豆芽伸长胚轴的提取液中含有催化IAA分解的酶。植物细胞内含有的IAA分解酶和光都能降解IAA,可确保种子破土出芽后,植物体内IAA的含量不会过多,从而保证植株正常生长。
【答案】(1)细胞分裂素 (2)①发育的种子 不需要
不能 ②促进 (3)IAA分解酶 有利
19.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某研究小组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 cm长的切段若干,置于培养液中无菌培养一周后,开展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3)对茎切段伸长的影响及生长素(IAA)对茎切段中乙烯(ACC)产量的影响的研究,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分析回答:

(1)将菟丝子切段置于培养液中培养一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示结果判断:IAA促进茎切段伸长的最适浓度为______________,GA3促进茎切段伸长的最适浓度为________。
(4)若想进一步研究IAA和GA3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则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_处理茎切段作为实验组。
(5)若实验中发现有两组用不同浓度的GA3处理后,茎切段伸长量均为0.5 cm,因标签丢失,无法判断两组GA3浓度的大小,要想通过实验来判断两组GA3浓度的大小,请写出实验思路并得出相应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排除刚切取的切段中原有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或去除切段中原有的激素或防止切段中原有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IAA和GA3均能促进茎的伸长生长;在一定浓度范围内,IAA和GA3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强;相同浓度时,GA3促进效应比IAA大 当生长素的浓度增高到一定值后,才会促进乙烯的产生 (3)大于50 μmol·L-1 50 μmol·L-1左右 (4)IAA和GA3同时 (5)适度稀释一组GA3并处理茎切段,观察记录茎切段伸长量。若伸长量大于0.5 cm,则该组浓度大,反之则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