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热点考法2-7 2017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启动(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热点考法2-7 2017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启动(含答案)

资源简介

热点考法七 2017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启动
【背景材料】
2017年6月11日,2017年全国节能宣传周11日正式启动。今年的宣传周是我国第27
个全国节能宣传周,主题是“节能有我,绿色共享”。为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培育和践行
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个部委联合印发《关
于2017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的通知》,决定今年6月11日至17日为全国节
能宣传周;6月13日为全国低碳日。今年的低碳日是我国第5个全国低碳日,主题是“工业
低碳发展”。
材料一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不仅符合世界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而且对优化经济结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是立足国情谋求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国际到国内,绿色发展热潮
涌动,节能环保产业即将迎来高歌猛进的时代。
材料二 我国提出了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并在五年规划当中作为约
束性指标加以强化落实,形成了绿色低碳发展的倒逼机制。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和要求已经
融入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绿色低碳循环
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材料三 在北京市节能宣传周低碳日活动启动仪式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勇说,
节能宣传周、低碳日是全国节能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重要平台。各地方和有关部门要以建
设生态文明为主线,围绕宣传主题,以提高全民节能低碳意识、培养全民节能低碳习惯为重
点,加大宣传力度,加快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材料四、随着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等地一大批重大工程和高耗能项目的开工建设
和投产,必将拉动西部地区钢铁、建材等“两高”行业快速增长,西部地区节能减排压力将继
续加大。该报告预测,受去产能、去库存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影响,2017年我国
工业能源消费将呈现“前高后低”走势,但下半年工业能源消费增速仍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考法突破】
1.经济生活角度
【命题方向】以经济建议类题型考查消费者与企业如何节能减排
【模拟设问】结合材料一,用所学经济知识为消费者与企业节能减排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题要素】正确消费观+绿色消费+科学发展观+优化产品结构+自主创新+低碳经济
【规范解答】消费者:(1)转变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在“节
能减排”上,增强节能环保意识,增强消费者的责任感,积极参加节能减排活动,促进节约
型社会的建设。(2)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转变消费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生
态文明,提高生活质量。企业:(1)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实现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树立正确的生产经营战略,利用发展低碳经济契机,循环利用资源,
创立企业的自主品牌,利用培育产业机遇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开发适销对路的环保产品,生
产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的产品,提升企业竞争力。(3)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依靠
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4)加强节能减排,发
展低碳经济。
2.政治生活角度
【命题方向】以政治因果类题型考查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
【模拟设问】从政治生活角度,我国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理由
【答题要素】国家性质+政府职能+国家利益+国际责任+国际竞争力
【规范解答】(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是人
民利益的扞卫者和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维护人民
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2)政府有履行经济建设和公共服务
的职能,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
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3)我国政府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既是
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内在要求,也是主动承担国际责任、维护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体现。(4)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我国政府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有利
于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增强对外经济的主动权。
3.文化生活角度
【命题方向】以文化因果类题型考查增强全民的节能意识的原因
【模拟设问】请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增强全民的节能意识。
【答题要素】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对经济的作用+文化影响的表现
【规范解答】(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巨
大的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增强全民的节能意识,有利于公民自觉参与到
节能行动中去。(2)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增强全民的节能意识,能够为经济的健康持续
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3)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
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这种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增强全民的节能意
识,有利于公民养成良好的节能意识,并且提高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
4.生活与哲学角度
【命题方向】以哲学依据类题型考查我国开展“节能减排”的哲学依据
【模拟设问】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分析我国开展“节能减排”的哲学依据
【答题要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一切从实际出发+树立正确意识+按客观规律办事
【规范解答】(1)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处
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我国开展“节能减排”,正确处理了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承认了自然界的客观性。(2)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我
国开展“节能减排”,是基于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的实际情况做出的正确决策。(3)意识对物质
具有反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要自觉树立正确意识,客服错误意识。我
国开展“节能减排”,并制定相关政策,有利于指导、促进我国环境保护作用,有利于资源节
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4)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要按客观规
律办事。我国推行“节能减排”是按照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办事的结果。
【理论分析】
1.在经济发展中,节约能源资源越来越重要,加强节能宣传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推
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更加凸显了科学统筹
A.城乡发展 B.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C.区域发展 D.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勤俭节约历来被当作是修身之要、持家之宝、兴业之基、治国之
道。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关系到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生存与发展。
因此,加强节能宣传,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这主要表明
A.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优秀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C.优秀文化能够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D.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3.节俭文化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
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
荣辱观引领风尚。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不仅要有中国声音,更要有中国价值。推动社
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是因为,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
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②为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
③是我国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根据节能宣传周的总体部署,通过开展节能活动,对浪费情节严重进行严格监管,有
助于促进人们从被动节能到自发节能的转变,让节能降耗工作落到实处,增强人们的节能意
识,倡导低碳生活,这也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①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 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
之中 ③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文化之“体” ④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类文明
相承接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5.提高思想道德修养,首先要提高传统文化的修养,同时树立并坚持正确的科学信念,
明确科学和科学信念的真正含义,以科学的信念为人处世,以高尚的道德作为科学信念的精
神基础。这启示我们
A.要努力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B.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要成长为一个真正有知识文化涵养的人D.坚持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
6.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期间,各地方和有关部门将围绕宣传主题,举
行公益广告展播、节能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节能技术推广、节能产品进商场、绿色出行、
节能有奖知识竞答、发送主题短信,以及促进工业低碳发展、培育绿色低碳发展意识等多种
形式的活动。这些做法启示我们要
①从身边小事做起,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 ②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③
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④坚持多元化指导,投身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A.①④ B.②③ C. ①③ D.②④
7.当下,各地方和有关部门要以建设生态文明为主线,围绕宣传主题,加大宣传力度,
加快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
消费方式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但不论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怎样变化,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能动摇。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
①我国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③我国全民族奋发向上的
精神力量 ④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增强人们的节能意识,既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文化的内在要求。下列说法能正确反映思想道德建设与文化建设联系的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括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②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③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应该与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相适应 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应该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加强节能宣传,提高人们的节能意识,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新时期提高
人们的节能意识
①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②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③是社会主
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④有利于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节能宣传周期间,各地方和有关部门将围绕宣传主题,举行公益广告展播、节能进
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节能技术推广、节能产品进商场、绿色出行、节能有奖知识竞答、发送
主题短信,以及促进工业低碳发展、培育绿色低碳发展意识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开展节能宣
传活动是因为
A.节能宣传活动是实现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B.人的文化素养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C.精神文明创建可以培育文明风尚 D.节能宣传活动是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11.节能环保产业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加快实施节能环保重点工程,可有效促进
消费和投资增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近年来我国各地出现大范围强雾霾天气,严重影
响人民身体健康和生活。同时,我国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环保欠账多,生态保护任务重,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巨大。上述节能环保存在的问题启示我们
①提高人民群众的公共文明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②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公
共文化设施建设 ③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和谐社会文化,培育社会文明
风尚 ④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坚决抵制落后文化,努力改造腐朽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参考答案】
1.D【解析】本题考查了科学发展观相关知识。节约能源资源体现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
正确处理,D符合题意。A、B、C均与题意无关。故本题答案为D。
2.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优秀文化的作用。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
良传统,也可以说是一种优秀文化。加强节能宣传,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发挥传统
文化的积极作用,体现了优秀文化对社会的作用,C符合题意。A、B、D均与题意无关。
故本题答案为C。
3.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对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具有重要意义,③④
符合题意。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①表述错误。②与题意
无因果关系,排除。故本题答案为D。
4.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思想道德建设及其相关知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社会思潮,并将其融入社会生活之中,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推动思想道德
建设,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与题意无关。故本题答案为D。
5.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材料强调的是科学
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密切联系,要求我们处理二者的统一关系,D符合题意。A、B、
C均与题意无关。故本题答案为D。
6.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精神文明创建相关知识。从身边小事做起,加强自身道德
修养,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对培育绿色低碳发展意识具有重要
意义,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到民族精神,②排除。④表述错误。故本题答案为C。
7.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相关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有利于鼓舞我国全国人民族奋发向上,促进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沿着正确方向发展,②③④符合题意。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①
错误。故本题答案为B。
8.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思想道德建设、文化建设及其相关知识。思想道德建设是
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且不能同法律相抵触,否则就不会发挥积极作用,①④符合题意。
②③与题意无关。故本题答案为C。
9.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知识。提高人们的节能
意识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四有公民,②错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公民的道
德素质,③错误。故本题答案为B。
10.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精神文明建设及其相关知识。开展节能宣传活动有利于构
建和谐社会,培育文明的社会风尚,C符合题意。A、B、D均表述错误。故本题答案为C。
11.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精神文明创建及其相关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公共文明素
质和科学文化素,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培育社会文明风尚,有利于我国资源能源利用效
率低、环保欠账多等问题,①②③符合题意。④表述错误。故本题答案为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