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热点考法2-2 聚焦上合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七次(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热点考法2-2 聚焦上合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七次(含答案)

资源简介

热点考法二:聚焦上合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七次会议
【背景材料】
2017年6月9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
斯塔纳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吉尔吉斯斯坦总统阿坦巴耶
夫、俄罗斯总统普京、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出席会议。
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要强化命运共同体意识,巩固团结协
作,携手应对挑战,深化务实合作,拉紧人文纽带,坚持开放包容,携手创造本组织更加光
明的未来。
材料一 习近平强调,中方和有关各方正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
等区域合作倡议以及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等各国发展战略对接,上海合作组织可以为此发
挥重要平台作用。中方倡议逐步建立区域经济合作制度性安排,支持建立地方合作机制,并
积极开展中小企业合作。
材料二 中方支持落实《上海合作组织反极端主义公约》,主张加强地区反恐怖机构建设,
倡议举办防务安全论坛,制定未来3年打击“三股势力”合作纲要。呼吁各方支持阿富汗和平
和解进程,期待“上海合作组织—阿富汗联络组”为阿富汗和平重建事业发挥更积极作用。
材料三 与会领导人欢迎“一带一路”倡议,高度评价今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支持落实有关共识,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支持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
化,提升本地区互联互通能力,加强在基础设施建设、创新、金融、环保、科技、卫生、文
化、教育、体育、旅游等领域合作。
材料四 习近平指出,今年是《上海合作组织宪章》签署15周年,也是《上海合作组织
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0周年。成员国坚定遵循“上海精神”,树立了合作共
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典范。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强化命运共同体意识,建设安全稳定、发展繁
荣的共同家园。
【考法突破】
1.经济生活角度
【命题方向】以经济如何类题型考查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如何做到互利共赢
【模拟设问】结合材料一,运用企业知识分析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如何做到互利共赢。
【答题要素】经营战略+创新能力+“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树立规则意识
【规范解答】(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抓住国际产能合作机遇,顺应时代潮流,加快
自身发展。(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推进产品结构优化升
级,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3)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诚信经营,树立品牌意识
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4)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树立规则意识,提高应对贸
易摩擦的能力和水平。
2.政治生活角度
【命题方向】以政治原因类题型考查国家之间开展反恐合作的原因
【模拟设问】结合材料二,运用国际社会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开展反恐合作?
【答题要素】上合组织的战略+恐怖主义危害+国家利益+时代主题+我国的外交政策
【规范解答】(1)打击“三股势力”,维护本地区的安全稳定,促进本地区的发展与繁荣,
是上合组织重要的共同战略利益。(2)国际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危害着人们的安宁生活。解
决恐怖主义问题,需要各国加强合作。(3)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共同利益是
国家之间合作的基础。对恐怖主义是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共同威胁。因此,要加强合作,维护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4)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建立国际新秩序,恐怖主义违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不利于建立国际新秩序。(5)我国奉行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国家之间开展反恐合作符合我国的外交政策。
3.文化生活角度
【命题方向】以文化意义类题型考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文化意义
【模拟设问】结合材料三,用文化知识说明建设“丝绸之路”对推动中西亚文化交流的意
义。
【答题要素】经济决定文化+商业贸易+文化交流
【规范解答】(1)经济决定文化,经济上的交流合作必然带来文化交流的发展。“丝绸之
路经济带”的建设将为中西亚文化交流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从而有力地推进中西亚文化交
流的深入发展。(2)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既可以通过
中西亚对外贸易将商品、技术、服务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
往过程交流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
4.生活与哲学角度
【命题方向】以哲学理解类题型考查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
【模拟设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共商共建共享,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
并结合材料加以阐述。
【答题要素】整体的地位和作用+部分对整体的影响+关键部分的决定作用
【规范解答】(1)整体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
了人类发展方向,契合了世界各国对于发展的共同诉求。(2)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
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中国倡导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积极
响应,共同参与,加强双边、多边合作,实现共赢共享。
【考法典例】
1.习近平指出,2017年是《上海合作组织宪章》签署15周年,也是《上海合作组织成
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0周年。成员国坚定遵循“上海精神”,树立了合作共赢
的新型国际关系典范。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强化命运共同体意识,建设安全稳定、发展繁荣
的共同家园。这说明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B.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人类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习近平强调,中方支持落实《上海合作组织反极端主义公约》,主张加强地区反恐怖机构建
设,倡议举办防务安全论坛,制定未来3年打击“三股势力”合作纲要。呼吁各方支持阿富汗
和平和解进程,期待“上海合作组织—阿富汗联络组”为阿富汗和平重建事业发挥更积极作
用。据此回答2—4题: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是
A.新殖民主义的存在 B.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存在
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 D.恐怖主义及其极端势力
3.国际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危害着人们的安宁生活。解决恐怖主义问题
A.主要靠国际组织发挥作用 B.完全靠联合国安理会解决
C.主要靠大国领导各国共同行动 D.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并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4.应对恐怖主义的挑战需要各国加强合作,是因为
①各种挑战改变了当今时代的主题 ②在国际事务中各国承担相同责任 ③一国不能单
独解决恐怖主义的挑战 ④恐怖主义的挑战影响到各国间的共同利益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5. 习近平指出,要深化政治互信,加大相互支持,加强立法机构、政党、司法等领域交
流合作,构建平等相待、守望相助、休戚与共、安危共担的命运共同体。中方倡议制定《上
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未来5年实施纲要。中方的倡议表明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
C.意识能够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 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最近几年,上合组织成员国面对恐怖主义的威胁日益加重。恐怖分子加大策划暴力恐怖活动
的力度密度,组织更加严密,指向更加明确,手段更加残忍,影响和危害极端恶劣。据此回
答6—7题:
6.材料启示我们
A.国家间既要竞争又要合作 B.要维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
C.政治多极化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 D.要建立团结、合作的反恐联盟
7.要解决材料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
①加大对恐怖主义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 ②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肯定各国现
行政策 ④促进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习近平指出,中方和有关各方正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等区域
合作倡议以及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等各国发展战略对接,上海合作组织可以为此发挥重要
平台作用。中方倡议逐步建立区域经济合作制度性安排,支持建立地方合作机制,并积极开
展中小企业合作。这表明
A.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
B.平等互利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C.我国坚持合作共赢的发展战略
D.中国与中亚各国建立同盟关系
9.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参与创建的国际组织,下列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①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 ②是区域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③是区域性、非政府的国
际组织 ④作为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0.习近平指出,中方支持上海合作组织同观察员国、对话伙伴以及其他国家开展合作,
赞成本组织继续扩大同联合国等国际和地区组织的交流。加强上海合作组织的国际交流,需
要我们
①顺风而呼,以大国形象主导多边外交活动 ②宁静致远,以平常心态作出正确的价值
判断 ③海纳百川,以包容心态接纳他国各种文化 ④刚柔相济,以务实作风促进世界和平
与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上海合作组织是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保障,是促进地区内各国共同繁荣发展的强大动
力。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有利于
①促进国家间交流与合作,促进成员国共同发展 ②协调国际政治关系,维护地区和平
稳定 ③调解国际争端,建立以防务为目标的军事同盟 ④缓解国家间矛盾,消除国家间一切
矛盾冲突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2.长期以来,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在一起,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都构成
了严峻挑战。而且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诸多新的全球性问题不断涌现。更为严重的是,在
全球化环境下,一国处理问题的国内政策会产生跨国界的溢出效应,以邻为壑会引发更多矛
盾和冲突,而同舟共济则使得各国都能受益。由此可见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们可以创造一切事物的联系 ③在
实践中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④实现系统优化,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3.上海合作组织成立10多年来,已成长为地区和平、稳定、发展的建设性力量。它的
成立昭示人们,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这是因为
①多极化增强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 ②多极化有利于缓和大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关
系 ③多极化有助于各种力量之间的平衡与制约 ④ 多极化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14.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
体意识”。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体》的主旨演讲,系统地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7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理念被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中国之所以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因为它
①顺应了各国人民要求和平、发展和公正的基本愿望 ②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
差异,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 ③符合世界各国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 ④为判
断重大国际问题是非曲直提供了唯一标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近年来,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中国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维和摊款出资位居前列。
在应对气候变化上,中国率先批准《巴黎协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
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中国积极推进国际合
作。“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68个国家
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这说明,中国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行者
①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顺应时代潮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③积极承
担国际责任,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④坚持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
交政策基本立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命运共同体”倡导包容互鉴的文明观,不同制度,不同文明的国家应当相互启发和借鉴,
加强交流才能增强各不同文明的活力和动力。包容互鉴的文明观、百家争鸣的文化观、和而
不同的价值观是“命运共同体”的本质内涵,大力倡导淡化和搁置人权、意识形态及政治体制
等领域存在的矛盾与分歧,保护世界各国和各民族文化的多样化与多元化,促进全世界各国
文明的竞相绽放。据此回答16—17题:
16.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命运共同体”倡导包容互鉴的文明观,启示我们
①加强交流,积极引进外来文化 ②注重包容性,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③面向世界,博
采众长,不断创新 ④尊重多样性,文化先是民族的,后是世界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倡导淡化和搁置人权、意识形态及政治体制等领域存在的矛盾与分歧,体现的方法
论要求是
A.从实际出发,既要根据实际,又要解放思想
B.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矛盾普遍存在,既要承认矛盾,又要解决矛盾
D.既要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又要抓住事物的性质
【参考答案】
1.A2.C 3.D 4.D 5.A 6.B 7.C 8.C 9.B 10.D 11.C 12.B 13.B 14.A 15.C 16.B 21教育网
17.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