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热点考法十一 第二届哈尔滨中俄文化艺术交流周开幕 【背景材料】 2017年8月5日晚,由中央电视台、哈尔滨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7第二届哈尔滨中俄文化艺术交流周开幕式暨“中俄艺术家大联欢”活动,在哈尔滨大剧院盛大启幕。500余位中俄艺术家为观众联袂奉献一场高水平的艺术盛宴。 材料一 黑龙江省近年来持续引入俄罗斯艺术作品、输出黑龙江的艺术作品,举办了俄罗斯当代画家油画作品展、黑龙江省中国画赴俄精品展、俄罗斯远东油画精品展等多个展览交流活动,推动文化贸易。其中,哈尔滨国际油画交易中心自2015年成立以来持续开展俄罗斯油画推介活动,形成了中俄美术交易的新局面。 材料二 为了提升综合国力,近年来,我国在发展经济、政治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文化的发展。一方面,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悠久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发展国内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了人们多方面的精神需求。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文化消费的意义,并增加文化消费。 材料三 近年来,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把握并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对象国资源,充分考虑其文化传统、消费习惯、审美标准,推出了越来越多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精品。 材料四 交流周以推动中俄文化艺术交流为主旨,以开放创新、节俭办节、文化惠民、回归艺术本体为着力点,相继推出开幕式、“友城之约”经典系列演出、第二届中俄合唱节、俄罗斯电影展、中俄绘画展览、市民音乐嘉年华六大板块,百余项文化活动,努力将交流周打造成中俄两国人民交流信息、传递情感、共谋发展的盛会,进一步提升哈尔滨“音乐名城”的城市形象和美誉度。 【考法突破】 1.文化生活角度 (1)【命题方向】以文化如何类题型考查如何加强中俄文化交流与合作 【模拟设问】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文化知识分析如何加强中俄文化交流与合作? 【答题要素】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加强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做文化交流友好使者 【规范解答】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遵循两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②加强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相互吸收有益的文化成果。③中俄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我们既要更加热情的欢迎俄罗斯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俄罗斯。 (2)【命题方向】以文化因果类题型考查为什么要加强中俄文化交流与合作 【模拟设问】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为什么加强中俄文化交流与合作? 【答题要素】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规范解答】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 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加强与俄罗斯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将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加强与俄罗斯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对于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加强两国互利合作,推动两国友好往来发挥着重要作用。③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加强与俄罗斯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提升 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此外,加强与俄罗斯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有利于繁荣和发展世界文化。 (3)【命题方向】以文化意义类题型考查文化交流活动对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意义 【模拟设问】简要说明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对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意义。 【答题要素】提升我国民族文化的影响力+促进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 【规范解答】 ①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是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开展对外文化交流,能够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推动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提升我国文化的影响力。②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能够学习和吸收世界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 (4)【命题方向】以文化如何类题型考查如何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模拟设问】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如何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答题要素】坚持包容性和科学分析态度+平等交流、相互借鉴+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规范解答】①坚持包容性和科学分析的态度,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享世界文化创新的成果。②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 2.生活与哲学角度 (1)【命题方向】以哲学如何类题型考查我国文化发展应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模拟设问】结合材料二,说明当前我国文化发展应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答题要素】立足国情+放眼世界+趋利避害 【规范解答】①要立足国情,推动国内文化发展,加强对外文化交流。②放眼世界,认识到文化在提升综合国力中的作用。③使主观符合客观,遵循文化发展规律,趋利避害。 (2)【命题方向】以哲学如何类题型考查对外文化传播如何处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模拟设问】结合材料三,说明我国对外文化传播应如何处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答题要素】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 【规范解答】①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尊重客观规律的表现。②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对象国的资源和条件,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③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推出了越来越多的文化精品。 (3)【命题方向】以哲学因果类题型考查加强文化开放创新的原因 【模拟设问】运用哲学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加强文化的开放创新? 【答题要素】创新的社会作用+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价值观的作用 【规范解答】①创新可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因此,要加强文化的开放创新使创新。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加强文化的开放创新可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③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加强文化的开放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发展。 【考法典例】 1.中俄文化艺术交流显示了中俄各自的软实力。一般认为,“软实力”是指精神力量,是文化、制度、价值观念等所谓的软件要素表现出来的能力。中俄文化艺术交流有利于增强各自的文化软实力。以下关于“软实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中举足轻重 B.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C.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 D.文化软实力有利于保障人民文化权益 2.为了加深中俄民间的文化交流,加强中俄在文化之间的了解与认同,中国必须 ①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性 ②必须弘扬国家的民族精神 ③必须提高国家的科技水平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3.在中俄文化交流中,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诗词、音乐、舞蹈等都讲究意境,意境不是意与境的简单相加,而是意与境的和谐,产生独特的美感,这种情景交融的境界往往使人回味无穷。这说明 A.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艺术创作是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C.要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D.艺术创作不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4.在国际关系中文化的作用愈发显得重要,有着传统友谊的中俄两国不断扩大在人文社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促进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新抓手。这表明 A.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B.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C.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 D.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5. 近年来,随着中俄双方经济、政治交往的不断加深,中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俄罗斯国宝级的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团多次来华,为中国人民奉献了百余场经典的芭蕾舞剧目,在中国的许多大城市都掀起了芭蕾舞热,喜欢欣赏、懂得欣赏芭蕾舞的人越来越多。这说明 A.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B.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C.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6.当今,亲临现场观看芭蕾舞表演已不能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更多的人希望可以亲自表演这种舞蹈以达到对芭蕾舞艺术更深层次的认识,感受对芭蕾舞精神的领会,人们不仅可以修缮自己的身形,而且可以形成一种挺拔、优雅的气质,培养高雅的艺术情操,更重要的是人们可以领会到芭蕾舞华丽外表下的那份坚持与自信。这表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方式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永远不变的 7.在中俄文化交流中,我国古代众多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备受俄罗斯青年学生的青睐,因为这种诗歌以文学艺术形式展现了自然美。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艺术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B.诗歌的创作属于人们的文化活动 C.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现象 D.自然景观也是一种文化 8.在中俄文化交流中,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这句话强调的是 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中俄两国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 ③文化交流促进中俄各自的文化创新 ④中俄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近年来,中国与俄罗斯之间成功举办的“中俄文化艺术交流周”“中国文化年”“俄罗斯文化年”等活动受到两国民众的普遍欢迎。当你看到中俄文化交流迅速发展后要写一篇读后感,需要确定一组符合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或主张的关键词。你认为下列最准确的一组是 A.尊重差异 平等协商 认同外来文化 B.相互借鉴 求同存异 提升文化软实力 C.加强交流 文化共享 汲取各国文化 D.理解个性 积极创新 舍弃传统文化 10.在中俄文化交流的发展中,中国的传统绘画与诗赋、散文、楹联、书法以至篆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形成了诗书画一体的艺术传统,成为与俄罗斯艺术风格迥异的东方艺术的代表形式之一。这表明 A.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性 B.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 C.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D.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11.目前,全世界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有饮茶习俗,饮茶人口20多亿。英国人喜爱现煮的浓茶,并放一二块糖,再加少许冷牛奶。美国人不愿为冲泡茶叶、倾倒茶渣浪费时间,因此他们常喝乌龙、绿茶等罐装冷饮茶。俄罗斯人喜爱喝红茶,茶味浓厚。日本茶文化同中国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方式多以喝清茶为主。这其中蕴含的哲理主要是 A.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B.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C.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D.坚持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 12.“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共同点在于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这种思想的哲学错误是 A.前者否认发展,后者否认联系,两者都是形而上学观点 B.前者否认联系,后者否认发展,两者都是机械唯物论观点 C.前者注重自在事物的联系,后者否认人为事物的联系 D.前者重视事物的内部矛盾,后者忽视事物的外部矛盾 13.从地理位置上看,中国与俄罗斯是一衣带水的邻国,并且又都是幅员辽阔的大国。从历史上来说,中国与俄罗斯都曾出现过世界性的大帝国,并早在几百年前就建立了正式的邦交,而近代以来,双方往来贸易的频繁加强了民间的交流与互动。这说明 ①人们利用事物固有联系建立符合人类自身需求的联系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建立在人类正确认识基础之上的 ③事物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事物发展的外因 ④人为事物联系是建立在自在事物联系基础上的再创造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中俄文化交流在广度上是全方位的,除文化领域的各个层面外,还包括科学技术、医学、媒体、学术等等。从地域看,既有中央层面,也有地方各级。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特别是与俄罗斯交界的省,也都有自己的文化交流。关于中俄文化交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B.中俄文化交流是文化进步的重要动力 C.民族文化的特色在交流中会日渐消失 D.世界文化是中俄文化为主导的 15.文化交流需要向深层次跨越,不能使文化交流简单化、片面化,把文化交流简单化为文艺演出活动,片面地满足于表面上的轰轰烈烈。把文化交流简单化、片面化不符合如何哲理 A.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要善于抓住重点,解决主要矛盾 C.要坚持联系、发展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D.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16.随着两国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多,尤其是懂俄语、懂文化艺术、了解文化交流操作程序的复合型人才更加奇缺。中国近年来俄语教学出现了严重滑坡,尤其在年轻人当中,俄语没有像英语那样走入中国中学生、甚至小学生的课堂,对我国了解俄罗斯文化产生了巨大的阻碍,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形成了较大的侵蚀与冲击。用辩证法的观点分析上述现象,最贴切的是 A.没有正确意识指导的实践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B.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一般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文化交流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参考答案】 1.B 2.A 3.A 4.A 5.C 6.A 7.D 8.C 9.B 10.D 11.D 12.A 13.C 14.B 15.C 16.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