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热点考法2-5 2017文化建设蓝皮书发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热点考法2-5 2017文化建设蓝皮书发布(含答案)

资源简介

热点考法五 2017文化建设蓝皮书发布
【热点材料】
2017年5月20日,第四届中国文化发展论坛在武汉举行。会上,湖北大学与社会科学
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17)》(以下简称蓝皮书),
从文化建设、文化生产、文化成果、文化服务、文化传播和文化影响这六个方面,描述并分
析了近些年我国文化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评估中国文化新近发展达到的水平和
竞争力。
材料一 文化产业发展要注重与创业创新的融合。文化产业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
好的舞台和最广阔的空间,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参与,文化和财富在这里相互转换,创业和创
新在这里水乳交融。人才是创业创新的基础,要完善人才培养和培训体系,加强高端创意、
文化金融、市场运营管理等创新型、外向型、复合型文化人才的培养。
材料二 蓝皮书显示,2015——2016年,中国文化发展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并获得了
快速发展。党和政府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中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多彩,文化产业持续稳定发展,文化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文化活动突
显特色和亮点,文化品牌化、本土化和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
材料三 实现中国梦要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蓝皮书显示,2016年我国文化发展
稳中有增。“十二五”时期,中国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一直处于逐年增长的态势。仅2015年,
中国文化事业费支出达到682.97亿元,比2014年增加99.53亿元,文化事业费支出占国家
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0.39%,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创历史新高。
材料四 近年来,我国文化建设中文化遗产价值不断深入人心。传统节日、自然和文化
遗产日等期间的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活动彰显魅力,成都国际非遗节、中国非遗博览会等展会
广受关注,丝绸之路、花山岩画、珠算、二十四节气等项目申报世界遗产和人类非物质文化
遗产名录连获成功,全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全面提升。
【考法突破】
1.经济生活角度
【命题方向】以经济如何类题型考查如何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与创业创新相融合
【模拟设问】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知识分析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如何注重与创业创新相
融合。
【答题要素】提高核心竞争力+创新传统文化产业+培育经济增长点+平等参与竞争
【规范解答】(1)发展核心产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文化产业极富活力,能有力推动创
业就业。通过创业创新大力发展核心产业,抢占行业制高点。(2)改造和创新传统文化产业。
运用现代高科技改造和创新传统文化产业,充分运用数字、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加
快产品研发。(3)培育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要依托各类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加快培
育和支持发展文化创客空间,提倡和丰富创客文化,为各类人才加入文化创客行列提供最优
的创意创新创业平台。(4)保证文化产业平等参与市场竞争。要进一步放宽文化产业准入条
件,从建设用地、银行贷款、吸引人才、吸纳民间资本和外商投资等方面给予优惠。
2.政治生活角度
【命题方向】以政治建议类题型考查政府怎样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模拟设问】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知识对我国政府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题要素】政府职能+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坚持依法行政
【规范解答】(1)政府应切实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提供社会公共服
务、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等职能,为文化产业发展搞好管理和服务,如搞好规划,提供
资金支持,培育市场主体,完善产业政策,搞好人才培养,加强市场监管等等。(2)坚持对
人民负责的原则。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保障人民的文化权益,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
神文化需求。(3)坚持依法行政。要完善相关法规,严格执法,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规范
管理,为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3.文化生活角度
【命题方向】以文化因果类题型考查为什么实现中国梦要推进文化建设
【模拟设问】结合材料三,运用所学文化知识说明实现中国梦要推进文化建设的原因。
【答题要素】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文化对人的影响+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规范解答】(1)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并能够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
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
进文化,可以为实现中国梦过程中,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
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2)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思维方式。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利于人们正确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社会的发展。
(3)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
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4.生活与哲学角度
【命题方向】以哲学认识类题型考查如何认识传统文化
【模拟设问】结合材料四,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分析如何认识传统文化。
【答题要素】一分为二+矛盾特殊性+主次矛盾方面+发展观点+辩证否定
【规范解答】(1)事物是一分为二的。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并存。(2)矛盾具有特殊
性,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待传统文化要具体分析其作用。(3)矛盾主次方面原
理,要求我们要善于把握本质和主流。对待传统文化要分清其性质,抓住其主流。(4)坚持
发展的观点。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古为今用,推陈出新。(5)辩证的否定观的实质是
“扬弃”,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对待传统文化,我们既尊重他特
有的历史价值,又不能全盘继承。
【考法典例】
1.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的攻坚时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下列表述不正确是
A.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B.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C.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D.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期盼
2.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前行,发挥文化引领
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是因为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
C.文化推动事物的发展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3.近年来,我国在文化建设发展中,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
柱性产业。为此,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产
业跨越式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这坚持了
A.共性和个性的辩证统一 B.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客观与主观的历史统一 D.整体和部分的有机统一
4.加强文化建设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市场准入制度,降低非公有资本进入
文化产业的门槛,同时政府也应在管理调控方面有所转变和增强。从经济生活角度看,这一
要求有助于
①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 ②促进资源有效合理配置 ③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④政府成
为繁荣文化市场的主要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这句话说明
①中华民族具有伟大的民族精神 ②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③爱国
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④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近年来,我国政府在文化建设中大力提倡和弘扬志愿者服务精神,全社会也涌现出越
来越多的志愿服务者。我国政府的这一做法
①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②有利于抵御外来文化,反对文化霸权 ③是牢
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关键 ④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7.推进网络文化建设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
地建设,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净化网络环境。之所以要发展
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是因为优秀网络文化可以
①引领社会风尚,决定社会发展 ②传播社会文明,提供精神力量 ③弘扬核心价值,营
造良好氛围 ④坚持多元指导,突出主流意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8.近年来,我国不断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媒体数字化建设,打造一
批新型主流媒体。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就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100多位人物和群体的
事迹超越了国界、民族和语言,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这启示我们
A.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 B.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C.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 D.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
9.在文化交流上,我国注重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贸
易方式,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这启示我们
A.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传播的主要手段 B.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兼收并蓄
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D.在文化交流中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近年来,我国文化建设注重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
工艺,实施中华典籍整理工程。据此回答10—11题。
10.之所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文化遗
产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 ④文化遗产需要在社会实践中传承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1教育网
11.实施中华典籍整理工程
A.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B.超越时空对文化传播的局限
C.有利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D.有利于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
12.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重大文化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
文化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工程,我们必须
①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②扶持国家机构
和社会政治团体 ③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 ④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
际竞争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 21cnjy.com
13.近年来,我国在实施重大文化工程中,重视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的
发展
①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②有利于增强文化公共设施的经济功
能 ③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④有利于传播和普及各种思想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1·cn·jy·com
14.在日益频繁的国际文化交往中,西方国家凭借其先发优势,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对
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形成了较大的侵蚀与冲击。为此我们应
①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②借助文化渗透形式,削弱更不发达国家
的民族文化 ③加强法治中国建设,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 ④提高文化竞争能力,维护我国的
文化安全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2·1·c·n·j·y
15.加强文化建设离不开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①将引领中国文化前进的方向 ②将引领社会思潮 ③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
求 ④有利于培育文明风尚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6.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八卷二十篇,是中华的“家训之祖”,有“篇篇药石,字字
龟鉴”之誉。在《颜氏家训》的影响下,下起士庶,上至宰相,乃至帝王之家,多有自订的
家训。梳理历史上的这些家训,可以
A.引领中华文化走向伟大复兴 B.保证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C.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取养分 D.使我们具备识别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
17.文化是我们的民族之根,是我们的民族之魂。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远大目
标,必须扎好这个“根”、守好这个“魂”。这是因为
A.文化对社会实践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B.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各项事业才会全面兴盛
C.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D.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18. 北宋著名哲学家、儒学家张载认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
万世开太平。”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启示是
A.核心价值—服务大众—批判继承—展望未来
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兼容并包—创新发展
C.推陈出新—正确引导—以我为主—引领风尚
D.加强管理—服务大众—继承传统—展望未来
19.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发展,最关键最重要的还是如何认识文化的地位作用、如
何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简单地说就是提升文化自觉、增
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需要
①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②坚持开放包容、继承创新 ③不搞文化复古,需
要全盘西化 ④坚定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在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逐步探索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
展道路。这条道路
①集中体现了党对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文化自觉 ②要求我们必须继承中华文化
的优秀传统 ③要求我们必须借鉴人类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 ④要求我们必须牢记文化建
设的根基和力量在政府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
1.C 2.B 3.B 4.C 5.D 6.A 7.B 8.C 9.D 10.A 11.D 12.C 13.B 14.C 15.B 16.Cwww.21-cn-jy.com
17.B 18.A 19.B 20.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